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3:12:56 1
專利名稱: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
技術背景 流化床是處理汙水的一種重要設備,原有的生物處理汙水的原理是讓空氣中的氧氣充分與汙水接觸,使空氣中的氧充分溶解於汙水。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空氣中的氧與汙水充分溶解後,仍不能對汙水進行有效的處理,就需要加入適量的藥劑,使藥劑與汙水進行混合,然而現有的流化床不能夠使藥劑和汙水充分混合,不能夠實現藥劑的使用效率。因此,特別需要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加入藥劑的汙水中,藥劑不能夠與汙水充分混合而導致使用效率不高的情況,提供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來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包括塔體、進水槽和出水槽,進水槽和出水槽分別設置在塔體上部側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循環水泵、第二循環水泵、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二加藥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兩端分別連通在塔體底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通進水槽底部,第二管道另一端連通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一側設置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加藥管道和第二循環水泵。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水槽和出水槽設置塔體上部側邊,所述進水槽包含塔體進水口和底部進水口,所述出水槽包含塔體出水口和底部出水口,所述塔體進水口和塔體出水口分別連通塔體內部,所述塔體進水口在塔體上的高度低於塔體出水口在塔體上的高度。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水槽上的塔體進水口和出水槽上的塔體出水口上分別設
置有濾帽。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加藥管道為硫酸亞鐵加藥管道,第二加藥管道為雙氧水加藥管道。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設置在塔體底部使水流均勻流出的布水管道,第一管道的兩端連通布水管道的兩端。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布水管道為均勻分布在塔體底部的布水管道,所述布水管道上均勻設置有出水孔。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設置在塔體內部用於助推反映的鐵砂。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與現有產品相比,第一管道的兩端連通在塔體底部,第一循環水泵使第一加藥管道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底部的一端進入,第二循環水泵使第二加藥管道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底部的另一端進入,從而使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二加藥管道中的藥劑充分與汙水混合併通過布水管道均勻流入塔體內部的底部,結構簡單,十分實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參見圖1,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包括起承載作用的塔體100、起方便進水作用的進水槽200和用於出水的出水槽300,進水槽200和出水槽300分別設置在塔體100上部側邊,芬頓流化床,還包括起連接作用的第一管道400、第二管道500、起輸出動力 作用的第一循環水泵600、第二循環水泵700、用於加入藥劑的第一加藥管道800和第二加藥管道900,第一管道400的兩端分別連通在塔體100底部,第二管道500的一端連通進水槽200底部,第二管道500另一端連通在第一管道400上,第一管道400上與第二管道500的連接處的一側設置第一加藥管道800和第一循環水泵600,第一管道400上與第二管道500的連接處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加藥管道900和第二循環水泵700,在水流循環中,使藥劑的和水流實現充分的混合。進水槽200和出水槽300設置塔體100上部側邊,進水槽200包含塔體進水口 210和底部進水口 220,出水槽300包含塔體出水口 310和底部出水口 320,塔體進水口 210和塔體出水口 310分別連通塔體100內部,塔體進水口 210在塔體100上的高度低於塔體出水口 310在塔體100上的高度。進水槽200上的塔體進水口 210和出水槽300上的塔體出水口 310上分別設置有濾帽211。第一加藥管道800為硫酸亞鐵加藥管道,第二加藥管道900為雙氧水加藥管道。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還包括設置在塔體100底部使水流均勻流出的布水管道110,第一管道400的兩端連通布水管道110的兩端。布水管道110為均勻分布在塔體100底部的布水管道110,布水管道110上均勻設
置有出水孔。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還包括設置在塔體100內部用於助推反應的鐵砂 120。在使用的時候,第一管道400的兩端分別連通在塔體100底部,第二管道500的一端連通進水槽200底部,第二管道500另一端連通在第一管道400上,第一管道400上與第二管道500的連接處的一側設置第一加藥管道800和第一循環水泵600,第一管道400上與第二管道500的連接處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加藥管道900和第二循環水泵700,啟動第一循環水泵600和第二循環水泵700,一部分汙水由外界進入進水槽,另一部分塔體內部的水流通過塔體進水口 210進入進水槽,第一循環水泵600帶動第一加藥管道800的藥劑從塔體100底部一端流入布水管道110,第二循環水泵700帶動第二加藥管道900的藥劑從塔體100底部另一端流入布水管道110,布水管道110上均勻開設有小孔,使混合後的水流均與流入塔體底部,鐵砂120上使汙水與藥劑達到更好的反映效果,進水槽200上的塔體進水口 210和出水槽300上的塔體出水口 310上分別設置的濾帽211,就可以對汙水進行過濾。本實用新型的一 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與現有產品相比,第一管道400的兩端連通在塔體100底部,第一循環水泵600使第一加藥管道800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100底部的一端進入,第二循環水泵700使第二加藥管道900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100底部的另一端進入,從而使第一加藥管道800和第二加藥管道900中的藥劑充分與汙水混合併通過布水管道110均勻流入塔體100內部的底部,結構簡單,十分實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包括塔體、進水槽和出水槽,進水槽和出水槽分別設置在塔體上部側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循環水泵、第二循環水泵、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二加藥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兩端分別連通在塔體底部,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連通進水槽底部,第二管道另一端連通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一側設置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一循環水泵,所述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加藥管道和第二循環水泵。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槽和出水槽設置塔體上部側邊,所述進水槽包含塔體進水ロ和底部進水ロ,所述出水槽包含塔體出水口和底部出水ロ,所述塔體進水ロ和塔體出水ロ分別連通塔體內部,所述塔體進水口在塔體上的高度低於塔體出水ロ在塔體上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槽上的塔體進水口和出水槽上的塔體出水口上分別設置有濾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加藥管道為硫酸亞鐵加藥管道,第二加藥管道為雙氧水加藥管道。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塔體底部使水流均勻流出的布水管道,第一管道的兩端連通布水管道的兩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所述布水管道為均勻分布在塔體底部的布水管道,所述布水管道上均勻設置有出水孔。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在塔體內部用於助推反映的鐵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雙循環水泵的芬頓流化床,第二管道的一端連通進水槽底部,另一端連通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一側設置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一循環水泵,第一管道上與第二管道的連接處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加藥管道和第二循環水泵。本實用新型第一管道的兩端連通在塔體底部,第一循環水泵使第一加藥管道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底部的一端進入,第二循環水泵使第二加藥管道的藥劑與汙水混合後從塔體底部的另一端進入,從而使第一加藥管道和第二加藥管道中的藥劑充分與汙水混合併通過布水管道均勻流入塔體內部的底部,結構簡單,十分實用。
文檔編號C02F1/72GK202643402SQ2012202370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楊喜民, 王立軍, 陳紅嘉 申請人:蘇州頂裕水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