一種翻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21:02: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養殖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翻蛋裝置。
背景技術:
在家禽養殖中,為了便於統一管理,以及提高經濟收益,目前對於家禽蛋通常採用人工孵化。在人工孵蛋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進行翻蛋。翻蛋的作用,可使種蛋改變位置受溫均勻,防止胚胎與殼膜粘連,促進胚胎運動,保證胎位正常。另有報導指出,翻蛋對胚胎的發育和生理學作用,能夠保持胚外囊(尿囊、羊膜囊、蛋白囊和卵黃囊)的正常方位和胚胎的水平衡,有利於胚外囊的生長和胚胎營養的吸收。如果不翻蛋,限制了胚胎吸收並阻礙生長。
孵化期一般每2小時翻蛋1次,3-7天是翻蛋的關鍵時刻。在人工孵蛋中,若採用人工翻蛋,則其工作量巨大,由於人工翻蛋效率低下,因此一次孵蛋過多時就不能夠及時翻蛋,還常常會漏翻。此外,在翻轉過程中,還容易對種蛋蛋殼造成破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翻蛋裝置。本實用新型不僅可自動進行翻蛋操作,省去了大量人工,保障翻蛋效果,而且翻蛋過程中為軟接觸,可有效避免對種蛋蛋殼造成破損。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翻蛋裝置,包括承託臺和位於承託臺一側的翻轉臺,所述承託臺頂面設有一排用於放入種蛋的凹陷口,所述凹陷口上方設有用於限制種蛋移出凹陷口的限位環,所述翻轉臺頂面上設有充氣氣囊和用於推動充氣氣囊反覆運動的液壓缸,所述充氣氣囊與限位環內的種蛋貼合,所述充氣氣囊通過連接塊與液壓缸活塞杆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放置於孵蛋房內,種蛋放於凹陷口內,限位環套於種蛋上,保障種蛋只在凹陷口內轉動,避免種蛋被充氣氣囊帶出。種蛋放置完畢後,通過液壓缸活塞杆往返運動,帶動充氣氣囊移動,由於充氣氣囊與種蛋貼合,因此在充氣氣囊移動過程中,種蛋將進行翻轉。本實用新型可自動進行翻蛋操作,通過液壓缸帶動充氣氣囊移動,即可帶動種蛋翻轉,不需人工操作,省去了大量人工,翻蛋效果好,而且翻蛋過程中充氣氣囊與種蛋軟接觸,可有效避免對種蛋蛋殼造成破損,大大減少了翻蛋過程中種蛋的破損。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設置於承託臺頂面的螺柱連接。通過限位環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與設置於承託臺頂面的螺柱連接,可自由調節限位環高度,保障限位環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限位。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充氣氣囊與種蛋的接觸面上設有防滑紋。通過充氣氣囊與種蛋的接觸面上設有防滑紋,可保障充氣氣囊在移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對種蛋進行翻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承託臺兩側均設有翻轉臺。通過承託臺兩側均設有翻轉臺,在使用時,兩側翻轉臺的液壓缸活塞杆以相同的速度反向運動,可保障種蛋的有效翻轉,在一側充氣氣囊因意外不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時,另一側的充氣氣囊可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與種蛋的中部接觸。通過限位環與種蛋的中部接觸,可保障種蛋放置於凹陷口內時的穩定性,避免翻蛋過程中掉出。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與凹陷口最低點的高度差為4~5釐米。申請人通過實踐證明,通過限位環與凹陷口最低點的高度差為4~5釐米,該高度可使限位環與雞蛋以及鴨蛋中部接觸,無需調整高度,即可保障雞蛋以及鴨蛋放入凹陷口後的穩定性,其適用性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不僅可自動進行翻蛋操作,省去了大量人工,保障翻蛋效果,而且翻蛋過程中為軟接觸,可有效避免對種蛋蛋殼造成破損;
(2)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環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與設置於承託臺頂面的螺柱連接,可自由調節限位環高度,保障限位環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限位;
(3)本實用新型通過充氣氣囊與種蛋的接觸面上設有防滑紋,可保障充氣氣囊在移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對種蛋進行翻轉;
(4)本實用新型通過承託臺兩側均設有翻轉臺,在使用時,兩側翻轉臺的液壓缸活塞杆以相同的速度反向運動,可保障種蛋的有效翻轉,在一側充氣氣囊因意外不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時,另一側的充氣氣囊可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
(5)本實用新型通過限位環與種蛋的中部接觸,可保障種蛋放置於凹陷口內時的穩定性,避免翻蛋過程中掉出。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承託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翻轉臺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充氣氣囊,2連接塊,3液壓缸,4凹陷口,5螺柱,6限位環,7承託臺,8翻轉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行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和圖3,一種翻蛋裝置,包括承託臺7和位於承託臺7一側的翻轉臺8,所述承託臺7頂面設有一排用於放入種蛋的凹陷口4,所述凹陷口4上方設有用於限制種蛋移出凹陷口4的限位環6,所述翻轉臺8頂面上設有充氣氣囊1和用於推動充氣氣囊1反覆運動的液壓缸3,所述充氣氣囊1與限位環6內的種蛋貼合,所述充氣氣囊1通過連接塊2與液壓缸3活塞杆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放置於孵蛋房內,種蛋放於凹陷口4內,限位環6套於種蛋上,保障種蛋只在凹陷口4內轉動,避免種蛋被充氣氣囊1帶出。種蛋放置完畢後,通過液壓缸3活塞杆往返運動,帶動充氣氣囊1移動,由於充氣氣囊1與種蛋貼合,因此在充氣氣囊1移動過程中,種蛋將進行翻轉。本實用新型可自動進行翻蛋操作,通過液壓缸3帶動充氣氣囊1移動,即可帶動種蛋翻轉,不需人工操作,省去了大量人工,翻蛋效果好,而且翻蛋過程中充氣氣囊1與種蛋軟接觸,可有效避免對種蛋蛋殼造成破損,大大減少了翻蛋過程中種蛋的破損。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6上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設置於承託臺7頂面的螺柱5連接。通過限位環6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與設置於承託臺7頂面的螺柱5連接,可自由調節限位環6高度,保障限位環6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限位。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充氣氣囊1與種蛋的接觸面上設有防滑紋。通過充氣氣囊1與種蛋的接觸面上設有防滑紋,可保障充氣氣囊1在移動過程中能夠有效對種蛋進行翻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承託臺7兩側均設有翻轉臺8。通過承託臺7兩側均設有翻轉臺8,在使用時,兩側翻轉臺8的液壓缸3活塞杆以相同的速度反向運動,可保障種蛋的有效翻轉,在一側充氣氣囊1因意外不能夠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時,另一側的充氣氣囊1可對種蛋進行有效翻轉。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6與種蛋的中部接觸。通過限位環6與種蛋的中部接觸,可保障種蛋放置於凹陷口4內時的穩定性,避免翻蛋過程中掉出。
作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限位環6與凹陷口4最低點的高度差為4~5釐米。申請人通過實踐證明,通過限位環6與凹陷口4最低點的高度差為4~5釐米,該高度可使限位環6與雞蛋以及鴨蛋中部接觸,無需調整高度,即可保障雞蛋以及鴨蛋放入凹陷口4後的穩定性,其適用性強。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