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17 17:58:11 4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胃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容易反覆發作,其病因除了飲食不節之外,不安、憤怒、煩躁等神經系統異常也可對胃部造成傷害,導致脾胃功能紊亂,其症狀多表現為脾虛氣滯、飲食停聚、脘腹痞滿、積痛腸鳴、便溏便瀉、大便乾燥、口苦咽幹、短氣乏力、多汗等。目前治療胃病的藥物一般是採用西藥治療為主,但西藥存在治療成本高,治療時間長,反覆性大,還存在著一定的副作用,對人體臟器損害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見效快、治療效果好的治療胃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制馬錢子100 150份、硫磺100 150份、象皮200 250份、雞內金200 250份、海螵蛸200 250份、田七200 250份、西洋參200 280份、甘草200 250份、制山楂200 250份、木香100 125份、白芨200 250份、川貝200 250份、砂仁200 250份、制青黛粉200 250份、蜂蜜200 250份。上述藥物各原料的優選重量份為制馬錢子125份、硫磺130份、象皮235份、雞內金225份、海螵蛸215份、田七218份、西洋參245份、甘草220份、制山楂230份、木香118份、白芨228份、川貝230份、砂仁235份、制青黛粉218份、蜂蜜230份。本發明所述的治療胃病的藥物,其劑型可以是醫學上可接受的任何劑型,具體可以是蜜丸。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治療胃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按配方稱取各原料,備用;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細粉;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細粉;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細粉;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和蜂蜜混合均勻,按需要製成不同的製劑,具體可以是蜜丸。上述方法的步驟I)、2)和3)中所述細粉的粒度100 300目。本發明的配方中制馬錢子,味苦、性寒,歸肝、脾經,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硫磺,味酸,性溫,歸腎經、脾經、肝經、大腸經,補火壯陽、溫脾通便、殺蟲止癢;象皮,味甘鹹,性溫,入脾經,止血、斂瘡;雞內金,味甘,性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海螵蛾,味鹹、潘,性微溫,歸肝、腎經,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斂瘡;田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經、胃經、心經、肺經、大腸經,止血、散血、定痛;西洋參,味甘辛、性涼,入心、肺、腎三經,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甘草,味甘、性平,歸十二經,調和諸藥,共奏軟堅散結、化瘀通絡、去瘀生新;制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經,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木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肝、肺經,理氣調中、燥溼化痰;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歸肺、肝、胃經,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川貝,性涼,味甘、平,入肺經、胃經,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砂仁,味辛、性溫,歸脾經、胃經、腎經,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制青黛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胃、肺、大腸經,調補脾胃、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本發明所述藥物的服用方法為每天服用相當於原料藥20g重量的藥物,分2次服用,在飯前或飯後半小時服用效果較佳,15天為一個療程,大部分患者服用3個療程即可治 愈。本發明基於祖國醫學對胃病的發病機理和治療原則,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扶正培本、疏肝理氣、去積化食、活血散結、平肝和胃、清熱鎮痙的天然植物藥,按中醫理論組方而成,對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療效。同時本發明的藥物無需煎煮,無苦澀感,富含蛋白質、葡萄糖、有機酸、脂肪油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利於人體吸收,增強體質,且服用方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I)按以下表I中實施例1的配比稱取各原料,備用;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100目細粉;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100目細粉;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100目細粉;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與蜂蜜混合均勻,送入制丸機,製成蜜丸。實施例2I)按以下表I中實施例2的配比稱取各原料,備用;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300目細粉;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300目細粉;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300目細粉;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與蜂蜜混合均勻,送入制丸機,製成蜜丸。實施例3I)按以下表I中實施例3的配比稱取各原料,備用;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200目細粉;
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200目細粉;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200目細粉;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與蜂蜜混合均勻,送入制丸機,製成蜜丸。實施例4I)按以下表I中實施例4的配比稱取各原料,備用;
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100目細粉;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300目細粉;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100目細粉;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與蜂蜜混合均勻,送入制丸機,製成蜜丸。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制馬錢子100 150份、硫磺100 150份、象皮200 250份、雞內金200 250份、海螵蛸200 250份、田七200 250份、西洋參200 280份、甘草200 250份、制山楂200 250份、木香100 125份、白芨200 250份、川貝200 250份、砂仁200 250份、制青黛粉200 250份、蜂蜜200 25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胃病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份為制馬錢子125份、硫磺130份、象皮235份、雞內金225份、海螵蛸215份、田七218份、西洋參245份、甘草220份、制山楂230份、木香118份、白芨228份、川貝230份、砂仁235份、制青黛粉218份、蜂蜜23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癌症的藥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的劑型為蜜丸。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胃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各原料,備用; 2)取硫磺、制馬錢子和象皮分別粉碎成細粉; 3)將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白芨、川貝和制青黛粉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細粉; 4)將甘草、制山楂、木香和砂仁混合,洗淨,烘乾,研磨成細粉; 5)將步驟2)、3)和4)製得的細粉與蜂蜜混合均勻,按需要製成不同的製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胃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I)、2)和3)中所述細粉的粒度100 300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治療胃病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劑的劑型為蜜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病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該藥物由制馬錢子、硫磺、象皮、雞內金、海螵蛸、田七、西洋參、甘草、制山楂、木香、白芨、川貝、砂仁、制青黛粉和蜂蜜配製而成,其製備方法是將制馬錢子等14味中藥材粉碎成細粉後,與蜂蜜混合製成蜜丸。本發明諸藥合用,攻補兼施,具有溫胃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對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33/04GK103007172SQ2012105690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閆位國 申請人:廣西東興市創新特色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