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12 15:35:21 1
本發明涉及服裝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內衣是指貼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褲、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觸皮膚的,是現代人不可少的服飾之一。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衣服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內衣,與皮膚直接接觸,穿著者對內衣舒適度的感覺最敏感。
市面上銷售的內衣面料主要是棉、尼龍和氨綸,其中棉的穩定性較好,但柔軟度和手感較尼龍和氨綸差,且易起皺,尼龍和萊卡的舒適度較優,但尼龍和萊卡面料對光的穩定性較差,在使用過程中經陽光的長期照射易發黃變色,而且尼龍和萊卡面料的耐熱性能均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
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複合纖維熔液的製備,將聚醯胺和聚酯切片,並置於熔煉機中加熱熔化,得混合熔液,保持熔煉機的溫度,在攪拌的條件下向混合熔液中依次加入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混合均勻即得複合纖維熔液;
s2:初生複合纖維的製備,將s1步驟製備的複合纖維熔液置於紡絲機中進行紡絲,再經固化、30℃真空冷卻20~40min,且真空壓力在4mpa以下,即得初生複合纖維;
s3:初生複合纖維的後處理,將s2步驟製備的初生複合纖維浸泡在柔韌劑中,並在超聲儀中超聲10~20min,再將超聲後的初生複合纖維置於乙醇溶液中浸泡5~10min,再經瀝液、程序烘乾,即得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
優選的,所述紡絲中的紡絲速度為1500~2000m/min,噴絲孔數為500~800孔。
優選的,所述聚醯胺、聚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的重量份比為38~46:42~58:3~8:1~3:0.5~1.5:1.5~3:1.5~3:1.2~2.8:2~4:0.2~0.6:4.8~6.8。
優選的,所述聚醯胺、聚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的重量份比為42:50:5:2:1:2:2:2.2:3:0.4:5.6。
優選的,所述聚醯胺的固含量為80%以上,所述聚酯的固含量為85%以上。
優選的,所述s2步驟中固化的溫度為100~120℃,固化時間為60~120min。
優選的,所述s3步驟中程序烘乾的程序為:0~5min、30~45℃,5~10min、50~65℃,10~20min、70~90℃,20~60min、70~90℃。
優選的,所述柔韌劑為環氧基有機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且環氧基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百分比為30%~45%:40%~50%:5%~30%。
本發明提出的纖維的製備方法,生產過程簡單,纖維原料易混合,製成的複合纖維性能均勻一致,不易斷裂、手感柔軟、滑糯,不易起皺,且耐溫和耐光效果好,以聚醯胺和聚酯共同作為纖維的主要原料,使纖維具有具有優異的柔軟度,同時在原料中添加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可以減少纖維在使用過程中陽光中紫外線對纖維的破壞,使纖維的使用壽命延長,且避免纖維變黃的現象產生,在原料中添加微晶石蠟、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鎂,三者可以起到協同作用,使原料的和易性提高,且協助原料中超細二氧化矽的分散,進而使纖維的比表面積增大,提高纖維的抗拉伸強度,使纖維不易斷裂;在製備過程中將浸泡在柔韌劑中的纖維置於超聲儀中超聲,可以提高柔韌劑的柔化效果,再採用程序升溫的方式對纖維進行烘乾,既可以避免快速升溫對纖維的損害,又可以加快纖維的烘乾速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複合纖維熔液的製備,將聚醯胺和聚酯切片,並置於熔煉機中加熱熔化,得混合熔液,保持熔煉機的溫度,在攪拌的條件下向混合熔液中依次加入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混合均勻即得複合纖維熔液;
s2:初生複合纖維的製備,將s1步驟製備的複合纖維熔液置於紡絲機中進行紡絲,紡絲速度為2000m/min,噴絲孔數為500孔,再經110℃固化90min、30℃真空冷卻30min,且真空壓力在4mpa以下,即得初生複合纖維;
s3:初生複合纖維的後處理,將s2步驟製備的初生複合纖維浸泡在柔韌劑中,並在超聲儀中超聲20min,再將超聲後的初生複合纖維置於乙醇溶液中浸泡10min,再經瀝液、程序烘乾,即得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所述程序烘乾的程序為:第5min時溫度升至40℃,第10min時溫度升至60℃,第20min時溫度升至80℃,第60min時溫度仍為80℃。
本發明中,所述聚醯胺、聚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的重量份比為46:58:8:1:1:3:2:2:2~4:0.5:6;所述柔韌劑為環氧基有機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且環氧基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百分比為45%:50%:5%所述聚醯胺的固含量為80%以上,所述聚酯的固含量為85%以上。
實施例二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複合纖維熔液的製備,將聚醯胺和聚酯切片,並置於熔煉機中加熱熔化,得混合熔液,保持熔煉機的溫度,在攪拌的條件下向混合熔液中依次加入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混合均勻即得複合纖維熔液;
s2:初生複合纖維的製備,將s1步驟製備的複合纖維熔液置於紡絲機中進行紡絲,紡絲速度為1500m/min,噴絲孔數為800孔,再經100℃固化120min、30℃真空冷卻20min,且真空壓力在4mpa以下,即得初生複合纖維;
s3:初生複合纖維的後處理,將s2步驟製備的初生複合纖維浸泡在柔韌劑中,並在超聲儀中超聲20min,再將超聲後的初生複合纖維置於乙醇溶液中浸泡5min,再經瀝液、程序烘乾,即得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所述程序烘乾的程序為:第5min時溫度升至30℃,第10min時溫度升至50℃,第20min時溫度升至70℃,第60min時溫度仍為70℃。
本發明中,所述聚醯胺、聚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的重量份比為46:42:8:2:1.5:1.5:3:2.8:3:0.2:5;所述柔韌劑為環氧基有機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且環氧基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百分比為30%:50%:20%所述聚醯胺的固含量為80%以上,所述聚酯的固含量為85%以上。
實施例三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複合纖維熔液的製備,將聚醯胺和聚酯切片,並置於熔煉機中加熱熔化,得混合熔液,保持熔煉機的溫度,在攪拌的條件下向混合熔液中依次加入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混合均勻即得複合纖維熔液;
s2:初生複合纖維的製備,將s1步驟製備的複合纖維熔液置於紡絲機中進行紡絲,紡絲速度為2000m/min,噴絲孔數為800孔,再經120℃固化90min、30℃真空冷卻40min,且真空壓力在4mpa以下,即得初生複合纖維;
s3:初生複合纖維的後處理,將s2步驟製備的初生複合纖維浸泡在柔韌劑中,並在超聲儀中超聲10~20min,再將超聲後的初生複合纖維置於乙醇溶液中浸泡5~10min,再經瀝液、程序烘乾,即得絲滑內衣面料的纖維,所述程序烘乾的程序為:第5min時溫度升至45℃,第10min時溫度升至65℃,第20min時溫度升至90℃,第60min時溫度仍為90℃。
本發明中,所述聚醯胺、聚酯、鄰羥基苯甲酸苯酯、微晶石蠟、防老劑、硬脂酸鈣、硬脂酸鎂、交聯劑、熔融指數調節劑、光穩定劑和超細二氧化矽粉末的重量份比為40:52:5:2:1:2:2:2.5:3:0.4:5.8;所述柔韌劑為環氧基有機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且環氧基矽油、羥甲基矽油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百分比為40%:45%:15%所述聚醯胺的固含量為80%以上,所述聚酯的固含量為85%以上。
對上述實施例一~三製備的纖維以及市售纖維進行性能檢測,檢測結果如下:
性能檢測結果顯示,實施例一~三製備的纖維的耐溫性能好,在100℃的溫度下4h對纖維均無影響,而市售製品明顯起皺,且實施例一~三製備的纖維手感也優於市售製品;抗拉伸強度結果顯示實施例一~三製備的纖維的抗拉伸強度高、不易斷裂;紫外線照射測試結果顯示實施例一~三製備的纖維耐光性能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