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第四鐵路樞紐(打造武漢城市圈最便捷換乘樞紐)
2023-06-28 05:10:49 1
原標題:打造武漢城市圈最便捷換乘樞紐——武漢鐵路「第四站」即將開門迎客
【項目名片】
名稱:武漢東站
簡介:位於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武漢東站,由原流芳站改擴建而成,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約7.7億元(含站改),是集鐵路、地鐵、快速公交、常規公交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與武漢地鐵2號線、11號線,以及武漢快速公交BRT等多種交通方式實現「無縫換乘」。武漢東站為中型客站,預測年旅客發送量近期為540萬人,遠期為944萬人。
坐落在武漢光谷的武漢東站,被稱作繼武昌、漢口、武漢火車站之後通車的鐵路「第四站」,這個武漢城市圈內重要的樞紐站目前建設情況如何?2月1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一探究竟。
「太空梭」奮力衝刺上半年通車
乘坐武漢地鐵2號線在光谷的終點站便是武漢東站。空中俯瞰,武漢東站分為東西兩個站房,中間是站臺和鐵軌,走上地面,遠處可見該站站房呈現出太空梭的造型。湖北城際鐵路公司副總經理臧秀傑介紹,因地處光谷,該站設計風格象徵著憑藉高新科技騰飛的武漢光谷。
走進東候車大廳,只見屋頂呈造型新穎的波浪形。臧秀傑稱,武漢大江大河多,因此在室內設計中體現武漢的江河氣質,通過對水的藝術提煉和抽象變形,表達出漣漪陣陣、波瀾不驚的視覺效果。
只見候車大廳分兩層,裡面站房裝修基本完成,空調以及進站的卡機等信息客服系統均已安裝,再往裡走,就是站臺,雨棚、連接天橋、出站地道、城際場軌鋪等也已建成。站在站臺上,不時有貨車、綠皮客車呼嘯而過。
據介紹,武漢東站站場改造基本完成,包括路基、橋梁、軌道、站房等工程,也包括通信、信號、電力、接觸網等四電工程。目前正在進行長軌鋪設及軌道精調,奮力衝刺上半年建成通車。
據悉,武漢東站是武漢鐵路樞紐「五主(武漢站、武昌站、漢口站、漢陽站、武漢天河站)兩輔(武漢東站、長江新區站)」客運布局規劃中的輔助客運站,為城際鐵路樞紐站,東接武岡城際鐵路(黃黃高鐵、合安九高鐵)、武石城際鐵路(武九高鐵)、武九普速鐵路,西接武漢樞紐直通線、京廣鐵路等普鐵、高鐵,南接武鹹城際鐵路。
武漢東站建成開通後,作為武石、武岡、武鹹城際鐵路始發終到站,將實現或部分實現武鹹、武石、武岡城際鐵路列車公交化開行;還可辦理福銀高鐵列車通過及部分到發作業和部分京廣普鐵、武九普鐵客貨列車到發作業。必要時,可部分辦理武漢至杭州、上海,武漢至九江方向高鐵和京廣普鐵、武九普鐵列車始發、終到作業,緩解武昌站、武漢站列車到發能力緊張狀況。
打造我省最大P R換乘停車場
站在站前廣場,可看到很多BRT快速公交、地面常規公交、地鐵以及地下停車換乘標識,這為我省最大的P R(駐車換乘)換乘停車場揭開「面紗」。
米仁兵是武漢逸飛雷射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對武漢東站何時「開張」非常關心。為何?「公司總部離武漢東站不到1公裡,在鄂州的生產基地離葛店南站也不到1公裡,員工乘坐城際鐵路來往於兩地只要半個小時,這個「半小時交通圈」讓我們市場要素配置更優,完善產能布局。」米仁兵說。
的確,便捷的「同城化」交通,讓這家剛進入2021「科創中國」榜單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虎添翼。臧秀傑介紹,以後逸飛雷射這樣的公司員工到東站乘車十分便利,P R換乘停車場有1779個停車位,乘客一大早開車到換乘停車場,向下可以乘坐2號、11號地鐵,向上可以到站房乘坐高鐵,晚上下班返回換乘停車場後就開始回家。
臧秀傑說,便利還體現在足不出站換乘地鐵2號線和11號線,武漢地鐵2號線(地下二層)平行車站站場設置於東站房下,11號線(地下三層)設置於臨站百川路下,2號線與11號線呈「T」型立體換乘;通過地下通道前往西廣場乘坐BRT快速公交;在地鐵的對面可乘計程車;還能通過直達電梯上到候車廳乘坐高鐵、城鐵以及普速列車,實現無縫銜接。
不算大的武漢東站如何「騰挪」做到無縫銜接?答案是向下要空間。據悉,該站配套東、西廣場總用地面積14.4萬平方米,東西廣場地下空間總面積達15.6萬平方米。
除了換乘,以武漢東站為圓心的交通圈也很便捷。「東側兩個站臺,六條股道,是普速場。西側三個站臺,六條股道是城際場。站房分東西兩側設,便於東西兩側的乘客就近上車,不用繞行。」臧秀傑說,武漢東站開通後預計每天客流量將超萬人。
據悉,以武漢東站為圓心,半徑100公裡範圍內涵蓋整個武漢城市圈。未來,除了武漢到黃岡、黃石、鹹寧的3條城鐵始發,去孝感、天門、仙桃,也可通過武漢鐵路樞紐,一個小時左右抵達目的地。這個大型綜合交通換乘樞紐通車後,方便光谷地區的居民出行,助力武漢城市圈協同發展,為建設東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資信「四流融合」、鐵水公空「四網聯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王偉才)
(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