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旋轉電磁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0:55:41 1
專利名稱:一種智能旋轉電磁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改變工作流體分配的閥,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連續或多級調節氣體(液體)的旋轉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
除包含有轉軸9,設在轉軸9上的通孔15、磁極、線圈7和左、右端蓋5、13外,其主要特點是在轉軸9左端均勻分布有至少2個流量調節孔,其上還固接有軸套1,軸套1與轉軸9動配合,轉軸9中段設有實心凸極8,對應於實用凸極8的定子環6上固有磁極、線圈7,轉軸9由左、右端蓋5、13支持,其右端蓋13上固有電腦控制板12,磁極、線圈7與電腦板內的功率驅動聯接。
為更好地實現上述目的,在軸套1上設有輸入、輸出接口4、2,怠速螺釘3,輸入接口4與車輛發動機的空氣濾清器連接,輸出接口2與化油器相接。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流量調節閥,旋轉電磁閥和電腦控制器三大部分構成。多孔的流量調節,旋轉的電磁閥,在電腦程式控制下,實現連續或多級進氣調節,保證發動機的空燃比在接近理想值條件下工作。體積小,功耗低,結構合理,可將該調節閥整個裝置固化封裝,完全滿足汽車,摩託車用水衝洗的環境要求。廣泛應用於各種汽車,摩託車和其它機動車輛發動機在低速、怠速及各工況的補氣需求。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其效果為啟動狀態不補氣、保證車輛的啟動性能,低速、怠速、中速和高速時,按發動機的要求和化油器的特性進行補氣。改善了發動機因燃燒效果差給環境造成的汙染。採用定位銷,每次接通電源均從原始位置開始工作,且每次調節通電時間極短,電子元件與旋轉電磁發熱量極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摩託車補氣裝置工作流程圖。
圖中1軸套,2輸出接口,3怠速螺釘,4輸入接口,5左端蓋,6定子環,7磁極、線圈,8轉子凸極,9轉軸,10固定罩,11定位銷,12微電腦控制板,13右端蓋,14流量調節孔,15通道。
具體實施例從
圖1可以看出,該調節閥是由轉軸9及轉軸9上的通孔15,磁極、線圈7和左、右端蓋5、13組成的。主要還包括有轉軸9左端均勻分布有直徑大小不同的4-6個流量調節孔14,所述轉軸9上還固有軸套1,軸套1與轉軸9動配合;轉軸9的中段設有由軟磁材料構成的實心凸極8,對應於實心凸極8的定子環6上固有磁極、線圈7,轉軸9由左、右端蓋5、13支撐固定,在轉軸9的右端蓋13上還固有一電腦控制板12。磁極、線圈7與電腦控制板12內的功率驅動相聯。所說的軸套1上設有輸入、輸出接口4、2,怠速螺釘3。輸入接口4與發動機的空氣濾清器相連,輸入接口2與化油器相連。轉軸9右端還設有一扇形凹槽,右端蓋13上的定位銷11與其配合。電腦控制器通過採集到的如發動機轉速、節氣門開度及模擬多個信號量,來進行分析處理,控制旋轉電磁閥做連續轉動或多極擺動,從而使轉軸9也做相應運動,調節孔14根據不同的轉角位置可與通孔15連接,達到氣體或液體流量的多位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旋電磁閥調節閥,由轉軸(9),設在轉軸(9)的通孔(15),磁極線圈(7)和左、右端蓋(5、13)構成,其特徵在於轉軸(9)左端均勻分布有至少兩個流量節調節孔(14),其上還固有軸套(1),在轉軸(9)的中段設有實主凸極(8),對應於實心凸極(8)的定子環(6)上固有磁極、線圈(7),轉軸(9)由左、右端蓋(5、13)支撐,其右端蓋(13)上固有電腦控制板(12),磁極線圈(7)與電腦控制板內的功率驅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磁調節閥,其特徵在於所述軸套(1)上設有輸入、輸出接口(4、2)、怠速螺釘(3);輸入接口(4)與發動機空氣濾清器連接,輸出接口(2)與化油器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磁調節閥,其特徵在於轉軸(9)的右端設有一扇形凹槽,右端蓋(13)上的定位銷(11)與其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磁調節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實心凸極(8)為軟磁材料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智能旋轉電磁調節閥,其主要特點是轉軸右端設有多個流量調節孔,其上還固有帶輸入、輸出接口的軸套;在轉軸的中段設有實心凸極,對應於實心凸極的定子環上固有磁極、線圈,轉軸的右端蓋上固有與磁極、線圈相連的電腦控制板。本實用新型可以連續或多級進行補氣調節,滿足各種工況的補氣需求,通電時間短、發熱量小,功耗低,改善了發動機因化油器特性不良造成的環境汙染,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K31/06GK2577060SQ0227694
公開日2003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22日
發明者候豪傑 申請人:候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