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換濾筒型過濾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0:12:01 1
專利名稱:可替換濾筒型過濾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可替換濾筒的過濾系統,該過濾系統用於滲濾型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過濾裝置、特別是滲濾型過濾水壺裝置涉及保持過濾材料溼潤以延長其使用壽命的問題。為此目的而提供的一種過濾系統例如在GB2197647中有所描述。該文獻提出一種可替換濾筒型的水壺,該濾筒位於分別用於接納待過濾水和已過濾水的上水槽(upper bowl)和下水槽(lower bowl)之間的通道中。濾筒可以設有以密封方式裝配到外表面的罩以提供有通道,該通道沿筒的外表面延伸從而終止於濾筒的蓋子和基底之間的中間位置處。相對於濾筒的基底而提升筒的出口可以即使在沒有待過濾水流過時仍保持過濾材料溼潤。US2007/0246421公開了一種過濾液體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料鬥,過濾筒可移動地嵌套在該料鬥中。料鬥設有節流裝置,該裝置與濾筒的出流部分協配,以在使用中調節來自濾筒的已過濾液體的流量。根據US2007/0246421的裝置的缺點在於,為調節來自濾筒的出流,有必要使濾筒與設有節流裝置的合適料鬥聯接。本發明的目的也是將調節濾筒過濾能力的功能與上述的溼潤功能結合,尤其是對於長橢圓形的濾筒,在此種濾筒中設有彼此間隔開的兩個或更多個濾液排出孔。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構造一種適於生產的過濾系統,該生產尤其有效率,且同時只需對常規生產線作有限的修改即可進行。
發明內容
這些目的通過本發明藉助根據所附權利要求書來構造的過濾系統得以實現。
從參照附圖中以非限制性實例方式示出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會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特徵和優點,附圖中 -圖1是過濾裝置的示意性剖視圖,該過濾裝置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可替換濾筒型過濾系統。 -圖2是圖1的過濾系統的正視剖切圖; -圖3是圖2的正視剖切圖的局部分解圖; -圖4是沿圖2的平面IV-IV所取的濾筒系統的剖視圖; -圖5是圖2的濾筒型系統的一個細部的立體圖; -圖6是圖2的濾筒型系統的俯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濾筒型系統的一種變型構造的正視剖切圖;-圖8是圖7的濾筒的分解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考附圖,有總地標記為1的可替換濾筒型過濾系統(或者為了簡要起見將其稱為「濾筒」),該濾筒型過濾系統用於在家庭中用來過濾水的滲濾型過濾裝置10。這種類型的過濾系統用於淨化飲用水的水壺、咖啡機和茶壺、以及燒水壺中。具體地,圖1中所示的裝置為水壺型,該裝置具有藉助重力作用經通道4來連通的上水槽2和下水槽3,濾筒1可移除地插在該通道中。濾筒1通過它的唇型密封件14而密封配合在承座13上,該承座在通道4的孔處形成,這樣,容納在上水槽2中的所有水為了流入下水槽3而必須流經濾筒1。圖2至6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所示的濾筒1包括用於過濾材料的容 器11,當從上方(圖6)看時,該容器沿主縱向Y而呈長形。容器11設有上開口 12,沿該開口的邊緣限定有唇型密封件14。開口 12藉助蓋子15閉合,當濾筒1配合在承座13中時該開口 12朝向上水槽2, 在蓋子中則設有多個開口 18以引入待過濾的水。待過濾的水的所有開口 18位於過濾材料上方,這樣,使所有待過濾的水流經設在容器11中的整個過濾材料。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的過濾質量。這還確保當過濾材料布置在彼此重疊的不同的層中時,待過濾的水流經過濾材料所有的不同的層。在上述情形下,尤其重要的是水流經所有層以得到適當的處理。容器11具有基底16,該基底帶有用於已過濾液體的至少兩個排出孔17a、b。排出孔17a、b形成於基底16中沿縱向Y互相間隔開的位置中。容器11設有側壁19,該側壁從上孔12的邊緣延伸至基底16。濾筒1具有槽20,該槽20用於收集已過濾的液體,並且,該槽20位於容器11外側且藉助流體密封連接而固定至容器,該流體密封連接形成在容器11的側壁19和收集槽20 的對應側壁23之間。側壁19,23之間的密封通過壁本身之間的過盈配合產生。根據在附圖中未示出的本發明可能的構造變型,側壁19、23之間的密封通過設置在壁本身上的卡配裝置和相對裝置(counter means)來產生。收集槽20還設有基底25。收集槽還被設定成能夠在接觸區域中與容器11的側壁連結或結合。當收集槽20連接至容器11時,基底16、25彼此面對,而側壁23則延伸至側壁19 在孔12和基底16、25之間的中間高度。容器11和收集槽20包括凹部26、27,這些凹部彼此成對並形成於基底16、25中, 位於排出孔17a、b之間的中間位置處。凹部26、27設有側壁28、29和頂部30、31。在容器 11和收集槽20之間限定有流體通道21,該通道沿側壁28、29延伸至凹部26、27的頂部30、 31。通道21使排出孔17a、b彼此連接。用於來自濾筒1的已過濾液體的出口孔22形成於收集槽20凹部27的頂部31處的排出孔17a、b之間的通道中間位置處。出口孔22具有已校準的橫截面,該橫截面總體上小於通道21的最小橫截面,且該橫截面的尺寸被設計成調節從通道21排出的水流,以及由此調節待過濾水在容器11中與過濾材料接觸所耗的時間。出口孔方便地是形成在通道21的壁中的已校準孔22。對已校準孔22的設置使得可以非常精確地控制水的出流,並可以實現層流條件, 從而改進濾筒1的操作。此外,由於已校準孔22是在通道2 1的壁中獲得,因此通道21中不發生滯流。因此,通過使用本發明的過濾系統確保已過濾水有非常衛生的狀況。在圖7和8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中,容器11和收集槽20都從蓋子15延伸至基底 16、25,這樣,兩者之間的密封連接分別產生在上孔12處。在那樣的構造變型中,唇型密封件形成於收集槽20上。在此所述的變型使濾筒1在結構上更簡單,這是因為容器11與收集槽20各自的側壁19、23之間的連接發生在上邊緣處。在上述兩種情形下,由於出口孔22位於容器11的排出孔17a、b和孔12之間的中間高度處,在該中間高度和容器11基底16之間的過濾材料保持溼潤,由此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由於通道21和出口孔22 (即已校準孔)的尺寸合適,濾筒1將過濾能力調節的功能與潤溼功能相結合。這樣獲得的過濾系統尤其有效,並且同時對常規生產線作有限地修改就可生產。 因此,本發明解決參考所述現有技術所提出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另一優點是使所有的已過濾水流經所有的過濾材料,這是因為濾筒不需要在筒壁中有側入口來對傾倒至料鬥中的水進行完全過濾。因此,對於料鬥中任何水位來說,過濾都是精確的。這對於如下的那些濾筒尤其有效,在這些筒中,濾床由彼此相疊的不同層構成,並且重要的是水流經所有層以得到適當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可替換濾筒過濾系統(1),所述濾筒包括用於過濾材料的容器(11),所述容器具有基底(16),所述基底(16)帶有用於排出已過濾水的至少兩個排出孔(17a,17b), 所述排出孔(17a,17b)形成於所述基底(16)中互相間隔開的位置中,所述系統包括用於所述已過濾液體的收集槽(20),所述收集槽00)定位在所述容器(11)的外側並以流體密封方式連接於所述容器(11),其中,在所述容器(11)和所述收集槽00)之間形成流體通道 (21),所述流體通道使所述排出孔(17a,17b)互相連接,以及其中,用於來自所述濾筒(I)的已過濾液體的出口孔02)形成於所述收集槽OO)中、在所述排出孔(17a,17b)之間的所述流體通道的中間位置處,所述出口孔包括具有總體上比所述通道的最小橫截面小的橫截面的已校準孔0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濾系統,其特徵在於,用於所述過濾材料的所述容器(11)和所述收集槽OO)各自包括側壁(19,23),且所述容器(11)與所述收集槽OO)之間流體密封連接產生在所述側壁(19,2 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槽OO)的所述側壁03)延伸至所述容器(11)的所述側壁(19)的中間高度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濾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收集槽OO)和用於所述過濾材料的所述容器(11)各自包括形成於對應的所述基底(16,25)中的對應凹部06,27),所述凹部(沈,27)被連結,且所述流體通道沿所述凹部(沈,27)各自的對應壁( ,29)延伸至所述凹部的頂部(30,31),所述出口孔0 形成於在所述收集槽OO)中形成的所述凹部 (27)的所述頂部(31)處。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過濾系統,其特徵在於,當從上方看時,所述容器(II)和所述收集槽OO)沿主縱向(Y)呈長形。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過濾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濾筒(1)具有用於待過濾水的至少一個入口(12,18),其中,所有所述入口(12,18)位於所述過濾材料上方,這樣,使所述待過濾水流經整個所述過濾材料。
7.一種滲濾型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包括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過濾筒系統(1)。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可替換濾筒的過濾系統(1),該濾筒包括用於過濾材料的容器(11),該容器具有基底(16),該基底(16)帶有用於排出已過濾水的至少兩個排出孔(17a,17b),這些排出孔(17a,17b)形成於基底(16)中互相間隔開的位置中,該系統包括用於已過濾液體的收集槽(20),該收集槽定位在容器(11)的外側並以流體密封方式連接至容器(11),其中,在容器(11)和收集槽(20)之間形成流體通道(21),該流體通道(21)將所述排出孔(17a,17b)互相連接,以及其中,用於來自濾筒(1)的已過濾液體的出口孔(22)形成於收集槽(20)中、在排出孔(17a,17b)之間的流體通道(21)的中間位置處,出口孔包括具有總體上比通道(21)的最小橫截面小的橫截面的已校準孔(22)。
文檔編號C02F1/00GK102159504SQ200980138005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4日
發明者F·伊歐維諾 申請人:史澈杜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