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9:10:51 1
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包括閥體、閥杆和密封環,閥杆設置在閥體內部,密封環為倒圓錐體結構,密封環內設置有倒圓錐形的內孔,閥杆插入密封環的內孔;密封環的外錐面設置有第一自密封錐面與閥體導向錐面,對應的閥體設置有第二自密封錐面;密封環的內孔設置有第一倒密封錐面與閥杆導向錐面,對應的閥杆設置有第二倒密封錐面。本實用新型解決了Y型截止閥上密封易失效的問題,通過密封環與閥杆、閥體之間相互接觸並形成楔式密封面,從而提高了Y型截止閥的密封性,並形成第1道上密封,減輕了閥門填料的密封壓力,使閥門具有可靠有效的上密封。
【專利說明】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Y型截止閥。具體來說是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現有設計製造的Y型截止閥,其閥杆上的密封全都是依靠壓緊填料的結構來實現的,長期使用後壓緊填料容易被破壞,進而導致截止閥的密封性能下降。同時現有的閥杆自密封結構,不是楔式自緊結構,因此不能用於4500LB超高壓工況。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提高Y型截止閥的密封性能。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包括閥體、閥杆和密封環,所述閥杆設置在所述閥體內部,所述密封環為倒圓錐體結構,所述密封環設置有倒圓錐形的內孔,所述密封環通過壓緊螺母固定在所述閥體上,所述閥杆插入所述密封環的內孔中;
[0006]所述密封環的外錐面設置有第一自密封錐面與閥體導向錐面,所述第一自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一自密封錐角α 1,所述閥體導向錐面對應有閥體導向錐角Y 1,所述閥體導向錐角YI大於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α?;
[0007]所述密封環的內孔的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倒密封錐面與閥杆導向錐面,所述第一倒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一倒密封錐角β?,所述閥杆導向錐面對應有閥杆導向錐角Υ2,所述閥杆導向錐角Y 2大於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β?。
[0008]優選地,所述閥體對應於所述密封環的第一自密封錐面設置有第二自密封錐面,所述第二自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α 1小於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
[0009]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與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α 1的角度差值為 0.5°~1°。
[0010]優選地,所述閥杆對應於所述密封環的第一倒密封錐面設置有第二倒密封錐面,所述第二倒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β 1小於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
[0011]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與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β 1的角度差值為 0.5°~1°。
[001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Y型截止閥,其包括上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截止閥密封結構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的:
[0014]1、當截止閥的閥門開啟上密封楔式自緊結構工作時,閥杆上的第二倒密封錐面與密封環的內孔接觸的第一倒密封錐面在介質壓力的作用下緊密結合楔緊,從而形成倒密封;此時閥體上的第二自密封錐面與密封環的第一自密封錐面同樣在介質的作用下緊密結合楔緊,形成自密封,使閥杆無外洩漏;
[0015]2、第一自密封錐角α I與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以及第一倒密封錐角β I與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之間存在的0.5°?1°的角度差,在介質的作用下可形成楔式密封線使得閥體與密封環之間的自密封面以及閥杆與密封環之間的倒密封面能夠更緊密的結合楔緊,利用介質力作用在楔式結構上的分力形成自密封力與倒密封力,使閥體、閥杆與密封環之間形成更可靠的密封;
[0016]3、採用上密封楔式自緊結構進行密封后,填料僅作為第2道密封,避免了填料被侵蝕,提聞了填料的使用壽命;
[0017]4、本實用新型能安全地用於超高壓(4500LB)閥門的上密封結構之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密封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密封環在閥體上的結構示意圖。
[0021 ]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中B處局部放大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Y型截止閥整體裝配示意圖。
[0023]其中I為閥體,2為閥杆,3為密封環,4為內孔,11為第二自密封錐面,21為第二倒密封錐面,31為第一自密封錐面,32為閥體導向錐面,33為第一倒密封錐面,34為閥杆導向錐面,α I為第一自密封錐角,α 2為第二自密封錐角,β I為第一倒密封錐角,β 2為第二倒密封錐角,Y I為閥體導向錐角,Y 2為閥杆導向錐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25]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26]參見圖1至圖5,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包括閥體1、閥杆2和密封環3,閥杆2設置在閥體I的內部,密封環3為倒圓錐體結構,密封環3內設置有倒圓錐形的內孔4,閥杆2插入密封環3的內孔4,密封環3通過壓緊螺母固定在閥體I上;
[0027]密封環3的外錐面設置有第一自密封錐面31與閥體導向錐面32,第一自密封錐面31對應有第一自密封錐角α 1,閥體導向錐面32對應有閥體導向錐角Y 1,閥體導向錐角Y I大於第一自密封錐角α I ;閥體I對應於密封環3的第一自密封錐面31設置有第二自密封錐面11,第二自密封錐面11對應有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第一自密封錐角α I小於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與第一自密封錐角α I的角度差值為0.5°?1° ;
[0028]密封環3的內孔4的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倒密封錐面33與閥杆導向錐面34,第一倒密封錐面33對應有第一倒密封錐角β 1,閥杆導向錐面34對應有閥杆導向錐角Y 2,閥杆導向錐角Y 2大於第一倒密封錐角β I ;閥杆2對應於密封環3的第一倒密封錐面33設置有第二倒密封錐面21,第二倒密封錐面21形成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第一倒密封錐角β I小於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與第一倒密封錐角β I的角度差值為
0.5。?I。。
[0029]當截止閥的閥門開啟上密封楔式自緊結構工作時,閥杆2上的第二倒密封錐面21與密封環3的內孔4接觸的第一倒密封錐面33在介質壓力的作用下緊密結合楔緊,從而形成倒密封;此時閥體I上的第二自密封錐面11與密封環3的第一自密封錐面31同樣在介質的作用下緊密結合楔緊,形成自密封,使閥杆2無外洩漏。
[0030]第一自密封錐角α I與第二自密封錐角α 2以及第一倒密封錐角β I與第二倒密封錐角β 2之間存在的0.5°?1°的角度差,在介質的作用下可形成雙楔式密封線使得閥體I與密封環3之間的自密封面以及閥杆2與密封環3之間的倒密封面能夠更緊密的結合楔緊,利用介質力作用在楔式結構上的分力形成自密封力與倒密封力,使閥體1、閥杆2與密封環3之間形成更可靠的密封。
[003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Y型截止閥上密封結構易失效的問題。通過密封環3與閥杆2、閥體I密封面的設計設置Y型截止閥的第I道上密封,減輕了閥門填料的密封壓力,使閥門具有可靠有效的上密封,且能安全地用於超高壓(4500LB)閥門之中。
[0032]本實用新型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包括閥體、閥杆和密封環,所述閥杆設置在所述閥體內部,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環為倒圓錐體結構,所述密封環設置有倒圓錐形的內孔,所述密封環通過壓緊螺母固定在所述閥體上,所述閥杆插入所述內孔中; 所述密封環的外錐面設置有第一自密封錐面與閥體導向錐面,所述第一自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一自密封錐角,所述閥體導向錐面對應有閥體導向錐角,所述閥體導向錐角大於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 所述密封環的內孔的表面上設置有第一倒密封錐面與閥杆導向錐面,所述第一倒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一倒密封錐角,所述閥杆導向錐面對應有閥杆導向錐角,所述閥杆導向錐角大於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對應於所述密封環的第一自密封錐面設置有第二自密封錐面,所述第二自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二自密封錐角,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小於第二自密封錐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自密封錐角與所述第一自密封錐角的角度差值為0.5°~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杆對應於所述密封環的第一倒密封錐面設置有第二倒密封錐面,所述第二倒密封錐面對應有第二倒密封錐角,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小於第二倒密封錐角。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倒密封錐角與所述第一倒密封錐角的角度差值為0.5°~1°。
6.一種Y型截止閥,其特徵在 於 :具備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Y型截止閥上密封雙楔式自緊結構。
【文檔編號】F16K41/04GK203374832SQ201320431562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9日
【發明者】楊恆, 董錫文, 餘芳 申請人:上海納福希閥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