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行星輪架三孔工具機的動力頭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7:27:16 2
專利名稱:加工行星輪架三孔工具機的動力頭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行星輪架三孔用的工具機的動力頭機構。
各企業對行星輪架零件的加工,有的先用普通鑽床或多孔鑽床進行鑽削,然後再用立式銑床對每個孔進行鏜削和鉸削加工,零件的精度是靠工裝的精度來保證的。但工裝使用不長的一段時間,定位的孔和軸就會磨損和變形,從而導致零件位置度發生變化。有少數企業採用加工中心加工,但加工費用卻相當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依靠主軸定位,即用主軸保證行星輪架加工精度的專用工具機的動力頭部分的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行星輪架加工三孔的工具機的動力頭部分是由一個箱體、一根中間軸和三根動力主軸組成,中間軸和三根動力主軸之間用齒輪聯接。本實用新型以立式銑床做母機,在銑床動力頭部位安裝一個有四個隔板、四組孔的箱體,中間的一組孔安裝原有的主軸成為本實用新型動力輸出的中間軸,周圍均布的三組孔安裝三根作為加工三孔的動力主軸。三根動力主軸中心所佔的分度園直徑與被加工的行星輪架三孔所佔的分度園直徑相等。並根據分度園直徑的大小,選用相應模數和齒數的齒輪,保證齒輪嚙合的完好和強度。中間軸靠安裝在上兩層和第四層中間孔的軸承,擋圈固定。三根動力主軸靠安裝在下兩層隔板上的向心軸承,推力軸承,斜軸承及擋圈、螺母固定。中間軸的下端有絲孔,用來安裝找正盛放行星輪架工裝的中心位置。
利用這樣的動力頭機構在工具機上加工行星輪架時,不需要考慮因工裝使用的磨損而影響零件的精度,而且由於三根主軸同時工作,工作效率是原來的三倍。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的剖視圖。
圖1所示的機構,箱體①由四塊隔板,四塊隔板中間有一組通孔,下兩塊隔板上有均布的三組孔。在中間的一組孔裡,安裝中間軸②和上面的齒輪③,周圍的三組孔裡安裝動力主軸④和上面的齒輪⑤在中間軸②和三根動力軸④的兩端分別用軸承、擋圈和螺母固定,中間軸②的下端有一個絲孔⑥是安裝校正杆(圖中未給出)的。
當然,中間軸②可以是普通車床的主軸,即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動力機構,也可以安裝在普通車床的床頭箱上。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行星輪架三孔用的工具機的動力頭機構,其特徵在於箱體①由四塊隔板組成,四塊隔板中間有一組通孔,下面兩塊隔板上有三組均布的孔,中間的一組通孔裡裝有中間軸②和齒輪③,周圍的三組孔裡裝有三根動力主軸④和齒輪⑤,中間軸②和動力主軸④兩端裝有軸承、擋圈和螺母,中間軸②的下端還有一個絲孔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構,其特徵是中間軸②是普通車床的主軸,即本機構可以和普通工具機的床頭箱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行星輪架三孔的工具機的動力頭部分的機構,其箱體①內的中間軸②上裝有一個齒輪③,通過另外三根動力主軸④上的齒輪⑤將動力傳給三根動力主軸④,由於三根動力主軸④是固定在箱體①的兩塊隔板上的,三根動力主軸④的中心所佔的分度圓直徑與行星輪架三孔所佔的分度圓直徑相等,從而保證行星輪架的孔距精度,提高了工件加工的效率。
文檔編號B23Q5/02GK2288813SQ9624352
公開日1998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12日
發明者趙方春, 閔憲岱, 閔憲偉, 王繼春, 王瑞國 申請人:閔憲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