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1:29:26 2
專利名稱: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穀機,特別是一種能將穀子、谷秕、稻葉和稻杆自動分離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
現有的傳統打穀機,一般都是由機架、脫粒滾筒、機蓋構成,機蓋上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脫粒滾筒通過電動機或柴油機帶動進行工作,完成水稻脫粒過程。這種打穀機,水稻脫粒後,穀子和谷秕、稻葉、稻杆混合在一起,穀子無法從谷秕、稻葉和稻杆的混合物中自動分離出來,要分離出穀子,還必須進行過篩、風谷等多道工序,工作效率較低,另外還加大了勞動強度。雖然也有人試圖設計一種能將水稻脫粒並自動將穀子分離出來的打穀機,但是能真正應用的至今還未發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四分離水稻脫粒機,它不但脫粒效率高,而且能將穀子、谷秕、稻葉、稻杆自動分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這種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由機架、動力機、脫粒滾筒、機蓋組成,機蓋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滾筒的底部沿滾筒軸線方向在機架上設置有振動篩,在脫粒機的進料口一端頭的機架上,對著振動篩口安裝有風扇,振動篩的往復擺動和風扇的轉動均是由動力機傳動帶動。當水稻經過脫粒滾筒脫粒後,進入振動篩,在振動篩的擺動過程中,風扇自動將穀子中的谷秕、稻葉和稻杆分離出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傳動打穀機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機體小,便於搬動,易操作,使用時不受地理位置條件的限制。
2、集水稻脫粒及穀子自動分離為一體,工作效率高。
3、大大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
圖1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的具體結構。
參照
圖1,該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由機架(3)、柴油機(14)、脫粒滾筒(9)、機蓋(11)組成,機蓋(11)的兩端在兩側分別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10),脫粒滾筒(9)的底部沿滾筒軸線方向在機架(3)上設置有稻杆分離振動篩(1),振動篩(1)設置有三層篩網,篩網孔從上到下各層依次減小,上面一層篩網稍向出料口(10)一端傾斜,二、三層篩網稍向進料口一端傾斜,振動篩(1)在脫粒機出料口(10)的一端頭設置有稻葉、谷秕和稻杆出口(6),在脫粒機進料口的一端頭設置有穀子出口(15),振動篩(1)是由柴油機(14)帶動與脫粒滾筒(9)同軸的兩端皮帶輪(12)和(8),傳動至機架(3)上的皮帶輪(7),帶動同軸的偏心輪(5)轉動,並通過振動連杆(4)和振動主杆(2)驅動振動篩(1)作往復擺動;在脫粒機的進料口一端的機架(3)上,對著振動篩(1)口安裝有風扇(13),而風扇(13)由脫粒滾筒(9)同軸的動力輸入皮帶輪(12)通過皮帶傳動帶動。
工作時,柴油機(14)帶動脫粒滾筒(9)、振動篩(1)和風扇(13)工作,水稻從進料口進入脫粒機後,經過脫粒滾筒(9),大部分長稻杆從出料口(10)排出,而脫粒穀子、谷秕及部分稻葉、短稻杆從脫粒滾筒(9)底部進入振動篩(1),在振動篩(1)的擺動過程中,谷秕、稻葉和稻杆在風扇(13)的作用下,從稻葉、谷秕和稻杆出口(6)排出,經振動篩(1)的三層篩網篩分後,乾淨且符合質重要求的穀子從振動篩的穀子出口(15)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四分離水稻脫粒機,由機架(3)、動力機(14)、脫粒滾筒(9)、機蓋(11)組成,機蓋(1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料口和出料口(10),其特徵在於脫粒滾筒(9)的底部機架(3)上設置有沿滾筒軸線方向往復擺動的振動篩(1),在脫粒機的進料口一端的機架(3)上,對著振動篩(1)口安裝有風扇(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其特徵在于振動篩(1)通過鉸接在其兩側壁上的連杆鉸接在機架上,振動篩(1)的側面機架上,設置有偏心輪(5)機構,連接在偏心輪(5)上的振動連杆(4)的另一端,同時與和振動篩(1)鉸接的振動主杆(2)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其特徵在於風扇(13)的驅動皮帶輪通過傳動皮帶與脫粒滾筒(9)的動力輸入皮帶輪(12)聯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其特徵在于振動篩(1)在脫粒機出料口(10)的一端頭設置有稻葉、谷秕和稻杆出口(6),振動篩(1)在脫粒機進料口的一端頭設置有穀子出口(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穀子、谷秕、稻葉及稻杆自動分離的四分離水稻脫粒機,它是由機架、柴油機、脫粒滾筒、機蓋等組成,其特徵是脫粒滾筒的底部沿滾筒軸線方向在機架上設置有振動篩,機架上對著振動篩口安裝有風扇,振動篩的往復擺動和風扇的轉動是由柴油機傳動帶動。具有結構簡單、體積較小、工作效率高、易操作使用等特點,使用場所不受地理位置條件的限制,特別適合廣大農村農戶家庭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A01F7/00GK2386616SQ992093
公開日2000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18日
發明者羅立君 申請人:羅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