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5:54:31
專利名稱: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尤指一種控制閥未設於鉛鍋內,以不致影響及中斷鉛鍋內鉛液的攪拌,並能使鉛液流量的控制達更加穩定與準確。
就格子體(即一般所俗稱蓄電池專用的柵板)的製造流程與結構而言,大致如
圖1,2所示,將鉛塊先經由鉛鍋10內利用電熱管11加熱熔解成液體,再經一組離心泵12將鉛液由電阻式電熱輸鉛管13輸送至鑄造機的鉛鬥總成14內,而鉛鬥總成14所承接的鉛液再倒入鑄模內,以壓鑄出格子體;而控制閥裝置20(請參閱圖3)則設於鉛鍋1內,且位於離心泵之後,以控制每次由鉛鬥總成14所倒入鑄模內鉛液的多寡。
該控制閥裝置20的構造大致如圖3所示,包括一套體21,螺固於上固定板22上;一閥杆23,設於套體21內,底端呈錐狀頭231;一閥板24,螺固於下固定板25上,中心孔口亦呈錐狀以與閥杆錐狀頭231吻合,且其中心孔241並與輸鉛管13的管路相同;及一氣壓缸26,設於該閥杆23頂端,以控制閥杆23升降,使錐狀頭231關閉或開啟閥板中心孔241(即關閉或開啟輸鉛管13的管路),藉此即可控制離心泵所攪動的鉛液流量,可定量輸入鉛鬥總成14及鑄模內,以壓鑄成型出格子體。
上述已知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由於設於鉛鍋10內,當閥門呈關閉時,離心泵12即停止不再攪拌鉛液,致而影響鉛鍋內鉛液的攪拌,此是其缺失之一;再者,其閥杆23因直接受氣壓缸26驅動控制升降,在歷經一段時間的使用後,閥杆的錐狀頭231與閥板的中心孔口241,將因經常性的配合碰撞,而產生摩損,而大為影響鉛液流量控制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此是其缺失之二,顯然尚難謂理想實用,而有待改良。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鉛液流量的控制穩定且準確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則在提供一種鉛鍋內鉛液可正當攪拌而不致中斷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包括一鉛閥本體,設於一固定架上,與輸鉛管連接,且具有閥門;一牽引導套,套於該鉛閥本體底端外,上具有一錐狀頭與閥門上下對應,下具有一出液管對正鉛鬥總成;一驅動搖臂,樞設於固定架上,一端與該牽引導套銷接,另一端則固設一氣壓缸;及一行程控制機構,設於該驅動搖臂的另一端,可控制氣壓缸的升降行程;藉氣壓缸的作動,經由驅動搖臂連動牽引導套升降,使錐狀頭堵住或脫離閥門,而可控制鉛液流量。
該牽引導套內部上端可置設一盤形針閥,其中央突設一錐狀頭,而周緣則具有若干圓孔。
該驅動搖臂近牽引導套的一端,是藉一轉軸與二牽引臂同時樞設於固定架上,該牽引臂的另端則與牽引導套銷接。
該驅動搖臂於氣壓缸的一端,可固設一重錘。
該控制閥裝置可設於輸鉛管末端,且位於鉛鬥總成上方。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所設計的具體構造,茲舉一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詳述如下。
附圖簡單說明
圖1所示是已知格子體自動鑄造機的流程示意圖圖2所示是已知格子體自動鑄造機的俯視圖圖3所示是已知格子體自動鑄造機控制閥結構剖視圖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圖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圖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鉛閥本體的放大示意圖圖7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盤形針閥的放大示意圖圖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調整螺栓的放大示意圖圖9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鉛閥本體關閉時的放大示意圖
圖10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鉛閥本體開啟時的放大示意圖圖號說明已知部分(10)鉛鍋(11)電熱管 (12)離心泵(13)輸鉛管 (14)鉛鬥總成 (20)控制閥裝置(21)套體(22)上固定板 (23)閥杆(231)錐狀頭 (24)閥板 (241)中心孔(25)下固定板(26)氣壓缸本實用新型部分(13)輸鉛管 (14)鉛鬥總成 (30)控制閥裝置(31)鉛閥本體(311)通孔(312)塞頭(32)固定架 (33)牽引導套 (34)牽引臂(35)盤形針閥(351)錐頭(352)圓孔(36)出液管 (37)驅動搖臂 (38)轉軸(39)止推襯套(40)定位環 (41)扣環
(42)重錘 (43)氣壓缸(44)行程調整機構(471)螺杆(472)調整杆如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閥裝置設於輸鉛管13末端,且位於鉛鬥總成14上方,包括一鉛閥本體31,呈六角形而鎖固於固定架32的一側(請同時參閱圖6),其內具有一十字形通孔311,孔的一側端與輸鉛管13連接,另一側端與上端則螺接有塞頭312,而通孔311的底端即形成閥門;一牽引導套33,套於鉛閥本體31底端,並與二牽引臂34銷接;一盤形針閥35(請同時參閱圖7),設置於牽引導套33內部上端,中央具有一錐頭351與上述通孔311上下對應,周緣則具若干圓孔352;一出液管36,螺設於牽引導套33內部底端;一驅動搖臂37,與二牽引臂34同藉轉軸38、止推襯套39、定位環40、扣環41而樞接在固定架32上,該驅動搖臂37的另一端則分別固接一重錘42、行程調整機構44及氣壓缸43;而該行程調整機構44由一上、底架45、46中間連接一調整螺栓47所組成;其中,該上架45與驅動搖臂37固接,底架46則呈中空狀並與氣壓缸43外殼固接,調整螺栓47(請同時參閱圖7)則包括一上端的螺杆471,可螺入上架45內,及一下端的調整杆472可設於中空的底架46內。
依據上述的構造組合,當盤形針閥的錐狀頭351往上作動時,即可堵住鉛閥本體的通孔311,而構成閥門的關閉,如圖5和9所示;反之,當錐狀頭351往下作動時,即可脫離通孔311,即構成閥門的開啟,使輸鉛管13內的鉛液經由通孔311,盤形針閥的圓孔352,而由出液管36流入鉛鬥總成14及鑄模內,以將格子體成型。
該盤形針閥錐狀頭351的上下升降動作,是藉氣壓缸43的伸縮連動驅動搖臂37再帶動牽引導套33,使盤形針閥35及出液管36同步上下作動,故一旦鑄模在成型格子體後,即可藉定時器的電路控制,指示氣壓缸43再動作,以打開閥門,使鉛液流入鑄模內,直到一定量時,再藉控制箱內定時器電路控制,經數秒後指示氣壓缸43內縮,以關閉閥門;因此種電路控制屬一般習知技術,非關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徵,故不予贅述。
但值得再提者,該重錘42的設置,可輔助與加速氣壓缸43的內縮作動,使閥門的關閉動作可更為穩定與準確;而行程調整機構44,只要轉動調整螺栓47改變上、底架45、46的間距,即可改變氣壓缸43的升降行程,進而改變控制牽引導套33及盤形針閥錐狀頭351的上下行程,即該行程調整機構47可作為氣壓缸43升降行程的上限與下限,使閥門的啟閉更為穩定與準確。
故由以上的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至少具備下列諸項優點與功效,而達比習知者更為進步實用(1)控制閥裝置30因設於輸鉛管13末端,且位於鉛鬥總成14上方,而並未設於鉛鍋內,故絲毫不會影響鉛鍋內鉛液的攪動。
(2)可穩定且準確的控制鉛液流量的多寡。
(3)可準確與穩定地調整控制錐狀頭351的上下行程。
(4)由於閥門的啟閉,是利用氣壓缸43的作動經由驅動搖臂37與牽引導套33的連動控制,而形成一種間接式的控制,此不但可將錐狀頭351與通孔311間的碰損磨損減至最低,而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並且使閥門的控制可達更為穩定與準確的功效。
綜上所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揭露的具體構造,不但與已知者完全不同,確具有新穎創造性,並且更能達成預期的目的與功效,誠深具產業的利用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閾裝置,其特徵是包括一鉛閥本體,設於一固定架上,與輸鉛管連接,且具有閥門;一牽引導套,套於該鉛閥本體底端外,上具有一錐狀頭與閥門上下對應,下具有一出液管對正鉛鬥總成;一驅動搖臂,樞設於固定架上,一端與該牽引導套銷接,另一端則固設一氣壓缸;及一行程控制機構,設於該驅動搖臂的另一端,可控制氣壓缸的升降行程;藉氣壓缸的作動,經由驅動搖臂連動牽引導套升降,使錐狀頭堵住或脫離閥門,而可控制鉛液流量。
2.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其特徵是,該牽引導套內部上端可置設一盤形針閥,其中央突設一錐狀頭,而周緣則具有若干圓孔。
3.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其特徵是,該驅動搖臂近牽引導套的一端,是藉一轉軸與二牽引臂同時樞設於固定架上,該牽引臂的另端則與牽引導套銷接。
4.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其特徵是,該驅動搖臂於氣壓缸的一端,可固設一重錘。
5.依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其特徵是,該控制閥裝置可設於輸鉛管末端,且位於鉛鬥總成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在提供一種格子體自動鑄造機鉛液控制閥裝置,設於輸沿管末端,且位於鉛鬥總成上方,包括一鉛閥本體,設於一固定架上,側端與輸鉛管連接,底端具有一鉛液閥門;一牽引導套,套於該鉛閥本體底端之外,上具有與閥門對應的錐狀頭,下具有出液管對正鉛鬥總成;一驅動搖臂,樞設於固定架上,一端與牽引導套銷接,另端則固設一氣壓缸;藉氣壓缸的伸縮,經由驅動搖臂連動牽引導套升降,以啟閉閥門,而可控制鉛液流量。
文檔編號B22D25/00GK2235340SQ9521872
公開日1996年9月18日 申請日期1995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14日
發明者洪清波 申請人:鋼力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