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殼管式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9:40:01 2
專利名稱:一種殼管式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冷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換熱器蒸發器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作為制冷機組的換熱器,蒸發器的殼體是載冷劑流程,制冷機組通過該殼體與外 界的換熱器和盤管通過管道聯通,由冷凍泵推動載冷劑的循環換熱。在蒸發器殼體內安裝 有折流板和連接在折流板上的換熱管。折流板的作用為提高載冷劑的流速,使載冷劑更好 地與換熱管外壁接觸,提高換熱效率;同時固定換熱管,避免換熱管在載冷劑的衝擊下出現 震動、損壞換熱管。傳統換熱器折流板上的孔與換熱管之間是間隙配合,即換熱管的外徑小於折流板 上孔的內徑,便於換熱管穿進折流板內。但由於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有間隙,當載冷劑流經 折流板和換熱管時產生的動能,作用在換熱管和管板上,導致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產生相 對運動、摩擦和震動,嚴重影響換熱管的使用壽命。如果增大折流板的孔徑,雖然可以避免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的摩擦和震動,但部 分載冷劑將直接從折流板孔與換熱管之間的間隙中流過,出現流體短路現象,影響載冷劑 與換熱管的換熱效果,從而影響到整個換熱器的換熱性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從而開發一種蒸發器的使用壽命長,換熱管的換熱性能好的殼管式蒸發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殼管式 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具有蒸發器殼體,蒸發器殼體兩端分別設有載冷劑入口和載冷劑出 口,蒸發器殼體內沿徑向安裝有多塊平行布置的折流板和連接在折流板上的多根沿軸向平 行布置的換熱管,所述折流板為直徑比蒸發器殼體內徑略小的截頭圓板,所述的截頭是指 在圓面上截除一個弦面,在截頭圓板上布置有用於穿換熱管的多個圓孔,所述圓孔孔徑略 小於換熱管外徑;在安裝狀態時,折流板的截頭部分上下間隔布置,所述換熱管同向穿過折 流板上的圓孔,換熱管與折流板圓孔為過盈配合。所述的過盈是安裝時,先將折流板圓孔周 圍加熱,使孔口周圍軟化,然後再進行穿管。穿管時,所有換熱管都沿著同一方向進行穿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換熱管與折流板孔口間的間隙問題、換熱管的 中間段的固定問題、換熱管的抖動問題、換熱管與折流板之間的摩擦問題、折流板兩側流體 的短路問題,從而保證了換熱管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高的換熱效果。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1的折流板放大圖;附圖3是圖1的載冷劑流動方向示意圖;[0012]附圖4是圖1的換熱器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實施例如圖1-4所示的殼管式蒸發器,具有蒸發器殼體1,蒸發器殼體兩端分別設有載 冷劑入口和載冷劑出口,一側設有有製冷劑入口和製冷劑出口,蒸發器殼體內沿徑向安裝 有多塊平行布置的折流板2和連接在折流板上的多根沿軸向平行布置的換熱管3,所述折 流板為直徑比蒸發器殼體內徑略小的截頭圓板,在截頭圓板上布置有用於穿換熱管的多個 圓孔21,所述圓孔孔徑略小於換熱管外徑;在換熱管穿管前,先將折流板2圓孔21周圍加 熱,使孔口周圍軟化,然後再進行穿管。穿管時,所有換熱管3都沿著同一方向進行穿管,待 折流板2冷卻後,圓孔孔口冷卻收縮並固化,牢牢固定住換熱管,達到過盈配合的目的。同 時,載冷劑的流動方向S與換熱管的穿管方向N相反(見圖3),從而保證載冷劑的流動不破 壞折流板和換熱管之間的過盈配合,載冷劑的動能使孔口邊緣壓向換熱管(見圖4),確保折 流板與換熱管之間的固定。本實用新型不針對某一特定形式、材質的折流板、換熱管和換熱器。而相對傳統的 換熱管穿管間隙配合——孔口大於換熱管外徑。本實用新型主要保護的是管與板過盈配合一折流板圓孔21孔口小於換熱管3外 徑;通過加熱折流板2,軟化孔口,換熱管3進行同一方向穿管。
權利要求一種殼管式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具有蒸發器殼體, 蒸發器殼體兩端分別設有載冷劑入口和載冷劑出口,蒸發器殼體內沿徑向安裝有多塊平行布置的折流板和連接在折流板上的多根沿軸向平行布置的換熱管,所述折流板為直徑比蒸發器殼體內徑略小的截頭圓板,在截頭圓板上布置有用於穿換熱管的多個圓孔,所述圓孔孔徑略小於換熱管外徑;在安裝狀態時,折流板的截頭部分上下間隔布置,所述換熱管同向穿過折流板上的圓孔,換熱管與折流板上的圓孔為過盈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殼管式蒸發器,其特徵在於具有蒸發器殼體,蒸發器殼體兩端分別設有載冷劑入口和載冷劑出口,蒸發器殼體內沿徑向安裝有多塊平行布置的折流板和連接在折流板上的多根沿軸向平行布置的換熱管,所述折流板為直徑比蒸發器殼體內徑略小的截頭圓板,在截頭圓板上布置有用於穿換熱管的多個圓孔,所述圓孔孔徑略小於換熱管外徑;在安裝狀態時,折流板的截頭部分上下間隔布置,所述換熱管同向穿過折流板上的圓孔,換熱管與折流板為過盈配合。本實用新型保證了換熱管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高的換熱效果。
文檔編號F25B39/02GK201772683SQ20102052401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0日
發明者李進華, 陳建平 申請人:法凱淶瑪冷暖設備(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