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C線固定器及應用其的後座顯示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13:58: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FFC線固定器及應用其的後座顯示器。
背景技術:
如圖1、2所示,現有技術中的後座顯示器包括面板10和背板20,以及連接兩者的旋轉結構30。背板20固定在汽車上,面板10用於向後座乘客顯示畫面。面板10能夠圍繞旋轉結構30旋轉以使後座顯示器閉合或打開,在後座顯示器閉合時,如圖1所示,面板10與背板20緊貼;在後座顯示器打開時,如圖2所示,面板10與背板20分離,兩者之間的夾角最大可為180°。
在面板10中設置有第一基板11,在第一基板11上設置有第一接口12,在第一基板11的第一接口12側設置有第一鈑金件13;在背板20中設置有第二基板21,在該第二基板21上設置有第二接口22,在該第二基板21的第二接口22側設置有第二鈑金件23。後座顯示器還包括FFC線40,該FFC線40繞過上述旋轉結構30,FFC線40兩端的接頭分別插入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22,由此將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電連接。使用上述結構的後座顯示器,能夠向後座乘客顯示畫面。
然而,上述後座顯示器存在以下問題,與圖1的閉合的後座顯示器相比,在圖2的打開的後座顯示器中,FFC線40繞過旋轉結構30的長度變小,導FFC線40在旋轉結構30處產生不規則的皺褶,影響後座顯示器的美觀性。對此,若要減少上述皺褶,則需要儘可能減小FFC線40的長度,但是,若FFC線40過短,則在後座顯示器打開或閉合時,FFC線40與第一鈑金件13、第二鈑金件23或後座顯示器中的其他部分之間將會發生摩擦,導致FFC線40的外皮易於發生磨損。此外,若FFC線40過短,則在後座顯示器閉合時,FFC線40被拉扯,將導致其兩端的接頭與第一接口12和第二接口22的電連接產生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FFC線固定器及應用其的後座顯示器,用於在後座顯示器中,在降低FFC線受到的磨損以及降低FFC線在接口處受到的拉扯的前提下,減少FFC線在旋轉結構處的皺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FFC線固定器,用於固定後座顯示器中的FFC線,該FFC線固定器包括:固定部,其固定於所述後座顯示器的面板或背板;以及夾持部,其夾持並固定所述FFC線。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夾持部之間通過多個彈性柱連接,在所述FFC線牽引所述夾持部時,所述多個彈性柱維持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夾持部的相對位置。
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部主體,其呈方筒狀,所述FFC線穿過所述固定部主體;以及兩個突出部,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主體的兩側,該突出部上形成有用於螺栓穿過的貫通孔。
具體地,所述夾持部包括上臂部和下臂部,所述FFC線被夾持在該上臂部和該下臂部之間;所述上臂部的一端和所述下臂部的一端通過轉軸連接;所述上臂部的另一端設有扣爪,所述下臂部的另一端設有卡口,在所述夾持部夾持所述FFC線時,所述扣爪卡入所述卡口。
優選地,所述夾持部中與所述FFC線接觸的部分由橡膠製成。
此外,所述夾持部中未與所述FFC線接觸的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由ABS樹脂材料製成。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FFC線固定器,由於FFC線被夾持部固定,因此FFC線不會產生大幅度地移動,從而能夠減少FFC線與第一鈑金件或第二鈑金件之間的摩擦,降低FFC線受到的磨損。並且,在FFC線被拉扯時,其拉力依次通過夾持部、彈性柱和固定部傳遞至後座顯示器的面板或背板,減小FFC線的接頭與面板中的第一接口的連接處所受到的拉力、以及FFC線的另一接頭與背板中的第二接口的連接處所受到的拉力,因此,能夠避免上述兩個連接處產生不良。此外,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減小旋轉結構處的FFC線的長度,從而能夠減少後座顯示器打開時旋轉結構處的FFC線的皺褶,提高裝置的美觀性。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後座顯示器,在該後座顯示器的面板和背板中,分別設有一個第一方面所述的FFC線固定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後座顯示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與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的FFC線固定器所具有有益效果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現有技術中後座顯示器在閉合時的剖視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後座顯示器在打開時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FFC線固定器50的立體圖。
圖4為圖3中的一側觀察夾持部200的立體圖。
圖5為圖3中的另一側觀察的夾持部200的立體圖。
圖6為將兩個本申請的FFC線固定器50安裝在FFC線40上的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後座顯示器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
10-面板, 11-第一基板,
12-第一接口, 13-第一鈑金件,
20-背板, 21-第二基板,
22-第二接口, 23-第二鈑金件,
30-旋轉結構, 40-FFC線,
50-FFC線固定器, 100-固定部,
110-固定部, 120-突出部,
200-夾持部, 210-上臂部,
211-扣爪, 220-下臂部,
221-卡口 230-轉軸,
300-彈性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FFC線固定器及應用其的後座顯示器,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FFC線固定器。以下參照圖3-7,對實施例1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對於與現有技術中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標記並省略其說明。
如圖3所示,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FFC線固定器50,其包括固定部100和夾持部200,固定部100和夾持部200通過多個彈性柱300連接。
其中,固定部100大致呈方筒狀,其能夠固定於後座顯示器的面板10或背板20。固定部100具有前端面和後端面,前端面背向夾持部200,後端面朝向夾持部200,該後端面與上述多個彈性柱300的一端分別連接,這些彈性柱300的另一端分別與夾持部200連接。夾持部200的中間部位形成縫隙,該縫隙用於夾持並固定FFC線40。
如圖6及圖7所示,在應用上述FFC線固定器50的後座顯示器中,固定部100固定於後座顯示器的面板10或背板2,FFC線40穿過固定部100的通孔以及夾持部200的縫隙。根據上述結構,在後座顯示器打開或閉合時,FFC線40牽引夾持部200,使夾持部200牽引或推壓彈性柱300,這些彈性柱300發生彈性形變,阻礙固定部100與夾持部200之間的相對移動。
如圖3所示,關於上述固定部100,其具體包括固定部主體110和設置在固定部主體110兩側的突出部120,固定部主體110呈方筒狀,突出部120上形成有貫通孔。在將FFC固定器50固定在後座顯示器的面板10或背板20中時,可使螺栓穿過該貫通孔將固定部100固定。
如圖4、5所示,夾持部200包括上臂部210和下臂部220,兩者之間形成縫隙,該縫隙用於夾持上述FFC線40。
如圖5所示,上臂部210的一端和下臂部220的一端通過轉軸230連接。從而上臂部210和下臂部220能夠圍繞該轉軸230進行轉動,使夾持部200打開或閉合,以便將FFC線40夾入或取出。
如圖4所示,上臂部210的另一端設有扣爪221,下臂部220的另一端設有卡口221,在夾持部200夾持並固定FFC線40時,扣爪211卡入卡口221,使得上臂部210與下臂部220夾緊。
優選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夾持部200中與FFC線40直接接觸的部分由橡膠材料製成,而未直接與FFC線40接觸的部分可由ABS樹脂製成,固定部100整體由ABS橡膠材料製成。由於橡膠材料與FFC線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因此能夠儘可能地避免FFC線與夾持部200之間產生滑動。
在使用本實施例提供的FFC線固定器安裝FFC線時,首先,將兩個FFC線固定器50分別固定在後座顯示器的面板10和背板20上,而後分開各FFC線固定器50的夾持部200的上臂210和下臂220,使FFC線40繞過旋轉結構30,兩端分別夾入兩個FFC線固定器50的夾持部200中。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在後座顯示器閉合時FFC線40繞過旋轉結構30的長度大於在後座顯示器打開時FFC線40繞過旋轉結構30的長度。因此在後座顯示器的安裝過程中,在後座顯示器打開時將FFC線40夾持,在位於FFC線的一端的夾持部200和第一接口12之間、以及位於FFC線40的另一端的夾持部200第二接口22之間預留略長的一段FFC線40。
在按照上述說明安裝後,在將後座顯示器合上時,旋轉結構30處的FFC線40被拉扯,使得夾持FFC線40的夾持部200被牽引,彈性柱300被拉長,使得夾持部200與固定部100之間的距離加長,從而使得旋轉結構30處的FFC線40的長度增加,使後座顯示器能夠正常合上。並且,由於夾持部200餘對應的第一接口12或第二接口22之間的FFC線具有一定的預留長度,從而第一接口12或第二接口22處不會因夾持部200與固定部100之間的距離加長而被拉扯。可以理解的是,該預留的FFC線40的長度應當使該處的FFC線40不會彎曲接觸到第一基板、第一鈑金件或第二基板、第二鈑金件。
因此,根據本實施例提供的FFC線固定器50,在夾持部200與第一接口12或第二接口22之間預留一定長度的FFC線,由於FFC線40被夾持部200固定,因此該預留的FFC線40不會產生大幅度地移動,從而能夠減少FFC線40與第一鈑金件13或第二鈑金件23之間的摩擦,降低FFC線40受到的磨損。並且,在FFC線40被拉扯時,其拉力依次通過夾持部200、彈性柱300和固定部100傳遞至後座顯示器的面板10或背板20,減小FFC線的接頭與面板10中的第一接口12的連接處所受到的拉力、以及FFC線的另一接頭與背板20中的第二接口22的連接處所受到的拉力,因此,能夠避免上述兩個連接處產生不良。此外,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減小旋轉結構30處的FFC線40的長度,從而能夠減少後座顯示器打開時旋轉結構30處的FFC線40的皺褶,提高裝置的美觀性。
【實施例2】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後座顯示器,其面板10和背板20中,分別設有一個實施例1所提供的FFC線固定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實施例2提供的後座顯示器所具有的技術效果,與上述實施例1提供的FFC線固定器所具有的技術效果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在上述實施方式的描述中,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