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載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9 00:57:06 4
卸載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卸載裝置(100)具有:鬥式提升機(110),其設置在粉粒體運輸船(1)上,沿垂直方向運送粉粒體等的貨物;連續流輸送機(120),其以貫通船體前後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貨艙(2)的底部中央(2c),並與鬥式提升機(110)連接,沿水平方向朝鬥式提升機(110)的下端側運送粉粒體等的貨物;以及空氣滑道(140),其以朝底部中央(2c)傾斜的方式配置在貨艙(2)的底部(2a),朝連續流輸送機(120)運送貨艙(2)內的粉粒體。粉粒體運輸船1具有多個水密貨艙(2),在這些連續流輸送機(120)與空氣滑道(140)的連接部上分別設置有能夠使連接部水密地封閉的水密排出閘(130)。
【專利說明】卸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卸載裝置,該卸載裝置可以應用於輸送水泥、粉煤灰、碳酸鈣(石灰)、礦渣5 7)、熔渣'J >力一)等的無機材料的粉粒體的貨物以及包含穀物等在內的有機材料的粉粒體的貨物的粉粒體運輸船。
【背景技術】
[0002]作為運輸水泥、粉煤灰、碳酸鈣、礦渣、熔渣和穀物等的粉粒體的貨物的貨物運輸船,例如,公知有在下述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粉體輸送船。該粉體輸送船具有如下結構:作為船底結構,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朝向被間隔成多個的船艙內的底部中央的粉體導入通道而具有布材料,通過從該布材料的底部吹送壓縮空氣,可確保流體的流動性,將貨物輸送到粉體導入通道中。
[0003]藉助壓縮空氣而導入到粉體導入通道中的粉體通過被設置在粉體導入通道上的輸送機沿船體的前後方向輸送,並通過垂直運送單元輸送到窖泵,然後進行卸載。因此可以說,該粉體輸送船具有被間隔的船艙、其船底結構以及由粉體導入通道、輸送機等構成的卸載裝置。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 - 356194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8]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I公開的現有技術的粉體輸送船中,構成卸載裝置的粉體導入通道是連通多個船艙而沿船體的前後方向延伸的結構。因此,存在損傷時復原性(破艙穩性:DS)不良這樣的問題。
[0009]S卩,例如,在假設海水浸入到多個船艙中的至少I個中而發生浸水時,海水會經由粉體導入通道到達各船艙,使全部船艙浸水,因此,裝載在船艙內的粉體不能作為產品來處置,並損傷時復原性不好。
[0010]本發明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損傷時復原性良好、且能夠穩定地從船艙卸載粉粒體的卸載裝置。
[0011]用於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2]本發明的卸載裝置,其設置在將粉粒體裝載到被間隔成多個的船艙內而進行運輸的粉粒體運輸船中,並從所述船艙內卸下所述粉粒體,其特徵在於,垂直運送單元,其沿垂直方向運送從利用隔板將內部間隔成水密狀態的所述船艙內送出的粉粒體;水平運送單元,其以貫通所述粉粒體運輸船的船體前後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船艙的底部中央,並與所述垂直運送單元連接,沿水平方向朝所述垂直運送單元的下端側運送所述船艙內的粉粒體;以及船艙內運送單元,其以朝所述底部中央傾斜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船艙的底部,朝所述水平運送單元運送所述船艙內的粉粒體,所述水平運送單元以及所述船艙內運送單元的連接部通過水密單元以能夠封閉的方式進行連接。
[0013]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垂直運送單元由縱型螺旋輸送機或縱型鬥式提升機構成,所述水平運送單元由連續流輸送機構成,所述船艙內運送單元由空氣滑道構成。
[0014]發明效果
[0015]根據本發明,損傷時復原性良好,而且,能夠穩定地從船艙卸載粉粒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示出應用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側方截面圖。
[0017]圖2是示出應用了該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上方俯視圖。
[0018]圖3是示出應用了該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寬度方向截面圖。
[0019]圖4是示出應用了該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寬度方向放大截面圖。
[0020]圖5是示出應用了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局部放大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進行詳細說明。
[0022]圖1是示出應用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適用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側方截面圖。此外,圖2是示出應用了該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上方俯視圖。圖3是該粉粒體運輸船的寬度方向截面圖,圖4是其放大截面圖。
[0023]如圖1?圖4所示,卸載裝置100被設置在粉粒體運輸船I上。卸載裝置100例如具有作為垂直運送單元的鬥式提升機110,該鬥式提升機110沿垂直方向運送裝載在作為粉粒體運輸船I的船艙的貨艙2內的水泥、粉煤灰、碳酸鈣(石灰)、礦渣、熔渣等的無機材料的粉粒體、以及包含穀物等在內的有機材料的粉粒體等的貨物。
[0024]此外,卸載裝置100具有作為水平運送單元的連續流輸送機120,該連續流輸送機120以貫通粉粒體運輸船的船體前後方向貫通的方式配置在貨艙2的底部中央2c,並與鬥式提升機110連接,來沿水平方向朝鬥式提升機110的下端側運送粉粒體等的貨物。
[0025]而且,卸載裝置100具有作為船艙內運送單元的空氣滑道140,該空氣滑道140以朝底部中央2c傾斜的方式配置在貨艙2的底部2a,朝連續流輸送機120運送貨艙2內的粉粒體。而且,在這些連續流輸送機120以及空氣滑道140的連接部處,分別設置有能夠使連接部水密地封閉的水密排出閘130。
[0026]此處,在本例中,粉粒體運輸船I具有配置在構成船底的船殼底板3上的壓載艙4以及作為該壓載艙4的上板的貨艙2的底板4a,在船首部6與船尾部7之間,例如具有沿船體前後方向各間隔成4個且沿船體寬度方向各間隔成兩個的8個貨艙2。這些貨艙2沿船體的前後方向以及寬度方向、以水密狀態被隔板2b間隔開。
[0027]粉粒體運輸船I的裝載裝置例如構成為具有:中央分配箱152,其經由接收空氣滑軌150而進行連接,該接收空氣滑軌150從陸上將要裝載到貨艙2內的貨物接收到粉粒體運輸船I中;分配空氣滑軌153,其與該中央分配箱152連接;以及貨艙裝載部154等,該貨艙裝載部154從該分配空氣滑軌153分支。
[0028]中央分配箱152配置在船體的前後方向的大致中央。分配空氣滑軌153從中央分配箱152朝船首部6的方向以及船尾部7的方向延伸,並且,以從中央分配箱152側朝首部6和船尾部7的方向傾斜地下降的方式設置有4個分配空氣滑軌153,分配空氣滑軌153使設置在各貨艙2的上部的貨艙裝載部154與中央分配箱152連結。
[0029]與分配空氣滑軌153連結的貨艙裝載部154面向各貨艙2設置,通過設置在貨艙裝載部154與分配空氣滑軌153之間的閘155的打開操作,使水泥等的粉粒體下落並裝載到貨艙裝載部154正下方的貨艙2內。此時,粉粒體以流動化的狀態下落到貨艙2內,因此,裝載表面大致水平化。
[0030]此外,中央分配箱152和分配空氣滑軌153等的結構是公知的,因此此處省略詳細說明,其中,空氣滑軌例如在管道內配置傾斜的帆布,從該帆布的下方提供空氣,使粉粒體流動化而進行移動。
[0031]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粉粒體運輸船I的卸載裝置100具有:作為船艙內運送單元的用於貨艙的空氣滑道140,其設置在空氣滑道安裝底板5的上方,所述空氣滑道安裝底板5設置在上述那樣的貨艙2的底板4a上;連續流輸送機120,其設置在各貨艙2的底部中央2c,沿船體的前後方向運送由空氣滑道140在貨艙2內沿船體的寬度方向且沿水平方向運送來的粉粒體;以及鬥式提升機110,其例如與連續流輸送機120的船首部6側的端部連接,從其下端側沿垂直方向運送由連續流輸送機120運送來的粉粒體。
[0032]此外,卸載裝置100構成為具有:窖泵160,其在鬥式提升機110的附近例如沿船體的寬度方向而被配置多個;輸送管161,其連接這些窖泵160和鬥式提升機110的上端偵牝並朝向窖泵160 ;以及輸送管(卸載管)162,其用於卸載窖泵160內的粉粒體。
[0033]空氣滑道安裝底板5以水密結構而設置在貨艙2的底部2a的整個面上,使得不會發生來自貨艙2內的粉粒體的洩露和來自底板4a側的海水的浸入等。空氣滑道140配置在底板4a與空氣滑道安裝底板5之間的空間部,構成為具有空氣配管149和未圖示的多個空氣提供閥(空氣滑道閥)。
[0034]從空氣配管149提供的空氣經由空氣提供閥而被提供到空氣滑道140的空氣滑道箱148內,通過空氣滑道帆布147向貨艙2內吹出。此外,空氣經由與空氣提供閥的至少一部分連接的多個通風閥而被提供到貨艙2內。通風閥用於調整貨艙2內的通風壓力。
[0035]此外,在連續流輸送機120與空氣滑道140之間的連接部處,配置有作為水密單元的水密排出閘130,該水密排出閘130用於使來自空氣滑道140的粉粒體從連續流輸送機120中排出。水密排出閘130由具有電動式或空動式的缸的刀型閘閥和蝶閥等構成。
[0036]空氣滑道140以從貨艙2的船體側面側的隔板2b側朝水密排出閘130略微傾斜地降低的方式配置,從而朝水密排出閘130的方向運送流動化的貨艙2內的粉粒體。水密排出閘130通過未圖示的自動控制裝置或手動控制裝置進行關閉操作,由此,使貨艙2內的空氣滑道140與連續流輸送機120之間的連接部水密地封閉。由此,將各貨艙2分別水密地間隔開。
[0037]在這樣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100中,即使各貨艙2因連續流輸送機120而在船體的前後方向上連通,也能夠通過水密排出閘130使連續流輸送機120與空氣滑道140保持水密。因此,即使海水浸入到貨艙2的任意一個中,通過對水密排出閘130進行關閉操作,能夠防止浸水到其它貨艙2內。由此,能夠提高損傷時的復原性。此外,連續流輸送機120、空氣滑道140以及鬥式提升機110等利用現有的結構,只需新設置水密排出閘130即可實現卸載裝置100,因此,能夠低廉地構成。
[0038]此外,可以採用縱型螺旋輸送機等的垂直運送單元來替代鬥式提升機110,或者採用鏈板輸送機和橫型螺旋輸送機等來作為連續流輸送機120。此外,也可以使水密排出閘130作為根據其開度來調整粉粒體對於連續流輸送機120的流量的流量調整閥而進行動作,或者控制空氣滑道140的通風,來調整其流量。
[0039]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100,可以構成為由刀型閘閥等的現有的水密單元來構成水密排出閘130,由矩形狀、圓形狀等各種形狀來構成閘的開口形狀,因此,在連續流輸送機120與空氣滑道140之間的連接部分,不需要用於它們的連接的死區(〒'y Y ^?一 7 ),能夠以更簡單的結構實現提高了損傷時復原性卸載裝置100。
[0040]圖5是示出應用了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的粉粒體運輸船的結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如圖5所示,卸載裝置100A在鬥式提升機110與連續流輸送機120之間的連接部還具有水密排出閘130這點上與之前的實施方式的卸載裝置100不同。
[0041]通過這樣的結構,將各貨艙2的部分與船首部6間隔成水密狀態,能夠提高損傷時復原性。此外,在該情況下,也可以不在連續流輸送機120與空氣滑道140之間的連接部設置水密排出閘130,但更恰當的是,構成為將各貨艙2間隔成水密狀態。
[0042]標號說明
[0043]I粉粒體運輸船
[0044]2船艙(貨艙)
[0045]2a 底部
[0046]2b 隔板
[0047]3船殼底板
[0048]4壓載艙
[0049]4a 底板
[0050]5空氣滑道安裝底板
[0051]6船首部
[0052]7船尾部
[0053]100卸載裝置
[0054]110鬥式提升機
[0055]120連續流輸送機
[0056]130排出閘
[0057]140空氣滑道
【權利要求】
1.一種卸載裝置,其設置在將粉粒體裝載到被間隔成多個的船艙內而進行運輸的粉粒體運輸船中,從所述船艙內卸下所述粉粒體,其特徵在於具有, 垂直運送單元,其沿垂直方向運送從利用隔板將內部間隔成水密狀態的所述船艙內送出的粉粒體; 水平運送單元,其以貫通所述粉粒體運輸船的船體前後方向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船艙的底部中央,並與所述垂直運送單元連接,沿水平方向朝所述垂直運送單元的下端側運送所述船艙內的粉粒體;以及 船艙內運送單元,其以朝所述底部中央傾斜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船艙的底部,朝所述水平運送單元運送所述船艙內的粉粒體, 所述水平運送單元以及所述船艙內運送單元的連接部通過水密單元以能夠封閉的方式進行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卸載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垂直運送單元由縱型螺旋輸送機或縱型鬥式提升機構成, 所述水平運送單元由連續流輸送機構成, 所述船艙內運送單元由空氣滑道構成。
【文檔編號】B63B25/04GK104203744SQ20128007111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增田勝美, 村井米男, 當銘勳 申請人:宇部興產海運株式會社, 日本Okm公司, 清和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