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分段出菇栽培香菇的方法

2023-06-14 13:59:11

一種分段出菇栽培香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段出菇栽培香菇的方法,所述方法於每年9-11月份制棒接種,次年4-6月一段出菇採收,7-8月休眠越夏,9-11月二段出菇採收,二段出菇時,待9月初最低氣溫下降到23℃以下時,對菌棒進行刺激,促進第二段出菇,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對菌棒注射恆溫24℃的深井水1次,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注水後,出菇管理,可繼續採收2~3潮。本發明採用二段出菇技術,實現了香菇5-6月份和9-11月份二段出菇,產量比傳統栽培方法提升40%,效益提高90%。
【專利說明】一種分段出薛栽培香薛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香菇栽培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使浙香6號香菇在初夏和秋季實現二段出燕。
【背景技術】
[0002]香菇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譽。優質香菇品種大都屬中熟中溫型,菌絲的耐高溫性較差,常規方法栽培香菇在高溫下爛棒嚴重,導致秋季市場上優質鮮香菇較少,而使鮮菇市場價格較高。因此,研究優質香菇菌棒避開夏季高溫影響,實現春秋分段出菇技術,可提高香菇產量,提高產值,具有重要意義。
[0003]國家發明專利201210082108公開了一種香菇反季節地栽方法,該方法將發育成熟的菌棒橫臥在鋪有沙子的地面上,再用沙子填充壓實菌棒間隙至菌棒擺放橫面3/4的位置;栽培期間冷棚地面溫度為18-22°C,地溫與栽培空間溫差為6-10°C,相對溼度為85-95% ;栽培季節在每年3月,6-8月為出菇高峰期。該發明、優質菇率達到70-80%,比傳統香菇栽培方法高40-50%。
[0004]但該發明勞動強度較大,且出菇時期較短,效益不顯著。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研究了浙香6號品種反季節栽培模式下,通過刺孔技術和分段出菇技術,實現香菇分段出菇,提高產量和產值。
[0006]本發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分段出菇栽培香菇的方法,所述方法於每年9-11月份制棒接種,次年4-6月一段出菇採收,7~8月休眠越夏,9-11月二段出菇採收,包括以下步驟:
[0008](I)筒袋刺孔:在聚乙烯筒袋上刺孔,孔徑0.05-0.1cm,孔密度I個/2cm,製得小孔袋待用;
[0009](2) 9-11月制棒(優選9月制棒):將木屑78.5%、麩皮20%、碳酸鈣1.5%,按質量配比混勻,配製成出菇袋培養料;將所述出菇袋培養料裝入步驟(1)的小孔袋中,得裝料的出菇袋;
[0010](3)滅菌:將步驟(2)裝料的出菇袋套上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得到三層袋,將三層袋密封,常壓高溫滅菌,得到滅菌後的出菇袋;
[0011](4)接種:滅菌後的出菇袋取出,冷卻後移入接種室進行接種,接種方法採用接種箱接種,在接種箱無菌條件下將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脫掉,利用直徑1.5~2釐米的圓錐形木棒在出菇袋同一側的左中右位置上打3個接種孔後壓入香菇菌種,整個過程實行無菌操作,香菇菌種的接種量為出菇袋培養料重量的5%,接種後套上I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得接種後的菌袋;所述香菇菌種為浙香6號香菇菌種;
[0012](5)菌袋培養:接種後的菌袋放入菇棚中,菌袋的接種孔朝側面排放,每3個菌袋一層,橫豎交錯壘成堆,成排堆放,培養至菌絲長滿菌袋(一般培養45~60天菌絲就能長滿菌袋);培養時溫度控制在15~24°C ;光照強度控制在2001x以下,溼度控制在60~65%,保持通風;
[0013](6)轉色管理:香菇菌絲長滿袋後,開始轉色管理,脫去外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保留小孔袋,小孔袋內表面白色菌絲在溫度15~24°C,空氣相對溼度75~80%條件下轉化為灰褐色;之後培養至小孔袋內壁四周菌絲體出現膨脹,有皺褶和隆起的瘤狀物,手捏瘤狀物有彈性鬆軟感時,用刀割除小孔袋,得到香菇菌棒,進入出菇管理階段;
[0014](7)出菇管理:一般在次年4月上中旬開始出菇管理,出菇管理的條件為:控制一天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溫差為8°C以上,白天散射光照2000-50001x,通風換氣,溼度控制在80-90%,使子實體原基分化,分化出菇蕾以後,進入生長發育期,生產發育期要加強通風,使菇棚中氧氣濃度保持在20~20.9% ;白天散射光照保持2000~22001x ;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培養至子實體八成熟;
[0015](8)採收:子實體八成熟時進行採收,一般在4-6月,在步驟(7)的菇蕾長出7~8天可以開始第一潮採收;採收後香菇立即放入冷庫中保鮮保存;
[0016](9)休養與刺激出燕:整個一潮燕全部米收完後,大通風一次,使米收後的菌棒表面乾燥,並停止噴水5~7天,讓菌絲充分生長。待採菇留下的凹點處菌絲髮白時,充分噴水使菌棒表皮軟化,一般噴水5~6小時;之後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向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一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注射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然後重複步驟(7)~(9),繼續採收2~3潮;
[0017](10)休眠越夏:第一段香菇採收完畢後,7~8月溫度升高,菌絲進入休眠期,此時將菌棒橫排排放在菇棚地上,白天噴霧降溫保溼;晚上通風透氣,使菇棚溫度保持在30°C以下,保證香菇菌絲活性,使香菇成功越夏;
[0018](11) 二段出菇:待9月初·最低氣溫下降到23°C以下時,對菌棒進行刺激,促進第二段出菇;具體方法為將橫排在地面的菌棒拿起,菌棒豎直排放在菇架上,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對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I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注水後,按照步驟(7)進行出菇管理,之後按步驟(8)~(9)採收2~3潮。
[0019]所述步驟(1)中,所述孔徑優選為0.1cm0
[0020]所述步驟(1)中,聚乙烯筒袋可以是各種形狀和大小規格的塑膠袋,根據孔徑0.05~0.1cm,孔距I個/2cm在上面打孔即可。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的是15cmX55cmX0.0045cm聚乙烯筒袋,其上可以刺孔60~100個。
[0021 ] 所述步驟(3 )中,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的尺寸應略大於小孔袋的尺寸,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常識可以判斷的。
[0022]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的是17cmX60cmX0.002cm對摺角的無孔聚乙烯塑膠袋。
[0023]所述步驟(3)中,所述常壓高溫滅菌的方法優選為:三層袋密封后,上架進鍋滅菌,先排盡鍋內冷氣,溫度升至100°c,保持16~20h,得到滅菌後的三層袋。
[0024]所述步驟(5)中,堆放的排與排之間要留有走道,便於通風降溫和檢查菌袋生長情況。
[0025]所述步驟(5)中,培養7~10天內不要翻動菌袋,第13~15天進行第一次翻袋,30~33天第二次翻袋,促進菌絲生長。
[0026]所述步驟(7)中,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當溼度降低,香菇菌棒乾燥,菇蓋出現龜紋時,需要早晚各噴水一次,使菌棒表皮上有細小水珠;一般早晚各噴水5分鐘即可,每次噴水後晾至菌柱表面潮乎。
[0027]所述步驟(8)中,子實體八成熟是指子實體長到菌膜已破,菌蓋還沒有完全伸展,邊緣內卷,菌褶全部伸長,並由白色轉為褐色時,即為子實體八成熟。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
[0028]所述步驟(8)中,採收時應一手扶住菌棒,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轉動著拔下。
[0029]所述步驟(10)中,所述白天噴霧降溫保溼一般是在早上8點到下午6點於菇棚四周噴霧降溫保溼;所述晚上通風透氣一般是在晚上8點到早上6點打開遮陰網及毛毯通風透氣。
[0030]本發明採用的香菇菌種為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與浙江省農科院共同研發的浙香6號優質適栽品種。
[003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32]I)選取「浙香6號」優質品種作為栽培品種,該品種為中熟中溫型,菌絲活力強,適合進行分段出菇栽培;具有菇蓋較大、菇柄細、短,不易開傘等優質特點,銷售價格高,市場效益好。
[0033]2)本發明為每年9月製作料棒並接種,接種後菌絲經過冬天低溫鍛鍊,菌絲健壯;此時溫度較低,有利於減少料棒爛棒率。
[0034]3)將盛裝香菇培養料的無孔袋改為小孔袋栽培香菇,增加了菌袋的透氣性,有利於提高發菌速度,發菌周期縮短了 6-8天,健壯菌絲。
[0035]4) 5-6月份菌棒第一段出菇後,在高溫季節休養60天,保證菌絲活性。待9月份溫度適宜時,刺激出菇,實現了第二段出菇,既使產量提高40%以上,又能賣出好價錢,效益提高90%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0036]本發明選用浙香6號適栽品種,並在反季節條件下制棒生產(9-10月);採用裝料前對筒袋刺孔,增加菌棒中氧氣含量,健壯菌絲;採用二段出菇技術,實現了香菇5-6月份和9-11月份二段出菇,產量比傳統栽培方法提升40%,效益提高90%。
【具體實施方式】
[0037]通過以下實施例子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內容並不局限於此。
[0038]實施例1:
[0039](I)筒袋刺孔:2011年9月5日,對筒袋刺孔,筒袋要求為15X55 Cm,厚度0.045毫米的低壓聚乙烯,要求常溫滅菌不漲袋。利用刺孔設備對筒袋刺孔,孔徑0.1cm,孔密度為I個/2cm,每個筒袋刺孔80個,得到小孔袋,以增氧,健壯菌絲。
[0040](2)制棒:2011年9月12日,將木屑78.5%、麩皮20%、碳酸鈣1.5%,按質量比混勻,配製成出菇袋培養料;將該培養基裝入步驟(1)的小孔袋中,配用,每袋重量1.7-1.9公斤。
[0041](3)滅菌:2011年9月12日,將步驟(2)出菇袋培養料套上17cmX60cmX0.002cm對摺角的聚乙烯塑膠袋,套雙層套袋,得到三層袋,密封,上架進鍋滅菌,採用高溫滅菌,先排盡鍋內冷氣,溫度升至100°c,保持16h,得到滅菌後的出菇袋。
[0042](4)接種:2011年9月15日,滅菌後的出菇袋出灶冷卻後移入接種室,按照無菌操作。菌種為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與浙江省農科院共同研發的浙香6號優質適栽品種,具體接種的方法為採用接種箱接種,在接種箱中將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脫掉,利用直徑1.5釐米的圓錐形木棒在料棒一側左中右位置上打3個接種孔後壓入菌種,整個過程實行無菌操作,香菇菌種的接種量為出菇袋培養料重量的5%,接種後套上一層聚乙烯塑膠袋,得接種後的囷袋;
[0043](5)菌袋培養: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11月2日進行菌袋培養。接種後的菌袋放入菇棚中,菌袋的接種孔朝側面排放,每3個菌袋一層,橫豎交錯壘成堆,成排堆放,堆放的排與排之間要留有走道,便於通風降溫和檢查菌袋生長情況,培養7~10天內不要翻動菌袋,第13~15天進行第一次翻袋,30~33天第二次翻袋,促進菌絲生長,培養至菌絲長滿菌袋;培養時溫度控制在15~24°C ;光照強度控制在2001x以下,溼度控制在60~65%,通風良好。
[0044](6)轉色管理:2011年11月2日,菌絲長滿袋後,開始進入轉色管理。此時脫去聚乙烯塑膠袋,保留小孔袋。小孔袋內表面白色菌絲在溫度15~24°C,空氣相對溼度75~80%條件下轉化為灰褐色;之後培養至小孔袋內壁四周菌絲體出現膨脹,有皺褶和隆起的瘤狀物,手捏菌袋瘤狀物有彈性鬆軟感時,用刀割除小孔袋,得到香菇菌棒,開始進入出菇
管理階段。
[0045](7)出菇管理:2012年4月4日開始進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控制晝夜溫差刺激8 V以上、白天散射光照2000-50001x,通風換氣,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0_90%,使子實體原基分化,分化出菇蕾以後,進入生產發育期。生長發育期要加強通風,使菇棚中氧氣濃度保持在20~20.9% ;白天散射光照保持2000~22001x ;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當香菇菇蓋出現龜紋時,早晚各噴水5分鐘,使菌棒表皮上有細小水珠,每次噴水後晾至菌柱表面潮乎。。
[0046](8)採收:2012年4月12日開始進行第一潮菇採收。此時子實體長到菌膜已破,菌蓋還沒有完全伸展,邊緣內卷,菌褶全部伸長,並由白色轉為褐色,表明子實體已八成熟。採收時應一手扶住菌棒,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轉動著拔下。採收後香菇立即放入冷庫中保鮮保存。每潮菇採收期約為一周。
[0047](9)菌棒休養與刺激出燕:2012年4月19日第一潮燕米收完成後,大通風一次,使採收後的菌棒表面乾燥,並停止噴水5~7天,讓菌絲充分生長。待採菇留下的凹點處菌絲髮白時,噴水5小時,使菌棒表皮軟化;之後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向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一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注射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重複步驟(7)~(8)。每隔一個月可出菇一潮,截止2012年6月30日,一共收穫3潮菇,每根菌棒平均產量0.4kg。
[0048](10)休眠越夏:2012年6月30日——2012年9月4日,菌棒進行休眠越夏管理。此時將菌棒橫排排放在菇棚地上,早上8點到下午6點於菇棚四周噴霧降溫保溼;晚上8點到早上6點,打開遮陰網及毛毯通風透氣,使菇棚溫度保持在30°C以下,保證香菇菌絲活性,使香菇成功越夏;
[0049](11) 二段出菇:2012年9月4日,基地最低氣溫下降到22°C,此時於晚上對菌棒進行刺激,促進二段出菇。方法為將橫排在地面的菌棒拿起,菌棒豎直排放在菇架上,於20: OO—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對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I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注水後,按步驟(7)~(9)進行出菇管理並採收。2012年9月12日開始至2012年11月20日,還可繼續收穫3潮菇,平均產量達0.35kg/棒。
[0050]對比例1:同一時間段在另一菇棚進行對比實驗
[0051](I)筒袋刺孔:2011年9月5日,對筒袋刺孔,筒袋要求為15X55 Cm,厚度0.045毫米的低壓聚乙烯,要求常溫滅菌不漲袋。利用刺孔設備對筒袋刺孔,孔徑0.1cm,孔密度為I個/2cm,每個筒袋刺孔80個,得到小孔袋,以增氧,健壯菌絲。
[0052](2)制棒:2011年9月12日,將木屑78.5%、麩皮20%、碳酸鈣1.5%,按質量比混勻,配製成出菇袋培養料;將該培養基裝入步驟2)小孔袋中,配用,每袋重量1.7-1.9公斤。
[0053](3)滅菌:2011年9月12日,將步驟3出菇袋培養料套上17cmX60cmX0.002cm對摺角的聚乙烯塑膠袋,套雙層套袋,得三層袋,密封,裝筐進鍋滅菌,採用高溫滅菌,先排盡鍋內冷氣,溫度升至100°c,保持16h,得滅菌的出菇袋。
[0054](4)培養:2011年9月15日,滅菌的出菇袋出灶冷卻後移入接種室,按照無菌操作。菌種為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與浙江省農科院共同研發的浙香6號優質適栽品種,具體接種的方法為採用接種箱接種,在接種箱中將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脫掉,利用直徑2釐米的圓錐形木棒在料棒一側左中右位置上打3個接種孔後壓入菌種,整個過程實行無菌操作,香菇菌種的接種量為出菇袋培養料重量的5%,接種後套上一層聚乙烯塑膠袋,得接種後的囷袋;
[0055](5)菌袋培養:2011年9月6日至2011年11月2日進行菌袋培養。接種後的菌袋放入菇棚中,菌袋的接種孔朝側面排放,每3個菌袋一層,橫豎交錯壘成堆,成排堆放,堆放的排與排之間要留有走道,便於通風降溫和檢查菌袋生長情況,培養7~10天內不要翻動菌袋,第13~15天進行第一次翻袋,30~33天第二次翻袋,促進菌絲生長,培養至菌絲長滿菌袋;培養時溫度控制在15~24°C,光照強度控制在2001x以下,溼度控制在60~65%,通風良好。
[0056](6)轉色管理:2011年11月2日,菌絲長滿袋後,開始進入轉色管理。此時脫去聚乙烯塑膠袋,保留小孔袋。小孔袋內表面白色菌絲在溫度15~24°C,空氣相對溼度75~80%條件下轉化為灰褐色;之後培養至小孔袋內壁四周菌絲體出現膨脹,有皺褶和隆起的瘤狀物,手捏菌袋瘤狀物有彈性鬆軟感,用刀割除小孔袋,得到香菇菌棒,開始進入出菇管理階段。
[0057](7)出菇管理:2012年4月4日開始進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要求晝夜溫差刺激80C以上、白天散射光照2000-50001x,通風換氣,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0_90%,使子實體原基分化,分化出菇蕾以後,進入生產發育期。生長發育期要加強通風,使菇棚中氧氣濃度保持在20~20.9% ;白天散射光照保持2000~22001x ;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當香菇菇蓋出現龜紋時,早晚各噴水5分鐘,噴水使菌棒表皮上有細小水珠,每次噴水後晾至菌柱表面潮乎。
[0058](8)採收:2012年4月12日開始進行第一潮菇採收。此時子實體長到菌膜已破,菌蓋還沒有完全伸展,邊緣內卷,菌褶全部伸長,並由白色轉為褐色,表明子實體已八成熟。採收時應一手扶住菌棒,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轉動著拔下。採收後香菇立即放入冷庫中保鮮保存。每潮菇採收期約為一周。
[0059](9)菌棒休養與刺激出燕:2012年4月19日第一潮燕米收完成後,大通風一次,使採收後的菌棒表面乾燥,並停止噴水5~7天,讓菌絲充分生長。待採菇留下的凹點處菌絲髮白時,噴水5小時,使菌棒表皮軟化;之後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向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一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注射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重複步驟(7)~(8)。每隔一個月可出菇一潮,截止2012年6月30日,一共收穫3潮菇,每根菌棒平均產量0.41kg。
[0060](10)休眠越夏:2012年6月30日——2012年8月23日,菌棒進行休眠越夏管理。此時將菌棒橫排排放在菇棚地上,早上8點到下午6點於菇棚四周噴霧降溫保溼;晚上8點到早上6點天氣涼爽,打開遮陰網及毛毯通風透氣,使菇棚溫度保持在30°C以下,保證香菇菌絲活性,使香菇成功越夏;
[0061](11)二段出菇:2012年8月24日,菇棚中最低氣溫下降到26°C,此時於晚上對菌棒進行刺激,促進第二段出菇。方法為將橫排在地面的菌棒拿起,菌棒豎直排放在菇架上,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對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注水後,按步驟(7)~(9)進行出菇管理並採收。2012年9月4日開始至2012年10月23日,還可繼續收穫2潮菇,平均產量為0.21kg/棒。平均產量比實施例1降低40%,而且少收一潮菇,總的產量顯著降低。
[0062]對比例2 (本發明方法與常規栽培方法的對比試驗)
[0063]試驗地點:試驗設在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0064]試驗時間:2011—2012 年
·[0065]試驗設計:
[0066]I)固定配方的栽培料1800袋。
[0067]2)本發明試驗同實施例1的方法。
[0068]3)處理1:步驟(1)~(9)採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管理措施,不經過步驟(10)休眠越夏階段,到夏天高溫時直接進行步驟(11),對菌棒進行注水催芽、二段出菇;處理2:步驟(I)~(10)採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管理措施,步驟(11) 二段出菇時,待秋季夜晚最低溫低於26°C時,於20:00-次日7:00注射深井水,即按照對比例I的處理;處理3:全程採用本發明技術,在秋季夜晚最低溫低於23°C時,於20:00-次日7:00注射深井水,即完全按照實施例I的處理。3個處理,3次重複。
[0069]4)本發明方法與常規栽培方法的對比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0070]
【權利要求】
1.一種分段出燕栽培香燕的方法,所述方法於每年9-11月份制棒接種,次年4-6月一段出菇採收,7~8月休眠越夏,9-11月二段出菇採收,包括以下步驟: Cl)筒袋刺孔:在聚乙烯筒袋上刺孔,孔徑0.05-0.1cm,孔密度I個/2cm,製得小孔袋待用; (2)9-11月制棒:將木屑78.5%、麩皮20%、碳酸鈣1.5%,按質量配比混勻,配製成出菇袋培養料;將所述出菇袋培養料裝入步驟(1)的小孔袋中,得裝料的出菇袋; (3)滅菌:將步驟(2)裝料的出菇袋套上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得到三層袋,將三層袋密封,常壓高溫滅菌,得到滅菌後的出菇袋; (4)接種:滅菌後的出菇袋取出,冷卻後移入接種室進行接種,接種方法採用接種箱接種,在接種箱無菌條件下將雙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脫掉,利用直徑1.5~2釐米的圓錐形木棒在出菇袋同一側的左中右位置上打3個接種孔後壓入香菇菌種,整個過程實行無菌操作,香菇菌種的接 種量為出菇袋培養料重量的5%,接種後套上I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得接種後的菌袋;所述香菇菌種為浙香6號香菇菌種; (5)菌袋培養:接種後的菌袋放入菇棚中,菌袋的接種孔朝側面排放,每3個菌袋一層,橫豎交錯壘成堆,成排堆放,培養至菌絲長滿菌袋;培養時溫度控制在15~24°C;光照強度控制在2001x以下,溼度控制在60~65%,保持通風; (6)轉色管理:步驟(5)中香菇菌絲長滿袋後,開始轉色管理,脫去外層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保留小孔袋,小孔袋內表面白色菌絲在溫度15~24°C,空氣相對溼度75~80%條件下轉化為灰褐色;之後培養至小孔袋內壁四周菌絲體出現膨脹,有皺褶和隆起的瘤狀物,手捏瘤狀物有彈性鬆軟感時,割除小孔袋,得到香菇菌棒,進入出菇管理階段; (7)出菇管理:出菇管理的條件為:控制一天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的溫差為8°C以上,白天散射光照2000-5000lx,通風換氣,溼度控制在80-90%,使子實體原基分化,分化出菇蕾以後,加強通風,使菇棚中氧氣濃度保持在20~20.9% ;白天散射光照保持2000~22001x ;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培養至子實體八成熟; (8)採收:子實體八成熟時進行採收;採收後香菇立即放入冷庫中保鮮保存; (9)休養與刺激出燕:整個一潮燕全部米收完後,大通風一次,使米收後的菌棒表面乾燥,並停止噴水5~7天,待採菇留下的凹點處菌絲髮白,充分噴水使菌棒表皮軟化;之後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向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一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注射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然後重複步驟(7)~(9),繼續採收2~3潮; (10)休眠越夏:第一段香菇採收完畢後,7~8月溫度升高,菌絲進入休眠期,此時將菌棒橫排排放在菇棚地上,白天噴霧降溫保溼;晚上通風透氣,使菇棚溫度保持在30°C以下,使香菇成功越夏; (11)二段出菇:待9月初最低氣溫下降到23°C以下時,將橫排在地面的菌棒拿起,菌棒豎直排放在菇架上,於20:00—次日7:00間用注水針對菌棒注射恆溫24°C的深井水I次,每潮菇注水I次,要求時間不超過10秒,菌棒有大量黃水滲出,注水後,按照步驟(7)進行出菇管理,之後按步驟(8)~(9)採收2~3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中,所述孔徑為0.1cm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無孔的聚乙烯塑膠袋的尺寸大於小孔袋的尺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所述常壓高溫滅菌的方法為:三層袋密封后,上架進鍋滅菌,先排盡鍋內冷氣,溫度升至100°C,保持16~20h,得到滅菌後的三層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中,培養7~10天內不要翻動菌袋,第13~15天進行第一次翻袋,30~33天第二次翻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8)中,子實體八成熟是指子實體長到菌膜已破,菌蓋還沒有完全伸展,邊緣內卷,菌褶全部伸長,並由白色轉為褐色時,即為子實體八成熟。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7)中,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以上;溼度降低,香菇菌棒乾燥,菇蓋出現龜紋時,早晚各噴水5分鐘,使菌棒表皮上有細小水珠;每次噴水後晾至菌柱表面潮乎。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0)中,所述白天噴霧降溫保溼是在早上8點到下午6點於菇棚四周噴霧降溫保溼;所述晚上通風透氣是在晚上8點到早上6點打開遮陰網及毛毯通風透氣·。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704013SQ20131069084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6日
【發明者】施禮, 鄒玉亮, 潘祖華, 蔡為明, 周海湧, 陳禮威 申請人: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