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8:12:01 3
專利名稱: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井下綜合機械化採煤工作面支護設備,具體說是涉
及一種適用於煤層厚度為0.65 0.88m的薄煤層綜採工作面兩柱掩連杆式液 壓支架。
背景技術:
我國薄煤層所佔儲量為總儲量的17. 5%,不少礦區特別是南方和西南地區 薄煤層是主採煤層,但是對於薄煤層,特別是煤層厚度為0. 65 0. 8m的特薄 煤層,現在大部分採用普採的採煤方法,工人勞動強度大,安全性差,工作 效率低,回採率低,隨著國家對煤炭生產提高安全性和回採率的政策的出臺, 綜合機械化採煤將是薄煤層工作面的主要採煤方法。作為薄煤層綜採主要配 套設備之一的液壓支架的研製是我國薄煤層工作面綜採技術發展的主要任務 之一。由於煤層較薄,支架最低高度較低,為0.65 0.88m,此時支架的各個 組成部分容易幹涉。所以,為避免部件幹涉、保證人行通道、通風斷面、過 機高度以及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和提高安全程度、工作效率、產量等問題對 薄煤層工作面支架的結構提出了特殊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結構更為合理、性能 優越的特別適用於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採用以下措施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包括底座和頂梁,在 底座和頂梁的後端部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有一掩連杆(該掩連杆的設置可以使 頂梁更好地控制頂板、支護頂板,還可以使掩連杆更有效地防止採空區的矸 石滾落到工作面,起到掩護的作用),用於支撐頂梁的左、右立柱的上端通過 鉸接方式直接支撐在頂梁中部左、右兩側,左、右立柱的下端通過鉸接方式 安裝底座的左、右兩側,在頂梁與掩連杆鉸接處下方通過鉸接方式設置有用
於調節頂梁與掩連杆之間夾角的平衡千斤頂(這一結構可使得支架穩定性增 強,在頂梁的支護過程中,隨著立柱的伸縮,掩連杆繞著與底座鉸接的點旋 轉,頂梁前端的軌跡為圓弧,在支架上升過程中,頂梁向後偏移偏移量相對較 大)。
所述底座的前半部設置有前開口的n形空間,該n形空間位於左、右立 柱之間,在n形空間中後部兩側壁上對稱設置有用於安裝推移千斤頂的連接 耳座,由推移導向框架和置放在推移導向框架中的推移千斤頂組成的推移機 構安裝在n形空間內,其中,推移千斤頂後端與連接耳座相鉸接,推移千斤
頂前端通過銷軸與推移導向框架前端的左右連接耳以及運輸機的耳座相鉸 接。(與現有技術中液壓支架的推移千斤頂及推移導向框架的安裝方式有所不 同,推移千斤頂前置可使推移千斤頂直接頂住輸送機。)。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頂梁採用不設側護板的超薄整體式高強度頂梁,且頂 梁前端為板式結構(所謂整體式——即不同於現有技術,前端無伸縮梁)。這 一結構不僅可簡化簡單,並有利於降低成本和增大行人空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採用前半部開襠、中間薄箱體結構的高強度薄截 面結構。此結構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大行人空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傾斜安裝。立柱傾斜安裝的目的是隨著立柱的 伸縮,立柱傾斜角度變化大,故支架伸縮比較大,適用煤層厚度範圍廣,適 應性強。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中的頂梁採用整體超薄型、前端無伸縮梁、不設側護板的結 構,主要是提高其端部載荷以保證頂板完整性,不發生或基本不會出現前方 冒頂問題,而超薄型梁除保證其人行通道外,也是採煤機過機高度所必須的, 頂梁取消了側護板,這樣既簡化了結構,也減輕了支架的重量,在快速推進 和加強工作面管理的基礎上,基本上不會出現頂板的冒落,因此是一種利多 弊少的技術措施。
為滿足薄煤層採煤工作面對通風斷面、過人空間、過機高度的特殊要求,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頂梁與底座均採取了加長措施,採用了高強度板,優化的 薄箱形結構,甚至在頂梁前端為板式結構,在保證支架主要構件強度的同時 減薄了頂梁和底座的斷面尺寸;另外,加長形底座的設計可使其前端比壓小,
以防止移架時前端出現啃底現象。
獨特的鉸接在頂梁和底座間的掩連杆結構,以及平衡千斤頂的設置,增
強了支架的穩定性,在頂梁的支護過程中,隨著立柱的伸縮,掩連杆繞底座 的鉸接點做旋轉運動,使得頂梁的運動軌跡為圓弧,在支架上升過程中,頂梁 向後偏移,使頂梁前端偏移量加大,但同時,通過平衡千斤頂的作用,使得 支架穩定性增強,利於對頂梁對頂板的支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液壓支架的最低位置參考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底座部分俯視圖。
圖中序號l是整體超薄型、不設側護板、不帶伸縮梁的高強度頂梁,
2是立柱,3是掩連杆,4是高強度薄截面底座,5是推移導向框架,6是推 移千斤頂、7是平衡千斤頂。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實例(附圖)作以詳細的描述 如圖1、 2、 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 包括底座4和頂梁1 ,在底座和頂梁的後端部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有一掩連杆3, 具體講,掩連杆3的上端與頂梁的後端相鉸接,掩連杆3的下端與底座的後 端相鉸接,該掩連杆的設置可以使頂梁更好地控制頂板、支護頂板,還可以 使掩連杆更有效地防止採空區的矸石滾落到工作面,起到掩護的作用;用於 支撐頂梁1的左、右立柱2的上端通過鉸接方式直接支撐在頂梁中部底面左、 右兩側,左、右立柱1的下端通過鉸接方式安裝底座4前部的左、右兩側, 在頂梁1與掩連杆3鉸接處下方通過鉸接方式設置有兩連接端分別與頂梁1 和掩連杆3相結合的用於調節頂梁與掩連杆之間夾角的平衡千斤頂7,這一結 構可使得支架穩定性增強,在頂梁的支護過程中,隨著立柱的伸縮,掩連杆 繞著與底座鉸接的點旋轉,頂梁前端的軌跡為圓弧,在支架上升過程中,頂梁 向後偏移偏移量相對較大;所述底座4的前半部設置有前開口的n形空間,
該n形空間位於左、右立柱2之間,在n形空間中後部兩側壁上對稱設置有
用於安裝推移千斤頂6的連接耳座,由推移導向框架5和置放在推移導向框 架中的推移千斤頂6組成的推移機構安裝在n形空間內,其中,推移千斤頂6
後端通過對稱設置在其缸體後部兩側的耳軸與連接耳座相鉸接,推移千斤頂6
前端通過銷軸與推移導向框架5前端的左右連接耳以及運輸機的耳座相鉸接。
(與現有技術中液壓支架的推移千斤頂及推移導向框架的安裝方式有所不 同,推移千斤頂前置可使推移千斤頂直接頂住輸送機)。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頂梁採用不設側護板,不設置前端伸縮梁的超薄整體 式高強度頂梁,且頂梁前端為板式結構。這一結構不僅可簡化簡單,並有利 於降低成本和增大行人空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採用前半部開襠、中間薄箱體結構的高強度薄截 面結構。此結構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增大行人空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立柱傾斜安裝。立柱傾斜安裝的目的是隨著立柱的
伸縮,立柱傾斜角度變化大,故支架伸縮比較大,適用煤層厚度範圍廣,適 應性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支架的動作由液壓操縱閥來控制,當採煤機通過後,支架立柱降柱,推
移千斤頂活塞杆縮回,拉動支架前移;平衡千斤頂調節頂梁與掩連杆之間的 夾角;支架立柱升柱,支撐住頂板,推移千斤頂活塞杆伸出,推動運輸機前 移。
權利要求1、一種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該液壓支架包括底座(4)和頂梁(1),其特徵在於在底座(4)和頂梁(1)的後端部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有一掩連杆(3),支撐頂梁(1)的左、右立柱(2)的上端通過鉸接方式直接支撐在頂梁(1)中部左、右兩側,左、右立柱(2)的下端通過鉸接方式安裝在底座(4)的左、右兩側,在頂梁(1)與掩連杆(3)鉸接處下方通過鉸接方式設置有用於調節頂梁與掩連杆之間夾角的平衡千斤頂(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4)的前半部設置有前開口的n形空間,該n形空間位於左、右立柱(2)之間,在n形空間中後部兩側壁上對稱設置有用於安裝推移千斤頂(6)的連接耳座,由 推移導向框架(5)和置放在推移導向框架中的推移千斤頂(6)組成的推移機構安裝在n形空間內,其中,推移千斤頂(6)後端連接耳座相鉸接,推移千斤頂(6)前端通過銷軸與推移導向框架(5)前端的左右連接耳以及運輸 機的耳座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薄煤層綜採工作面掩連杆式液壓支架,該液壓支架包括底座(4)和頂梁(1),其特徵在於在底座和頂梁的後端部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有一掩連杆(3),支撐頂梁的左、右立柱(2)的上端通過鉸接方式直接支撐在頂梁(1)中部左、右兩側,左、右立柱的下端通過鉸接方式安裝在底座(4)的左、右兩側,在頂梁與掩連杆鉸接處下方通過鉸接方式設置有用於調節頂梁與掩連杆之間夾角的平衡千斤頂(7)。本實用新型的掩連杆在頂梁的支護過程中,隨著立柱的伸縮,掩連杆繞底座的鉸接點做旋轉運動,使得頂梁的運動軌跡為圓弧,在支架上升過程中,頂梁向後偏移,使頂梁前端偏移量加大,通過平衡千斤頂的作用,使得支架穩定性增強,利於對頂梁對頂板的支護。
文檔編號E21D23/04GK201190575SQ200820070688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6日
發明者崔永亮, 磊 張, 穎 王, 郭振宇, 真 陳, 陳路軍, 馬成功, 馬玉賢 申請人:鄭州四維機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