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周星馳電影截圖(90年代電影周星馳成名)
2023-06-28 03:04:11 1
一、香港電影的巔峰與落寞90年,周星馳終於憑《賭聖》一戰成名,周氏無釐頭喜劇從此在中國喜劇史上留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了這一天,他整整熬了十年,那時他還年輕,以為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身邊的人會一直在,羅慧娟會一直等他。
91年,張曼玉一部《阮玲玉》震動全球拿下第42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國內首個獲此殊榮的女演員。
92年,成龍的《警察故事》已經拍到第三部,他拿到了這一年的金馬獎影帝,鮮花和掌聲紛至沓來,但一個殘酷的事實漸漸浮現:功夫片已經後繼無人。
93年,《城市獵人》上映,邱淑貞一身紅裙,叼起撲克牌的那一幕,成就美人經典。
94年,香港電影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周潤發的《賭神2》,成龍的《醉拳》,周星馳的《國產特工凌凌七》。
後來,「二周一成」成了香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這三大天王的代稱。
95年,一部《刀》讓徐克名聲大噪,這是趙文卓至今最好的電影之一,也極具徐克獨樹一幟的武俠特色,「大義凜然的刀和詭譎陰險的刀,誰最有可能在亂世活下來?」
96年,《春光乍洩》殺青在即,梁朝偉還是無法克服和哥哥拍吻戲的心理障礙,後來這成了他一輩子最遺憾的事情之一。
97年,香港回歸,兩岸人民守在電視機年,歡呼了整整一夜,155年的離別,在這一刻永久終結,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啟了。
98年,大批港星北上,Tvb的眾神時代一去不返,這一年排名第五的《賭俠》,票房成績只有1400萬,香港電影慢性死亡。
99年,周潤發在跨世紀的晚會上,慷慨激昂地說:「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中國將會進入全新的21世紀。」
但香港電影已經無法參與21世紀的盛會,它的輝煌永遠停在了這一晚。
二、絢爛輝煌的內娛90年,趙本山主演的《現世活寶》上映,此後趙本山屢屢表演的大忽悠,都能在這部電影裡初見雛形。
也是在這一年,他第一次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在全國人民的鬨笑中,他看見了夢想照進現實。
91年,馮小剛如願傍上了王朔的大腿,跟著王朔寫《編輯部的故事》。
後來流傳甚廣的葛優躺出自這裡,馮小剛的大導演之路也在這裡啟程。
92年,張藝謀一部《秋菊打官司》,將女朋友鞏俐送上國際影后的高座,此後鞏俐也成為唯一能和張曼玉比肩的電影女皇。
93年,陳凱歌處女作《霸王別姬》上映,這部迄今仍被奉為中國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峰的傑作,不僅入選了全球最偉大的百部電影榜單,更把同屆競爭金棕櫚獎的對手,打得潰不成軍。
這一年陳凱歌初出茅廬,哥哥風華絕代。
94年,姜文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上映,不僅讓夏雨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帝,也讓他踏出了名導的第一步。
那些凌厲、荒誕又散漫的日子,就是他們這一代人的青春。
95年,《大話西遊》在內地和香港同時上映,這部讓周星馳傾家蕩產的電影,在香港被罵得狗血噴頭,卻廣泛且深刻的影響了數以億計的內地觀眾,最後時間證明了它的偉大。
96年,《楊貴妃後傳》上映,演員侯俊傑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具楊貴妃神韻的女演員,可惜被皇阿瑪張鐵嘴拱白菜了,後來因為孩子撫養問題多次鬧上法庭,十分難看。
97年,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上映,主演是姜文,他因為未經許可私自參加影展被禁拍五年。
而他在這部電影裡演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商人,很暴躁,一點就著,打架更是家常便飯,因為演得出神入化,這部電影還入圍了金獅獎的提名。
98年,中國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賈樟柯的《小武》上映,電影以粗糲的鏡頭語言,描述了一個社會邊緣人在愛情、道義和生活的壓迫下,發生的一場場激變,如果賈樟柯是一位作家,那一定最像魯迅。
99年,《沒事偷著樂》上映,主演是馮鞏和丁嘉麗,後者也在這一年,和還是無名小輩的孫紅雷談起了戀愛,若干年後孫紅雷深受靠女人上位的謠言的困擾。
90年代,中年們正少年,萬事萬物都在蓬勃發展,每一天都有夢想開花。
三、國外電影90年,《教父3》上映,這部男人的聖經終於完結,但它的生命力歷久彌新,從第一部到第三部,橫跨整整18年。
風燭殘年的教父坐在鄉下的院子裡,三個最愛的女人都離他而去,歲月終於顯露出它的獠牙,他老得連橘子都握不住了,男人窮其一生,究竟為什麼活著?
91年,《終結者2》上映好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像阿諾·施瓦辛格的胸大肌一樣健碩。
只是可惜,第三部拍爛尾了,後來施瓦辛格去當了州長。
92年,《五個相撲的少年》上映,這是妻夫木聰的成名作,就是唐探裡面的東京偵探野田昊。
相傳他因為在這部電影裡的泳褲造型太亮眼,連續五年被日本男人票選為最受歡迎的男演員。
93年,《海蒂》上映,這部溫情的治癒電影,為阿爾卑斯山帶來了難以計量的流量,國語版的配音演員是劉純燕,也就是《大風車》裡的金龜子姐姐。
94年,這是電影史上卷得最厲害的一年,《阿甘正傳》、《肖生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三部曠世傑作,全擠在這一年,奧斯卡評委吵得臉紅脖子粗。
95年,《紅番區》的上映,標誌著成龍成功打入好萊塢,在陽臺上的驚魂一跳,被評為最不可能複製的鏡頭之一,當然對于成龍來說,這只能算個熱身。
96年,《碟中諜》上映,隨後風靡全球,需要注意的是,007不僅僅是電影的名字,而是一位英國小說家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碟中諜》只是其一。
而這位風頭和福爾摩斯難分伯仲的小說男主,名字卻取得相當隨意:
當時那位作家看到桌上有一本《西印度群鳥鳥類指南》,作者叫詹姆斯邦德。
97年,《幽靈公主》上映宮崎駿的這部作品,畫風罕見的血腥,也被認為是宮崎駿最有氣勢的一部,「人類在執迷不悟地破壞自然,終究會被憤怒的天地碾平」。
98年,《鐵達尼號》上映,中國票房3.6億,造成了萬人空巷的盛況,小李子也紅遍全球。
壯烈的愛情總是慷慨地赴死,義無反顧是九十年代普遍的浪漫。
99年,神片《搏擊俱樂部》上映,表面上在說精神分裂,實際上在談人性解放,別出心裁的拍攝手法,不僅拿下了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還啟迪了無數導演「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90年代,我們打開國門,和異域文化的洪流在碰撞中交融,世界從來都是一體的,人類的悲歡也可以想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