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楔形流量計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1:56:36 2
專利名稱:一種楔形流量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量計,具體涉及一種低功耗的楔形流量計。
背景技術:
能源供應不僅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工業生產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人工計量方式將向自動化方式轉變,而傳統的計量儀表將被更加先進、高效、智能化的技術產品所替代,從而實現能源供應的自動化和系統化管理是必然趨勢。在石油、化工、鋼鐵、冶金、電力、輕工、環保及市政建設等行業中的天然氣、煤氣、壓縮空氣、氧氣、二氧化碳及其它化工介質等流體,都需要對其中的流體(液態或氣態)進行測量,確定其流動速度、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以便控制和準確掌握。目前已有各種流量計,比如一體化智能型楔形流量計。一體化智能型楔形流量計的工作原理是當充滿管道的流體流經楔形孔板時,在楔形孔板上遊側和下遊側測到流體的差壓,差壓變送器將差壓信號轉為4~20mA.dc電流信號輸出,此信號經人工智慧流量運算器處理後,其示值即為流量值。
但這種結構的產品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其能耗較高,在某些工作場合,會出現由於提供電源困難、無法提供工作電源或需減少因斷電無法計量而帶來經濟損失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能型楔形流量計。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化V型錐流量計,包括電池,微處理器,V型節流件,以及分別與微處理器相連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所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池上還設有對微處理器和傳感器的工作電流及工作時間進行控制的晶片,所述的晶片控制所述的微處理器每4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1s,工作電流0.3mA,微處理器不工作時進入休眠模式,休眠後電流為0.01mA;所述的晶片控制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工作電流是1.5.mA,採用間歇供電方式,每10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0.2s。。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V型錐流量計與現有技術相比,流量測量部分的工作電流只有幾十微安,使用一節鋰電池就可工作3年以上。在提供電源困難、無法提供工作電源或需減少因斷電無法計量而帶來經濟損失的應用場合,是一很好的選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楔形流量計的晶片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楔形流量計的電路用3.6V 16Ah的電池1供電,在晶片2的內置程序控制下,電路板上功耗較大的三個部分如下製造成一體化的溫度壓力傳感器3、微處理器4、差壓傳感器5,微處理器4的工作電流是0.3mA、溫度壓力傳感器3的工作電流1.5mA,微處理器4每4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1s,不工作時進入休眠模式,休眠後電流為0.01mA;溫度壓力傳感器3和差壓傳感器5用間歇供電方式,每10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0.2s,加上其它部分IC功耗,整機平均功耗約為0.5mA(1.8mW)。
以上實施例僅僅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只要是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或者僅僅是通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都能作出的常規改動或者變形,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化V型錐流量計,包括電池,微處理器,楔型節流件,以及分別與微處理器相連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所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池上還設有對微處理器和傳感器的工作電流及工作時間進行控制的晶片,所述的晶片控制所述的微處理器每4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1s,工作電流0.3mA,微處理器不工作時進入休眠模式,休眠後電流為0.01mA;所述的晶片控制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工作電流是1.5mA,採用間歇供電方式,每10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0.2s。。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楔形流量計,包括電池,微處理器,楔形節流件,以及分別與微處理器相連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所述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池上還設有對微處理器和傳感器的工作電流及工作時間進行控制的晶片,所述的晶片控制所述的微處理器每4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1s,工作電流0.3mA,微處理器不工作時進入休眠模式,休眠後電流為0.01mA;所述的晶片控制的差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工作電流是1.5mA,採用間歇供電方式,每10s工作一次,工作時間<0.2s。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楔形流量計與現有技術相比,流量測量部分的工作電流只有幾十微安,使用一節鋰電池就可工作3年以上。在提供電源困難、無法提供工作電源或需減少因斷電無法計量而帶來經濟損失的應用場合,是一很好的選擇。
文檔編號G01F1/36GK201514235SQ200920206589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30日
發明者賴政康, 楊誠, 蔣克兵 申請人:重慶寶元森儀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