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5:08:56
專利名稱: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催化重整等裝置中、用以除去氣相或者液相中裹攜少量催化劑固體顆粒的過濾筒。
背景技術:
在重整裝置中,如再生器和提升器等存在催化劑流動的容器內,有一些油氣出口, 這些出口要求出口產物不攜帶催化劑。美國環球石油產品公司(UOP)和國內現有重整裝置中通過在油氣出口處設置過濾筒來過濾油氣中裹攜的催化劑顆粒。該過濾筒由兩片法蘭及夾在兩片法蘭之間的筒狀絲網、支撐環板和盲板組成;該過濾筒存在兩個缺陷1)為使支撐環板搭接在法蘭盤上,需在法蘭盤上開設圓環凹槽,支撐環板和法蘭連接靠螺絲固定,需在支撐環板和法蘭上加工出螺絲孔,圓環凹槽和螺絲孔削弱了法蘭強度,增加了安全風險; 2)圓形盲板焊在筒狀絲網的下端,造成油氣出口壓降增加,影響了出口產物數據,反應狀態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法蘭強度受到削弱、 存在安全風險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體顆粒過濾筒由上法蘭、下法蘭、支撐環板、筒狀絲網、底板和密封圈組成,筒狀絲網為上下通透的圓筒狀,其網孔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筒狀絲網一端與支撐環板相焊接,另一端與底板相焊接;支撐環板外徑與法蘭盤外徑相當,筒狀絲網與底板相焊接的一端插入下法蘭內,筒狀絲網的外壁與下法蘭內壁之間保留有間隙,焊接有支撐環板的一端通過支撐環板搭接在下法蘭上,上法蘭通過螺栓與下法蘭固定連接,其中在上法蘭與支撐環板之間及支撐環板與下法蘭之間各設有一個密封圈。通過兩個密封圈的密封作用,避免了在下法蘭上開設環形凹槽和螺絲孔,保證了法蘭強度不被削弱,增加了法蘭的安全性。為了充分濾掉油氣中的催化劑顆粒,保證足夠的過濾面積,筒狀絲網的外壁與下法蘭內壁之間的間隙應大於3mm。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方案,在底板上開有若干平行通透的長條孔,孔的寬度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當然,也可以在底板上開設若干均布的圓孔。通過在底板上開孔,可以降低油氣出口的壓降,使反應狀態更加平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過濾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底板3的示意圖;圖中,1-支撐環板,2-筒狀絲網,3-底板,4-下法蘭,5-上法蘭,6-密封圈,7_長條孔,8-油氣入口,9-油氣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過濾筒由上法蘭5、下法蘭4、支撐環板1、筒狀絲網2、底板3和密封圈6組成,筒狀絲網2為上下通透的圓筒狀,其網孔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筒狀絲網2 —端與支撐環板1相焊接,另一端與底板3相焊接;支撐環板1外徑與法蘭盤外徑相當,筒狀絲網2與底板3相焊接的一端插入下法蘭4內,筒狀絲網2的外壁與下法蘭4內壁之間保留一間隙,焊接有支撐環板1的一端通過支撐環板1搭接在下法蘭4上,上法蘭5通過螺栓與下法蘭4固定連接,其中在上法蘭 5與支撐環板1之間及支撐環板1與下法蘭4之間各設有一個密封圈6。裹攜少量催化劑顆粒的油氣經油氣入口 8進入固體顆粒過濾筒,一小部分經底板 3上的長條孔7的過濾進入筒狀絲網2的內部,由油氣出口 9排出;大部分油氣進入筒狀絲網2與下法蘭4之間的間隙,經筒狀絲網2過濾後進入筒狀絲網2內部,由油氣出口 9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主要由上法蘭、下法蘭、支撐環板、筒狀絲網、底板和密封圈組成,筒狀絲網為上下通透的圓筒狀,其網孔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筒狀絲網一端與支撐環板相焊接,另一端與底板相焊接;其特徵在於支撐環板外徑與法蘭盤外徑相當,筒狀絲網與底板相焊接的一端插入下法蘭內,筒狀絲網的外壁與下法蘭內壁之間保留有間隙,焊接有支撐環板的一端通過支撐環板搭接在下法蘭上,上法蘭通過螺栓與下法蘭固定連接,其中在上法蘭與支撐環板之間及支撐環板與下法蘭之間各設有一個密封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顆粒過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間隙大於3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顆粒過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上開有平行通透的長條孔,孔的寬度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體顆粒過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上開有均布的圓孔,孔的直徑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固體顆粒過濾筒,主要由上法蘭、下法蘭、支撐環板、筒狀絲網、底板和密封圈組成,筒狀絲網為上下通透的圓筒狀,其網孔小於催化劑顆粒直徑,筒狀絲網一端與支撐環板相焊接,另一端與底板相焊接;支撐環板外徑與法蘭盤外徑相當,筒狀絲網與底板相焊接的一端插入下法蘭內,筒狀絲網的外壁與下法蘭內壁之間保留有間隙,焊接有支撐環板的一端通過支撐環板搭接在下法蘭上,上法蘭通過螺栓與下法蘭固定連接,其中在上法蘭與支撐環板之間及支撐環板與下法蘭之間各設有一個密封圈。通過兩個密封圈的密封作用,避免了在下法蘭上開設環形凹槽和螺絲孔,保證了法蘭強度不被削弱,增加了法蘭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01D29/35GK202015557SQ20112001199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0日
發明者馮勇, 王冕, 胡慶均, 趙勇, 韓江聯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