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23:37:16

專利名稱: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再生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包括檢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和礦井通信聯絡系統。其中,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是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中的重點工作。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是指煤礦井下發生緊急情況下,為遇險人員避險提供生命保障的設施、設備、措施組成的有機整體。近兩年來,全國煤礦企業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的要求,大力推進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工作。
iH^一五」期間,我國首次提出以應急避難空間為基礎的煤礦新型安全防護體系,通過在井下布置救生艙、避難所與礦井各系統結合形成救援網絡,在煤礦事故中為被困作業人員提供應急避難空間,降低煤礦事故死亡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分別於2011年I月25日和3月21日,聯合下發了《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和《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基本規範(試行)》的規定,要求「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建設採取避難硐室,突出煤層的掘金巷道長度及採煤工作面走向長度超過500米時,必須在距離工作面500米範圍內建設避難硐室或設置救生艙。煤與瓦斯突出以外的其它礦井,從採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額定防護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須在採掘工作面1000米範圍內建設避難硐室或設置救生艙」。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中央企業和國有重點煤礦中的聞瓦斯、開米各易自燃煤層的礦井,要完成緊急避險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礦完成緊急避險系統的建設完善工作。根據世界各國對礦井事故的調查,在火災、爆炸等事故發生現場瞬間受到傷害死亡的礦工只佔事故傷亡總人數的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礦工都是因為在火災、爆炸後不能及時升井或逃離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現場,導致窒息或中毒死亡。如何在礦難發生後為井下被困的倖存人員提供躲避有毒氣體環境及其它傷害的密閉空間,為其提供必須的生存條件,延長其生存時間,直至救援人員到達,成為礦井救援的一個重要課題。這種當井下發生災難事故時,為無法及時撤離的遇險人員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閉空間被稱為井下緊急避險設施。該設施對外能夠抵禦高溫煙氣,隔離有毒有害氣體,對內提供氧氣、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氣體,創造生存基本條件,為應急救援創造條件、贏得時間。I、國內外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的現狀I. I產煤發達國家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現狀國外一般規定,煤礦井下避險系統的類型由煤礦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自主選擇,以滿足煤礦井下人員避險需要為原則。加拿大自1928年Hollinger礦發生死亡39人的火災後,就出現通過面罩供氧的初級避難硐室(密封起來的廢棄巷道,採用礦井壓風系統提供呼吸空氣),最初沒有二氧化碳吸收系統,在密閉硐室內不到10小時二氧化碳濃度達到25%,造成人員死亡。後來出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處理系統,緊急避險體系擴展到救生艙、自救器、直通地面的通訊系統、避難硐室(救生艙)內的食物、飲水及供氧系統,加拿大通過立法形式強制礦山執行。這一套理論已取得效果,2006年I月29日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鉀鹽礦發生火災事故,井下72名礦工逃進井下「避難站」,被困36小時後全部被救,避難所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加拿大煤礦井下避難硐室與可移動式救生艙配備比例約為1:5,使用的可移動式救生艙以硬體為主。南非20世紀70年代出現把壓風管引入盲巷形式的簡易避難所。緊急避險研究主要針對礦井爆炸、火災等事故,在距離工作面一定距離內建設庇護所, 配有通風設備、救援電話、備用自救器和飲用水,礦工在逃生指示裝置的指引下,在可攜式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時問內撤離到最近的安全庇護所,等候救援。南非通過立法要求礦山企業建設安全避難所並納入應急救援體系,井下避難所己是南非礦山應急救援中一項成熟而有效的安全設施。2003年和2005年南非兩個特大金礦先後發生停電和火災事故,當時一個礦井井下有3400多人,只死亡9人,救護隊從井下各個避難所內救出280人;另一個礦井在2600人返回地面後,發現52人失蹤,兩天後在井下避難所找到,全部安然無恙。澳大利亞自2000年一直使用可移動式救生艙,還採用「自救器+中繼站」避險設施。美國早期避險理論始於避難硐室研究,在井下利用水泥砌塊建造避難隔離牆,或在巷道頂板和兩幫上懸掛隔離屏障形成隔離空問,供遇災礦工避險等待救援。這一原始避險理論持續到2006年I月西維吉尼亞州Sago煤礦爆炸事故,此次事故造成12名(I人當場死亡、11人因窒息死亡)礦工遇難,西維吉尼亞州政府率先對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做出規定,並對救生艙產品實施州政府批准。2006年《礦山改善和新應急反應法》突出了避難硐室(移動救生艙)和應急通訊系統在避險救援中的作用,要求礦山經營者將井下避難所納入「應急反應方案」。目前,美國煤礦以可移動式救生艙為主,共配備避難所1193臺(個),其中軟體式救生艙1000臺,硬體式救生艙123臺,避難硐室只有70個。避難硐室與救生艙結合使用,在礦井巷道兩側地層中直接挖掘或利用已有巷道建造而成,布置在主巷或逃生路線上,配備維持人員生存所必需的清新空氣、跟蹤定位、應急通訊和食物,具備防止火災及爆破等災害能力,逃生路線要用反光材料製成。澳大利亞則使用「空氣呼吸器+加氣站」的避險設施,災害事故發生後,遇險人員佩戴隨身攜帶的自救器,迅速跑到空氣呼吸器存放點換戴後逃生,對維持時間不足的空氣呼救器,通過快速加氣站加氣,或者換配後逃生。國外緊急避險研究最初針對金屬礦,研究內容集中在井下避難硐室(救生艙)功能、布置原則、救援效果評價及通過何種方式加以實施,為災害事故發生不可避免情況下井下礦工無法及時撤離時,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難場所,從而延長救援時間,提高應急救援的效果。目前澳大利亞、美國均能獨立生產避險設施,其中Mine ARC>Strata Safety Products、Kennedy已走到行業的前列。I. 2我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現狀從國內來看,國內煤礦在採、掘工作面等易發生突出區域布置簡易硐室,採用壓風送氣,硐室密封,也沒有食品、通訊等生命維持系統,容納人數較少,屬於緊急避險體系建設初級階段。發生事故後,這些初級避難硐室作用有限,煤礦企業對緊急避險體系建設也不重視。2010年智利33名礦工被困井下69天後成功獲救,井下應急避難所發揮了重要作用,受此案例啟發,國家推出了國內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要求加強緊急避險系統研究與開發。目前,國內現有幾十家企業參與避難硐室(救生艙)及配套設施的研發及生產,對緊急避險系統體系結構、布置原則、產品標準及系統實施提出有益建議和方法。同時,國內煤礦企業正在大力開展避險系統建設工作。據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截止2010年底,我國共有年產120萬噸以上的煤礦837處,120萬噸以下煤礦11000處。2011年底之前,在建的100人規模峒室有近百座,2012年待建的峒室有近千座。我國避險系統建設主要包括永久避難峒室、臨時避難硐室、救生艙、避災路線、應急預案等,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緊急避險系統,每個峒室基礎投入資金約500-600萬元,有的投入甚至更多。I. 3空氣再生技術研究現狀煤礦井下密閉空間(避難硐室和救生艙)內空氣再生包括提供氧氣和氣體淨化兩 個方面。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中最重要的是空氣再生系統,既要保證內部避難人員生存,就必須持續穩定地為其提供可呼吸的02,又要對人呼出的氣體及時進行處理,吸收CO2等廢氣。O2是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空氣中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維持避難人員呼吸,保持生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小時需消耗氧氣22 25L,當空氣中O2含量低於18%時,人就會出現缺氧症狀;降至10%時,會使人昏迷;降至6%時將引起死亡。正常人每小時呼出二氧化碳約21L,在密閉空間內,如不及時消除CO2,只需幾小時濃度就升至1%。人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CO2環境中會導致生理心理病變,當CO2含量達5%時,呼吸僅能維持30min。根據《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在整個額定防護時間內(不低於96小時),緊急避險設施內部環境中O2含量應在18. 5% 23%之間,CO2濃度不大於1%。煤礦井下避難硐室或救生艙作為一個密閉空間,不能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必須採取有效的空氣調節和再生技術裝置來將其O2和CO2濃度控制在標準要求範圍內,否則會導致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內人員最基本的正常生存與工作條件很快喪失,根本無法生存較長時間。目前,國內外密閉空間常用供氧技術及方式主要包括氧氣瓶供氧法、液氧罐供氧法、壓縮空氣供氧法、氯酸鹽氧燭供氧法、特種氧化物供氧法、鹼性電解液電解水供氧法、固態電解質(SPE)電解水供氧法等。按其原理,可將這些方法歸納為四大類高壓氧瓶法、氯酸鹽氧燭法、電解水法、特種氧化物法。I. 3. I高壓氧瓶法高壓氧瓶法的實用化技術主要有氧氣瓶供氧法、壓縮空氣供氧法和液氧罐供氧法。氧氣瓶供氧是直接用高壓氣瓶貯存純氧氣,減壓後供呼吸使用。與空氣相比,壓縮
O2鋼瓶體積小、含氧量大,且能夠在人的呼吸作用後轉化為約同等體積的CO2,被處理後不影響密閉空間內空氣各組分濃度及壓力,其成為國內外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廣泛使用的一種重要的供氧方式。壓縮空氣可以通過礦井壓風管路和鋼瓶儲存來提供。使用壓縮空氣可以直接滿足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內人員的呼吸,但礦井壓風管路在發生事故時可能受到破壞,導致管路中斷或者破裂而將有毒氣體引入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中。使用壓縮空氣鋼瓶時需要大量的鋼瓶,不利於在礦井或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內大量布置;其中含有的大量N2等不可呼吸氣體也會影響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內空氣的各組分含量,增加洩壓次數。礦井壓風管路對於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屬於外界輸入,可作為一級供氧措施,而壓縮空氣瓶一般用作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的備用氣源,在正常O2供應中斷時備用或同時與高壓O2混合使用,也用於井下緊急避險設施入口處換氣室的加壓排氣。針對氣態氧的攜帶量更易受限制的缺點,發展了液氧攜帶技術。氧氣在_183°C以下時呈液態,其密度大約是常溫常壓下氣氧密度的1000倍,所以同體積的貯罐可攜帶的液氧遠大於氣氧。目前,攜帶液氧的方法在潛艇、太空飛行器等密閉空間大量採用,其攜帶液氧的主要用途是給動力裝置提供氧源,同時部分液氧從液氧罐中出來經氣化、減壓、混合後供人員呼吸使用。但是,液氧罐供氧法的更廣泛地推廣使用必須要有可靠的保溫技術,使用的液氧罐須採用雙層真空設計並設置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要將液氧罐供氧法應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目前實現起來難度較大。
由於高壓氧瓶法供氧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技術成熟、易維護等優點,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外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中一種重要的供氧方式。但是,高濃度的O2不適宜直接呼吸,一般需要經過與救生艙內氣體或壓縮空氣混合後使用;同時,高壓O2在礦井中屬於危險源,安裝、使用及維護均需要嚴格管理。因此,高壓氧瓶法供氧在煤礦井下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I. 3. 2氯酸鹽氧燭法氯酸鹽氧燭制氧是在氯酸鈉或氯酸鉀中加入燃料、抑氯劑、粘結劑等添加劑,鑄成圓柱形,使用時將其引燃,釋放出氧氣,故稱氧燭。氧燭工作原理是在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氯酸鹽熱分解釋放出氧氣。氯酸鹽分解所需要熱量由金屬(Fe、Al、Mn和Mg等)粉末燃燒提供,化學反應如方程式(I) (3)所示,式中M為鹼金屬。氯酸鹽熱反應在適中的溫度按式(I)和式(2)進行高溫時候按式(3)進行。氯酸鹽熱分解反應中若有水存在,則會產生氯氣,如化學反應如方程式(4)所示,而且有的催化劑反應過程中也會產生CO、有機物和煙塵。4MC103 (加熱)—3MC104+4MC1(I)4MC104 (加熱)—MCl+202( 2)2MC103 — 2MCl+302( 3)2MC103 (加熱)—Μ20+2· 502+Cl2(4)氯酸鹽氧燭制氧的主要特點是使用方便,氧燭一經啟動,就能放出全部氧氣;氧燭儲氧量大;產氧速率快,產氧量和產氧速率等性能不受外環境的溫、溼度影響使用前後體積無變化,無需後處理。但是,氧燭在使用過程中產熱量比較集中,容易給使用環境帶來一定的熱負荷,除產生氧氣外,還會產生C12、C0等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或其它雜質,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導緻密閉空間的環境更加惡化。另外,氧燭一經啟動,就會釋放出全部的氧氣,中途不能自動停止,反應速度難以控制,難以實現連續穩定供氧。例如,英國某公司生產的氧燭能在25min時間內釋放總量為720L的O2,這足以使體積為24m3的空間內O2的濃度從18%上升至21%,同時是艙內壓力升高約3000Pa,讓人感覺不適。因此,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不宜採用氯酸鹽氧燭供氧。I. 3. 3電解水法電解水供氧法主要包括鹼性電解液電解水供氧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水供氧。電解水制氧裝置就是利用電流將水分解成它的組成元素氫和氧的裝置。將充滿電解液的電解槽接通電源以後,就有氫氣和氧氣產生,由電解槽逸出的氫氣和氧氣分別進入氫氣分離器和氧氣分離洗滌器,進行氣液分離。經分離後的氫氣和氧氣再分別引入水洗滌器,進一步分離和冷卻,然後送出氫氣和氧氣。分離器內回流的鹼液經鹼液分離器去除雜質和汙物,再送回電解槽循環使用,而產生的氧氣即可供人員呼吸使用。其反應的原理方程式為陽極40!T4e — O2+H2O
陰極2H20+2e — H2+20H
總反應 2H20 — 2H2+02固態電解質電解水供氧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代替了傳統採用的苛性鹼液體電解質。氫氣和氧氣分別在電解質兩側的陰極和陽極上產生出來,該電解質既作導電的介質,又可作為隔離氫、氧氣體的隔膜。所謂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實際上是一種全氟磺酸聚合物薄片,這種材料浸水後成為離子的良導體,其導電性通過電場下水合氫離子在膜上的遷移達到。在這種電解質兩側結合上一層陰極或陽極材料,就構成了電解槽小室的陰極和陽極。當水供給陽極時,水被電解生成氧氣、氫離子和電子,氫離子在陰極一側得到電子生成氫氣。電解水反應方程式與鹼性電解液電解水相同。SPE電解水制裝置主要由電解槽、分離器、換熱器、循環泵及N2淨化裝置等元件組成。電解水制氧必然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而且設備體積龐大,控制複雜;特別是其副產物H2的存在對密閉空間的安全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危險因素。很顯然,電解水制氧技術不符合無大功率電源、無安全隱患的要求,故其不宜在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中採用。I. 3. 4特種氧化物法特種氧化物主要是指過氧化鉀、過氧化鈉、超氧化鉀、超氧化鈉、超氧化鈣等化學物質。它們能夠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具有供氧和吸收二氧化碳雙重功能,即可以高效去除密閉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所需的氧氣。該技術在二戰期間已用於軍事目的,作為隔絕式防毒面具,用於核武器和化學戰的個人防護。目前,國內外已在潛艇、水下深潛器、國防工事、宇宙飛船、登山吸氧、礦井事故急救中大量的應用該技術,執行供應氧氣、清除二氧化碳的任務。但是,國內外文獻中尚無該技術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的相關報導。上述的高壓氧瓶法、氯酸鹽氧燭法、電解水法等三種方法都因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必須要有專門配套的二氧化碳吸收技術裝備,大大增加了設備的複雜性和操作使用的難度,而特種氧化物供氧法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雙重功能的技術優勢。超氧化鉀(KO2)是一種重要的鹼金屬超氧化物,物理性狀是一種淺黃色粉末,附著性較好,易加壓粘結,常溫下密閉儲存穩定性好。由於其中含氧豐富,無需特殊反應條件即可二氧化碳或水發生反應,放出大量氧氣,是一種理想的固態化學儲氧劑。此外,在KO2與水反應後生成的KOH (氫氧化鉀)是一種強鹼,可與反應氣體中酸性氣體CO2反應生成K2CO3(碳酸鉀)甚至進一步生成KHCO3 (碳酸氫鉀),從而達到吸收CO2的目的,因此,又可以同時兼做CO2的淨化藥劑。由於其本身的特性,自40年代起,就逐漸被用在諸如礦山、消防、登山等個人呼吸供氧裝置,直到後來的航天、潛艇等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中。但是,KO2的應用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反應機理和最終產物將受到環境因素諸如溫溼度、CO2濃度等因素的影響。如反應環境不可控,則反應過程難於控制,可能出現容易過量放氧,吸水過多體積膨脹導致系統堵塞失效,系統不能間斷使用等問題。國際上對於KO2的研究高峰集中於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這一時期發表的各種文獻資料很多。在此期間,以俄羅斯為代表,世界主要國家根據各自的需要,對KO2-H2O-CO2反應系統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弄清楚了系統的反應機理,對於外界的物理、化學及反應條件的影響進行了定性研究並對反應熱等作了定量測定,對設計實用的反應器也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經驗。同一時期,他們還設計了很多反應裝置進行試驗研究和用於不同的用途,積累了不少設計經驗。但是,KO2反應過程十分複雜,反應過程和反應最終狀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每一個新的應用領域,都必須根據使用條件重新進行實驗研究和系統設計,並且一種系統能否成功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反應器的設計研製。 早在二戰期間,美國礦業安全設備公司(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mpany, MSA)就已經開發出用KO2作為氧源的呼吸供氧裝置Chemox。該裝置後被美國海軍和空軍用作為個人防護裝備,這是一種封閉式的個人防護裝備,兼有供氧和消除CO2的功能,可用於有毒氣的危險環境。此後,類似的裝置被廣泛應用於採礦、消防、登山探險等諸多行業至今。由於KO2反應系統的複雜性和使用條件(總反應時間、人員的個體差異、工作時的呼吸劇烈程度等)的差距,單人救生裝置一般是通過保守裝藥的方法來保證其總工作時間,因此,這類裝置的效率通常都很低。自1960年開始,前蘇聯從模擬假人和動物搭載的載人飛行前期研究階段就採用KO2作為生保系統的主氧源和CO2吸收劑,並在1961年的「東方號」飛船中得到首次載人飛船的成功應用。此後,俄羅斯(前蘇聯)在飛船上的生保系統直到「聯盟號」飛船一直利用KO2作為空氣再生藥劑(產氧和消除C02)。I. 3. 5空氣再生技術存在問題目前,國內煤礦避險系統空氣再生系統基本都採用壓縮氧供氧技術,需在避難硐室或救生艙內使用大量的高壓氧氣瓶。根據統計,煤礦避難峒室需要高壓氧瓶一般不少於60個,當採用壓縮二氧化碳製冷時幾乎接近200個。高壓氧瓶為危險品,氧氣瓶規格一般為40升,壓力為15兆帕,約150標準大氣壓。氧氣瓶是高壓容器,瓶內要灌裝壓力為150大氣壓(15兆帕)的氧氣,瓶裝氧是強烈氧化劑,所以在生產、運輸、操縱和維護中,若出現氧瓶質量不過關、搬運撞擊、使用不當等經常會引起爆炸事故。一旦出現事故,其破壞力相當大。除高壓氧氣瓶本身存在的危險外,高壓氧氣瓶還存在自洩露,高壓氣體瞬間洩露也會影響人員生命健康,尤其是中國的氧氣瓶洩露率較高,更增加了危險因素;高壓氧氣瓶需要每年運至地面補氣一次,每三年運至地面專業機構檢測鋼瓶,維護費用也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針對目前我國煤礦井下緊急避險場所壓縮制氧技術存在的氧瓶多、風險大、系統複雜等弊端,本發明利用超氧化鉀藥板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產生氧氣的空氣的原理設計出空氣再生裝置,該空氣再生裝置能實現降低放氧速率,該空氣再生裝置產氧平穩可靠;該空氣再生裝置無電源無壓力,不怕碰撞,不怕誤操作,屬安全型裝置;該裝置不僅為煤礦井下避難人員提供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而且消除了煤礦井下緊急避險場所壓縮制氧技術的風險,提高了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包括裝置主體,該裝置主體為中空腔體結構,所述裝置主體從下到上依次包括進氣區、反應區和排氣區;所述進氣區和反應區之間設有下透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和排氣區之間設有上抽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平均分為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三個腔體之間設有中透氣隔板,所述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中均設置一個超氧化鉀反應器;所述反應區的一側壁上設置旋轉密封門。進一步地,所述裝置主體高1625 1725mm,左右長400 480mm,寬310 380mm ;其中,進氣區高度為155 165mm ;反應區高度為1300 1350 ;排氣區高度170 210mm。上述尺寸的選定是本發明的一個重要創新點;根據研究,超氧化鉀的最佳反應溫度為攝氏·50 60°C,在此溫度範圍內,O2的釋放和CO2的吸收都達到最佳,溫度過高過低都會降低反應效率,而裝置高度決定內部流動上升的距離和流速,空氣流通影響裝置散熱及產氧速率等。;上述尺寸的選擇使得整個再生裝置的反應速度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區內設有抽屜式隔板;該抽屜式隔板內可以起到空氣進入的開關作用;同時,其中還可以放置一些吸附材料,用於去除進入空氣中的灰塵。進一步地,所述下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所述中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所述上抽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優選地,所述下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中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上抽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裝置主體內的隔板的孔隙率是裝置控制空氣通流的重要環節,是控制超氧化鉀反應單元產氧速度控制的重要參數,經過無數次試驗,確定了上述孔隙率參數;試驗證明,經過上述參數的設定,可以使整個再生裝置的反應速度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更優選地,所述下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中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上抽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進一步地,所述旋轉門上分別對應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的位置上各設有一個觀察窗;通過該觀察窗可以清楚的觀察到超氧化鉀反應器的反應情況。裝置內空氣流通主要為熱效應產生空氣密度差引起的,類似於煙囪的抽力,根據抽力公式h抽=Η(γ空一 Y氣),抽力同裝置高度和內溫度有關。假設外界溫度為25°C,在海拔為O的狀態下,計算兩種不同高度裝置在不同溫差下的數據(如表I所示)。表I不同風道的溫差與抽力關係
權利要求
1.一種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包括裝置主體,該裝置主體為中空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主體從下到上依次包括進氣區、反應區和排氣區;所述進氣區和反應區之間設有下透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和排氣區之間設有上抽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平均分為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三個腔體之間設有中透氣隔板,所述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中均設置一個超氧化鉀反應器;所述反應區的一側壁上設置旋轉密封門。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主體高1625 1725mm,左右長400 480mm,寬310 380mm ;其中,進氣區高度為155 165mm ;反應區高度為1300 1350 ;排氣區高度170 210_。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區內設有抽屜式隔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所述中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所述上抽氣隔板的孔隙率為45 55% ;優選地,所述下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中透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所述上抽氣隔板的孔隙率為50%。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門上分別對應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的位置上各設有一個觀察窗。
6.根據權利要求I中任一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超氧化鉀反應器密封儲存箱;優選地,所述超氧化鉀反應器外用兩層薄膜真空包裝並放置在密封儲存箱中。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優選地,所述超氧化鉀反應器包括支架和21 25塊超氧化鉀藥板;所述支架上設有相應21 25個擱置空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氧化鉀反應器的尺寸為左右長320 340mmX前後寬250 270mmX高340 360mm ;每塊超氧化鉀藥板的尺寸為左右長305 320mmX前後寬210 230mmX厚4 6mm ;每塊超氧化鉀藥板的重量為:380 390g。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氧化鉀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生氧吸碳藥粉94 96份; 增強劑4 6份; 所述生氧吸碳藥粉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KO2 75 85% ;K202 8 13% ;Κ20 7 1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增強劑是5 IOmm長的矽酸鹽纖維;優選地,所述生氧吸碳藥粉中還包括其它輔料1 3份CoSO4U 3份珍珠巖粉和I 3份CuOCl。
全文摘要
一種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包括裝置主體,該裝置主體為中空腔體結構,所述裝置主體從下到上依次包括進氣區、反應區和排氣區;所述進氣區和反應區之間設有下透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和排氣區之間設有上抽氣隔板;所述反應區平均分為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三個腔體之間設有中透氣隔板,所述上腔體、中腔體和下腔體中均設置一個超氧化鉀反應器。本裝置結構完善合理,使用方便,維護簡單;工作時無需動力;使用過程中及反應終止均不產生對人和環境有害的物質;在去除CO2的同時,還能吸收淨化CH4、CO、H2S、SO2、NOX等有害氣體;本發明的超氧化鉀空氣再生裝置具有可控性,能為密閉空間持續穩定供氧。
文檔編號C01B13/02GK102874760SQ201210335538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胡維淳, 王雲泉, 管增倫, 牛敏樂, 劉昕, 田敬秋, 楊雲 申請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