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1:24:26
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輪胎,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包括輪胎本體、胎面和設在胎面兩側的胎側,胎面與兩側的胎側相接的部位分別為左胎肩、右胎肩,所述胎面上分布有花紋溝槽;所述花紋溝槽波紋形狀的主溝槽,所述相鄰的兩條主溝槽之間設置有中心定向肋條,每一個中心定向肋條上分別間隔設置有Z型斜紋溝槽;所述左胎肩上設置有左胎肩花紋塊;所述右胎肩上設置有右胎肩花紋塊。本實用新型優點:1、具有高排水性;2、中心定向肋條能保持輪胎行駛的直線穩定性,中心定向肋條上的Z型斜紋溝槽能提高輪胎的制動性;3、左胎肩和右胎肩上分別設置有緊密排列的花紋塊,可以增強輪胎高速轉向時的支撐性;4、具有良好的溼地抓著力。
【專利說明】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輪胎,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電動轎車的迅速發展,綠色環保節能已成為我國國情發展的一種趨勢,因此,生產適用於電動轎車的綠色環保型車輛輪胎勢在必行。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主要是為了滿足車輛對輪胎的最基本需求,即輪胎負荷能力、輪胎尺寸等性能的要求,而對於輪胎的其他性能則非常欠缺。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優良性能的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包括輪胎本體、胎面和設在胎面兩側的胎側,所述胎面設置於輪胎本體上與地面相接觸的部位,胎面與兩側的胎側相接的部位分別為左胎肩、右胎肩,所述胎面上分布有花紋溝槽;所述花紋溝槽包括若干條沿輪胎本體的圓周方向分布在胎面上的波紋形狀的主溝槽,所述相鄰的兩條主溝槽之間設置有中心定向肋條,每一個中心定向肋條上分別間隔設置有Z型斜紋溝槽,所述Z型斜紋溝槽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主溝槽相連通。
[0006]進一步地說,所述左胎肩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左胎肩花紋塊;所述右胎肩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右胎肩花紋塊。
[0007]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曲折的波紋形主溝槽在增強輪胎牽引力的同時,能確保輪胎具有高排水性,可提高輪胎的抗溼滑性;2、中心定向肋條能保持輪胎行駛的直線穩定性,中心定向肋條上的Z型斜紋溝槽能提高輪胎的制動性;3、左胎肩和右胎肩上分別設置有緊密排列的花紋塊,可以增強輪胎高速轉向時的支撐性;4、粗細溝槽相互配合,使得輪胎在行駛過程中能有效破壞溼滑路面的水膜,具有良好的溼地抓著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胎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包括輪胎本體、胎面2和設在胎面2兩側的胎側,所述胎面2設置於輪胎本體上與地面相接觸的部位,胎面2與兩側的胎側相接的部位分別為左胎肩1、右胎肩3,所述胎面2上分布有花紋溝槽。[0011]所述花紋溝槽包括若干條沿輪胎本體的圓周方向分布在胎面2上的波紋形狀的主溝槽21,所述相鄰的兩條主溝槽21之間設置有中心定向肋條22,每一個中心定向肋條22上分別間隔設置有Z型斜紋溝槽23,所述Z型斜紋溝槽23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主溝槽相連通。
[0012]所述左胎肩I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左胎肩花紋塊11。所述右胎肩3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右胎肩花紋塊31。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包括輪胎本體、胎面(2)和設在胎面(2)兩側的胎側,所述胎面(2)設置於輪胎本體上與地面相接觸的部位,胎面(2)與兩側的胎側相接的部位分別為左胎肩(I)、右胎肩(3),所述胎面(2)上分布有花紋溝槽,其特徵在於:所述花紋溝槽包括若干條沿輪胎本體的圓周方向分布在胎面(2)上的波紋形狀的主溝槽(21),所述相鄰的兩條主溝槽(21)之間設置有中心定向肋條(22),每一個中心定向肋條(22)上分別間隔設置有Z型斜紋溝槽(23),所述Z型斜紋溝槽(23)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主溝槽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轎車用車輛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左胎肩(I)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左胎肩花紋塊(11);所述右胎肩(3)上沿圓周方向設置有緊密排列的右胎肩花紋塊(31)。
【文檔編號】B60C13/02GK203666284SQ20142001134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日
【發明者】米佩彬, 張景亮, 季海林, 楊洪濤, 步春楊 申請人:山東省三利輪胎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