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3:41:26 3
專利名稱: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終端。更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基於在移 動終端和外部裝置之間流動的信號的變化來識別外部裝置並且建立適應於外 部裝置的電連接的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很大程度上由於可攜式裝置的便攜性以及在其存儲容量和功能性上做出 的改進,可攜式裝置用於各種情況和地方。具體地講,近年來,由於移動電 話在保持了話音通信能力的同時集中了各種多媒體功能,行動電話越來越受人歡迎。早期的行動電話大且重。近來,隨著電池和裝置集成技術的發展,按照 更加小巧且緊湊的形成因素製造移動裝置。然而,隨著移動裝置變得更加小 巧且緊湊,與移動裝置的硬體配置相關聯地改變電池的充電接口和位置。例 如,許多商業行動電話被配備有不同的充電和連接接口 。同時,以在充電模式和數據通信模式下工作的組合接口來實現行動電話, 從而行動電話通過組合接口的方式,通過電源線連接到充電器或者通過數據 線連接到外部裝置。典型地,行動電話到充電器和外部裝置的電連接在不同 的電壓電平。因此,如果移動終端將外部裝置錯誤識別為充電器,則外部裝 置可能由於過量的電壓電平受到很大損壞。例如,當移動終端將對電壓敏感 的外部裝置(例如,膝上型計算機)錯誤識別為充電器從而以充電電壓電平嘗試 與該裝置通信時,膝上型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單元和外圍組件很可能被損壞。 因此,存在開發裝置識別方法的需要。
,景技術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一方面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和/或缺點以及至少提供下述優點。因 此,本發明的 一 方面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區分地識別外部裝置並且適應地與識 別的裝置建立電連接的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該方法包括檢測外部裝置到移動終端的連接;檢測在外部裝置和移動 終端之間傳輸的信號;將所述信號與先前存儲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基於比較 的結果確定,卜部裝置的類型。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該終端包括接口單元, 用於將移動終端連接到外部裝置;外部裝置檢測單元,通過將從外部裝置接 收的信號與先前存儲的參考值進行比較來識別外部裝置的類型;控制單元, 控制接口單元和外部裝置檢測單元,並且基於識別的外部裝置的類型將控制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移動裝置的供電設備。該設備包 括主體; 一對隔開的平行平葉片,可從主體突出,用於插入電插座;接口, 固定在主體中,用於連接到移動裝置,向移動終端供應電能,並且向移動終端供應標識符。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該系統包 括移動終端和供電單元。移動終端包括第一接口單元,包括用於將移動終 端與外部裝置連接的多個觸點,其中,外部裝置是外部通信裝置和供電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外部裝置檢測單元,基於所述多個觸點中的兩個之間的電短接,來確定第一接口是否與供電單元連接;控制單元,當外部裝置檢測單元確定第一接口與供電單元連接時,基於第一接口與供電單元連接來控制該接口。供電單元包括主體; 一對隔開的平行平葉片,可從主體突出,用於插 入電插座;第二接口,固定在主體中,用於與移動裝置的第一接口連接,向 移動終端的第 一接口供應電能,並且供應移動終端的第 一接口單元的所述多 個觸點中的兩個之間的電短接。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公開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 其他方面、優點和突出特點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通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描述,本發明的特定示例性實施例的上述和其
他方面、特點和優點將會更加清楚,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的示意圖;圖2是示出圖1的移動終端的配置的框圖;圖3是示出圖2的外部裝置檢測單元的配置的框圖;圖4是示出圖1的外部裝置的配置的框圖;圖5A至圖5C是示出當區別外部裝置連接到移動終端時檢測的信號的波 形的曲線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圖。在整個附圖中,將理解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部分、組件和結構。具體實》4方式提供參照附圖進行的描述以幫助全面理解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描述包括各種特定細節來幫助理解,但是這些僅被 視為示例性的。因此,本發明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 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這裡描述的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此外, 為了清楚和簡明將省略對已知功能和構造的描述。提供在說明書和權利要求中使用的術語和短語以實現對詳細描述和權利 要求的清楚且一致的理解。除非另有聲明,將根據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的傳 統使用來理解這些術語和短語。儘管參照本發明的特定示例性實施例顯示和 描述了本發明,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及其等 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在其中進行形式和細節上的 各種改變。在下面的示例性實施例中,結合充電器和個人計算機(PC)作為將連接到 移動終端的外部裝置來描述本發明的裝置自適應建立方法和系統。然而,本 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外部裝置可以是具有支持與移動終端進行數據通信的 接口的另一移動終端、個人數字助理(PDA)、膝上型計算機、遊戲控制臺等中的任卩可一個。此外,移動終端可以是碼分多址(CDMA)終端、數字廣播接收機、PDA、 智慧型電話、第三代(3G)通信終端(例如,寬帶CDMA(WCDM)終端和 CDMA2000終端)及其等同物中的任何一個。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的示意圖。如圖l所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包括經由連接線300連接的移動終端100和外部裝置200。連接線300可以是移 動終端100或外部裝置200的一部分。參照圖1,移動終端100通過連接線300從外部裝置接收信號,並將該 信號與先前存儲以識別外部裝置200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在該示例性實施例 中,外部裝置200是供電單元,例如用於對移動終端100充電的充電器。該 信號可以是例如短路的標識符。圖2是示出圖1的移動終端的配置的框圖。參照圖2,移動終端100包括射頻(RF)單元130、鍵輸入單元110、存儲 器單元170、顯示單元150、音頻處理單元120、連4妾接口單元180外部裝置 檢測單元190和控制單元160。鍵輸入單元110配備有多個用於輸入數字字母數據的數字字母鍵和多個 用於配置並執行移動終端100的功能的功能鍵。功能鍵可包括用於執行特定 功能的導航鍵、側鍵和快捷鍵。鍵輸入單元110將響應於鍵輸入產生的鍵信 號發送給控制單元160。具體地講,鍵輸入單元110被配置為響應於相應鍵產生控制信號,並將 控制信號發送給控制單元160。可由外部裝置200產生控制信號。也就是, 外部裝置200可以是模仿用於產生控制信號的鍵輸入單元110的輔助鍵輸入 裝置。音頻處理單元120處理從RF單元130接收的音頻數據以便以可聽音的 形式通過揚聲器(SPK)輸出音頻數據,處理通過麥克風(MIC:)輸入的音頻信號 以便以音頻數據的形式將音頻信號輸出給控制單元160。音頻處理單元120 可被配置為輸出用於通知外部裝置200與移動終端IOO的連接的報警聲。音 頻處理單元120可由外部裝置200替換。也就是,外部裝置200可以是獨立 的音頻裝置,該音頻裝置播放音頻數據並將通過其麥克風收集的音頻信號發 送給控制單元160。RF單元130負責與移動通信系統建立無線電信道以經由移動通信系統 將語音和數據發送給另 一移動通信終端和從另 一移動通信終端接收語音和數 據。為了處理無線電信號,RF單元130被配備有RF發送器和RF接收器,RF發送器用於對發送信號上變換和放大,RF接收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低噪 聲放大和下變換。當外部裝置是例如可攜式數據機的通信模塊時,RF單 元130的功能可由外部裝置200的功能來替換。顯示單元150顯示與移動終端100的特定功能相關的各種菜單屏幕以及 提供給用戶和由用戶提供的信息。具體地講,當外部裝置200與移動終端100 連接時,顯示單元150可被配置為顯示用於識別外部裝置200的圖像和/或移 動終端與外部裝置200的連接。例如,如果PC通過連接線300連接到移動 終端100,則顯示單元150顯示PC的圖像。此外,如果充電器連接到移動終 端100,則顯示單元160顯示充電器的圖像或充電狀態圖像或文本。顯示單 元可由可包括觸控螢幕功能的液晶顯示器(LCD)來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顯示單 元150用作鍵輸入單元110的一部分。存儲器單元170存儲一個或多個與移動終端100的功能的執行相關聯的 應用程式、在應用程式操作時產生的用戶數據以及用戶臨時或半永久地配置 的設置。存儲器170也負責緩沖通過RF單元130發送和接收的信號。存儲 器單元170可被分為程序區域和數據區域。程序區域存儲移動終端100的作業系統(OS)、 4丸行移動終端100的功能 的應用程式和功能(例如,相機功能、音頻重放功能和視頻重放功能)的可選設 置。如果響應於用戶請求激活特定功能,則移動終端IOO在控制單元160的 控制下,執行與功能相關的應用程式。具體地講,程序區域存儲當外部裝置 200連接到移動終端100時啟動的與外部裝置200相關聯地操作的應用程式。數據區域存儲當移動終端100與各應用程式相關聯地操作時產生的應用 數據、以及採用與應用相關的可選設置荻得的用戶數據,例如相機功能拍攝 的靜止和運動畫面、電話本數據以及用戶記錄的音頻數據。數據區域存儲可 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的外部裝置的參考值。參照值是當各外部裝置連接到移 動終端100時參考的值。例如,在5V與移動終端IOO建立電連接的充電器 的參考值是5V。此外,在3V與移動終端IOO建立電連接的膝上型計算機的 參考值是3V。參考值被發送給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或控制單元160。連接接口單元180被配備有用於與外部裝置200進行輸出連接和進入連 接的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接地管腳(GND)和用於與外部裝 置200建立電源線的電源管腳(VDD)。連接接口單元180可使用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之間的信號電平的差來傳輸數據。通過降低預定 電壓來實現第一信號管腳181上的信號電平,通過提高接地電壓來實現第二 信號管腳182上的信號電平。例如,第一信號管腳181的信號電平在1.5V和 3V之間的範圍上下反覆,第二信號管腳182的信號電平在接地電壓和1.5V 之間的範圍上下反覆。第一信號管腳181可配備有用於存儲當外部裝置200 連接到移動終端100時用於將該連接通知給外部裝置200的上拉電壓的電壓 存儲器。因此,外部裝置200識別出它連接到移動終端100,並通過第一信 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將控制信號發送給移動終端100。上拉電壓保持在例如3.0V和3.3V之間的範圍。上拉電壓可根據移動終端的種類而改變。連接 接口單元180可以用連接埠和通用串行總線(USB)埠中的任何一個來實現。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確定通過連接接口單元180哪個裝置被連接。圖3是示出圖2的外部裝置檢測單元的配置的框圖。如圖3所示,外部 裝置檢測單元190包括緩衝器191、濾波器193和比較器195。緩衝器191負責緩衝脈衝信號,例如當外部裝置200連接到連接接口單 元180時可能發生的靜電、過電流和過電壓。緩沖器191連接到第一信號管 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中的至少一個,用於緩衝通過第一信號管腳181 和第二信號管腳182發送和接收的信號。也就是,緩沖器191使移動終端100 與外部裝置200之間的連接穩定,並且檢測進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可根據外 部裝置檢測單元190的使用的改變來省略緩衝器191。濾波器193將由緩衝器191檢測的信號轉換為直流。也就是,濾波器193 被配置為檢測由緩衝器191檢測的信號的幅度變化的平均值。可用包括並行 等排列的電阻器和電容器的電阻電容(RC)濾波器來實現濾波器193。比較器195將由濾波器193濾波的信號值與參考值進行比較,並且基於 比較結果識別外部裝置200。優選的是,與外部裝置相關聯的濾波器193濾 波的平均值被存儲為參考值。控制單元160控制移動終端100的一^:操作以及移動終端的內部組件之 間的信號傳輸。在移動終端是行動電話的情況下,控制單元160集成調製解 調器和編解碼器。控制單元160接收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的檢測結果,並 且基於檢測結果處理將發送給外部裝置200的信號以及從外部裝置200接收 的信號。如果確定外部裝置是膝上型計算機,則控制單元160控制流向外部裝置200的電流不超過預設值(例如,750mA)。控制單元160可以與外部裝置 檢測單元190結合。可用兩個中央處理單元(CPU)來實現控制單元160。更詳細地講,在移動 終端IOO是行動電話的情況下,控制單元160可以包括第一CPU和第二CPU, 第一 CPU負責語音和數據通信,第二 CPU負責執行其他功能,例如,相機 功能、音頻和視頻重放功能、充電功能、串行數據通信功能等。在這種情況 下,第二CPU可集成外部裝置檢測單元l卯。因此,當外部裝置200連接到 移動終端100時,第二 CPU通過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識別外部裝置200的 類型,並且根據外部裝置200的類型確定是否將該外部裝置連接到第一 CPU。 在確定外部裝置200是充電器的情況下,第二 CPU激活充電功能以便給移動 終端100充電。如果確定外部裝置200嘗試使用移動終端100的無線通信功 能,則第二CPU控制建立到第一CPU的連接。為了選擇性地將外部裝置200 連接到第一 CPU和第二 CPU,移動終端100還可包括第一 CPU和第二 CPU之間的開關。儘管示意性地描述了圖1的移動終端,但是移動終端IOO的配置不限於 此。例如,移動終端IOO可包括數字廣播接收模塊、多媒體模塊等。 圖4是示出圖1的外部裝置的配置的框圖。在外部裝置200是供電單元(例如充電器)的情況下,外部裝置200包括 主體220中固定的一對平葉片210和連接接口 280。葉片可被插入到電插座的相應槽中,以便建立電連接。葉片210可以相 對主體轉動以便旋轉進入貯存位置。貯存位置可以是葉片210基本上在主體 220內的位置。在外部裝置200被移動或貯存時,葉片210的貯存位置防止 葉片210損壞。主體220具有插銷形狀,從而便於插入電插座和從電插座拔 出。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連接接口 280固定在與葉片210相反側的主體的一 側。連接接口 280被配備有高電壓觸點(VDD2)、接地觸點(GND2)和信號觸點 281。可用特定標準連接器埠(例如,USB埠)來實現連^^接口 280。當充 電器經由連接線300連接到行動電話100時,信號觸點281短接到移動終端 100的連接接口單元180的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從而移動 終端100的上拉電壓通過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以及信號觸 點281流動。在外部裝置200不是充電器的情況下,信號觸點281沒有被短接,以便ii連接到在主體200中建立的電路。例如,如果外部裝置是計算機,則信號觸 點281將移動終端100的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連接到計算 機(即主體220)的CPU。連接線300建立移動終端100與外部裝置200之間的電連接。連接線300 被配備有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第一連接器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的連接 接口單元180的一端,第二連接器連接到外部裝置200的連接接口 280。第 一連接器被配備有與連接接口單元180的管腳相應的觸點管腳,第二連接器 被配備有與連接接口 280的觸點相應的觸點管腳。在外部裝置被配備有可直 接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的連接接口單元180的連接接口的情況下,不需要連 接線300。圖5A至圖5C是示出當區別外部裝置連接到移動終端時檢測的信號的波形的曲線圖。圖5A顯示當外部裝置連接到移動終端100時在連接接口單元180的第 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上檢測的波形。在圖5A中,在曲線圖 的上部顯示的波形是在第一信號管腳181上檢測的信號,在曲線圖的下部顯 示的波形是在第二信號管腳182上檢測的信號。如曲線圖所示,沿第一信號 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流動的信號在水平軸上彼此對稱。這種對稱的 波形對於噪聲是穩健的。圖5B顯示當連接能夠與移動終端100通信的外部裝置200時在第二信 號管腳182上檢測的信號和濾波器193濾波的信號的波形圖。在圖5B中,通 過第二信號管腳182接收的信號具有在兩個預定電壓級(例如接地電壓和3V) 之間起落的波形。通過第二信號管腳182接收的信號被濾波器193轉換為直 流,從而一皮顯示為平坦電壓,例如圖如5B所示的0.8V。圖5C顯示當連接到移動終端100的外部裝置200是充電器時在第一信 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上檢測的波形。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充電器 不與移動終端100交換數據,因此外部裝置檢測單元l卯輸出的上拉電壓在 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上流動。因此,在第一信號管腳181 和第二信號管腳182上檢測的信號具有預定上拉電壓(例如,3.3V)。如上所述,本發明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檢測移動終端100與連接 到移動終端100的外部裝置之間流動的信號,並且基於檢測的信號建立合適 的電連接。下面,更加詳細地描述以上結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的操作。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圖 參照圖6,在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中, 在步驟SIOI,控制單元160確定外部裝置是否被連接。也就是,控制單元160 檢查是否從連接接口單元180接收到信號,如果^^測到信號,則確定連接了 外部裝置。更加詳細地,當外部裝置連接到移動終端100時,在連接接口單 元180中緩沖的上拉電壓通過連接線被發送到外部裝置300。當檢測到上拉 電壓時,外部裝置200識別到移動終端100的連接,並且將控制信號發送給 移動終端100。控制信號可以是用於初始化與移動終端的數據通信的信號或 者是對移動終端充電的能量信號。這裡,控制信號可具有在預設參考電壓之 間變化的幅度的波形。如果沒有檢測到外部裝置,則在步驟S103,控制單元160響應於用戶的 請求執行預設功能,例如,語音通信、相機和文件重放功能。如果確定連接了外部裝置,則在步驟S105,控制單元160通過外部裝置 檢測單元190糹企測第一信號管腳1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的至少一個上的信 號。在此示例性實施例中,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感測第一信號管腳181和 第二信號管腳182中的一個或兩個。此時,控制單元160從存儲器單元170 讀取參考值。可根據設計者的意向確定將被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感測的信 號。通過信號管腳流動的信號可被緩衝,以使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的電路 穩定。接下來,在步驟S107,控制單元160進行控制外部裝置^^測單元190的 濾波器193將檢測的信號轉換為直流。濾波器193可由用於將信號轉換為直 流信號的電阻器和電容器組成。接著,在步驟S109,控制單元160將直流信 號與從存儲單元170讀取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在外部裝置200是充電器的情 況下,充電器的信號觸點281被短接到第一信號管腳i81和第二信號管腳182, 從而施加到第一信號管腳181的上拉電壓流到第二信號管腳182和信號觸點 281,從而外部裝置檢測單元190檢測到上拉電壓。因此,控制單元160能夠 基於檢測的上拉電壓將外部裝置200識別為充電器。在將檢測的信號與參考值進行比較之後,控制單元160在步驟S111基於 比較結果識別外部裝置200,並執行與外部裝置相關聯的預設操作。也就是,控制單元160可控制與充電器相關聯地供應到電池的能量,並控制與計算機儘管以上詳細地描述了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 該清楚地理解,可能出現的對這裡教導的基本發明概念的許多改變和/或修改 將仍然落入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如上所述,本發明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允許區別地識別物 理連接到移動終端的外部裝置,並且建立適應於識別的裝置的合適電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包括檢測外部裝置到移動終端的連接;檢測在外部裝置和移動終端之間傳輸的信號;將所述信號與先前存儲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基於比較的結果確定外部裝置的類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其中,所述信號包括 第 一波形和第二波形中的 一個,第 一波形包括在高電壓範圍中波動的電平, 第二波形包括在低電壓範圍中波動的電平。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還包括從存儲器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還包括緩衝所述信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其中,所述信號是為 移動終端設置的上拉電壓。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其中,基於上拉電壓 將外部裝置確定為供電單元。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還包括基於比較的 結果確定移動終端與外部裝置之間的通信電壓。
8、 一種移動終端,包括接口單元,用於將移動終端連接到外部裝置;外部裝置檢測單元,通過將從外部裝置接收的信號與先前存儲的參考值 進行比較來識別外部裝置的類型;控制單元,控制接口單元和外部裝置檢測單元,並且基於識別的外部裝 置的類型將控制信號發送給外部裝置。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接口單元包括 高電壓管腳,用於傳輸高電壓信號;接地電壓管腳,用於接地;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用於建立與外部裝置的雙向傳輸。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外部裝置檢測單元檢測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上的至少一個信號。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外部裝置檢測單元,包括 濾波器,將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的至少一個上的至少一個信號轉換為直流信號;比較器,將直流信號與參考值進行比較。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移動終端,還包括用於緩衝所述至少一個信號的緩衝器。
13、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外部裝置包括供電單元。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當外部裝置包括供電單元時, 接口單元電短接到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
15、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控制單元控制發送給外部裝 置的信號的電壓電平。
16、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接口單元包括USB埠。
17、 一種用於移動終端的供電設備,包括 主體;一對隔開的平行平葉片,可從主體突出,用於插入到電插座; 接口,固定在主體中,用於與移動終端連接,向移動終端供應電能,並 且向移動終端供應標識符。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供電設備,其中,接口包括 高電壓觸點,用於與移動終端的高電壓管腳連接; 接地電壓觸點,用於與移動終端的接地管腳連接;觸點,與移動終端的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連接,短接第一信號 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其中,標識符包括第一信號管腳和第二信號管腳的短 接。
19、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供電設備,其中,接口通過連接線與移動終端連接。
20、 一種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系統,該系統包括 移動終端,包^l舌第一接口單元,包括多個用於將移動終端與外部裝置連接的多個觸 點,其中,外部裝置是外部通信裝置和供電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外部裝置檢測單元,基於所述多個觸點中的兩個之間的電短接,來確定第一接口是否與供電單元連接,控制單元,當外部裝置檢測單元確定第 一接口與供電單元連接時,基於第 一接口與供電單元連接來控制該接口 ; 供電單元,包括 主體,一對隔開的平行平葉片,可從主體突出,用於插入到電插座; 第二接口,固定在主體中,用於與移動裝置的第一接口連接,向移 動終端的第一接口供應電能,並且供應移動終端的第 一接口單元的所述多個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用於移動終端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和系統,該方法和系統能夠基於移動終端和外部裝置之間交換的信號變化識別外部裝置,並且適應地與外部裝置建立電連接。本發明的裝置自適應連接建立方法包括檢測外部裝置到移動終端的連接;檢測在外部裝置和移動終端之間傳輸的信號;將所述信號與先前存儲的參考值進行比較;基於比較的結果確定外部裝置的類型。
文檔編號G01R31/00GK101330336SQ200810125620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8日
發明者李孝正, 金炯燮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