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GW光纜接頭盒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4:26:31 1

本發明涉及光纖通訊領域中的輔助設備,具體涉及一種OPGW光纜用的光纜接頭盒。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光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光纖光纜及其附件的種類越來越多。根據光纜種類的不同,目前的光纜接頭盒分為室外光纜接頭盒、OPGW光纜接頭盒、淺海光纜接頭盒及微型光纜接頭盒等。隨著光纜種類的增加,還將出現更多與新型光纜相適應的接頭盒,如微吹布放光纜接頭盒、排水管道光纜接頭盒、路槽光纜接頭盒等。
其中,OPGW是英文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的簡稱,也稱光纖複合架空地線,即為把光纖放置在架空高壓輸電線的地線中,用以構成輸電線路上的光纖通信網,這種結構形式兼具地線與通信雙重功能。現有技術中的OPGW光纜接頭盒主種類型號也有很多,也有人對此提出過一些改進,但是由於其工作環境比較特殊,位於高空,受到內外溫度/溫差的影響比較大,其上的密封圈很容易在短期內失效,在OPGW光纜接頭盒中容易出現冷凝水,進而導致OPGW光纜接頭盒內部空氣溼度增大,影響光纜的傳輸效果,即使在其中添加乾燥劑,由於外部殼體是金屬製成的,很難確定乾燥劑是否仍然有效,不能確定其乾燥效果及是否應該更換乾燥劑;另外,現有的24芯光纜在光纖熔接盒上是堆疊式結構,拆裝及維護都需要將外層12芯單元拆下,拆卸過程中有可能造成纖芯斷裂,影響業務,同樣,48芯光纜也是堆疊式結構,在拆裝維修時很不方便。
由於上述原因,本發明人對現有的OPGW光纜接頭盒做了深入研究,以便設計出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的OPGW光纜接頭盒。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人進行了銳意研究,設計出一種OPGW光纜接頭盒,該接頭盒包括接頭盒主體,在所述接頭盒主體底部開設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下方設置有外接乾燥盒;在所述外接乾燥盒中盛裝有乾燥劑;所述外接乾燥盒具有透明觀察窗,所述乾燥劑吸收水分後會變色,能夠通過透明觀察窗直接觀測到乾燥劑是否失效,從而便於檢修作業,另外,還在所述接頭盒主體內部設置有一對光纖熔接盒,用以在每個光纖熔接盒上承載光纜的一半線芯,進而在檢修維護其中一半線芯時,另一半線芯能夠正常工作,從而完成本發明。
具體來說,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以一種OPGW光纜接頭盒,該接頭盒包括接頭盒主體1,在所述接頭盒主體1底部開設有通孔2,在所述通孔2下方設置有外接乾燥盒3;
在所述外接乾燥盒3中盛裝有乾燥劑;
所述外接乾燥盒3包括頂蓋31、底座32和呈筒狀的側壁33;其中,所述側壁是透明的。
其中,在所述外接乾燥盒3內部還設置有連接杆34,所述連接杆34的兩端分別與頂蓋31和底座32相連,以使得頂蓋31和底座32共同夾緊側壁33。
其中,在所述頂蓋31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35,所述凹部35位於通孔2的下方。
其中,在所述凹部35上開設有貫穿頂蓋31的進水孔36。
其中,所述進水孔36有多個,均布在連接杆34周圍。
其中,所述接頭盒主體1的底部呈圓錐狀,朝向通孔2所在的方向傾斜。
其中,所述外接乾燥盒3與接頭盒主體1之間密封固接。
其中,所述乾燥劑為變色乾燥劑,乾燥劑吸收水分後,其顏色發生變化;
優選地,所述乾燥劑呈顆粒狀,所述乾燥劑的顆粒直徑尺寸大於所述進水孔36的內徑尺寸。
其中,在所述接頭盒主體1內部設置有一對光纖熔接盒4。
其中,在每個光纖熔接盒4上都承載有光纜的一半線芯。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具有外接乾燥盒,能夠方便地更換其中的乾燥劑,使得更換乾燥劑的作業簡單方便;
(2)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上的外接乾燥盒具有透明觀察窗,其內的乾燥劑隨著吸收水分能夠變色,從而方便於操作者通過遠距離觀察來判斷是否需要更換乾燥劑,甚至能夠預判到下次更換乾燥劑的時間,大大地方便了光纜的檢測維修;
(3)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的外接乾燥盒包括頂蓋、底座和呈筒狀的側壁,並且頂蓋和底座通過連接杆連接,進而能夠夾緊側壁,使得外接乾燥盒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並且該外接乾燥盒與接頭盒主體通過可拆卸的螺栓相連,從而方便於操作者對外接乾燥盒進行更換和攜帶,甚至能夠方便於更換其內部的乾燥劑;
(4)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中外接乾燥盒頂蓋上的進水孔集中在連接杆附近,使得接頭盒主體中的水直接進入到外接乾燥盒的中部,進而外接乾燥盒中位於中部的乾燥劑優先吸收水分,即,能夠使得外接乾燥盒中外側的乾燥劑最後吸收水分變色,從而,當通過透明觀察窗/側壁觀看到外接乾燥盒中的乾燥劑變色時,即可獲知外接乾燥盒對於水分的吸收基本飽和,應該著手更換外接乾燥盒了;
(5)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的接頭盒主體內部設置有一對光纖熔接盒,使得拆裝及維護光纖時只針對出現問題的一半線芯進操作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OPGW光纜接頭盒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OPGW光纜接頭盒中外接乾燥盒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接頭盒主體
2-通孔
3-外接乾燥盒
31-頂蓋
32-底座
33-側壁
34-連接杆
35-凹部
36-進水孔
4-光纖熔接盒
5-支撐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通過這些說明,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為清楚明確。
在這裡專用的詞「示例性」意為「用作例子、實施例或說明性」。這裡作為「示例性」所說明的任何實施例不必解釋為優於或好於其它實施例。儘管在附圖中示出了實施例的各種方面,但是除非特別指出,不必按比例繪製附圖。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OPGW光纜接頭盒,如圖1中所示,該接頭盒包括接頭盒主體1,在所述接頭盒主體1底部開設有通孔2,在所述通孔2下方設置有外接乾燥盒3;在所述外接乾燥盒3中盛裝有乾燥劑;
所述外接乾燥盒3包括頂蓋31、底座32和呈筒狀的側壁33,如圖2中所示;其中,所述側壁是透明的,從而能夠從外部直接觀察到乾燥劑,進而獲知乾燥劑的使用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更換乾燥劑。
然而,由於OPGW光纜接頭盒需要設置在較高的地方,即使通過望遠鏡也不容易獲得足夠清晰的影像,從而給判斷增加了難度,為此,本發明中將所述乾燥劑限定為變色乾燥劑,乾燥劑吸收水分後,其顏色發生變化;所述變色乾燥劑可以選用IND90變色樹脂,從而能夠從比較醒目的顏色變化上直接獲得乾燥劑的使用情況,進而判斷更換乾燥劑的時間。
所述外接乾燥盒3與接頭盒主體1之間密封固接,在其連接位置設置有密封墊圈。
上述方案在理論上可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處理,比如,乾燥劑不容易攜帶,在高空執行更換乾燥劑的作業很困難,乾燥劑存儲在外接乾燥盒中,由於外接乾燥盒具有一定的徑向尺寸,從外界只能看到其外側的乾燥劑的顏色狀況,不容易判斷外接乾燥盒內部的乾燥劑是否充分工作,過早更換容易造成浪費,過晚更換又可能導致光纜接頭盒內部溼度超標,另外,外接乾燥盒需要具有很大的透明區域,但是較大的透明區域會降低其結構強度,外接乾燥盒自身的構造不好設計;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中具體提出了如下方案:
在所述外接乾燥盒3內部還設置有連接杆34,所述連接杆34的兩端分別與頂蓋31和底座32相連,以使得頂蓋31和底座32共同夾緊側壁33,優選地,在所述連接杆上設置有螺紋,在頂蓋31和底座32的相應區域開設有螺紋孔,從而能夠通過擰合固結整個外接乾燥盒,並且能夠快速打開盒蓋,更換其中的乾燥劑。
優選地,所述外接乾燥盒與接頭盒主體1之間通過螺栓擰合,取下螺栓後即可快速更換外接乾燥盒,通過直接更換外接乾燥盒達到快速更換乾燥劑的目的。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頂蓋31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向下凹陷的凹部35,所述凹部35位於通孔2的下方,從而使得從接頭盒主體1中沉積出來的水分能夠直接流入到凹部中暫時儲存起來;
進一步地,在所述凹部35上開設有貫穿頂蓋31的進水孔36,凹部35和外接乾燥盒的內部通過進水孔36連通,從而使得凹部中存儲的水經過進水孔36進入到外接乾燥盒的內部。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進水孔36有多個,均布在連接杆34周圍,即位於中心區域,從中進入到外接乾燥盒內的水分首先與外接乾燥盒中部的乾燥劑接觸,能夠使得外接乾燥盒中外側的乾燥劑最後吸收水分變色,從而,當通過透明觀察窗/側壁觀看到外接乾燥盒中的乾燥劑變色時,即可獲知外接乾燥盒對於水分的吸收基本飽和,應該著手更換外接乾燥盒。
其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連接頂蓋和底座的方法有很多,本發明選用設置在中間的連接杆34進行連接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其方便拆卸,經濟、方便,還在於設置在外接乾燥盒中部的連接杆還能夠起到導流的作用,多個進水孔36均布在連接杆周圍,從進水孔36進入的水可以沿著連接杆向下流動。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由於頂蓋上開設有進水孔,在攜帶、運輸外接乾燥盒時有可能使得其中的乾燥劑串出,造成汙染和浪費,為此,優選地,所述乾燥劑呈顆粒狀,所述乾燥劑的顆粒直徑尺寸大於所述進水孔36的內徑尺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接頭盒主體1的底部呈圓錐狀,朝向通孔2所在的方向傾斜,從而使得接頭盒主體1內的冷凝水能夠充分地通過進水孔流入到外接乾燥盒中。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接頭盒主體1內部設置有一對光纖熔接盒4;在每個光纖熔接盒4上都承載有光纜的一半線芯。在所述接頭盒主體中設置有支撐杆5,所述光纖熔接盒4安裝在支撐杆5上,所述光纖熔接盒4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覆在裸露的光纖接頭外部,用以保護光纖的接頭區域;所述光纖熔接盒4可以有不只於2個的多個,如三個或者4個,考慮到設備內部空間有限及安裝工藝等因素,設置兩個光纖熔接盒4能夠達到最優的使用效果。
以上結合了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不過這些實施方式僅是範例性的,僅起到說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多種替換和改進,這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