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建材基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2:35:41
專利名稱:改進的建材基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材產品,屬於混凝土建材基體結構的改進,特別是改進的建材基體。
背景技術:
目前所有建築大都採用拼裝式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樓蓋、橋板、粱及非預應力混凝土實心整體樓蓋、橋板、粱和現澆後張法預應力結構的施工工藝,施工後得到的成品樓蓋、橋板、梁與全現澆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空心(實心)整體樓蓋、橋板、梁施工工藝施工後得到的成品樓蓋、板、粱比較,拼裝式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樓蓋、橋板、梁,整體結構性差,不抗震,並且需要二次運輸和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建材基體,其整體結構性能優良,可應用於樓蓋、橋板、梁等建築體部位,而且也省去了二次運輸和安裝的麻煩,易於控制建築成本和施工質量,施工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的建材基體,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至少配合設置著一層預應力鋼筋組,層與層之間的加預應力鋼筋組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平行狀態並沿著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一面稜邊平行且與該面另一稜邊垂直,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至少配合設置著兩層加強筋群組,其中上層內設置著一層平行於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一面稜邊且垂直於該面另一稜邊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下層內設置著一層橫向預應力鋼筋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的預應力鋼筋與橫向預應力鋼筋組的預應力鋼筋呈空間垂直交錯狀態,每層加強筋群組的預應力鋼筋相互平行且均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的至少一層內配合設置著由縱向預應力鋼筋組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構成的相互接觸、垂直交錯的十字形加強筋群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分別垂直、平行於相對應的立方形混凝土塊體的稜與面,層與層之間的十字形預應力鋼筋組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相互平行狀態。 本實用新型採用先張法預應力施工工藝根據現場建築物整體樓蓋、橋板、梁的長寬及長線法,其方法為先組構一字形平行或十字形交錯的鋼筋骨架,施加預應力張緊整體骨架,再將其放置在模內澆注水泥,待水泥完全凝固定形後脫模,剪斷伸出的端頭_即可製得N組筋呈縱橫十字交叉式單層或多層分布的諸如樓蓋、梁或板等建材基體或者N組筋呈一字形單層或多層分布的建材基體。由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結構方案可得知,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性能優良,可應用於樓蓋、橋板、梁等建築體部位,而且也省去了二次運輸和安裝的麻煩,易於控制建築成本和施工質量,施工簡單。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透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透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立體透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立體透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立體透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種改進的建材基體,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 ,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至少配合設置著一層預應力鋼筋組2,層與層之間的加預應力鋼筋組2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平行狀態並沿著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一面稜邊平行且與該面另一稜邊垂直,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至少配合設置著兩層加強筋群組,其中上層內設置著一層平行於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 一面稜邊且垂直於該面另一稜邊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5,下層內設置著一層橫向預應力鋼筋組6,縱向預應力鋼筋組5的預應力鋼筋與橫向預應力鋼筋組6的預應力鋼筋呈空間垂直交錯狀態,每層加強筋群組的預應力鋼筋相互平行且均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的至少一層內配合設置著由縱向預應力鋼筋組8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9構成的相互接觸、垂直交錯的十字形加強筋群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8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9分別垂直、平行於相對應的立方形混凝土塊體的稜與面,層與層之間的十字形預應力鋼筋組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相互平行狀態。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l,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設置著上、下兩層各三組直線形走向的預應力鋼筋組2,上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走向與下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垂直,上、下兩層預應力鋼筋組2之間配合設置著貫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或者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2,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設置著上、下兩層各三組直線形走向的預應力鋼筋組2,上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與下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平行,在上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與下層的預應力鋼筋組2之間配合設置著貫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芯孔3可以採用諸如空心板抽芯巻管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設置(僅針對空心建材基體的梁或板等而言),空心板抽芯巻管為鋼製巻管、塑料芯管或者充氣膠帶式芯管。 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3,同一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分為四層,在每層內均分布設置著預應力鋼筋組,相鄰兩層之間的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垂直,即位於上方第一層縱向預應力鋼筋組5和與其相鄰的下方第二層橫向預應力鋼筋組6的走向相互垂直。[0015] 如圖4所示的實施例4,同一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分為三層,即上層預應力鋼筋組2和下層預應力鋼筋組2,上層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和下層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平行,在位於上層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和下層預應力鋼筋組2中間設置著中層預應力鋼筋組7,該中層預應力鋼筋組7的走向與位於上層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和下層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垂直。 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5,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設置著一層由縱向預應力鋼筋組8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9構成的相互接觸、垂直交錯的十字形預應力鋼筋組,該層十字形預應力鋼筋組的上方設置著由空心板抽芯巻管形成的連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 (對於較大的混凝土塊體來說)。[0017] 加強筋可以是現有的冷拔絲、鋼筋、鋼絞線或螺旋肋鋼絲。 以上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內容的技術結構的有限列舉,並非窮舉。但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上述具體實施例的技術範圍和具體施工時合理計算後,將其技術方案進行延伸,比如,可以將本實用新型的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分為五層或五層以上,再將上述具體實施例的技術結構內容予以結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結構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改進的建材基體,包括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其特徵是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至少配合設置著一層預應力鋼筋組(2),層與層之間的加預應力鋼筋組(2)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平行狀態並沿著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一面稜邊平行且與該面另一稜邊垂直,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至少配合設置著兩層加強筋群組,其中上層內設置著一層平行於該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一面稜邊且垂直於該面另一稜邊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5),下層內設置著一層橫向預應力鋼筋組(6),縱向預應力鋼筋組(5)的預應力鋼筋與橫向預應力鋼筋組(6)的預應力鋼筋呈空間垂直交錯狀態,每層加強筋群組的預應力鋼筋相互平行且均位於同一個平面內,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內的至少一層內配合設置著由縱向預應力鋼筋組(8)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9)構成的相互接觸、垂直交錯的十字形加強筋群組,縱向預應力鋼筋組(8)和橫向預應力鋼筋組(9)分別垂直、平行於相對應的立方形混凝土塊體的稜與面,層與層之間的十字形預應力鋼筋組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相互平行狀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建材基體,其特徵是在兩層預應力鋼筋組(2)之間配合設置著貫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改進的建材基體,其特徵是縱向預應力鋼筋組(2)與橫向預應力鋼筋組(4)之間配合設置著貫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改進的建材基體,其特徵是在位於兩層加強筋群組(2)中間設置著中層預應力鋼筋組(7),該中層預應力鋼筋組(7)的走向與位於上、下方的預應力鋼筋組(2)的走向相互垂直。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建材基體,其特徵是十字形加強筋群組的上方設置著由空心板抽芯巻管形成的連通立方形混凝土塊體(1)兩相對端面的芯孔(3)。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建材基體,其特徵是加強筋為冷拔絲、鋼筋、鋼絞線或螺旋肋鋼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混凝土建材基體結構的改進,特別是改進的建材基體,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至少配合設置著一層加強筋群組,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至少配合設置著兩層加強筋群組,或者在立方形混凝土塊體內的至少一層內配合設置著由縱向加強筋群組和橫向加強筋群組構成的相互接觸、垂直交錯的十字形加強筋群組,縱向加強筋群組和橫向加強筋群組分別垂直、平行於相對應的立方形混凝土塊體的稜與面,層與層之間的十字形加強筋群組分別所在的平面呈空間相互平行狀態。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性能優良,可應用於樓蓋、橋板、梁等建築體部位,而且也省去了二次運輸和安裝的麻煩,易於控制建築成本和施工質量,施工簡單。
文檔編號E04C1/00GK201486017SQ20092014026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軍 申請人: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