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6-05 23:35:46 2
本發明屬於蔬菜種植
技術領域:
,尤其是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胡蘿蔔黑腐病,主要為害肉質根、葉片、葉柄及莖,葉片上病斑暗褐色,嚴重時葉片枯死,葉柄上病斑長條狀,莖上病斑多為梭形至長條形,邊緣不明顯,溼度大時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黴層,肉質根上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稍凹陷黑色斑,嚴重時深達內部,使肉質根變黑腐爛,嚴重影響胡蘿蔔的質量和產量,但是現有技術中對胡蘿蔔黑腐病的防治效果並不理想;因此,發明一種能有效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種植地的選擇及種植地土壤處理9月上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每畝施入腐熟豬糞3800~3900kg、腐熟鴿糞280~290kg、青木香粉末1.2~1.3kg、虎刺根粉末0.8~0.9kg,深耕31~33cm,作畦,每畝灌溉水670~680m³;(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48~50℃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11~-9℃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60~670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霸王根8.6~8.8份、藏綿芪7.5~7.7份、普羅替林0.32~0.34份、胞磷膽鹼0.21~0.23份、水120~130份;(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6~1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布桂嗪0.45~0.47份、舒林酸0.37~0.39份、磷酸二氫鉀8.1~8.3份、鉬酸銨1.1~1.2份、佩蘭提取物0.32~0.34份、水980~990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所述的拌種劑,按以下步驟進行製備:將霸王根和藏綿芪混合粉碎至130~140目,加水浸泡16~17h,大火煮沸,文火熬煮38~40min,過260~27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59~61℃,加入普羅替林和胞磷膽鹼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拌種劑。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營養液,每次的噴施量為6.7~6.9ml/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播種前對種植地土壤施入本發明的肥料,不但為胡蘿蔔植株的生長供應豐富均衡的養分,降低胡蘿蔔裂根現象的發生,而且能夠有效殺滅土壤中的黑腐病病菌;播種前使用本發明的拌種劑進行拌種處理,不但能夠有效殺滅種子攜帶的病菌,提高其抗病菌能力,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其出苗率和壯苗率;定植後葉面噴施本發明的營養液,不但能有效提高植株的能抗病能力,防治外來黑腐病病菌對植株的侵染,而且能夠有效促進營養物質的合成,提高胡蘿蔔的質量和口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種植地的選擇及種植地土壤處理9月上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每畝施入腐熟豬糞3800kg、腐熟鴿糞280kg、青木香粉末1.2kg、虎刺根粉末0.8kg,深耕31~33cm,作畦,每畝灌溉水670m³;(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48℃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11℃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60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霸王根8.6份、藏綿芪7.5份、普羅替林0.32份、胞磷膽鹼0.21份、水120份;(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布桂嗪0.45份、舒林酸0.37份、磷酸二氫鉀8.1份、鉬酸銨1.1份、佩蘭提取物0.32份、水980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所述的拌種劑,按以下步驟進行製備:將霸王根和藏綿芪混合粉碎至130目,加水浸泡16h,大火煮沸,文火熬煮38min,過26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59℃,加入普羅替林和胞磷膽鹼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拌種劑。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營養液,每次的噴施量為6.7ml/株。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種植地的選擇及種植地土壤處理9月上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每畝施入腐熟豬糞3850kg、腐熟鴿糞285kg、青木香粉末1.25kg、虎刺根粉末0.85kg,深耕31~33cm,作畦,每畝灌溉水675m³;(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49℃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10℃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65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霸王根8.7份、藏綿芪7.6份、普羅替林0.33份、胞磷膽鹼0.22份、水125份;(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布桂嗪0.46份、舒林酸0.38份、磷酸二氫鉀8.2份、鉬酸銨1.15份、佩蘭提取物0.33份、水985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所述的拌種劑,按以下步驟進行製備:將霸王根和藏綿芪混合粉碎至135目,加水浸泡16.5h,大火煮沸,文火熬煮39min,過265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60℃,加入普羅替林和胞磷膽鹼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拌種劑。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營養液,每次的噴施量為6.8ml/株。實施例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種植地的選擇及種植地土壤處理9月上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每畝施入腐熟豬糞3900kg、腐熟鴿糞290kg、青木香粉末1.3kg、虎刺根粉末0.9kg,深耕31~33cm,作畦,每畝灌溉水670~680m³;(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50℃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9℃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70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霸王根8.8份、藏綿芪7.7份、普羅替林0.34份、胞磷膽鹼0.23份、水130份;(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6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布桂嗪0.47份、舒林酸0.39份、磷酸二氫鉀8.3份、鉬酸銨1.2份、佩蘭提取物0.34份、水990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2)所述的拌種劑,按以下步驟進行製備:將霸王根和藏綿芪混合粉碎至140目,加水浸泡17h,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0min,過27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61℃,加入普羅替林和胞磷膽鹼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拌種劑。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營養液,每次的噴施量為6.9ml/株。對比例1傳統的胡蘿蔔種植方法對比例2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步驟(1)的不同,其他均相同:(1)種植地的選擇及種植地土壤處理9月上旬,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每畝施入腐熟豬糞3800kg、腐熟鴿糞280kg,深耕31~33cm,作畦,每畝灌溉水670m³。對比例3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步驟(2)的不同,其他均相同:(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48℃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11℃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60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霸王根8.6份、藏綿芪7.5份、水120份。對比例4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步驟(2)的不同,其他均相同:(2)種子的選擇、處理及播種9~10天後,選擇顆粒飽滿、無黴爛的種子,在溫度為48℃的溫水中恆溫浸泡12~13h,濾水取出,日光下晾曬至表面無水分,搓去種子表面的刺毛,用清水衝洗乾淨,在溫度為-11℃的真空冷凍乾燥箱內乾燥至含水量為16%~18%,用拌種劑拌種8~9min,條播於種植地土壤,每畝播種量為660g,條播行距為16~17cm、播種深度為3.2~3.3cm;所述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普羅替林0.32份、胞磷膽鹼0.21份、水120份。對比例5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步驟(3)的不同,其他均相同:(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磷酸二氫鉀8.1、鉬酸銨1.1份、佩蘭提取物0.32份、水980份。對比例6一種防治胡蘿蔔黑腐病的種植方法,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步驟(3)的不同,其他均相同:(3)播種後的田間管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6~7cm時進行間苗補苗處理,當幼苗生長至高度為9~10cm時進行定植處理、定植株距為11~12cm,定植後開始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後每隔18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五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布桂嗪0.45份、舒林酸0.37份、磷酸二氫鉀8.1份、鉬酸銨1.1份、水980份。使用本實施例的種植方法與對比例的種植方法對「夏優五寸」胡蘿蔔進行種植實驗,種植45畝,分為9組,平均每組5畝,統計其黑腐病病害率、裂根率、平均單根重和平均畝產量,實驗對比結果如下表:表1實施例和對比例的對比結果黑腐病病害率(%)裂根率(%)平均單根重(g)平均畝產量(kg)增產率(%)實施例10.280.11319.85981.824.27實施例20.290.11320.95990.724.45實施例30.310.12321.75999.824.64對比例111.324.23253.44813.6——對比例26.893.21293.65489.714.05對比例37.350.31292.75483.913.93對比例47.460.29292.25478.913.82對比例56.210.41295.85498.914.24對比例66.330.38295.15493.514.12從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種植方法能有效降低胡蘿蔔的黑腐病病害率和裂根率,提高胡蘿蔔的單根重和畝產量。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