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外徑檢測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8:35:41
軸承外徑檢測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包括工作檯、定測頭、動測頭、測量筆和驅動裝置,所述定測頭固定定位於工作檯一側上方,動測頭能夠朝向定測頭方向滑動定位於工作檯另一側上方,所述動測頭與定測頭位置正對,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動測頭運動,測量筆能夠測量和顯示與軸承接觸的定測頭和動測頭內切圓直徑,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裝置控制動測頭移動與動測頭配合夾緊軸承外圓周面,測量筆通過測量動測頭的移動距離獲得動測頭和定測頭之間的距離進而計算出軸承實際外徑,測量速度快,測量精確度高。
【專利說明】軸承外徑檢測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檢測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軸承在使用時都是要安裝在軸承安裝孔內,因此軸承外徑尺寸必須嚴格控制在要求的公差範圍內,否則就會出現安裝不上或者間隙過大無法固定的問題,因此每個軸承廠家都需要對軸承的外徑進行精確檢測,確保每個軸承的外徑都符合要求,目前常見的檢測設備主要為手動檢測設備,其將軸承安裝在檢測軸上,然後手工搖動手輪帶動千分尺觸點移動接觸軸承外圓面對軸承直徑進行檢測,該中檢測方式檢測速度慢,檢測精度低,難以實現自動化高速檢測,還有採用非接觸式影像儀器檢測方式,該種檢測也需要人工操作,檢測速度慢,且設備成本高,需要專業人員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該軸承外徑檢測機構能夠快速自動對軸承外徑進行檢測,便於實現軸承外逕自動化檢測。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包括工作檯、定測頭、動測頭、測量筆和驅動裝置,所述定測頭固定定位於工作檯一側上方,動測頭能夠朝向定測頭方向滑動定位於工作檯另一側上方,所述動測頭與定測頭位置正對,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動測頭運動,測量筆能夠測量和顯示與軸承接觸的定測頭和動測頭內切圓直徑。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裝置為測量氣缸。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固定支架、動態支架、彈性件和加長杆,所述定測頭固定安裝與固定支架下端位置上,動測頭固定安裝於動態支架下端位置上,動態支架與固定支架上端鉸接連接,固定支架固定安裝於工作檯一側上方,彈性件能夠保持動態支架下端始終具有朝向固定支架方向運動的運動趨勢,加長杆一端與驅動裝置的運動端固連,加長杆另一端緊抵動態支架朝向動態支架一側的側壁。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件為拉簧,固定支架和動態支架相對的側壁上分別設有拉鉤,拉簧兩端分別能夠拆卸與該兩個拉鉤相連。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支架和動態之間上端分別形成尖角相對的三角形結構,該兩個三角形結構通過彈片式四角腳鏈相連。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動態支架朝向固定支架一側的側壁上螺接有一螺栓,加長杆另一端恰能夠緊抵該螺栓頭部。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標準件放置臺和一自動對標驅動裝置,所述標準件放置臺上設有一標準軸承,自動對標驅動裝置能夠帶動標準件放置臺運動使標準軸承位於動測頭和定測頭之間的檢測位置。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動對標驅動裝置為氣缸。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測頭呈V形結構,動測頭為直線結構。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裝置控制動測頭移動與動測頭配合夾緊軸承外圓周面,測量筆通過測量動測頭的移動距離獲得動測頭和定測頭之間的距離進而計算出軸承實際外徑,本專利通過彈性件實現了動測頭自動夾緊軸承,測量速度快,本專利還設置了自動校正機構,通過間隔設定時間測量一次標準軸承外徑對測量筆進行校正歸零,測量筆通過測量動測頭實際移動位置和標準移動位置進行計算軸承外徑,測量精確度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包括工作檯1、定測頭2、動測頭3、測量筆4和驅動裝置5,所述定測頭2固定定位於工作檯I 一側上方,動測頭3能夠朝向定測頭2方向滑動定位於工作檯I另一側上方,所述動測頭3與定測頭2位置正對,驅動裝置5能夠驅動動測頭3運動,測量筆4能夠測量和顯示與軸承接觸的定測頭2和動測頭3內切圓直徑,測量時,將軸承放置於工作檯I動測頭3和定測頭2之間位置上,驅動裝置5驅動動測頭3朝向定測頭2方向移動並將軸承外圈夾緊,測量筆4根據動測頭3以及定測頭2間距離計算並顯示軸承外徑,該檢測機構結構簡單,自動檢測,檢測速度快,檢測精度高。
[0019]所述驅動裝置5為測量氣缸。
[0020]還設有固定支架6、動態支架7、彈性件8和加長杆9,所述定測頭2固定安裝與固定支架6下端位置上,動測頭3固定安裝於動態支架7下端位置上,動態支架7與固定支架6上端鉸接連接,固定支架6固定安裝於工作檯I 一側上方,彈性件8能夠保持動態支架7下端始終具有朝向固定支架6方向運動的運動趨勢,加長杆9 一端與驅動裝置5的運動端固連,加長杆9另一端緊抵動態支架7朝向動態支架7 —側的側壁,產品開始測量前,驅動裝置5帶動加長杆9伸出頂住動態支架7,使得動測頭3與定測頭2之間保持較大的距離,便於軸承放入,軸承放入指定位置後,驅動裝置5帶動加長杆9縮回,動態支架7在彈性件8彈力作用下朝向固定支架6方向轉動,就帶著動測頭3朝向定測頭2方向運動,最終將軸承外圈夾緊,當動測頭3和定測頭2將軸承外圈夾住後,測量筆4開始測量動測頭3與定測頭2之間的距離並計算出二者內切圓直徑,該結構簡單,能夠自動對軸承外圈進行夾緊測量,測量速度快。
[0021]所述彈性件8為拉簧,固定支架6和動態支架7相對的側壁上分別設有拉鉤10,拉簧兩端分別能夠拆卸與該兩個拉鉤10相連,安裝和更換方便。
[0022]所述固定支架6和動態之間上端分別形成尖角相對的三角形結構,該兩個三角形結構通過彈片式四角腳鏈11相連,也可以採用合頁鉸鏈相連。
[0023]所述動態支架7朝向固定支架6 —側的側壁上螺接有一螺栓15,加長杆9另一端恰能夠緊抵該螺栓15頭部,通過旋轉螺栓15即可根據需測量軸承規格調節動測頭3起始點位置。
[0024]還包括一標準件放置臺12和一自動對標驅動裝置13,所述標準件放置臺12上設有一標準軸承14,自動對標驅動裝置13能夠帶動標準件放置臺12運動使標準軸承14位於動測頭3和定測頭2之間的檢測位置,間隔設定的時間,自動對標驅動裝置13就驅動標準件放置臺12運動一次,將標準軸承14運送到動測頭3和定測頭2之間進行測量,給測量筆4進行校正歸零,然後再對產品進行測量,測量筆4通過測量動測頭3測量產品和標準軸承14的位移差來計算產品實際外徑,由於其設定時間就自動校正一次,確保了產品測量精確度。
[0025]所述自動對標驅動裝置13為氣缸,當然也可以是電機帶動絲杆螺母機構或者旋轉裝置。
[0026]所述定測頭2呈V形結構,動測頭3為直線結構,當然定測頭2也可以是與動測頭3平行的直線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工作檯⑴、定測頭⑵、動測頭⑶、測量筆(4)和驅動裝置(5),所述定測頭固定定位於工作檯一側上方,動測頭能夠朝向定測頭方向滑動定位於工作檯另一側上方,所述動測頭與定測頭位置正對,驅動裝置能夠驅動動測頭運動,測量筆能夠測量和顯示與軸承接觸的定測頭和動測頭內切圓直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為測量氣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還設有固定支架(6)、動態支架(7)、彈性件(8)和加長杆(9),所述定測頭固定安裝與固定支架下端位置上,動測頭固定安裝於動態支架下端位置上,動態支架與固定支架上端鉸接連接,固定支架固定安裝於工作檯一側上方,彈性件能夠保持動態支架下端始終具有朝向固定支架方向運動的運動趨勢,加長杆一端與驅動裝置的運動端固連,加長杆另一端緊抵動態支架朝向動態支架一側的側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件為拉簧,固定支架和動態支架相對的側壁上分別設有拉鉤(10),拉簧兩端分別能夠拆卸與該兩個拉鉤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支架和動態之間上端分別形成尖角相對的三角形結構,該兩個三角形結構通過彈片式四角腳鏈(11)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態支架朝向固定支架一側的側壁上螺接有一螺栓(15),加長杆另一端恰能夠緊抵該螺栓頭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標準件放置臺(12)和一自動對標驅動裝置(13),所述標準件放置臺上設有一標準軸承(14),自動對標驅動裝置能夠帶動標準件放置臺運動使標準軸承位於動測頭和定測頭之間的檢測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對標驅動裝置為氣缸。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軸承外徑檢測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測頭呈V形結構,動測頭為直線結構。
【文檔編號】G01B21/10GK204188155SQ201420670054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王坤 申請人:崑山康斯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