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製造自支撐輪胎的成形鼓的改進的製作方法
2023-06-28 06:39:56 1
專利名稱:用於製造自支撐輪胎的成形鼓的改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特別用於製造被稱作自支撐輪胎(selfsupporting)的成形鼓(assembly drums)。這些輪胎使得使用者可以在輪胎內壓力降低或者為零時仍能繼續行駛一段距離。
背景技術:
這些輪胎的構造特徵在於,其包括布置在側壁上的大厚度橡膠成形件,通常位於內襯(inner liner)和胎體加強層(carcassreinforcement plies)之間。這些部件的作用用於當輪胎內氣壓不足以支撐負載時來完成此功能。
根據這種結構,這類輪胎的構造需要特定的裝置以在各成形件之間提供正確連接,所有的這些裝置必須製造得使不同的成形件之間能夠不留空氣,特別是使用圓柱形鼓時。
這是因為,當在側壁區域所對應的軸向位置上設置大厚度成形件時,能夠觀察到由於胎體加強層相對扭曲,頂點的輪廓(meridianprofile)用作一個接收表面。該效果是促進了在胎體加強層和位於徑向下方的成形件之間存留空氣。
EP634266公開了一種能夠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
在鼓的接收表面上設置槽,且軸向隔開,且大致位於設置大厚度成形件的區域之下。通過這種方式,通過適當地設定槽的形狀,能夠得到胎體加強層的大致圓柱形的鋪設表面。大厚度的成形件按照該槽的形狀而變化,這樣使得其徑向外表面與成形鼓的大致圓柱形外表面基本對齊。
還是根據EP634266,當使用變直徑的成形鼓時,槽可以包含周向布置的膜(membranes)或者彈性體。膜或彈性體的形狀當鼓位於第一鋪設直徑時能夠調整,以給鼓產生一大致圓柱形的外形,所述膜膨脹且彈性體不受任何彈性應力。這種特殊的布局使得當鋪設內襯和大厚度的成形件時可以填充槽所形成的凹陷,並且可以以大致圓柱形的形狀鋪設所述成形件。
當鼓移動到第二鋪設直徑時,一般鋪設隨後的成形件。在此操作時,膜或彈性體在彈性力的作用下被壓縮並且平頂住槽底部。大厚度的成形件和內襯然後緊挨著位於槽的新形狀上。
在該第一成形階段最後,部件被布置成,大厚度的成形件的徑向外表面與鼓的鋪設表面對齊以形成一接收表面,該接收表面也是基本為圓柱形,因此胎體加強層被鋪設在一不易存留空氣的區域上。
隨後可以繼續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常規方式進行組裝操作,包括例如沉積斜坡(heel)填充橡膠和斜坡加強環,然後再第二次將鼓膨脹到第三鋪設直徑從而固定該斜坡加強環,以允許胎體加強層的端部圍繞斜坡加強環翻轉。
然而,已證明當鼓位於第一鋪設直徑時展開膜或彈性體很難獲得穩定的鋪設表面。這是因為已經發現大厚度成形件的鋪設張力效應施加在與彈性體軸向串聯的接收表面,這會壓縮所述彈性體並大大改變鋪設直徑。
另外,當需要得到一具有特殊頂點的形狀的槽以配合大厚度成形件的橫向輪廓時,或者當需要改變斜坡加強環之間的軸向距離時,必須調整尺寸,這需要能夠精確調節前述彈性恢復力,因而需要調整製造彈性體所用的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改進的上文所述的該類鼓,以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變直徑成形鼓具有大致圓柱形的鋪設表面,該鋪設表面設有圓槽(circular grooves),該圓槽軸向地布置在用以容納大厚度的成形件的區域上。所述槽含有周向彈性體(circumferentialelastic bodies)。
該鼓特徵在於,在鼓移動到第一鋪設直徑時,一機械裝置向遠離該槽底部移動彈性體,從而使彈性體的徑向外表面與鼓的鋪設表面對齊。
通過這種方式,免受被布置成與彈性體徑向排列的成形件的鋪設張力有關的徑向變形力是可能的,從而可以避免鋪設直徑的任何意外變化。
通過利用大致不可壓縮的彈性材料製造彈性體,在鼓位於第二鋪設直徑時,可以高精確地控制彈性體的外輪廓,比第一鋪設直徑大,並且彈性體被拉平靠在槽底,從而大厚度的成形件的徑向外表面和鼓的外表面一起構成了一個大致圓柱形的表面。
下面結合圖1至12,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其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成形鼓位於第一鋪設直徑時頂點部分的剖面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成形鼓位於第二鋪設直徑時頂點部分的剖面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成形鼓位於第三鋪設直徑時頂點部分的剖面示意圖,局部視圖3a和3b畫出了桿頭頂點部分的軸向視圖。
圖4、5和6示出了杆的一種可選安裝方式的示意圖,圖7、8和9以及圖10、11和12示出了形成輪胎坯件的成形產品的兩種鋪設順序,其中彈性體具有不同形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了穿過旋轉軸線XX』的成形鼓D的一半的頂點部分的剖面圖。該鼓包括大致圓柱形的鋪設表面2。在鼓的各軸向端上形成有周向槽3,在該位置上用於接收所述大厚度的成形產品。
鼓被電機組件(未示出)通過軸1驅動旋轉。
組杆5可以相對於形成在變直徑鼓表面上的機械元件在徑向方向上自由滑動,通過該組杆的一端連接到周向彈性體4的徑向內圓周面上,且通過另一端支撐在軸1的外表面上,起到周向止動件的作用,以限制杆朝著鼓D內側上的行程。
杆被放置成在彈性體4的整個圓周上,且相互之間具有給定的間距。
各杆的長度可以調整,當鼓處於圖1所示的第一鋪設直徑時,一方面杆支撐在由鼓軸1所形成的周向止動件上,另一方面彈性體4的徑向外表面處於與鼓D鋪設表面2的直徑相同的位置上。
在第一鋪設直徑上,彈性體4受到輕微張力,從而保持與桿頭52之間的接觸,並使杆5與周向止動件1接觸。
圖2示出了鼓位於大於第一鋪設直徑的第二鋪設直徑。在該結構中,杆5不接觸周向止動件1,彈性體4在彈性力的作用下被拉向槽3的底部並被拉平。
彈性體的徑向外表面位於圓柱面2以下,並且形成了凹部,其形狀取決於槽3和彈性體4的具體形狀。
鼓直徑的進一步延伸如圖3所示,不會涉及彈性體的明顯移動,其保持在槽3地面上的拉平狀態。杆5保持從連接的彈性體上的懸掛狀態。
彈性體4一般由橡膠材料製成,如果需要的話,用位於所述彈性體徑向外表面上的一或兩層可變形交叉層或者通過90°的帘布層進行加強,用於在鼓位於第一鋪設直徑時,使表面變硬且分散受力。
彈性體和杆之間的連接可以非常簡單地製造,以在不幹擾生產周期的情況下就可以更換彈性體,如圖3的局部視圖3a和3b所示。
杆5在與彈性體作用的端部上包括頭部51,適於擱置在槽3底部上的凹處22上,如局部視圖3b所示。
該具體的安裝結構使得可以在杆不接觸周向止動件1時限制杆的徑向行程。桿頭和彈性體之間的連接可以通過簡單地將設置彈性體4上的突起41適配到杆5的頭部52上的槽51中來實現。
彈性體4的放置和安裝可以通過類似於放置和安裝單一彈性套筒的方式執行,以通過利用材料的彈性力而軸向移動到位。到位後,突起41就處於槽51中,從而可以控制彈性體的軸向位置。桿頭和彈性體之間的接觸通過彈性體的張力來實現,作用的結果就是在桿頭上施加徑向壓緊力。
局部視圖3a示出了杆5的軸向視圖,其中桿頭51為一周向扇形,鼓處於第一鋪設直徑時,該軸向扇形的半徑大致等於該鼓的半徑,從而使得當鼓為第一位置時彈性體支撐在該圓周的主要部分上。
一種可選構型包括將杆5整體形成在周向止動件1上,如圖4、5和6所示。
在該結構中,杆相對於確定可變直徑鼓的表面2的機械元件滑動,並且當鼓位於第一鋪設直徑時與彈性體4的徑向內周面接觸。
在該具體布局中,也可以通過一個圓周環(未示出)連接該桿頭以改善桿頭與彈性體之間的接觸。
圖7、8和9以及圖10、11、12示出了形成輪胎坯件的橡膠成形件的鋪設順序。
鼓位於如圖7或圖10所示的第一鋪設直徑。在該構型中,鼓和彈性體4的外表面大致為圓柱形。
鋪設內襯P1,隨後鋪設大厚度的成形件P2。成形件P2與槽3對齊。彈性體4的表面通過杆5保持為鼓表面的直徑,杆5位於周向止動件1上。成形件P2的鋪設張力所施加的壓力由杆5承擔並傳遞給周向止動件1。
當鼓為第二鋪設直徑時,彈性體4壓平在槽3的底部上,從而釋放出大厚度成形件P1可以容納進去的空間,如圖8和11所示。比較這兩幅圖,可以觀察到能夠調整彈性體的橫向形狀從而使大厚度成形件P2的徑向外表面與鼓2的圓周面直徑相同。
在此階段,放置胎體加強層P3以及用於斜坡的成形填充件P4。斜坡加強環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適當方式進行預定位。
胎體加強層P3鋪設在大致圓柱形的表面上,可以防止空氣殘留在加強層P3和內襯P1之間。
注意到通過適當調整彈性體4的橫向輪廓的形狀,可以改變斜坡加強環的軸向位置和成形件的軸向位置。這種布局對於需要製造在斜坡間不同長度的輪胎的情況非常有用。
改變的第三直徑的目的在於錨定斜坡加強環,如圖9和12所示。
然後以完全傳統的方式繼續完成胎體坯件的構造,如前面已經介紹過的,通過將胎體加強層翻轉到斜坡加強環上,然後鋪設成形件以構成輪胎側壁。
圖4、5、6示出的此類鼓的製造順序是一樣的。
另外,用於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鼓的操作方法的製造順序是基於相對簡單的輪胎構造的。容易理解根據本發明的鼓也適於生產更複雜的結構的輪胎,例如包括幾個具有一個或多個大厚度成形件P1(P』1,未示出)的疊加胎體加強層的輪胎。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變直徑D的成形鼓,用於製造輪胎坯件,該鼓具有大致圓柱形的鋪設表面(2),該圓柱形的鋪設表面(2)設置有圓槽(3),該圓槽(3)軸向地布置在用以容納大厚度成形件(P2)的區域上,所述槽(3)含有周向彈性體(4),其特徵在於,在該鼓D移動到第一鋪設直徑時,機械裝置將彈性體(4)移動到與槽(3)底部徑向隔開的位置上,以使彈性體(4)的徑向外表面與鼓(2)的鋪設表面對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在鼓位於直徑大於所述第一鋪設直徑的位置時,所述彈性體(4)在圓周彈性力的作用下平靠在槽底部(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體(4)的橫向輪廓被設置為在鼓位於大於第一鋪設直徑的第二鋪設直徑時,大厚度成形件(P2)被布置在成形鼓上,所述成形件(P2)的徑向外表面與鼓的鋪設表面(2)構成了一個大致為圓柱形的表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體(4)大致是不可壓的。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個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械裝置由周向布置的多個杆(5)構成,杆的長度可調,以使得在鼓移動到第一鋪設直徑時,所述杆(5)兩端分別鄰接直徑恆定的周向止動件(1)和彈性體(4)的徑向內表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桿頭(51)構成一個周向扇形。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杆(5)和構成可變直徑(2)的表面的元件彼此可相對自由滑動。
8.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成形鼓,其特徵在於,所述杆(5)與周向止動件(1)整體成形。
全文摘要
一種可變直徑D的成形鼓,用於製造輪胎坯件,該鼓具有大致圓柱形的鋪設表面(2),該表面設置有圓槽(3),槽(3)軸向布置在用於容納大厚度成形件的區域上,所述槽(3)含有周向彈性體(4),其特徵在於,當鼓D移動到第一鋪設直徑時,機械裝置將彈性體(4)移動到與槽底部徑向隔開的位置上,從而使彈性體(4)的徑向外表面與鼓(2)鋪設表面對齊。
文檔編號B29D30/24GK101058234SQ200710104410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1日
發明者A·D·洛比耶, B·德爾貝克, D·馬舍費 申請人:米其林技術公司, 米其林研究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