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導氣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1:13:06 2
專利名稱:手持式導氣龍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鑽機上用於輸送洗井介質,並帶動鑽具旋轉的結構部件,具體地說,是手持式導氣龍頭。
背景技術:
導氣龍頭是目前鑽機上普遍使用的介質輸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輸送壓縮空氣洗井介質,其中心管和下接頭與鑽杆相聯並一同旋轉。目前的導氣龍頭具有的共同特點是1、結構複雜;2、適應介質單一;3、重量較重,均在30kg以上;4、無法實現人力扶持。
因為以上原因,目前的導氣龍頭均無法適應超輕型山地鑽機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方便的手持操作結構,提高了手持的舒適程度,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靈活可靠的防松結構不僅保證了可靠的密封,也使結構得到簡化。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綜合效果,使得導氣龍頭的總重僅為10kg,實現了輕便化的手持式導氣龍頭。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中心管3、護套4、鎖緊螺母5、手持圓盤6、密封墊7、上背母8、O型圈B1、油封B2、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上殼體1與下殼體2連接,中心管3與護套4連接,下殼體2與圓螺母B4之間通過鎖緊螺母5連接,下殼體2與手持圓盤6連接,上殼體1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密封墊7,上殼體1的外部與上背母8連接。
下殼體2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O型圈B1。
下殼體2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油封B2。
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與中心管3連接。
手持圓盤6為三斜支撐結構,斜支撐通過螺栓與下殼體2固定連接,手持圓盤6一側布置控制洗井介質的截止閥。
本發明優點1、密封可靠——動靜密封靠高耐磨的密封墊實現,當密封墊有部分磨損無法保證密封時,洗井介質從密封墊處溢出,我們在件2下殼體對正密封墊的位置周邊設計了幾個溢出孔,鑽井過程中一旦發現介質溢出,則需要調整上殼體的鎖緊程度,使密封墊再次鎖緊,實現磨損補償。2、優化設計的斜支撐圓盤結構——專門針對鑽井受力情況而設計,考慮到鑽井過程中向上的提升力較大,而向下的加壓力總是相對很小,因此,向上的斜支撐結構確保了實現更大的提升力,又減輕了材料。3、方便手持操作——我們在圓盤手持部分通過塑膠處理,提高了手持的舒適程度,減輕了手部疲勞。4、靈活可靠的防松結構——針對上下兩部分的使用特點設計防松結構,針對下部不常拆卸的特點,設計了止動墊圈式可靠鎖緊結構,上部常拆卸的結構設計為背母鎖緊結構。
手持式導氣龍頭結構,通過優化設計,改變了國外鑽機水平式圓盤結構,首次採用斜支撐結構,提高了材料的力學性能,減輕了材料重量。創造性地發明了開觀察孔的密封結構,對密封件的密封狀況實現了動態監控。方便的手持操作結構,提高了手持的舒適程度,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靈活可靠的防松結構不僅保證了可靠的密封,也使結構得到簡化。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綜合效果,使得導氣龍頭的總重僅為10kg,實現了輕便化的特點。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手持圓盤6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洗井介質(壓縮空氣或泥漿)由上殼體1的接頭處進入,在密封墊7的密封作用下,經過中心管3的內孔輸送至鑽具,中心管3、O型圈B1、鎖緊螺母5、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隨鑽具一同旋轉,而其餘部分不旋轉。軸承的軸向間隙通過鎖緊螺母5調節,鎖緊螺母5防松依靠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實現;密封墊的鬆緊程度依靠上殼體1的螺紋調節,上殼體1依靠上背母8背緊防松。
如圖2所示,手持圓盤6為三斜支撐結構,斜支撐通過螺栓與下殼體2固定連接,手持圓盤6一側布置控制洗井介質的截止閥。
權利要求
1.手持式導氣龍頭,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中心管(3)、護套(4)、鎖緊螺母(5)、手持圓盤(6)、密封墊(7)、上背母(8)、O型圈(B1)、油封(B2)、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其特徵在於上殼體(1)與下殼體(2)連接,中心管(3)與護套(4)連接,下殼體(2)與圓螺母(B4)之間通過鎖緊螺母(5)連接,下殼體(2)與手持圓盤(6)連接,上殼體(1)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密封墊(7),上殼體(1)的外部與上背母(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導氣龍頭,其特徵在於下殼體(2)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O型圈(B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導氣龍頭,其特徵在於下殼體(2)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油封(B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導氣龍頭,其特徵在於止動墊圈(B3)、圓螺母(B4)與中心管(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導氣龍頭,其特徵在於手持圓盤(6)為三斜支撐結構,斜支撐通過螺栓與下殼體(2)固定連接,手持圓盤(6)一側布置控制洗井介質的截止閥。
全文摘要
一種鑽機上用於輸送洗井介質,並帶動鑽具旋轉的手持式導氣龍頭,包括手持圓盤6、上背母8等,下殼體2與圓螺母B4之間通過鎖緊螺母5連接,下殼體2與手持圓盤6連接,上殼體1與中心管3之間設有密封墊7,上殼體1的外部與上背母8連接,方便的手持操作結構,提高了手持的舒適程度,減輕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靈活可靠的防松結構不僅保證了可靠的密封,也使結構得到簡化。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綜合效果,使得導氣龍頭的總重僅為10kg,實現了輕便化。
文檔編號E21B21/00GK1948705SQ20051010793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0日
發明者張向前, 靳繼增, 張靜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