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型建築屋面構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16:22:36 2
專利名稱:保溫型建築屋面構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物的屋面構件技術。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以樓板和混凝土、瓦構成的建築物的屋面,即屋頂表面有以瓦片一塊塊相互對扣組成,也有以混凝土樓板的方式製成,抗滲透性、保溫性差,雨天漏水,冬冷、夏熱是難以改善的。也有以鋼材製造的廠房,其保溫性能比混凝土房、瓦房更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為人們的居住、生產、生活提供既能有效防滲漏,又能提高保溫性能的保溫型建築屋面構件。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瓦型金屬上板和平板式金屬底板構成,在上板和底板間布置若干高熱阻材料製成的支撐板,並在上板和底板組成的空腔內填充保溫材料。
本實用新型較磚瓦房具有明顯的優越性1、混凝土房頂平方米容重350-400kg,而本實用新型只達10-15kg。
2、以金屬製作的上板,其產品具有較好的完整性,無吸水、滲漏現象,而且填充的保溫材料,也起到第二層防水、保溫、節能的作用。
3、金屬上板的抗風雨、冰雹能力強,產品壽命可達50年以上。
4、高熱阻材料製成的支撐件,不僅使上板與底板間具有固定的支撐,便生產,而且阻隔了上、下金屬間的直接傳熱,有效地提高了隔熱、保溫性能。
5、可以工廠化建房,現場安裝、施工快捷,且施工現場無垃圾。
6、外形美觀。
為了方便生產,本實用新型上板由若干呈弧形的金屬型材相互連接組成,在其相互連接的端部各設有相互配合的扣接插槽;底板由若干平板型材相互連接組成,相互連接的兩段型材的端部各設有相互配合的扣接插槽。
為使填充材料能填滿空腔,提高產品的完整性、保溫性,結構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支撐板還設置了通孔。
另外,本實用新型上板和底板上分別對應設置連接槽,支撐板上、下兩端分別通過連接槽接插在上板和底板上,也是方便生產、方便安裝、增強連接的穩定性的一種措施。
本實用新型還在空腔內布置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穿置在支撐板的通孔內。通過加強筋能更加牢固地提高產品的抗彎性,使整體強度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在上板的上表面設置反光層,反光層可設計為具有一定圖案或文字的形式,增加屋面的夜視效果,為屋面增加廣告、導航等多功能。
在上板的上表面設置包括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的太陽能集熱裝置,又增加了本產品的使用功能。金屬上板可直接作為集熱裝置的反光板,可在屋脊處直接安裝集熱聯箱,集熱聯箱可與集熱裝置連通,集熱聯箱還設有與水箱連接的系統。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上板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為底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5為底板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6為支撐板的側視圖。
圖中,1上板(一),2上板(二),3支撐板,4通孔,5保溫填充料,6底板(一),7底板(二),8加強筋,9反光層,10太陽能真空集熱管。
具體實施例如圖1、4、5、6所示,底板(一)6、(二)7均為由鋁合金製成的平板型材,分別設有可以配合扣接的插槽,並在底板(一)6上設有可連接斷面呈工字型支撐板3的插槽。支撐板3由如塑料等高熱阻材料製成,在每個支撐板3上沿其長度方向均布三個長形通孔4。如圖1、2、3所示,上板(一)2、(二)3為鋁合金製成,呈弧形的板狀型材,分別設有可依次配合扣接的插槽,並在上板(一)2上設可扣接支撐板3的插槽。
製作時,可將二~十塊底板(一)6和底板(二)7間隔地依次扣接,將二~十塊上板(一)2和上板(二)3間隔地依次呈瓦型扣接,再由若干支撐板3相對穩定,在支撐板3的長形通孔4內貫穿直徑小於通孔4內徑的加強筋8,由一外側向空腔內注入聚氨酯泡沫,待固化,即形成本實用新型的單體構件,安裝時,在底板(一)6、(二)7上開孔,通過螺釘直接固定在房頂脊梁上。
可根據設計,在上板(一)2、(二)3上表面塗履反光層9,製成具有夜視效果的廣告、導航等圖文。
還可在上板(二)3上固定太陽能真空集熱管10。
權利要求1.保溫型建築屋面構件,其特徵在於主要由瓦型金屬上板和平板式金屬底板構成,在上板和底板間布置若干高熱阻材料製成的支撐板,並在上板和底板組成的空腔內填充保溫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上板由若干呈弧形的金屬型材相互連接組成,在其相互連接的端部各設有相互配合的扣接插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底板由若干平板型材相互連接組成,相互連接的兩段型材的端部各設有相互配合的扣接插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支撐板設有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在空腔內布置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穿置在支撐板的通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在上板的上表面設置反光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板和底板上分別對應設置連接槽,支撐板上、下兩端分別通過連接槽與上板、底板相互接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在上板的上表面設置太陽能集熱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構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能集熱裝置包括太陽能真空集熱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物的屋面構件技術,主要由瓦型金屬上板和平板式金屬底板構成,在上板和底板間布置若干斷橋材料製成的支撐板,並在上板和底板組成的空腔內填充保溫材料。其明顯的優越性混凝土房頂平方米容重350-400kg,而本實用新型只達10-15kg;以金屬製作的上板,其產品具有較好的完整性,無吸水、滲漏現象,而且填充的保溫材料,也起到第二層防水、保溫、節能的作用;金屬上板的抗風雨、冰雹能力強,產品壽命可達50年以上;高熱阻材料製成的支撐件,不僅使上板與底板間具有固定的支撐,方便生產,而且阻隔了上、下金屬間的直接傳熱,有效地提高了隔熱、保溫性能;可以工廠化建房,現場安裝、施工快捷,且施工現場無垃圾;外形美觀。
文檔編號E04D3/35GK2675764SQ200420025029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26日
發明者韓方超, 黃永年, 強穎懷 申請人:韓方超, 黃永年, 強穎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