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及其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6:52:01
專利名稱:緊固件及其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緊固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緊固件及其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粘結、點焊、釺焊、鉚接、螺紋連接、鈑金衝壓連接、拉鉚均可用於金屬薄板的連接。但是,粘結的金屬材料剝離強度差,粘接劑易發生老化,接頭強度逐漸下降且一般長期工作溫度只能在150°C以下。同時,粘接品質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難於控制,粘接性能不穩定,且檢驗較難。釺焊的板材前期準備、零件裝配和固定、焊後清理等工序使得其工藝過程較為複雜和耗時,且接頭強度較低,耐熱能力較差,裝配要求比較高。鉚接結構一般較 為笨重,被聯接件上由於制有鉚釘孔,強度受到較大削弱,此外鉚接時噪音較大。點焊連接可靠性差,很難連接多層板件以及表面有鍍塗覆層的板材,連接點應力集中導致連接點的動態疲勞連接強度差無法方便進行檢測。螺紋、拉鉚連接受結構空間制約和需製備螺釘孔的要求使得在某些場合不能滿足產品設計要求。鈑金衝壓連接的抗扭力差,對設備的油、氣壓的穩定性要求高,設備投資昂貴。故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案設計人憑藉從事此行業多年的經驗,積極研究改良,於是有了本實用新型緊固件及其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板材連接性能差等缺陷提供一種緊固件。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板材連接性能差等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所述緊固件的緊固系統。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包括緊固件主體,所述緊固件主體具有迴轉面,所述迴轉面上端具有容槽,所述緊固件主體的迴轉面用以支撐待緊固的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並可收容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變形體和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變形體;以及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分別形成在所述緊固件主體兩端面。可選的,所述緊固件呈迴轉體結構。可選的,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厚度為O. 3mm O. 5mm。可選的,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為金屬板材或者非金屬板材。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所述緊固件的緊固系統,所述緊固件系統進一步包括安裝模,所述安裝模包括模體及分別形成在所述模體兩端面的安裝尾柄和具有凸部的壓合部。可選的,所述安裝尾柄用於所述安裝模與外部安裝設備的安裝與緊固。可選的,所述凸部呈環形凸起。[001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採用由所述第一緊固部、所述第二緊固部,以及緊固件主體構成的緊固件,並結合具有凸部的安裝模連接多片板材,不僅高效、經濟,而且適用性廣,可滿足不同材質板材連接的需要。
圖1(a)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1(b)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c)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軸視結構示意圖圖2(a)所示為安裝模的軸視結構示意圖2(b)所示為安裝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c)所示為圖2(b)之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所述緊固件固定板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創造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將結合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予以詳細說明。請參閱圖I (a)、圖I (b)、圖I (C),圖I (a)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1(b)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c)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緊固件的軸視結構示意圖。所述緊固件I用於板材之間的固定。所述板材為金屬板材或者非金屬板材。所述板材厚度優選的為O. 3mm O. 5mm。所述待緊固的板材數量為2片或者2片以上的任一自然數取值。請繼續參閱圖I (a)、圖I (b)、圖I (C),並結合參閱圖3,圖3所示為所述緊固件固定板材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以2片板材的緊固為例進行闡述,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所述板材包括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所述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可以同為金屬板材,或者同為非金屬板材,也可為金屬板材和非金屬板材的組合。所述緊固件I呈迴轉體結構,具體包括緊固件主體10,所述緊固件主體10具有鼓形或者錐形迴轉面101,所述迴轉面101上端具有容槽102,所述緊固件主體10的迴轉面101用以支撐待緊固的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並可收容所述第一板材20的第一變形體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1的第二變形體211 ;以及分別形成在所述緊固件主體10兩端面的第一緊固部11和第二緊固部12,所述第一緊固部11、第二緊固部12呈盤狀面。請參閱圖2 (a)、圖2 (b)、圖2 (C),並結合參閱圖3,圖2 (a)所示為安裝模的軸視結構示意圖。圖2(b)所示為安裝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c)所示為圖2(b)之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所述安裝模3包括模體30及分別形成在所述模體30兩端的安裝尾柄31和具有凸部32的壓合部33。其中,所述安裝尾柄31用於所述安裝模3與外部安裝設備(未圖示)的安裝與緊固。所述凸部32呈環形凸起。所述凸部3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使所述待緊固的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產生永久、連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環,進而在所述第一板材20上形成所述第一變形體201,在所述第二板材21上形成所述第二變形體211。請繼續參閱圖I (a)、圖I (b)、圖I (C),圖2 (a)、圖2 (b)、圖2 (C),以及圖3,詳述本實用新型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的結構原理和緊固方式。所述具有該緊固件的緊固系統包括用於緊固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的緊固件I和作用於所述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並使所述第一板材20形成第一變形體201和使所述第二板材21形成第二變形體202且所述第一變形體201和所述第二變形體202均收容於所述緊固件I之容槽102的安裝模3。在實現待緊固的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緊固時,首先將所述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縱向疊置於所述緊固件I之迴轉面101處;然後,將所述安裝模3置於所述待緊固的第一板材20的表面並將所述安裝模3的凸部32緊鄰所述第一緊固部11 ;最後,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安裝模3的凸部32在所述第一板材20上產生永久、連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環,進而在所述第一板材20上形成所述第一變 形體201,在所述第二板材21上形成所述第二變形體211。所述第一變形體201和所述第二變形體211收容於所述緊固件I的容槽2。所述緊固件I利用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在受外力作用時當外力在某一滑移系中的切應力達到一定的臨界值時所述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產生穩定、連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而實現第一板材20和第二板材21的連接,並傳遞一定的法向和切向載荷。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採用由所述第一緊固部、所述第二緊固部,以及緊固件主體構成的緊固件,並結合具有凸部的安裝模連接多片板材,不僅高效、經濟,而且適用性廣,可滿足不同材質板材連接的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均應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因而,如果任何修改或變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書及等同物的保護範圍內時,認為本實用新型涵蓋這些修改和變型。
權利要求1.一種緊固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包括 緊固件主體,所述緊固件主體具有迴轉面,所述迴轉面上端具有容槽,所述緊固件主體的迴轉面用以支撐待緊固的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並可收容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變形體和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變形體;以及, 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分別形成在所述緊固件主體兩端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緊固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呈迴轉體結構。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緊固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的厚度為 0.3mm 0. 5mm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緊固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為金屬板材或者非金屬板材。
5.一種具有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緊固件的緊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件系統進一步包括安裝模,所述安裝模包括模體及分別形成在所述模體兩端面的安裝尾柄和具有凸部的壓合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緊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尾柄用於所述安裝模與外部安裝設備的安裝與緊固。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緊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部呈環形凸起。
專利摘要一種緊固件,包括緊固件主體,所述緊固件主體具有迴轉面,所述迴轉面上端具有容槽,所述緊固件主體的迴轉面用以支撐待緊固的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並可收容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變形體和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變形體;以及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所述第一緊固部和所述第二緊固部分別形成在所述緊固件主體兩端面。一種具有所述緊固件的緊固系統,所述緊固件系統進一步包括安裝模,所述安裝模包括模體及分別形成在所述模體兩端面的安裝尾柄和具有凸部的壓合部。本實用新型採用由所述第一緊固部、所述第二緊固部,以及緊固件主體構成的緊固件,並結合具有凸部的安裝模連接多片板材,不僅高效、經濟,而且適用性廣,可滿足不同材質板材連接的需要。
文檔編號F16B5/00GK202560718SQ20122013758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日
發明者陳小明, 張明 申請人:賓科精密部件(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