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8:46:41 1
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0001]技術領域[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組件邊框組裝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0003]背景技術[0004]現有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在人工預組框工作工位與鋁材邊框組裝機分離,組裝機的上下料需人工搬運勞,動強度大,太陽能電池組件在人工搬運過程中易損傷;在組裝鋁材邊框時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鋼化玻璃在上面,輔助支撐直接與TPT接觸,易造成電池片的變形斷裂,增大次品率,組裝的鋁材邊框易有錯位;且只可用於使用矽膠密封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且有的太陽能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很難滿足現代高效率高品質以及底勞動強度、柔性化的生產需求。[0005]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它的全自動化輸送系統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有益於工人的身心健康;縮短了單個組件的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工人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消除了鋁材間的斷差,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操作簡便,模塊化組合安裝維護方便。[0007]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預組框單元1、安全防護欄2、升降臺3、組框壓角單元4、組件載出單元5和組件載入單元6,安全防護欄2的一側設置有組件載入單元6,組件載入單元6的下方設置有預組框單元1,預組框單元I的一端與組件載出單元5的一端連接,兩安全防護欄2中間位置設置有升降臺 3,升降臺3的上方設置有組框壓角單元4。[0008]所述的預組框單元I包含第一水平調節腳1-1、導軌1-2、真空裝置1-3和預組框 1-4,預組框1-4上方兩端設置 有真空裝置1-3,預組框1-4的下方一側設計有第一導軌 1-2,第一導軌1-2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一水平調節腳1-1。[0009]所述的升降臺3包含第二水平調整腳3-1、防滑支撐臺面3-2和支撐柱3-3,支撐柱3-3的上方設置有防滑支撐臺面3-2,支撐柱3-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水平調整腳3-1。[0010]所述的組框壓角單元4包含液壓站4-1、組框機構4-2、託角機構4-3、電控箱4_4、 水平調整機構4-5、氣路系統控制閥4-6、壓角機構4-7和設備主體4-8,設備主體4_8的上方一側設置有氣路系統控制閥4-6,設備主體4-8上端兩側對稱設置有水平調整機構4-5,[0011]設備主體4-8的底部設置有液壓站4-1,液壓站4-1的一側設置有電控箱4_4,電控箱4-4的上方設置有組框機構4-2,組框機構4-2的一側設置有壓角機構4-7,壓角機構4-7上設置有託角機構4-3。[0012]所述的組件載出單元5包含接物臺5-1、移栽設備5-2、第二導軌5_3、第三水平調整腳5-4,第二導軌5-3的上方滑動連接有移栽設備5-2,移栽設備5-2的上方設置有接物臺5-1,第二導軌5-3的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三水平調整腳5-4。[0013]所述的組件載入單兀6包含輸送機6-1、定位機構6-2和限位機構6_3,輸送機 6-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定位機構6-2,定位機構6-2上安裝有限位機構6-3。[0014]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解決以下技術難題1、整個太陽能組件鋁材邊框組裝工位除預裝框外,其餘環節均為全自動化運行,無須人力介入(系統出現故障除外), 可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2、預組好的太陽能組件不使用傳統的輸送帶進行搬運,防止溢出矽膠粘在組件與輸送帶上;3、預組框工位具有定位功能以滿足組框機的精度要求;4、預組框工位與組框工位之間採用自動輸送設備連接,實現不離線組框壓角;5、組框過程中鋼化玻璃與輔助支撐接觸,TPT背板不可與輔助支撐接觸;6、減小或消除鋁材的斷差;7、簡單更換部件可適應與膠帶密封的太陽能電池組件;[0015]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預組框單元與組件載入單元的連接結構示意圖;[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升降臺的結構示意圖;[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組框壓角單元的結構示意圖;[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組件載入單元的結構示意圖。[0021]具體實施方式
[0022]參照圖1-5,本具體實施方式
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預組框單元1、安全防護欄2、升降臺3、組框壓角單元4、組件載出單元5和組件載入單元6,安全防護欄2的一側設置有組件載入單元6,組件載入單元6的下方設置有預組框單元1,預組框單元I的一端與組件載出單元5的一端連接,兩安全防護欄2中間位置設置有升降臺3,升降臺3的上方設置有組框壓角單元4。[0023]所述的預組框單元I包含第一水平調節腳1-1、導軌1-2、真空裝置1-3和預組框 1-4,預組框1-4上方兩端設置有·真空裝置1-3,預組框1-4的下方一側設計有第一導軌 1-2,第一導軌1-2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一水平調節腳1-1。[0024]所述的升降臺3包含第二水平調整腳3-1、防滑支撐臺面3-2和支撐柱3_3,支撐柱3-3的上方設置有防滑支撐臺面3-2,支撐柱3-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水平調整腳3-1。[0025]所述的組框壓角單元4包含液壓站4-1、組框機構4-2、託角機構4_3、電控箱4_4、 水平調整機構4-5、氣路系統控制閥4-6、壓角機構4-7和設備主體4-8,設備主體4_8的上方一側設置有氣路系統控制閥4-6,設備主體4-8上端兩側對稱設置有水平調整機構4-5,[0026]設備主體4-8的底部設置有液壓站4-1,液壓站4-1的一側設置有電控箱4_4,電控箱4-4的上方設置有組框機構4-2,組框機構4-2的一側設置有壓角機構4-7,壓角機構4-7上設置有託角機構4-3。[0027]所述的組件載出單元5包含接物臺5-1、移栽設備5-2、第二導軌5_3、第三水平調整腳5-4,第二導軌5-3的上方滑動連接有移栽設備5-2,移栽設備5-2的上方設置有接物臺5-1,第二導軌5-3的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三水平調整腳5-4。[0028]所述的組件載入單兀6包含輸送機6-1、定位機構6-2和限位機構6_3,輸送機 6-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定位機構6-2,定位機構6-2上安裝有限位機構6-3。[0029]本具體實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解決以下技術難題1、整個太陽能組件鋁材邊框組裝工位除預裝框外,其餘環節均為全自動化運行,無須人力介入(系統出現故障除外),可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2、預組好的太陽能組件不使用傳統的輸送帶進行搬運,防止溢出矽膠粘在組件與輸送帶上;3、預組框工位具有定位功能以滿足組框機的精度要求;4、預組框工位與組框工位之間採用自動輸送設備連接,實現不離線組框壓角;5、組框過程中鋼化玻璃與輔助支撐接觸,TPT背板不可與輔助支撐接觸;6、 減小或消除鋁材的斷差;7、簡單更換部件可適應與膠帶密封的太陽能 電池組件。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它包含預組框單元(I)、安全防護欄(2)、升降臺(3)、組框壓角單元(4)、組件載出單元(5)和組件載入單元出),安全防護欄(2)的一側設置有組件載入單元出),組件載入單元¢)的下方設置有預組框單元(I),預組框單元(I)的一端與組件載出單元(5)的一端連接,兩安全防護欄(2)中間位置設置有升降臺(3),升降臺(3)的上方設置有組框壓角單元(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預 組框單元(I)包含第一水平調節腳(1-1)、導軌(1-2)、真空裝置(1-3)和預組框(1-4),預組框(1-4)上方兩端設置有真空裝置(1-3),預組框(1-4)的下方一側設計有第一導軌(1-2),第一導軌(1-2)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一水平調節腳(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升降臺(3)包含第二水平調整腳(3-1)、防滑支撐臺面(3-2)和支撐柱(3-3),支撐柱(3-3)的上方設置有防滑支撐臺面(3-2),支撐柱(3-3)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水平調整腳(3-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框壓角單元(4)包含液壓站(4-1)、組框機構(4-2)、託角機構(4-3)、電控箱(4-4)、水平調整機構(4-5)、氣路系統控制閥(4-6)、壓角機構(4-7)和設備主體(4-8),設備主體(4_8)的上方一側設置有氣路系統控制閥(4-6),設備主體(4-8)上端兩側對稱設置有水平調整機構(4-5),設備主體(4-8)的底部設置有液壓站(4-1)、液壓站(4-1)的一側設置有電控箱(4-4),電控箱(4-4)的上方設置有組框機構(4-2),組框機構(4-2)的一側設置有壓角機構(4-7),壓角機構(4-7)上設置有託角機構(4-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件載出單元(5)包含接物臺(5-1)、移栽設備(5-2)、第二導軌(5-3)、第三水平調整腳(5-4),第二導軌(5-3)的上方滑動連接有移栽設備(5-2),移栽設備(5-2)的上方設置有接物臺(5-1),第二導軌(5-3)的底部均勻設置有數個第三水平調整腳(5-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件載入單兀(6)包含輸送機(6-1)、定位機構(6-2)和限位機構(6-3),輸送機(6-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定位機構(6-2),定位機構(6-2)上安裝有限位機構(6-3)。
專利摘要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鋁材邊框組裝機,它涉及一種太陽能組件邊框組裝機,它包含預組框單元(1)、安全防護欄(2)、升降臺(3)、組框壓角單元(4)、組件載出單元(5)和組件載入單元(6),安全防護欄(2)的一側設置有組件載入單元(6),組件載入單元(6)的下方設置有預組框單元(1),預組框單元(1)的一端與組件載出單元(5)的一端連接,兩安全防護欄(2)中間位置設置有升降臺(3),升降臺(3)的上方設置有組框壓角單元(4)。它的全自動化輸送系統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縮短了單個組件的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工人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操作簡便,模塊化組合安裝維護方便。
文檔編號H01L31/18GK202839718SQ2012205035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秦海軍, 徐萬峰, 方強, 鄧聲揚 申請人:徠斯機器人(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