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0:41:26 1
專利名稱: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浮選精礦脫水乾燥用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方法及清洗裝置,尤其適用於帶有水玻璃藥劑的浮選精礦脫水。
背景技術:
礦料球磨細化浮選,是獲取含量低和/或從伴生礦中獲取所需礦產的一種有效方法。中空結構的微孔陶瓷過濾板是通過微孔毛細管效應,由真空負壓抽吸力在過濾板兩面形成一定壓差,過濾板在溼潤狀態下,依靠毛細效應使礦漿中水被抽吸,而氣體和固體顆粒不能通過,將固體顆粒阻隔在過濾板二側,從而達到礦漿的固液分離。以此為分離元件組成的陶瓷過濾機,由於其優良的固液分離功能,在礦山浮選精礦脫水乾燥中得到重視和應用。但根據所選礦產及礦藏不同,有時人們為提高浮選精礦品位及選擇性礦物獲得,通常會加入一些藥劑來提高浮選效率,而水玻璃往往被首選用作上述浮選藥劑。然而選礦泥漿中加入水玻璃後,雖然提高了浮選礦品位及回收率,但因水玻璃分子結構具有高的粘附性,易造成礦漿粘附在濾板表面及滲入濾板孔內(尤其夾雜礦漿微粒)堵塞濾板,其堵塞程度與水玻璃用量成正相關,嚴重會導致過濾板微孔完全堵塞,使過濾板失去功能。而且添加有水玻璃礦漿造成堵塞後清洗十分困難,採用通常濾板清洗方式——酸液浸泡及反衝洗+超聲振動,仍難以達到清洗再生目的,因此其堵塞不能清洗成為困擾精礦浮選的一大嚴重障礙。對此人們曾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清洗,例如採用在中空過濾板中注入可燃性氣體或液體,通過表面引燃燃燒使水玻璃降粘的火燒法,然後再進行通常清洗。此方法不僅功效甚小,而且可燃性氣體或液體掌握不好,還會造成損害過濾板及過濾機。
中國專利02118202.7公開了一種在水玻璃精密微孔過濾精製工藝中,過濾元件被堵塞後清洗方式,是將熱水從過濾機出液口送入過濾管內,再將壓縮空氣從出液口送入微孔過濾管內進行氣——水反吹清洗;以及輔以採用化學液循環化學清洗。然而此種清洗方式並不適用於礦山精礦脫水用陶瓷過濾板的清洗,因為陶瓷過濾板微孔極細,氣體十分難以通過,水玻璃粘附濾板表面及伴有礦漿微粒堵塞微孔,此種氣——水反吹清洗無任何作用,因此上述方法仍然無法使添加水玻璃浮選造成堵塞的過濾板得到有效清洗恢復過濾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清洗簡單,效果好,且成本低,操作性好的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過濾機上採用上述清洗方法的專用裝置。
本發明第一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在對過濾板進行清洗時,首先在礦漿槽內注入鹼濃度為2-8%的稀釋鹼液,使過濾板在此鹼液中浸泡,水玻璃粘性降低,然後再用鹼液從反洗口進入反衝洗,同時進行超聲清除。具體說,本發明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包括超聲清洗,其特徵在於超聲清洗前,先使過濾板在2-8%的清洗鹼液中浸泡,使粘附物降粘,然後再用相同或接近前述濃度的清洗鹼液由反洗口注入過濾板由內外向反衝洗,開啟超聲振動,直至過濾板恢復過濾功能。
本發明清洗鹼液浸泡及從濾板內向外反衝洗,其功能是使粘附在過濾板表面及滲入過濾板微孔中水玻璃成份降粘,浸泡時間視水玻璃粘著情況而定,通常浸泡10-30分鐘即可使水玻璃降粘,達到可以清除程度。反衝清洗鹼液,其濃度可以與浸泡鹼液濃度相當,也可以在給出濃度範圍略有變化。所說清洗鹼液更為適宜濃度為鹼濃度3-5%。
本發明所述清洗鹼液濃度,並無特別精確限定,本發明給出的僅是一種實驗較佳效果值,鹼濃度過低,分別會導致一清洗時間被延長,二清洗能力降低,造成清洗效果下降,影響再次過濾效率;鹼濃度過高,也分別會導致一造成清洗成本加大,並且濃度增加與清洗效果並不成正比,二過高的鹼濃度也會造成對過濾機械設備及陶瓷過濾板腐蝕損害。經試驗表明本發明清洗鹼液當鹼度達到PH10以上,就表現出對水玻璃有較好的降粘效果,在超聲振動下可以得到清除。
本發明所述清洗鹼液,經試驗表明原則上對配製鹼源無特別要求,但從經濟及操作考慮,較好為採用碳酸鈉、氨水、氫氧化鈉等常用易得鹼源,其中尤以採用碳酸鈉鹼源為優,其不僅具有價格低廉,來源廣泛易得,而且可溶性好,溶解度大,容易配製清洗溶液,操作也方便,生產安全性好,且對人體、陶瓷、金屬腐蝕極小,基本無不良影響,是清除水玻璃附著優選清洗鹼液。
為提高清洗效能,加快清洗速度,本發明一種較好是將清洗鹼液適當加熱例如40-60℃,熱清洗鹼液浸泡及由過濾板內向外反衝洗,加快了清洗速度和清洗效果。
對於一些還含有其他物質造成的嚴重堵塞,例如碳酸鹽類礦物對過濾板微孔堵塞,在本發明鹼洗後還可以輔以酸液二次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
本發明第二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在過濾機原有清洗裝置基礎上,再增加鹼液浸泡及反清洗裝置。具體說,本發明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裝置,包括微孔陶瓷過濾機及超聲振動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濾機料槽和過濾板反洗入口連接有鹼液儲罐、鹼液循環泵及閥控管路。
為防止清洗鹼液中含有固體微粒在對過濾板反洗時造成堵塞,鹼液反洗管路中串接有過濾器,以過濾除去清洗鹼液中固體顆粒。
為有效對清洗鹼液加熱,本發明清洗鹼液儲罐中可以設置有電加熱器或採用中空夾套結構或向儲罐中通以熱蒸汽等方式,使清洗鹼液得到加熱。
其次,為防止加溫鹼液在輸送過程中冷卻,而降低清洗效果,本發明還可以在鹼液輸送管路中串接有管道加熱器。
此外,清洗鹼液儲罐與輸送泵間還設置有伸縮節,以降低泵工作時對硬連接管路造成振動的不良影響。
本發明還在泵出口與清洗鹼液儲罐間接有洩流調壓迴路,以調節清洗鹼液壓力,此外,洩流調壓迴路還具有對鹼液攪拌作用,可以省略另設鹼液攪拌裝置。
本發明由於採用對過濾板鹼液浸泡,從而使水玻璃及被水玻璃粘連的礦漿微粒對過濾板粘著力降低,以及鹼液反衝洗,使堵塞在過濾板微孔內的水玻璃及礦漿微粒,在鹼液不斷反衝下降粘溶解,在內外清洗鹼液及超聲振動共同作用下可使附著及堵塞物脫離過濾板,使過濾板堵塞疏通,從而達到對過濾板有效清洗,使濾板再生恢復過濾功能,從而根本上解決了添加水玻璃選礦造成過濾板堵塞無法清洗的困境。也為酸洗+超聲不能達到有效清洗的微孔陶瓷過濾機,提供了一種經濟有效的清洗方法。本發明清洗鹼源,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清洗成本低。對鹼液加溫,以及再輔以酸洗,更是提高了清洗效果和效率。
以下結合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附圖為本發明實施例增加的清洗裝置簡化清洗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參見附圖,在陶瓷過濾機1原有清洗裝置基礎上增加有內置電加熱器的清洗鹼液儲罐13,內存放有加熱至約50℃左右、濃度為3%的碳酸鈉鹼溶液,鹼液儲罐出口通過閥12、減振伸縮節11與循環輸送泵進口相連,泵出口一路經閥9、輸送管2向過濾機料槽輸送清洗鹼液;另一路經閥7、串接的過濾器6及輸送管3,與微孔陶瓷過濾板反洗入口相連。二輸送管路中均串接有管道加熱器4,其中反洗管路中還設有壓力顯示或控制器5。泵出口還通過閥8、連接管路10與清洗鹼液儲罐相連,組成洩流調壓迴路,以調節反洗鹼液壓力。
對過濾板清洗時,排出過濾槽內浮選礦漿,開啟閥12、循環輸送泵及閥9向過濾機料槽內加入加熱的清洗鹼液,注滿後關閥9,開動過濾機使過濾板旋轉浸泡10-30分鐘,使過濾板表面附著水玻璃軟化(時間視粘著物鬆動而定);開啟超聲振動,同時開啟閥7向過濾板反洗口注入壓力清洗鹼液,在超聲振動及反衝洗共同作用下,使堵塞附著物脫離過濾板,上述清洗過程直至過濾板恢復過濾功能(過濾板恢復原色)。反洗鹼液壓力由調壓迴路中閥8調節分流壓力,使反洗液維持約0.08MPa壓力。調配鹼液時,還可以關閉閥9和閥7,打開閥8,使鹼液循環。
此外,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清洗鹼液,以及採用其他加熱方式,如向儲罐內通以蒸汽,或採用夾套加熱,這些非實質性改變均屬本發明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包括超聲清洗,其特徵在於超聲清洗前,先使過濾板在2-8%的清洗鹼液中浸泡,使粘附物降粘,然後再用相同或接近前述濃度的清洗鹼液由反洗口注入過濾板由內外向反衝洗,開啟超聲振動,直至過濾板恢復過濾功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清洗鹼液濃度為3-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清洗鹼液的鹼源為碳酸鈉、氨水、氫氧化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鹼源為碳酸鈉。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清洗鹼液加熱至40-60℃。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的清洗方法,其特徵在於鹼洗後再換用酸液二次清洗。
7.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裝置,包括微孔陶瓷過濾機及超聲振動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過濾機料槽和過濾板反洗入口連接有鹼液儲罐、鹼液循環泵及閥控輸送管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鹼液輸送管路中串接有管道加熱器。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鹼液反洗管路中串接有過濾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裝置,其特徵在於鹼液儲罐與循環泵間有閥控調壓迴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浮選精礦脫水乾燥用微孔陶瓷過濾板清洗方法及清洗裝置,其特徵是在超聲清洗前,先使過濾板在2-8%的清洗鹼液中浸泡,使粘附物降粘,然後再用相同或接近前述濃度的清洗鹼液由反洗口注入過濾板,開啟超聲振動,清洗至過濾板恢復過濾功能。從而使水玻璃及被水玻璃粘連的礦漿微粒對過濾板粘著力降低,在內外清洗鹼液及超聲振動共同作用下可使附著及堵塞物脫離過濾板,使過濾板堵塞疏通,從而達到對過濾板有效清洗,使濾板再生恢復過濾功能,從而根本上解決了添加水玻璃選礦造成過濾板堵塞無法清洗的困境。
文檔編號B01D41/00GK1721036SQ200510040730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3日
發明者何衛平, 汪伯川, 吳伯明, 錢均新 申請人:江蘇省宜興非金屬化工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