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造後橋殼整體砂芯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0:57: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後橋殼整體砂芯,特別是一種鑄造自動化生產線鑄造砂芯,可以組裝後整體一次下砂芯。
背景技術:
現有鑄造後橋殼砂芯分三段在生產線上下砂芯,砂芯下在砂型中連接處會產生間隙,進而造成鑄造出來鑄件型腔有飛邊毛刺,並且分段在生產線上組芯耽誤生產線流水作業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鑄造後橋殼整體砂芯,其採用專用組芯組芯夾具,將砂芯利用組芯拉杆在其上面固定牢固,連接處無間隙,整體性好,鑄造出來毛坯內腔無飛邊毛刺,提高了產品質量,省去打磨內腔環節,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鑄造後橋殼整體砂芯,它包括左上砂芯,所述左上砂芯的側面連接有中間上砂芯,所述中間上砂芯的側面連接有右上砂芯,所述左上砂芯的下半部分連接有左下砂芯,所述中間上砂芯的下半部分連接有中間下砂芯,所述右上砂芯的下半部分連接有右下砂芯,所述六個獨立的砂芯通過一根拉杆連接組合成一個整體,所述拉杆設置在六個獨立砂芯的中心位置。
所述左上砂芯、右上砂芯、左下砂芯、右下砂芯、中間上砂芯和中間下砂芯是採用四套砂芯模具利用上下分型式射芯機製做出來,並採用專用的組芯夾具組裝,所述六個獨立砂芯組芯後無縫隙。
所述六個獨立的砂芯兩端都設置有防錯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砂芯整體組裝後下芯到鑄造生產線型砂中,鑄造出來後橋殼內部無飛邊毛刺,免去型腔內部打磨環節,且免去鑄造生產線上組芯環節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側視圖。
圖1中:左上砂芯1、右上砂芯2、左下砂芯3、右下砂芯4、中間上砂芯5、中間下砂芯6、拉杆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3,一種鑄造後橋殼整體砂芯,它包括左上砂芯1,所述左上砂芯1的側面連接有中間上砂芯5,所述中間上砂芯5的側面連接有右上砂芯2,所述左上砂芯1的下半部分連接有左下砂芯3,所述中間上砂芯5的下半部分連接有中間下砂芯6,所述右上砂芯2的下半部分連接有右下砂芯4,所述六個獨立的砂芯通過一根拉杆7連接組合成一個整體,所述拉杆7設置在六個獨立砂芯的中心位置。所述拉杆7通過螺母將六個獨立的砂芯鎖緊組裝在一起。進而避免了分段組裝過程中所產生的組裝縫隙,有效的防止了後續砂芯鑄造過程中產生的飛邊和毛刺,免去了腔內打磨環節,且免去鑄造生產線上組芯環節提高生產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左上砂芯1、右上砂芯2、左下砂芯3、右下砂芯4、中間上砂芯5和中間下砂芯6是採用四套砂芯模具利用上下分型式射芯機製做出來,並採用專用的組芯夾具組裝,所述六個獨立砂芯組芯後無縫隙。保證了砂芯尺寸的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六個獨立的砂芯兩端都設置有防錯位裝置。通過防錯位裝置,避免鑄造生產線小車前後撞擊後砂芯跑動。
進一步的,上述的後橋殼砂芯組芯後無縫隙,顯著提高了鑄件產品質量。
進一步的,上述的後橋殼砂芯兩端有防錯位裝置,避免鑄造生產線小車前後撞擊後砂芯跑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為:
在組裝過程中,首先,將所述的組芯定位夾具將左上砂芯1、右上砂芯2和中間上砂芯5放置其上,然後放上拉杆7,再將中間下砂芯6、左下砂芯3和右下砂芯4放入向對應位置,最後鎖緊拉杆7上面螺母將其形成一個整體砂芯,所述的後橋殼砂芯利用專用的組芯夾具組裝,保證砂芯尺寸的穩定性,所述的砂芯整體組裝後下芯到鑄造生產線型砂中,鑄造出來後橋殼內部無飛邊毛刺,免去型腔內部打磨環節,且免去鑄造生產線上組芯環節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未盡事宜,屬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