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七郎八虎都什麼名字(楊家將七郎八虎誰最厲害)
2023-06-06 04:55:18
(楊業)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
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
——《宋史》
根據宋史的記載,楊業確實有七個兒子,分別是延朗、延浦、延訓、延玉、延環、延貴、延彬。在北伐時,楊延玉戰死,其餘的幾個兒子在楊業去世後都有封賞。楊業這七個兒子楊延朗出名,他又名楊延昭,在楊業之後抵抗遼軍,威震邊庭。
在演義小說和評書中,七郎八虎的故事就更精彩了。
楊家將有兩代七郎八虎,第一代是火山王楊袞的七個兒子一個義子,分別是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楊繼亮(義子高懷亮)。相比於第一代,更為人所熟知的還是楊繼業和老太君的七個兒子一個義子,這就是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光、楊延輝、楊延德、楊延昭、楊延嗣、楊延順(義子)。
七郎八虎的名字在不同書中也是多有不同。古本的《楊家將傳》中,楊家七兄弟分別是淵平、延定、延輝、延朗、延德、延昭、延嗣。在京劇《鐵旗陣》中,七兄弟都是單名,分別是大郎楊泰,二郎楊正,三郎楊高,四郎楊貴,五郎楊春,六郎楊景,七郎楊希。隨著評書的流傳,七郎八虎定型為「平定光輝,德昭嗣順」。
楊家兄弟八個都是自幼學習楊家槍法,個個槍法精湛,武藝超群。
楊家槍法是火山王楊袞融合北霸六合槍和天下六大名槍精要而成,是天下一絕。另外,當年楊袞還和老丈人飛錘將金良祖學了走線銅錘絕技,也流傳給了子孫,楊家將多用這個當作輔助。
楊大郎、楊二郎、楊三郎
在評書中,楊大郎、楊二郎、楊三郎三人的戲份不算多,主要在金沙灘。
雙龍會設宴,遼軍設下埋伏圍攻宋太宗。在緊要關頭,楊大郎假扮皇帝,楊二郎假扮八賢王,帶著眾兄弟出去吸引遼軍,好讓父親楊繼業趁亂帶走皇帝。
金沙灘會盟臺,楊大郎一箭射死遼國天慶梁王,開始了慘烈的大戰。大郎因為假扮皇帝,在輦駕之上,身上沒有盔甲護身,手中又沒有得力兵器,竟然被番將胡達一槍刺死。
大郎慘烈而死,兄弟們紅了眼。二郎一槍刺死胡達,帶領兄弟們往外衝。此時,第一道城門正放下千斤閘。二郎策馬前衝,人借馬力,馬借人威,硬生生把千斤閘託起二尺多高。眾兄弟剛走脫,遼國元帥韓昌遠遠趕來,一箭射中二郎的右膀子上,千斤閘當即落了下來。二郎被困在裡面出不來,遼軍亂箭齊發,當場身亡。
八郎剛逃出城門,卻被遼軍阻攔,砍傷了馬。關鍵時刻,三郎趕來,與他換了馬,又奮力殺出一條血路,讓八郎衝了出去。這一來,三郎被圍當中,他一連挑落七員遼國大將,卻終因寡不敵眾,連中十一箭。三郎騎的傷馬也支撐不住,將他扔下馬來。這一下,三郎再也起不來了,番兵衝過來從他身上踏過去,馬踏如泥。
楊家三兄弟一世英雄,同日為國捐軀。正所謂,大郎替主把命喪,二郎替了八賢王,三郎馬踏入泥漿。
楊四郎
評書中關於楊四郎的描述基本是沒有,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古本的《楊家將演義》和其他版本中,四郎卻有不少的故事。金沙灘之戰後,四郎被遼國俘虜,將「楊」字一分為二,化名「木易」,娶了遼國的鐵鏡公主。其後有四郎幫八姐九妹盜取老令公寶刀,出關探母,助取鳳發等經典故事。
楊四郎從小性格叛逆,為人隱忍,一生背負的屈辱非人能忍。要論武力,四郎槍法自成一格,在河東時就曾力戰呼延贊、高懷亮,並且他尤其擅使走線銅錘。
四郎的結局,在不同版本中不同。《楊家將演義》中是大宋取得幽州,平定大遼,四郎和公主返回宋朝善終。戲曲中是在四郎和八郎夫妻周旋下,宋遼籤訂盟約,至此再無戰事。楊四郎則遵守和鐵鏡公主的約定,留在遼國直至去世。這個是最符合歷史的,也是四郎結局正統版本。在楊家眾兄弟中,四郎是少有的善終高壽之人。
至於《忠孝節》中四郎的結局完全變了。宋遼議和後,佘太君索要四郎。至此,蕭太后知道愛婿是敵人的兒子,鐵鏡公主羞愧自殺,四郎被迫歸宋。在皇帝與文武百官講情的情況下,佘太君仍然逼死四郎。相信這個結局沒人喜歡,傳播也不廣。
楊五郎
楊五郎是個脾氣暴躁,力氣極大的人,喜歡使用槍和車輪大斧。
宋朝攻打北漢時,楊家父子救應河東。楊五郎第一個出陣與宋朝猛將呼延贊大戰四十多回合不分勝負。
血戰金沙灘時,土城有兩道城門。過了第一道城門後,大郎、二郎、三郎先後慘死,剩餘的五兄弟來到第二道城門已經上鎖。五郎當即掛起長槍,用大斧劈開鎖頭,又和七郎一起推開城門。就這麼耽擱之下,遼軍已追來,五兄弟在廝殺中分散。五郎自己一人衝殺出來,見不到兄弟,悲憤的要自刎,幸遇見五臺山禪師,去五臺山當了個頭陀。
楊五郎是楊家最神秘的人,也是貢獻最大的人。六郎從兩狼山衝去後,曾遇見五郎,他沒有和兄弟回家。五郎並不是害怕了,他曾在幽州冒著雨點般的疾箭背出宋太宗二十裡眼都不眨,楊家兒郎從不懼死。五郎是要再學武藝,後來為了避免奸臣迫害,老太君曾讓五郎帶了一部分楊家子弟上了五臺山,又加上其他一些僧人,他把楊家棍、楊家刀、楊家槍悉數傳授,培養了一批武僧。
後期的五郎實際已經成為一代武學宗師,相傳五郎八卦棍就是他所創。
楊家將後期,五郎也多有下山幫忙。宋真宗時期,皇帝外出遊玩被遼軍包圍。楊五郎帶幾百僧兵拼死相救,救下了宋真宗返回汴梁。宋真宗非常感激,但多次犒賞都被五郎以出家人拒絕。後來,在楊五郎歸天后,宋真宗讓人塑造了一尊鎦金銅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結了心願。
楊六郎
楊六郎智勇雙全,有大將之風。論武藝,六郎深得楊家槍精髓,他的槍法又快又巧,可以在戰鬥中找出對手的破綻出奇制勝。
血戰金沙灘中,只有六郎和七郎一起衝了出來。其後,又經被困兩狼山,楊繼業撞死李陵碑,七郎被潘仁美射殺,竟然只剩六郎一人歷經艱險回到家中。
經過金沙灘之戰,楊家元氣大傷,六郎擔起了大任。此後六郎擔任三關大帥,多次大戰遼軍,曾單挑戰敗與他不相上下的遼國元帥韓昌,更是曾憑智慧凝冰築城,大擺牤牛陣退遼軍。雖然沒有了眾兄弟,但是嶽勝、孟良、焦贊、楊興等邊關二十四將都是六郎的好幫手,其後又有王蘭英、穆桂英等人相幫,依然威震遼國。
當年兩狼山之戰後,楊繼業屍骨被存放在遼國洪羊洞內。六郎打聽到消息後,讓孟良前去盜骨,焦贊暗中跟隨而去。孟良不查之下,以為焦贊是敵人,劈死了他,痛悔不已,將老令公屍骨交給老兵送回天波府,自盡而死。六郎和兩人雖然沒結拜,卻是情同骨肉,知道後傷感不已。
自孟良焦贊去世後,楊六郎一直鬱鬱寡歡,不再上朝。一日大街上忽然出現一隻白額猛虎,直去宮殿,八賢王一箭射去,正中虎頸,虎帶箭逃跑,不見蹤跡。這隻猛虎正是六郎睡著之時前去宮殿的,因為六郎是白虎星下凡。八賢王這一箭射去,六郎重疾而死。其實,這是六郎命數該盡。
楊七郎
楊七郎實際是楊家最小的兒子,最受寵愛。雖然年紀小,七郎卻是力氣最大,槍法最強。七郎的槍法也是深得楊家槍精髓,他用的是丈八蛇矛槍,繼承的是快、猛、狠,與他交戰,一般很快就會結束,沙裏海、沙裡江、兀環奴等猛將幾下就被結果了。
在評書中七郎出場雖然短暫,卻是前期最重要的人物。七郎是個脾氣暴躁而富有正義感的少年郎,拳腳功夫槍法都是一流,天齊廟打擂力劈潘豹;單騎走幽州,力殺四門。當時有著遼軍最怕楊家將,楊家將中最怕楊七郎的說法。
血戰金沙灘,七郎也是奮力殺了出來。其後七郎和六郎為救父親被困在了兩狼山,他冒死殺出重圍去求援,卻被潘仁美父子設計連射一百零三箭,七十二箭穿前胸,慘烈而死。
在《楊家將演義》中,七郎就更神了。潘仁美把七郎吊起後,讓軍士放箭,卻沒一箭能射中他。不過,七郎也知道潘仁美不放過他,就告訴士兵遮住他的眼睛就可以了。士兵割下七郎的眼皮遮住眼睛,然後再放箭,七郎萬箭穿身而死。
楊八郎
楊八郎是楊繼業的義子,不過和親兒子沒有區別。
楊八郎本姓王,是楊繼業好友的兒子。在評書中,老令公說過八郎父親姓王,是他結拜兄弟,當年八郎剛出生時,他家遭遇滅頂之災,託家將把他給了楊家,從此當親生兒子養育。
八郎的年紀最小,武藝也是略差。血戰金沙灘時,可以說二郎、三郎都是因八郎而死。在重重遼兵包圍下,八郎被遼國俘虜。遼國三公主玉鏡看上了八郎,並勸說他被殺只能落個忠義的名聲,活著以後才有機會回中原,他就報了個假名王順,做了遼國的駙馬。
在評書中,八郎的故事比四郎多。兩狼山時,八郎曾給楊繼業、六郎、七郎送飯,楊繼業怒斥他幾個哥哥喪命,他卻享受榮華富貴,對他很是傷心,告訴了他的身世,趕走了他。八郎也是一個隱忍的人,七郎在兩狼山突圍時八郎曾放水,六郎能衝出來也多虧了八郎囑咐公主放水,以後八郎還曾幫助孟良盜鳳發,助他逃脫。
在戲曲中,也有不少八郎的故事。四郎探母后,乘著北巡之際到八郎處,告訴他老母在三關,八郎也曾乘機探母,並與老太君定下破遼計策。最終宋遼和議,也是八郎和四郎的周旋,八郎也得善終。
七郎八虎中,要論武藝槍法勇狠力大的七郎為第一。研究槍法的規律與變化化槍為棍的五郎第二,槍法快巧的六郎第三,槍法自成一格的四郎第四。大郎、二郎、三郎表現不多,以三郎表現最好,連挑八員遼將,年紀最小的八郎最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