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動管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16:57:26 3
專利名稱:一種活動管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活動管架結構,屬於管道支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的生產流程中,原礦漿,溶出後的礦漿,氧化鋁漿液等都是通過管道輸送到下一道工序的,赤泥漿也是通過管道輸送到赤泥堆場的,為了將大量的管道集中配置以減少佔地空間,從各個車間進出的管道很多,分層布置在管架上,層數多達十到十二層,因此,管架所承受的荷載較大。選擇合理的管架結構形式,對管架及基礎的設計意義重大。在一條管線中,分布有固定管架和活動管架,固定管架間隔布置,在兩個固定管架之間布置有活動管架,固定管架約佔管架總數的20%,活動管架約點管架總數的80%以上。 固定管架與管道之間採用固定連接方式,根據管道的膨脹和收縮變形量確定固定管架的間距,固定管架除了需要承受管道全部的豎向載荷,還需要承受管道全部軸向脹縮力施加的軸向載荷。活動管架與管道之間採用滑動連接,除了需要承受管道全部的豎向載荷,還需要承受管道的膨脹和收縮變形量與活動管架之間的摩擦力產生的軸向載荷。由於現有活動管架的支承梁為矩形管或工字鋼製成的,支承梁與活動管架上的立柱為剛性連接。由於焊接在管道上的管託與支承梁之間是摩擦係數較大的面接觸,儘管活動管架所承受的軸向載荷大約只有固定管架的O. 3倍。但由於活動管架上的管道很多,多根管道在活動管架上產生的軸向載荷仍是很大的,不容忽略,所以現有的活動管架需要採用較粗、較多的立柱,立柱底部的基礎也需要做的很大。為了節約活動管架的製作成本,有必要對現有的活動管架進行改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活動管架結構。通過改造常規活動管架的結構形式,減小管道與活動管架之間的滑動摩擦力,以減小活動管架上的軸向荷載,降低活動管架的製作成本。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活動管架結構,包括兩根立柱,兩根立柱之間設有一組支承梁;所述支承梁包括固定梁和活動梁,固定梁兩端與立柱焊接,活動梁與立柱上的牛腿組件滾動連接。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牛腿組件包括託板,託板上設有一組滾軸;滾軸與活動梁的端部滾動連接。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託板與底板焊接,底板上設有固定孔;底板上的固定孔經螺栓與立柱連接。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託板兩端設有端板,兩塊端板之間的間距大於活動梁的寬度。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滾軸內側端設有擋板,擋板兩端與端板焊接。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託板底部與底板之間設有支撐板。[0012]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一組滾軸包括2 3個滾軸,滾軸與滾軸之間經限位器隔開。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限位器和擋板的頂部低於滾軸的最高點。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立柱、固定梁和活動梁均為工字鋼製件。前述活動管架結構中,所述滾軸和託板上設有潤滑劑。與現有技術相比,現有活動管架的支承梁全部是與立柱焊接在一起的固定梁,因此現有的活動管架不但要承受管道的豎向載荷,還要承受管道熱脹冷縮時管道與活動管架之間的摩擦力產生的軸向推力,在很多情況下,這種軸向推力是很大的,是不容忽視的。為了克服活動管架上的軸向推力,現有活動管架的立柱要求截面較大,立柱的數量也相對較多,鋼材的用量較大。本實用新型只保留了活動管架上少量的固定梁,其餘的採用支承梁全部與立柱之間採用滾動連接,大大的減小了管道在活動管架上產生的軸向推力,使軸向推 力大大減小,因此可以減少立柱的數量和截面。降低了活動管架的製作成本。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動梁能夠隨著管託一起沿管道軸向移動,大大的減小了管道脹縮傳給立柱的軸向推力,有效改善了活動管架體系的受力。與現有活動管架相比受力更加合理,更加節省材料,更適合於重型管架。本實用新型中的擋板和端板在保證活動梁自由移動的同時能有效保證活動梁不會滑落。常規情況下,管道脹縮量小,活動梁可在滾軸上滾動,產生的軸向推力極小,使活動管架主要承受豎向載荷。極限情況下,管道脹縮量大,管道下方的管託可在活動梁或固定梁上滑動。本實用新型可完全在工廠製作,現場安裝,在現場不需要焊接或螺栓連接,大大節省了現場施工的工作量。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圖3是牛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限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 一立柱,2 —固定梁,3 —活動梁,4 一牛腿組件,5 —託板,6 —滾軸,7 —底板,8 —固定孔,9 —螺栓,10-端板,11-擋板,12-支撐板,13-限位器,14-豎向載荷,15-軸向推力,16-管道,17-管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一種活動管架結構,包括兩根立柱I,兩根立柱I之間設有一組支承梁;所述支承梁包括固定梁2和活動梁3,固定梁2兩端與立柱I焊接,活動梁3與立柱I上的牛腿組件4滾動連接。圖2是圖I的局部放大圖,由圖2和圖3可見,牛腿組件4包括託板5,託板5上設有一組滾軸;滾軸6與活動梁3的端部滾動連接。託板5與底板7焊接,底板7上設有固定孔8 ;底板7上的固定孔8經螺栓9與立柱I連接。託板5兩端設有端板10,兩塊端板10之間的間距大於活動梁3的寬度。滾軸6內側端設有擋板11,擋板11兩端與端板10焊接。託板5底部與底板7之間設有支撐板12。所述一組滾軸包括2 3個滾軸5,滾軸與滾軸之間經限位器13 (見圖4)隔開。所述限位器13和擋板11的頂部低於滾軸6的最高點。所述立柱I、固定梁2和活動梁3均為工字鋼製件。所述滾軸6和託板5上設有潤滑劑。本實用新型活動管架的具體製作方法如圖I和圖2所示,先在兩根立柱I上焊接固定梁2,通過固定梁使兩根立柱之間的距離固定,然後在兩根立柱上對稱固定牛腿組件4,牛腿組件可以直接焊接在立柱上,也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立柱上。牛腿組件的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託板5,託板5與底板7焊接,底板7上設有固定孔8 ;底板7上的固定孔8經螺栓9與立柱I連接。也可以將底板直 接焊接在立柱上。託板5兩端設有端板10,可防止活動梁脫落。兩塊端板10之間的間距大於活動梁3的寬度,可保證活動梁能動在兩塊端板之間滾動。滾軸6內側端設有擋板11,擋板11兩端與端板10焊接。以防止滾軸軸向串動,從託板上脫落。託板5底部與底板7之間設有支撐板12,以提高豎向載荷的支撐力。然後將2 3個滾軸5,放在牛腿組件的託板上,再用限位器13將滾軸與滾軸之間隔開,然後再將活動梁的兩端搭在兩根立柱上滾軸上。限位器13可防止滾軸與滾軸接觸,影響滾動。為了防止活動梁位移時與牛腿組件產生摩擦,限位器13和擋板11的頂部低於滾軸6的最高點。使活動梁3的端部在滾軸平移過程中不會碰到限位器13和擋板11 ;滾軸6與滾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原理本實用新型中的活動梁3能夠隨著管託17 —起沿管道16軸向移動,大大的減小了管道脹縮傳給立柱I的軸向推力15,有效改善了活動管架體系的受力。與現有活動管架相比受力更加合理,更加節省材料,更適合於重型管架。本實用新型中的擋板11和端板10在保證活動梁3自由移動的同時能有效保證活動梁不會滑落。常規情況下,管道脹縮量小,活動梁可在滾軸6上滾動,產生的軸向推力15極小,使活動管架主要承受豎向載荷14。極限情況下,管道脹縮量大,管道下方的管託可在活動梁或固定梁上滑動。本實用新型可完全在工廠製作,現場安裝,在現場不需要焊接或螺栓連接,大大節省了現場施工的工作量。
權利要求1.一種活動管架結構,包括兩根立柱(1),兩根立柱(I)之間設有一組支承梁;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承梁包括固定梁(2)和活動梁(3),固定梁(2)兩端與立柱(I)焊接,活動梁(3)與立柱(I)上的牛腿組件(4)滾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牛腿組件(4)包括託板(5),託板(5)上設有一組滾軸;滾軸(6)與活動梁(3)的端部滾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託板(5)與底板(7)焊接,底板(7)上設有固定孔(8);底板(7)上的固定孔(8)經螺栓(9)與立柱(I)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託板(5)兩端設有端板(10),兩塊端板(10)之間的間距大於活動梁(3)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軸(6)內側端設有擋板(11),擋板(11)兩端與端板(10)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託板(5)底部與底板(7)之間設有支撐板(1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組滾軸包括2 3個滾軸(6),滾軸與滾軸之間經限位器(13)隔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器(13)和擋板(11)的頂部低於滾軸(6)的最高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I)、固定梁(2)和活動梁(3)均為工字鋼製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活動管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軸(6)和託板(5)上設有潤滑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動管架結構,包括兩根立柱(1),兩根立柱(1)之間設有一組支承梁;所述支承梁包括固定梁(2)和活動梁(3),固定梁(2)兩端與立柱(1)焊接,活動梁(3)與立柱(1)上的牛腿組件(4)滾動連接。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只保留了活動管架上少量的固定梁,其餘的採用支承梁全部與立柱之間採用滾動連接,大大的減小了管道在活動管架上產生的軸向推力,使軸向推力大大減小,因此可以減少立柱的數量和截面。降低了活動管架的製作成本。
文檔編號F16L3/22GK202674551SQ2012202635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劉宜江, 高晰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