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13 23:27:26
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超稠油脫水器【技術領域】,是一種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包括罐體、油水隔板、入料裝置、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一次收油裝置、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乳化液出油裝置、二次收油裝置和衝砂裝置;在罐體的中部內間隔固定安裝有兩個油水隔板並將罐體內腔分隔成左部的一次分離腔、中部的緩衝腔和右部的二次分離腔;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油水隔板將罐體分隔出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設有用於採出液分離、均勻布液、收油、排砂等裝置,實現超稠油採出液的油水分離,提高採出液的油水分離效率。
【專利說明】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超稠油脫水器【技術領域】,是一種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通過SAGD採油方式和老區超稠油二次開發下採出的超稠油採出液,具有溫度高、攜砂量大、砂粒小、粘度高、密度大、油水密度差小、油水乳化嚴重,難於分離,流動性的超稠油特性;又因蒸汽吞吐周期產油量低、油汽比低、油井汽竄、出砂和套損嚴重等開採因素影響,使得採出液原油脫水十分困難,容易造成採出「水中水」的指標惡化,採出「水含油」,以及採出液中懸浮物含量均超標等後果,嚴重影響採出水處理系統運行和工藝系統中換熱器的換熱效果和集輸系統的穩定;而通常採用的三相分離器,存在汽液分離效果差、脫水效果差和破乳難等缺陷,無法滿足該超稠油的汽液分離、脫水要求;同時三相分離器的能耗大、運行成本高,增加了採油成本;完全不能滿足超稠油油田持續開發、生產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超稠油採出液,油水乳化嚴重、難於分離,以及脫水困難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包括罐體、油水隔板、入料裝置、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一次收油裝置、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乳化液出油裝置、二次收油裝置和衝砂裝置;在罐體的中部內間隔固定安裝有兩個油水隔板並將罐體內腔分隔成左部的一次分離腔、中部的緩衝腔和右部的二次分離腔;在一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與罐體內壁之間形成入料通道的入料裝置;在罐體的上有與入料通道相通的入料管;在入料裝置下端的一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的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位於一次分離腔的下部內;一次分離布液裝置與入料裝置的入料通道相連通;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在一次分離腔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一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一次收油裝置,一次收油裝置與緩衝腔相連通;在二次分離腔的下部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與緩衝腔相通的二次分離布液裝置;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的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在二次分離腔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二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之間的二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乳化液出油裝置;在乳化液出油裝置的下端有收液孔,在乳化液出油裝置上有出液埠,出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相通;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二次分離腔上固定安裝有二次收油裝置;在二次收油裝置的下部分布有收油孔,在罐體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能使二次收油裝置與罐體外部相通的出油管;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和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能噴灑衝洗液的水平的衝砂裝置;在每個衝砂裝置上分別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部相通;在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的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排砂管。
[0005]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6]上述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可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擋板,擋板將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分隔成至少兩個集砂腔室;在集砂腔室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衝砂裝置;衝砂裝置包括水平進液管、連接循環支撐管和噴水管;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前後向的水平進液管,在水平進液管上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部相通;在水平進液管的左右兩側分別間隔固定安裝有連接循環支撐管,連接循環支撐管的前端和後端分別與罐體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在水平進液管與連接循環支撐管之間分別連通安裝有至少一個橫向的噴水管;在噴水管上分布有右斜向下的出水口,在每個出水口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噴嘴;在集砂腔室底部的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排砂管;在罐體外部的底端左側和底端右側分別固定安裝有用於支撐罐體的S型支座或/和F型支座。
[0007]上述一次分離布液裝置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一次分離腔內可固定安裝有擋沙排;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二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擋沙排;擋沙排包括支架、水平支撐框架和擋沙板;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的下部內通過支架分別固定安裝有水平支撐框架;在水平支撐框架內橫向間隔安裝有至少兩個傾斜的擋沙板;相鄰擋沙板之間形成斜向下的過流通道。
[0008]上述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可包括分離填料支撐架、下鋼格板擋架、陶瓷波紋填料和上鋼格板壓梁;在一次分離腔的上部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有水平的分離填料支撐架,在分離填料支撐架上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下鋼格板擋架和上鋼格板壓梁,上鋼格板壓梁和下鋼格板擋架分別採用型鋼支撐鋼架;在下鋼格板擋架與上鋼格板壓梁之間放置有陶瓷波紋填料;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結構相同,並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內。
[0009]上述一次收油裝置可包括至少一個一次收油管匯;在一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吊掛安裝有至少一個能橫向穿過入料裝置的一次收油管匯;一次收油管匯的右側固定安裝在一次分離腔右側的油水隔板上;一次收油管匯的右端有能與緩衝腔相連通的出油埠 ;在一次收油管匯的下端分布有收油孔;二次收油裝置採用現有公知的管式收油裝置或半管式收油裝置;半管式收油裝置包括開口向上的半環管本體;半環管本體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並與罐體之間形成收油腔;在收油腔左右兩端的半環管本體上固定安裝有封堵側板;在半環管本體上橫向間隔分布有收油孔;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與收油腔相通的出油管。
[0010]上述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可分別固定安裝有油水界面儀;在緩衝腔的上部和下部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油室液位計;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就地壓力表和遠傳壓力表;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補氣洩壓管、安全閥和放空管;在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分別有人孔;在緩衝腔下部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加藥管;與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對應的罐體左側和罐體右側分別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取樣管。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油水隔板將罐體分隔出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設有用於採出液分離、均勻布液、收油、排砂等裝置,實現超稠油採出液的油水分離,提高採出液的油水分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入料裝置和一次分離布液裝置組合安裝在罐體內的主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3為附圖2中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4為附圖2中B-B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衝砂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6為附圖5中C-C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擋沙排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8為附圖7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置於罐體內的俯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10為附圖9中D-D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11為附圖9中E-E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中二次分離布液裝置置於罐體內的俯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中乳化液出油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14為本實用新型中半管式收油裝置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15為附圖14中F-F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16為本實用新型中管式收油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17為附圖16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罐體,2為油水隔板,3為一次分離腔,4為緩衝腔,5為二次分離腔,6為入料通道,7為入料裝置,8為一次分離布液裝置,9為排水管,10為一次收油裝置,11為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2為乳化液出油裝置,13為二次收油裝置,14為出油管,15為排砂管,16為水平進液管,17為連接循環支撐管,18為噴水管,19為噴嘴,20為支座,21為水平支撐框架,22為溢流板,23為過流通道,24為擋板,25為集砂腔室,26為支撐牛腿架,27為下鋼格板擋架,28為陶瓷波紋填料,29為上鋼格板壓梁,30為油水界面儀,31為油室液位計,32為就地壓力表,33為遠傳壓力表,34為補氣洩壓管,35為安全閥,36為放空管,37為人孔,38為加藥管,39為取樣管,40為分離填料支撐架,41為入料管,42為S型支座,43為F型支座,44為收油孔,45為半環管本體,46為封堵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0]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31]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32]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33]如附圖1、2、3、4所示,該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包括罐體1、油水隔板2、入料裝置7、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一次收油裝置10、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乳化液出油裝置12、二次收油裝置13和衝砂裝置;在罐體I的中部內間隔固定安裝有兩個油水隔板2並將罐體I內腔分隔成左部的一次分離腔3、中部的緩衝腔4和右部的二次分離腔5 ;在一次分離腔3內固定安裝有與罐體I內壁之間形成入料通道6的入料裝置7 ;在罐體I的上有與入料通道6相通的入料管41 ;在入料裝置7下端的一次分離腔3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的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位於一次分離腔3的下部內;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與入料裝置7的入料通道6相連通;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下方的罐體I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9 ;在一次分離腔3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一次分離腔3內分別固定安裝有一次收油裝置10,一次收油裝置10與緩衝腔4相連通;在二次分離腔5的下部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與緩衝腔4相通的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 ;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的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下方的罐體I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9 ;在二次分離腔5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二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之間的二次分離腔5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乳化液出油裝置12 ;在乳化液出油裝置12的下端有收液孔,在乳化液出油裝置12上有出液埠,出液埠位於罐體I上並與罐體I外相通;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二次分離腔5上固定安裝有二次收油裝置13 ;在二次收油裝置13的下部分布有收油孔,在罐體I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能使二次收油裝置13與罐體I外部相通的出油管14 ;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和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下方的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能噴灑衝洗液的水平的衝砂裝置;在每個衝砂裝置上分別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I上並與罐體I外部相通;在一次分離腔3、緩衝腔4和二次分離腔5底部的罐體I上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排砂管15。入料裝置7為現有公知超稠油蒸汽處理裝置中的入料裝置;採出液經入料裝置7進入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為現有公知如附圖2、3所示的連通布液管組,能夠使流體產生減速度,消除高速流對容器壁的衝擊從而減小擾動;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使採出液能夠均勻布液分流,液體被平穩導入一次分離腔3,形成平穩的油水界面,更好地控制不同來液工況下的油水沉降時間;在較大平穩的汽液界面下能較好地處理髮泡原油;通過一次分離腔3分離出的原油和油水乳化層經一次收油裝置10進入緩衝腔4 ;水層經一次分離腔3的排水管9排出;原油和油水乳化層經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進入二次分離腔5,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為現有公知如附圖12所示的連通布液管組;因流向、流速突然改變而得以初分離後的液體被平穩導入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中,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中的原油和油水乳化層進入二次分離腔5,通過重力沉降,形成上層的原油、中層的油水乳化層和下層的水、泥和砂;原油和油水乳化層分別經二次收油裝置13和乳化液出油裝置12排出罐體I外,水泥砂經排水管9和排砂管15排出罐體I ;乳化液出油裝置12為現有公知如附圖13所示的連通布液管組;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的兩次油水分離,有效解決超稠油的油水難分離的問題,降低脫水難度,並形成平穩的油水界面,便於油水分離調控,提高分離效率;衝砂裝置可以將沉降在罐體I底部的泥砂通過衝洗液將其從排砂管15衝出,排沙效果好。
[0034]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35]如附圖1、5、6所示,在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底部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擋板24,擋板24將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底部分隔成至少兩個集砂腔室25 ;在集砂腔室25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衝砂裝置;衝砂裝置包括水平進液管16、連接循環支撐管和噴水管;在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內分別固定安裝有前後向的水平進液管16,在水平進液管16上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I上並與罐體I外部相通;在水平進液管16的左右兩側分別間隔固定安裝有連接循環支撐管17,連接循環支撐管17的前端和後端分別與罐體I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在水平進液管16與連接循環支撐管17之間分別連通安裝有至少一個橫向的噴水管18 ;在噴水管18上分布有右斜向下的出水口,在每個出水口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噴嘴19 ;在集砂腔室25底部的罐體I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排砂管15 ;在罐體I外部的底端左側和底端右側分別固定安裝有用於支撐罐體I的S型支座42或/和F型支座43。衝洗液通過進液埠進入水平進液管16內,再經連接循環支撐管17至各噴水管18 ;通過噴嘴19將衝洗液噴出,沉積的泥砂隨噴出衝洗液從排砂管15排出,實現對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的底部進行衝洗,排砂效果好;根據集砂腔室25內沉泥量的多少分別進行定量衝洗,節約水資源;同時分隔的兩個集砂腔室25將沉降在罐體I底部的泥砂分攤到兩個腔室內,使得集砂腔室25的泥砂量減少,防止發生積砂堵死排砂管15的現象。
[0036]如附圖1、7、8所示,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一次分離腔3內固定安裝有擋沙排;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二次分離腔5內固定安裝有擋沙排;擋沙排包括支架20、水平支撐框架21和擋沙板22 ;在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的下部內通過支架20分別固定安裝有水平支撐框架21 ;在水平支撐框架21內橫向間隔安裝有至少兩個傾斜的擋沙板22 ;相鄰擋沙板22之間形成斜向下的過流通道23。擋沙排起到阻隔泥砂的作用;擋沙板22能夠阻擋罐體I底部的泥砂隨旋流沸騰和上揚,影響罐體I內採出液的質量。
[0037]如附圖1、9、10、11所示,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包括分離填料支撐架40、下鋼格板擋架27、陶瓷波紋填料28和上鋼格板壓梁29 ;在一次分離腔3的上部通過支撐牛腿架26固定安裝有水平的分離填料支撐架40,在分離填料支撐架40上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下鋼格板擋架27和上鋼格板壓梁29,上鋼格板壓梁29和下鋼格板擋架27分別採用型鋼支撐鋼架;在下鋼格板擋架27與上鋼格板壓梁29之間放置有陶瓷波紋填料28 ;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結構相同,並通過支撐牛腿架26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5內。陶瓷波紋填料28具有分離效率高、壓降低、處理量大、持液量小、放大效應不明顯、操作彈性大等優點。
[0038]如附圖1、16、17所示,一次收油裝置10包括至少一個一次收油管匯;在一次分離腔3頂端的罐體I上吊掛安裝有至少一個能橫向穿過入料裝置的一次收油管匯;一次收油管匯的右側固定安裝在一次分離腔3右側的油水隔板2上;一次收油管匯的右端有能與緩衝腔4相連通的出油埠 ;在一次收油管匯的下端分布有收油孔44 ;二次收油裝置13採用現有公知的管式收油裝置或半管式收油裝置;半管式收油裝置包括開口向上的半環管本體45 ;半環管本體45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5頂端的罐體I上並與罐體I之間形成收油腔;在收油腔左右兩端的半環管本體45上固定安裝有封堵側板46 ;在半環管本體45上橫向間隔分布有收油孔44 ;在二次分離腔5頂端的罐體I上固定安裝有與收油腔相通的出油管14。
[0039]如附圖1所示,在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的罐體I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油水界面儀30 ;在緩衝腔4的上部和下部罐體I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油室液位計31 ;在一次分離腔3的罐體I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就地壓力表32和遠傳壓力表33 ;在一次分離腔3的罐體I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補氣洩壓管34、安全閥35和放空管36 ;在一次分離腔3、緩衝腔4和二次分離腔5的罐體I上分別有人孔37 ;在緩衝腔4下部的罐體I上固定安裝有加藥管38 ;與一次分離腔3和二次分離腔5對應的罐體I左側和罐體I右側分別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取樣管39。油水界面儀30和油室液位計31能夠將輸出信號傳輸至中控室,實現一次分離腔3、緩衝腔4和二次分離腔5中液位自動控制的目的;就地壓力表32和遠傳壓力表33起到便於操作人員隨時觀察罐體I內情況,以及起到控制脫水流程的作用;補氣洩壓管34、安全閥35和放空管36防止罐體I內超壓,安全性高;同時補氣洩壓管34能夠保證整個容器流程順暢,防止因脫水後期井口氣量太小而影響脫水效率;人孔37可便於操作人員進入罐體I內,對罐體I內各裝置進行安裝和檢查;在緩衝腔4下部的罐體I上固定安裝有加藥管38。加藥管38可便於對緩衝腔4內原油和油水乳化層進行加藥,增加油水分離藥物混合量,提高油水分離效果;取樣管39可以及時了解罐體I內油水分離效果,以及油層、乳化油層、水層和泥砂層的具體位置;取樣管39的取樣是能夠更好的了解設計初分的油水界面位置與油水界面儀30檢測的位置是否一致,起到人工監測校核的作用。
[0040]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0041]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使用過程:本實用新型的入料管41與井口入料管線相連通;在井口入料管線內有用於油水分離的化學藥物;井內採出液經井口入料管線與藥物混合後,經入料管41進入入料通道6內,在入料通道6內動能緩衝,初步汽液分離後,匯聚到一次分離布液裝置8內;通過均勻布液分流後通過放液孔進入到一次分離腔3內;隨著採入液增多,採入液的液面在一次分離腔3升高,經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的陶瓷波紋填料28時,進行碰撞、聚結、沉降,使油水聚結並產生層流,把混合物分成油水兩相,根據油水密度差以及重力沉降原理,在有足夠的沉降空間的集液部分使游離水沉降至底部形成水層,上部是原油和油水乳化層,原油和油水乳化層通過收油孔進入一次收油裝置10,再導入緩衝腔4內;水層經一次分離腔3上的排水管9排出罐體I外;採入液內的泥砂沉入一次分離腔3底部的集砂腔室25內;向水平進液管16注入衝洗液,噴嘴19將衝洗液噴灑至該集砂腔室25,對泥砂進行衝刷,並隨衝洗液從一次分離腔3上的排砂管15排出;緩衝腔4內的原油和油水乳化層經二次分離布液裝置11,通過均勻布液分流後通過放液孔進入到二次分離腔5內;隨著原油和油水乳化層的液量增多,液面在二次分離腔5升高,經二次分離填料裝置的陶瓷波紋填料28時,進行碰撞、聚結、沉降,使油水聚結並產生層流,形成從上至下依次是原油、油水乳化層和水泥砂;原油通過收油孔進入二次收油裝置13,再經出油管14排出罐體I進淨化油罐交油;油水乳化層通過收液孔進入乳化液出油裝置12,再經乳化液出油裝置12的出液埠排出罐體I外,進入到下段流程再處理;水層經二次分離腔5上的排水管9排出罐體I外;採入液內的泥砂沉入二次分離腔5底部的集砂腔室25內;向水平進液管16注入衝洗液,噴嘴19將衝洗液噴灑至該集砂腔室25,對泥砂進行衝刷,並隨衝洗液從二次分離腔5的排砂管15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包括罐體、油水隔板、入料裝置、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一次收油裝置、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乳化液出油裝置、二次收油裝置和衝砂裝置;在罐體的中部內間隔固定安裝有兩個油水隔板並將罐體內腔分隔成左部的一次分離腔、中部的緩衝腔和右部的二次分離腔;在一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與罐體內壁之間形成入料通道的入料裝置;在罐體的上有與入料通道相通的入料管;在入料裝置下端的一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的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位於一次分離腔的下部內;一次分離布液裝置與入料裝置的入料通道相連通;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在一次分離腔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一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一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一次收油裝置,一次收油裝置與緩衝腔相連通;在二次分離腔的下部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與緩衝腔相通的二次分離布液裝置;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的下端分布有放液孔,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在二次分離腔的上部內固定安裝有二次分離填料裝置,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之間的二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至少乳化液出油裝置;在乳化液出油裝置的下端有收液孔,在乳化液出油裝置上有出液埠,出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相通;在二次分離填料裝置上方的二次分離腔上固定安裝有二次收油裝置;在二次收油裝置的下部分布有收油孔,在罐體的上端固定安裝有能使二次收油裝置與罐體外部相通的出油管;在一次分離布液裝置和二次分離布液裝置下方的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能噴灑衝洗液的水平的衝砂裝置;在每個衝砂裝置上分別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部相通;在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的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排砂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分別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擋板,擋板將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底部分隔成至少兩個集砂腔室 ;在集砂腔室內分別固定安裝有衝砂裝置;衝砂裝置包括水平進液管、連接循環支撐管和噴水管;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內分別固定安裝有前後向的水平進液管,在水平進液管上有進液埠,進液埠位於罐體上並與罐體外部相通;在水平進液管的左右兩側分別間隔固定安裝有連接循環支撐管,連接循環支撐管的前端和後端分別與罐體內壁固定安裝在一起;在水平進液管與連接循環支撐管之間分別連通安裝有至少一個橫向的噴水管;在噴水管上分布有右斜向下的出水口,在每個出水口上分別固定安裝有噴嘴;在集砂腔室底部的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排砂管;在罐體外部的底端左側和底端右側分別固定安裝有用於支撐罐體的S型支座或/和F型支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布液裝置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一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擋沙排;在二次分離布液裝置與衝砂裝置之間的二次分離腔內固定安裝有擋沙排;擋沙排包括支架、水平支撐框架和擋沙板;在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的下部內通過支架分別固定安裝有水平支撐框架;在水平支撐框架內橫向間隔安裝有至少兩個傾斜的擋沙板;相鄰擋沙板之間形成斜向下的過流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包括分離填料支撐架、下鋼格板擋架、陶瓷波紋填料和上鋼格板壓梁;在一次分離腔的上部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有水平的分離填料支撐架,在分離填料支撐架上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下鋼格板擋架和上鋼格板壓梁,上鋼格板壓梁和下鋼格板擋架分別採用型鋼支撐鋼架;在下鋼格板擋架與上鋼格板壓梁之間放置有陶瓷波紋填料;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結構相同,並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填料裝置包括分離填料支撐架、下鋼格板擋架、陶瓷波紋填料和上鋼格板壓梁;在一次分離腔的上部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有水平的分離填料支撐架,在分離填料支撐架上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下鋼格板擋架和上鋼格板壓梁,上鋼格板壓梁和下鋼格板擋架分別採用型鋼支撐鋼架;在下鋼格板擋架與上鋼格板壓梁之間放置有陶瓷波紋填料;二次分離填料裝置與一次分離填料裝置結構相同,並通過支撐牛腿架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收油裝置包括至少一個一次收油管匯;在一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吊掛安裝有至少一個能橫向穿過入料裝置的一次收油管匯;一次收油管匯的右側固定安裝在一次分離腔右側的油水隔板上;一次收油管匯的右端有能與緩衝腔相連通的出油埠 ;在一次收油管匯的下端分布有收油孔;二次收油裝置採用現有公知的管式收油裝置或半管式收油裝置;半管式收油裝置包括開口向上的半環管本體;半環管本體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並與罐體之間形成收油腔;在收油腔左右兩端的半環管本體上固定安裝有封堵側板;在半環管本體上橫向間隔分布有收油孔;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與收油腔相通的出油管。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收油裝置包括至少一個一次收油管匯;在一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吊掛安裝有至少一個能橫向穿過入料裝置的一次收油管匯;一次收油管匯的右側固定安裝在一次分離腔右側的油水隔板上;一次收油管匯的右端有能與緩衝腔相連通的出油埠 ;在一次收油管匯的下端分布有收油孔;二次收油裝置採用現有公知的管式收油裝置或半管式收油裝置;半管式收油裝置包括開口向上的半環管本體;半環管本體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並與罐體之間形成收油腔;在收油腔左右兩端的半環管本體上固定安裝有封堵側板;在半環管本體上橫向間隔分布有收油孔;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與收油腔相通的出油管。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收油裝置包括至少一個一次收油管匯;在一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吊掛安裝有至少一個能橫向穿過入料裝置的一次收油管匯;一次收油管匯的右側固定安裝在一次分離腔右側的油水隔板上;一次收油管匯的右端有能與緩衝腔相連通的出油埠 ;在一次收油管匯的下端分布有收油孔;二次收油裝置採用現有公知的管式收油裝置或半管式收油裝置;半管式收油裝置包括開口向上的半環管本體;半環管本體固定安裝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並與罐體之間形成收油腔;在收油腔左右兩端的半環管本體上固定安裝有封堵側板;在半環管本體上橫向間隔分布有收油孔;在二次分離腔頂端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與收油腔相通的出油管。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油水界面儀;在緩衝腔的上部和下部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油室液位計;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就地壓力表和遠傳壓力表;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補氣洩壓管、安全閥和放空管;在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分別有人孔;在緩衝腔下部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加藥管;與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對應的罐體左側和罐體右側分別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取樣 管。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超稠油高溫熱化學脫水器,其特徵在於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油水界面儀;在緩衝腔的上部和下部罐體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油室液位計;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就地壓力表和遠傳壓力表;在一次分離腔的罐體上端分別固定安裝有補氣洩壓管、安全閥和放空管;在一次分離腔、緩衝腔和二次分離腔的罐體上分別有人孔;在緩衝腔下部的罐體上固定安裝有加藥管;與一次分離腔和二次分離腔對應的罐體左側和罐體右側分別由下至上間隔固定安裝有至少三個取樣管。
【文檔編號】C10G53/02GK203569042SQ201320721197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姜力, 黃強, 凌勇, 蔣旭, 張侃毅, 劉國良, 孫森, 張晨, 朱磊, 包旭慧, 顧凱, 胡曉波 申請人:新疆石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