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旋轉元件、特別是帶有滾輪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20:07:26 2
專利名稱:帶有旋轉元件、特別是帶有滾輪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備,特別是輸送設備,包括至少一個旋轉元件,特別是構造為 滾輪的旋轉元件;一根承載所述旋轉元件的軸,該軸以第一支承部段容納於第一軸承中並 且以第二支承部段保持於第二軸承中。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在這樣的設備中使用的旋轉元 件,它具有一旋轉體,該旋轉體在一個部段中包圍一根用於保持旋轉元件的軸。
背景技術:
這樣的設備和旋轉元件用於工業生產設備,特別是用於噴漆或清潔設備中。藉助 它們,例如可以帶動罩籠連同生產對象或者支承生產對象的框架或支架運動,而通過某一 設備。特別是可以藉此移動一種包含車身的滑行架。這裡,罩籠、框架或支架是在滾輪形式 的旋轉元件上進行轉移的。在這種設備中通常存在大量的軸,在軸上支承一個或多個滾輪。 這些滾輪經常要遭受很大的機械負荷以及汙染和磨損。因此需要時常對滾輪進行清洗、修 理和替換。為了可以替換和安裝滾輪,必須使生產設備停工。為了在開頭所述型式的設備中實現旋轉元件的拆卸和安裝,需要通過拆去防護部 件來露出各軸的驅動單元以及旋轉元件,並且需要拆卸傳動裝置和軸。軸的拆卸有時是很 費時的。必要時還必須由專業化的人員實施拆卸。他們通常需要兩至四小時的工作時間。 因此,旋轉元件的維護、替換和修理會導致很長的設備停工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備特別是輸送設備,以及提供旋轉元件,其在受汙染 或磨損的情況下能夠快速而簡單地加以替換。上述目的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特徵的設備和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0特徵的旋 轉元件得以實現。此外,還在一種按照權利要求9的工業上的乾燥設備、清潔設備和/或噴 漆設備的框架下實現上述目的。在這種按照本發明的設備中,可以使軸的第一支承部段在第一軸承內偏移,從而 使得在第二軸承中所容納的第二支承部段脫開。為了露出容納於第二軸承中的第二支承部 段,可以特別規定使軸的第一支承部段可沿該軸的軸線方向偏移。所述軸線特別可以是軸 的旋轉軸線。若軸在第二支承部段脫開時可以在第一軸承中圍繞一軸線轉動,便能夠實現 軸連同旋轉元件在設備中的一種特別簡單的安裝和拆卸。優選該轉動軸線垂直於所述軸的 軸線、特別是垂直於軸的旋轉軸線定向。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也在於可以將軸的第一支承部 段從第一軸承中拉出。按照本發明,所述軸可以構造為能旋轉運動的或者構造為固定的。本發明是基於這樣的構想,S卩,在一輸送設備中為所述軸連同旋轉元件設置一夾 緊鎖栓,藉助於它,軸本身就保持在其第一軸承和其第二軸承中。為此,該設備包括一彈簧 件,彈簧件對軸施加一個優選沿著軸的旋轉軸線方向作用的力。該彈簧件用來將軸的支承 部段可靠地保持在第二軸承中。通過對軸施加作用力便可以打開夾緊鎖栓,該力具有平行 於所述軸的軸線的分力,其指向第一軸承。
本發明的構想還包括可旋轉地支承所述軸的第一軸承。有利的是,為使軸的旋 轉運動和第一軸承耦聯而設置一旋轉傳動裝置。在這種情況下,便能通過一個作用到第一 軸承上的旋轉驅動裝置來實現軸和支承於其上的旋轉元件的驅動。由於在打開快速夾緊鎖 栓的情況下可以在第二軸承處將軸移動,因而,為了拆下軸,無需拆卸旋轉驅動裝置的傳動 部件。第二軸承也優選構造為可旋轉的。旋轉元件在軸上可以抗旋轉地(亦即不相對旋轉 地)設置或者也是可旋轉地支承。本發明特別認識到利用一種滾輪形式的旋轉元件(其 具有一個或多個縱向凹槽),在輸送設備中可以將高的摩擦力傳遞到輸送物品上。為了確保 經歷很長的時間以後仍能保持相同的摩擦力,則有利的是,為清理輸送設備中的這些滾輪 而設置一滾輪刮刀。按照本發明的旋轉元件構造有一個在一個部段中包圍所述軸的旋轉體,它能被拆 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並且它只以一個圓周段貼緊在軸上。該構想的基礎是只將旋轉 元件的旋轉體的各部分靠緊到軸上以及接著再將它們相連,以此方式便可將旋轉元件固定 於輸送設備中的軸上。藉此特別是可以避免在安裝時必須經由軸端側的一端將旋轉元件 套裝到軸上。這樣,不需要拆卸支承旋轉元件的軸,就能夠實現旋轉元件在輸送設備中的安 裝和拆卸。採用玻璃纖維增強的聚醯胺製成旋轉元件,可確保旋轉元件具備特別高的機械 承載能力。在化學侵蝕的環境中,採用由特氟隆(Teflon)構成的旋轉元件是有利的。利用 由金屬製成的旋轉元件,則可以達到很高的使用壽命。按照本發明的旋轉元件例如可以構造為滾輪。但也有可能將本發明的旋轉元件構 造為齒輪。使滾輪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一個連接部段藉助於形狀鎖合相連接,其鎖 定第一和第二部分垂直於所述軸的軸線的相對運動並且釋放第一和第二部分沿軸的軸線 方向的相對運動,從而可以將各部分通過沿著所述軸的移動而相互連接和脫開。這樣,就能 夠在裝入到輸送設備中的軸上實現對旋轉元件的快速安裝和拆卸。特別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部分藉助於形狀鎖合實現的連接,其中,使第一部分的 一個部段例如制齒元件嵌接到在第二部分上構造的容納槽中,或者使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部 段嵌接到第三元件中。作為選擇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利用螺釘實現各部分的連接。按照本 發明,也可以使旋轉元件構造有兩個或多個沿縱向方向錯開的形狀鎖合部段。旋轉元件可 以特別藉助於彈簧件被壓向一止擋,以便按這種方式將軸的旋轉運動傳遞到滾輪上。
下文藉助於附圖中示意表示的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其中圖1第一輸送設備,包括許多滾輪和一滑行架;圖2第一輸送設備的軸,包括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圖3軸連同第一軸承的局部剖視圖;圖4軸連同第二軸承的局部剖視圖;圖5第一輸送設備的軸的轉動位置;圖6第二輸送設備,包括許多滾輪和一輸送容器;圖7第二輸送設備的軸及各滾輪;圖8軸連同滾輪的一個部段;圖9第二輸送設備的滾輪,其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圖10和圖11軸的一個構造為輥子的滾輪的剖視圖;以及圖1 和圖12b以及圖13、14和15滾輪及可拆分的滾輪體的其他的實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輸送設備1是一種所謂的滾道輸送機,在其上可以移動一滑行架3及溜架4。輸送 設備1設計用於在車身噴漆設備的噴漆室中使用。但它也適用於帶動車身移動通過噴漆設 備的其他區域,在這些區域內輸送設備可能會受到漆霧、清洗物質或屑料的汙染,並且在這 些區域內要避免利用高壓清洗機來清潔輸送設備1或者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為了接納滑 行架3,輸送設備1具有許多構造為滾輪25、27的旋轉元件,它們安裝在各軸5上。在每一 軸5上設置有兩個滾輪一支承滾輪25和一導向滾輪27,它用於引導滑行架3的溜架4。每一軸5均被保持於第一軸承7和第二軸承11中。軸承7安裝在第一支架9上, 軸承11處在一支架13上。各軸5經由齒形帶傳動機構21相互連接,為該齒形帶傳動機構 配置一電機形式的驅動裝置。代替齒形帶傳動機構,也可設置鏈傳動機構。支架9、13置於 支柱15、17上。這些支柱固定在包括地基基礎的地面19上。通過各軸5的驅動可以使滑行架3及溜架4由於通過滾輪25、27傳遞的摩擦力而 按照雙箭頭四移動。作為防止汙染的保護措施,輸送設備1包括用於齒形帶傳動機構21、軸5的軸承 7、11、滾輪25、27和滑行架3的溜架4的可拆去的護板10、12、14。圖2示出輸送設備1包括軸5的剖視圖。軸5以一支承部段四(支承滾輪25處 在該支承部段上)容納於第一軸承7。支承部段四藉助於可鬆脫的彈簧夾緊鎖栓32在一 連接件;34中固定於軸5上。軸承7則又抗旋轉地(亦即不相對旋轉地)連接於齒形帶傳 動機構21的傳動軸33。利用支承部段35,軸5被支承於第二軸承11中。在該第二支承部 段35中設計導向滾輪27。相應於支承部段四,支承部段35也藉助於可鬆脫的彈簧夾緊鎖 栓36在一連接件38中抗旋轉地固定於軸5上。第二軸承11在一旋轉軸承39中保持於支 架13上。圖3示出圖2的輸送設備1中用圓圈III標記的剖面區域的放大圖。護板10構 成了齒形帶傳動機構21的外殼。在朝向軸承7的側面,傳動軸33具有一分離盤34。藉助 於該分離盤34,在用於齒形帶傳動機構21的傳動軸33的通道處密封由護板構成的外殼。 以此方式將齒形帶傳動機構21封裝於外殼中。從而保護輸送設備1的齒形帶傳動機構21 免受汙染。軸承7包括一鉸鏈套筒41。在該鉸鏈套筒41中設置有構造為螺旋彈簧43的彈簧 件。螺旋彈簧43以指向傳動軸33的一端容納於鉸鏈套筒41的一個後面的部段內並且支 撐在那裡。螺旋彈簧43的指向傳動軸33的一端作用到軸5的支承部段四上。軸5的支 承部段四包括一鉸鏈體45。鉸鏈體45具有一鉸鍊表面46並且具有一鉸鏈軸線47。鉸鏈 軸線47垂直於軸5的軸線42延伸。鉸鍊表面46具有恆定不變的曲率半徑r。在鉸鏈體 45的鉸鏈軸線47中有一通孔48。在該孔48中設置一鉸鏈銷49。鉸鏈銷49具有從鉸鏈 體伸出的兩端。該兩端嵌接到兩個縫口狀的凹槽51中,此凹槽構造在鉸鏈套筒41上。在 這些縫口狀凹槽51中在鉸鏈套筒41上引導鉸鏈銷49。鉸鏈銷49具有雙重功能。鉸鏈銷 49實現了軸5與鉸鏈套筒41圍繞軸5的軸線42的旋轉耦聯。鉸鏈銷49此外還起到鉸鏈
6軸作用,其可按雙箭頭53偏移。藉助於鉸鏈銷49,軸5以其支承部段四在軸承7中可轉動 地導向。圖4示出了圖2的輸送設備1中用圓圈IV標記的剖面區域的放大圖。在第二支 承部段35中設計有一鉸鏈體55,它對應於支承部段四中的鉸鏈體45。第二支承部段35 也藉助於一根銷57在兩個縫口狀凹槽59中在第二軸承11上進行引導。第二軸承11以軸 59容納於旋轉軸承39中。旋轉軸承39固定在支架13上。作用到軸5的支承部段35上的 螺旋彈簧43將軸5的第二支承部段35保持於第二軸承11中。為了確保往圖1中所示的滑行架3的溜架實現高的和可靠的力傳遞,在滾輪25、27 的圓周表面中構造有沿圓周方向延伸的溝槽狀的凹部63、65。這些凹部63、65在支放滑行 架3的位置平行於滑行架3的溜架4延伸。凹部63、65在滑行架3的溜架4與滾輪25、27 之間引起局部提高的壓緊力。在輸送設備的運行過程中,通過槽刮刀67、69來清理支承滾輪25、27,該刮刀可轉 動地固定在第一支架9或第二支架13上。槽刮刀67、69具有齒68、70,它們嵌接到滾輪25、 27的凹部63、65中。軸承7、11和各軸5的支承部段四、35在輸送設備1中的這種設置和構造能夠實 現軸和滾輪針對於安裝及維護工作的快速拆卸和安裝為此,首先將槽刮刀67、69轉出其 與滾輪25、27的槽形凹部63、65嵌接的位置。然後,在欲實現軸5拆卸和安裝的位置拆去 用於滑行架3的溜架4的護板14。圖5是輸送設備1的一個區域的剖視圖,其中,已拆去了護板12、14。在這裡,軸5 及滾輪25、27對於維護人員來說是可以很好接近的。為了從軸承7和軸承11中取出軸5,維護人員只須將軸5沿箭頭71的方向、亦即 沿軸5的轉動軸線方向克服螺旋彈簧43的力移進軸承7中。只要第二軸承11脫開第二支 承部段35,就可以將軸5按照雙箭頭73圍繞銷49的垂直於軸5軸線42的軸線47在第一 軸承7中轉動。接著,可以從第一軸承7中拉出軸5,即,使該軸的支承部段四沿著軸承7 的軸線75在箭頭77的方向上移動。然後就可以將軸5送入相關車間中,與滾輪25、27 —起進行檢修和清理。可以採用相應於拆卸的方式來實現軸5的安裝首先,將軸5的支承部段四在輸 送設備1上插入一鉸鏈套筒41。同時使鉸鏈銷49嵌接到鉸鏈套筒41中的凹槽51中。維 護人員接著必須將支承部段四克服螺旋彈簧43的力移進鉸鏈套筒41。然後,將軸5迴轉 到軸5的旋轉軸線42。接著,通過螺旋彈簧43的力的輔助作用,就可以將軸5的支承部段 35插入軸承11中。圖6示出一種滾道形式的輸送設備101,其用於實現物品罩籠103或輸送箱通過一 生產設備的移動。輸送設備101包括大量軸105、107。每一軸105、107均容納於一個處在 支架111上的軸承109中,並且保持於一個設置在支架115上軸承113中。支架111、115 如同圖1中輸送設備1的支架那樣安裝在支柱117和119上。各軸105經由一齒形帶傳動 機構121相連接。該齒形帶傳動機構可以藉助於電機123進行驅動。而未為軸107配置任 何驅動裝置。在軸105上裝有滾輪125、127和129。滾輪125、127和1 與軸105抗旋轉地相 連接。而軸107則承載著滾輪131、133和135,這些滾輪是可旋轉地支承的。在此輸送設備中,滾輪125、127和129以及131、133和135由聚醯胺構成。圖7是輸送設備101中軸105的局部剖視圖。軸105具有一旋轉軸線102。滾輪 125具有一端面137,在其中嵌入環形元件139的一個朝向端面137的連接部段。該環形元 件139藉助於一固定螺釘141被抗旋轉地固定在軸105上。藉助一個在滾輪125的端面 143上作用的彈簧件145將滾輪125壓向環形元件139。為此,彈簧件145作用到一環形盤 147上,該環形盤貼緊滾輪125的端面143。彈簧件145用一環形元件149支撐,該環形元 件藉助於固定螺釘151被固定在軸105上。滾輪127是一輥子。它沿軸105的縱向方向延伸。在滾輪127的端面153上嵌入 環形元件155的一個連接部段。該環形元件155藉助於固定螺釘157被抗旋轉地固定在軸 105上。滾輪127另外還利用一個貼緊端面159的環形元件161防止側向移動。該環形元 件161藉助於固定螺釘163被固定在軸105上。滾輪1 相應於滾輪125的方式被裝在軸105上。它藉助於兩個環形元件165、 167、一個彈簧件169和一個環形盤171與軸105抗旋轉地相耦接。將滾輪125、127和1 構造為,使得它們可以安裝到軸105上,而不需要從軸承 111、113中將軸105拆出。相應地,輸送設備101的滾輪131、133和135和軸107也是如此。圖8示出了軸105連同滾輪125的一個部段。該滾輪125具有一滾輪體,它包括 第一部分173和第二部分175。滾輪125的第一部分173和第二部分175是可拆式相連接 的。第一部分173具有一個形狀鎖合部段,它與一個在第二部分175中構造的形狀鎖合部 段嚙合嵌接。滾輪125的第一和第二部分173、175靠緊到軸105上。藉助於該形狀鎖合, 各部分173、175圍繞軸105的軸線177的運動得以耦聯。通過環形元件139、149、彈簧件 145和環形盤147,在軸105上阻止滾輪125的第一部分173和第二部分175可能發生的側 向偏移。圖9示出了滾輪125的拆開狀態。滾輪125的第一部分173具有半圓柱體的幾何 形狀。此半圓柱體的內壁179的外形輪廓是相應於軸105的半徑r設計的。該部分173具 有第一平面的外表面180和第二平面的外表面181。在滾輪125連接到軸105上時這些外 表面180、181沿著軸延伸。其中,外表面180、181處於軸105的截面內,軸105的旋轉軸線 在該橫截面內延伸。在此,滾輪125的該部分173和滾輪125的部分175隻以圓周段182 或圓周段184貼緊在軸105上。在外表面180上構造有一制齒元件183。該制齒元件183是成弧形彎曲的並且傾 斜地從第一外表面180伸出。外表面181具有一個相應於制齒元件183的制齒元件185。 在靠緊軸105時,制齒元件183、185指向其外圓周面那邊。外表面180和181通過制齒元 件183、185而起到了滾輪125部分173的形狀鎖合部段187作用。滾輪125的第二部分175同樣成形為半圓柱體。該部分175具有第一平面的外表 面189和第二平面的外表面191。外表面189、191分別具有一個縫口狀容納槽193、195, 用於制齒元件183或制齒元件185。外表面189、191通過縫口狀容納槽193、195構成了滾 輪125的第二部分175的一個形狀鎖合部段197。通過制齒元件183、185在縫口狀容納槽 193,195中的嵌接,使滾輪125的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175形狀鎖合地連接。該嵌接可以這 樣實現,即,在第一步驟中將部分173和部分175放置到軸105上。在接著的第二步驟中,然後可以將部分173和部分175沿著軸105的軸線推移到重疊。此時部分173和部分175 便在其形狀鎖合部段處相互嵌接。圖10示出了圖7中滾輪127的剖視圖。該滾輪127具有第一滾輪部分197和第 二滾輪部分199。滾輪部分197、199分別具有一種半圓柱體的形式。第一和第二滾輪部分 197、199在三個沿軸105縱向方向錯開的部段200、202和204上形狀鎖合地相連接。為了實現第一滾輪部分197和第二滾輪部分199的形狀鎖合連接,滾輪部分197、 199分別具有三個形狀鎖合部段201、203、205和207、209和211。圖11示出了滾輪127沿圖10中線XI-XI剖切的剖視圖。滾輪部分197的形狀鎖 合部段205具有一連接面206及一燕尾槽式接合元件215。在滾輪部分199的形狀鎖合部 段中存在一連接面212及一容納槽218用於所述燕尾槽式接合元件215。形狀鎖合部段205 還包括一連接面219及一容納槽221,用於一個燕尾槽式接合元件223,它是設置在滾輪部 分199的一個連接面225上。在圖12a和12b中以及圖13、14和15中示出了滾輪形式的旋轉元件的其他實例, 具有一種可拆分的旋轉體,該旋轉體由多個部分構成。此旋轉元件可以安裝在一根軸上,而 為此不必經由軸的一個端面推進套裝這些旋轉元件。圖12a中的滾輪301具有一滾輪部分303和一滾輪部分305。圖12b示出了滾輪 301的剖視圖。滾輪部分303與滾輪部分305經由一個在軸上設置的碟片307相連接,該盤 片通過螺釘309、311被固定於滾輪部分303和305中。圖13中的滾輪401具有滾輪部分403、405,它們具有連接部段,在這些連接部段中 構成具有鉤式幾何形狀的形狀鎖合元件407、409。圖14中示出了一種滾輪501,其具有滾輪部分503、505以及連接元件507、509,它 們是成圓弧形彎曲的。該滾輪501用於連接到一種多角式的成型軸上。圖15示出了一種滾輪601,其包括滾輪部分603、605,它們藉助於兩個導軌607、 609相互連接。導軌607、609具有一種燕尾槽形的橫截面。滾輪部分603和605在其指向 軸的部段中具有一空隙部611、613。空隙部611、613用於嵌接一制齒元件,該制齒元件設置 在軸上。藉此便能夠實現從軸到滾輪601的轉矩傳遞。應該提到,特別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從軸上去掉所描述的滾輪,S卩,藉助於釺子或 鋸子破壞滾輪。然後,可以再用所描述的多體式構造的滾輪體來代替那些通過破壞而去掉 的滾輪,不需要為此在輸送設備中將軸拆下。概括地,可確定如下優選特徵輸送設備1具有至少一個旋轉元件25、27以及一根 承載所述旋轉元件25、27的軸5。軸5在第一支承部段四上容納於第一軸承7中。該軸還 以第二支承部段35保持於第二軸承11中。軸5的第一支承部段四在第一軸承7中可以 這樣進行偏移,從而隨此將所述軸5的容納於第二軸承11中的第二支承部段35予以脫開。 按照本發明,所述軸可以構造為能旋轉運動的或者構造為固定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設備,特別是輸送設備(1),包括至少一個特別是構造為滾輪的旋轉元件05, 27)和一根承載所述旋轉元件05,27)的軸(5),該軸以第一支承部段09)容納於第一軸 承(7)中並且以第二支承部段(35)保持於第二軸承(11)中;其特徵在於,所述軸(5)的 第一支承部段09)能夠在第一軸承(7)內偏移,從而使得第二支承部段(3 從第二軸承 (11)中脫開。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設有一彈簧件(43),該彈簧件對所述軸 (5)施加力,以便將第二支承部段(3 保持於第二軸承(11)中。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軸(5)在第二支承部段(35)脫 開時能夠在第一軸承(7)中圍繞一軸線07)轉動。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軸圍繞所述軸線07)轉動時,能夠 將所述軸(5)的支承部段09)從其第一軸承(7)中拉出。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之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軸承(7)圍繞一條旋 轉軸線可旋轉地支承,該旋轉軸線對應於所述軸(5)的旋轉軸線02)。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設置旋轉傳動裝置09,51),用於使所述 軸(5)的旋轉運動和第一軸承(7)耦聯。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為所述第一軸承(7)配置一旋轉驅動裝置 (21,23)。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之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軸承(11)是可旋轉 地支承的。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之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元件(125,127,129, 131,133,135,301,401,501,601)具有包圍所述軸(105,106)的旋轉體,該旋轉體能被拆 分成至少一個第一部分(17 和一個第二部分(175),其中,所述旋轉體以一圓周段(182, 184)貼緊在所述軸(105,106)上。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部分(173)和第二部分(175) 在一個部段(187,197)中藉助於形狀鎖合相連接,其中,該部段(187,197)鎖定所述第一部 分(173)和第二部分(175)垂直於所述軸(105)的軸線(102)的運動並且釋放所述第一部 分(173)和第二部分(175)沿所述軸(105)的軸線(102)方向的運動。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形狀鎖合是通過在所述第一部分 (173)上設置的制齒元件(183,18 構成的,該制齒元件嵌接到在所述第二部分(17 上構 造的容納槽(193,195)中,或者,所述形狀鎖合通過一固定元件(301,311)實現。
12.按照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設置兩個或多個沿縱向方向錯開 的形狀鎖合部段000,202,204),用於實現旋轉體的第一部分(197)和第二部分(199)的形 狀鎖合連接。
13.工業上的乾燥設備、清潔設備和/或噴漆設備,其包括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項 所述的設備,作為用於移動車身的輸送設備(1)。
14.一種用於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項設計的設備(101)的旋轉元件,特別是滾 輪(125,127,129,131,133,135,301,401,501,601),包括一旋轉體,該旋轉體在一個部段中 包圍用於保持所述旋轉元件的軸(105,106);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體能被拆分成至少一 個第一部分(17 和一個第二部分(175),該旋轉體以一圓周段(182,184)貼緊在所述軸(105,106)上,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73)和第二部分(175)在一個部段(187,187)中藉助 於形狀鎖合相連接,該部段鎖定所述第一部分(17 和第二部分(17 垂直於所述軸(105) 的軸線(10 的運動並且釋放所述第一部分(17 和第二部分(17 沿所述軸(10 的軸 線(102)方向的運動。
15.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轉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形狀鎖合是通過在所述第一 部分(17 上設置的制齒元件(183,185)構成的,該制齒元件嵌接到在所述第二部分(175) 上構造的容納槽(193,195)中,或者,所述形狀鎖合通過一固定元件(301,311)實現。
16.按照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旋轉元件,其特徵在於,設置兩個或多個沿縱向方向 錯開的形狀鎖合部段000,202,204),用於實現旋轉體的第一部分(197)和第二部分(199) 的形狀鎖合連接。
17.一種用於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項設計的輸送設備及按照權利要求14至16之 一項設計的旋轉元件的軸;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元件(12 經由彈簧件(14 被壓向一止 擋(139)。
18.按照權利要求17所述的軸,其特徵在於,所述止擋(139)將所述軸(105)的旋轉運 動傳遞到所述旋轉元件(12 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備,特別是輸送設備(1),包括至少一個特別是構造為滾輪的旋轉元件(25,27)和一根承載所述旋轉元件(25,27)的軸(5),該軸以第一支承部段(29)容納於第一軸承(7)中並且以第二支承部段(35)保持於第二軸承(11)中。按照本發明,所述軸(5)的第一支承部段(29)能夠在第一軸承(7)內偏移,從而使得第二支承部段(35)從第二軸承(11)中脫開。
文檔編號B65G39/09GK102126608SQ20111000511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明者A·費德曼, T·維歇爾曼 申請人:杜爾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