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
2023-06-12 11:41:41 3
專利名稱:一種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植物繁殖和植物生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藥用植物種子的繁殖方法,特別是一種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魚腥草學名蕺菜,屬三白草科蕺菜屬,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在我國其資源分布很廣泛。傳統認為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能。現代醫學研究和實踐進一步表明魚腥草還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如抗菌作用(魚腥草的有效成分癸醯乙醛等有抑菌作用)、抗病毒作用(魚腥草提取物對亞洲甲型病毒有抑制作用,並能延緩孤兒病毒ECHO11的致細胞病變)、抗炎、利尿作用(魚腥草槲皮甙能擴張腎動脈,增加尿液分泌,具有利尿作用)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魚腥草可以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顯著提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的比例,提高血清溶血水平,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能力)。製藥企業利用魚腥草為原料已經生產了魚腥草注射液、魚腥草滴眼液、複方魚腥草口服液、魚腥草含片等產品。此外,魚腥草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每IOOg幹品中含蛋白質5.26g、脂肪2.41g,碳水化合物67.5g,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元素,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E和多種胺基酸;此外魚腥草含有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魚腥草素(一種揮髮油)等物質以及礦物質等營養成份。目前,魚腥草作為天然菜、保健藥膳(魚腥草酒、魚腥草飲料等)和美容食品(魚腥草袋泡茶等)已走進千家萬戶。無論魚腥草作為藥品或蔬菜或保健品開發,已被國家衛生部正式確定為「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極具開發潛力的資源之一,現在在某些地區已出口創匯,成效可觀。如湖南芷江侗族自治縣羅舊鎮曹家坪村一村民2006年種植1.3公頃魚腥草,收入13萬餘元;浙江永康市古山鎮農民胡祖根種植4公頃,平均每畝產2000多公斤合每畝7000多元。
魚腥草作為一種具有獨特藥效的中藥材,歷來為野生植物,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進行人工栽培,以地下莖的無性繁殖為主,長年進行無性繁殖容易造成種莖的退化;而魚腥草種子體積很小,繁殖難,魚腥草種子快速繁殖體系至今還沒有建立,不利於魚腥草試驗和育種工作的順利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成本低、有利於培育壯苗且不具有任何潛在風險的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該方法處理過的種子發芽率在90%以上,其具體操作複方如下:一種魚腥草種子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蒴果的收集與乾燥:摘取當年成熟魚腥草的蒴果進行乾燥脫粒;
(2)種子的消毒與 處理:將成熟乾燥脫粒的種子先經0.1%升汞進行處理60s,然後再在0.5g/L鏈黴素+0.5g/L青黴素鈉的混合液中浸泡0.5h,最後在70%酒精浸泡30s,無菌水衝洗4-5次後,放在10%的PEG6000溶液中,不停攪拌1.5-2小時,用蒸餾水衝洗3_5次,浸泡在蒸餾水中30分鐘,再用蒸餾水衝洗3-5次;
(3)種子催芽萌發:將PEG6000處理後的種子均勻播種在已滅菌的鋪有吸水紙的培養皿上,於光照培養箱中催芽萌發,條件為培養溫度25±2°C,光照為12小時/d,強度2000Lx ;(4)幼苗培育:待種子培養25天,然後將萌發後的種子再培養7-15天後將魚腥草種苗從培養皿中取出,移栽至花盆中。步驟(I)蒴果乾燥的條件為40°C -42°C鼓風乾燥保持48 72小時。 步驟(4)完成後,用噴霧器噴施葉面肥一次,長到4-5片真葉,移栽到地裡,長成成苗。通過種子有性繁殖是高等生物進行的一種普遍繁殖方式。在自然界,可能由於魚腥草無性繁殖方式比較發達,而利用種子萌發進行有性繁殖的方式已經退化。魚腥草每株可收穫幾十至上百粒種子, 造成其種子難以萌發(未經處理的萌發率< 2%)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種子的休眠有關。在本發明中用PEG6000處理魚腥草種子,改變了種子的生理狀態,促進其萌發,生長形成幼苗;萌發率達到90%以上。本發明的種子繁殖方法不僅是一種簡單經濟的種子繁殖技術,打破魚腥草種子休眠,加大繁殖係數,完善了其種子快繁體系;同時還可以避免地下根莖無性繁殖容易將母株的病蟲源帶到幼苗中,造成大田病蟲害發生的問題,同時降低種植成本。
圖1為不同年份的成熟魚腥草種子發芽率的比較;a 為 2010 年(一年),b 為 2011 年(當年);圖2為不同消毒方法種子汙染率的比較;a從圖中可以看出採用本發明消毒方法的汙染率為0,b為沒有採用本發明方法的種子汙染明顯;圖3為不同PEG6000處理濃度種子發芽率的比較;a 為 5%PEG6000 處理,b 為 10%PEG6000 處理,c 為 15%PEG6000 處理,d 為 20%PEG6000處理,e為25%PEG6000處理;圖4為不同PEG6000浸泡時間種子發芽率的比較;a 為 PEG6000 處理 lh,b 為 PEG6000 處理 1.5h,c 為 PEG6000 處理 2h ;d 為 PEG6000處理 2.5h,e 為 PEG6000 處理 3h ;圖5為不同培養溫度種子發芽率的比較;a 為 20±2°C,b 為 25±2°C,c 為 30±2°C ;圖6為移栽至花盆中的魚腥草種苗;圖7為移栽到大田中生長的魚腥草。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旨在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實施例1: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不同年份的成熟魚腥草種子發芽率的比較分別將2010年(一年)和2011年(當年)9月收穫的成熟魚腥草種子(100粒)經過消毒後,採用10%PEG6000處理1.5h的方法於2011年10月在光照培養箱中進行種子萌發試驗(光照強度2000LX,12小時/d的光照),結果表明(表I):當年收穫的種子在培養了 25天後,其種子發芽率即可達到100%,而一年的種子在培養了 35天後,其種子發芽率仍然為0%。表I不同年份的成熟魚腥草種子發芽率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魚腥草種子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蒴果的收集與乾燥:摘取當年成熟魚腥草的蒴果進行乾燥脫粒; (2)種子的消毒與處理:將成熟乾燥脫粒的種子先經0.1%升汞進行處理60s,然後再在0.5g/L鏈黴素+0.5g/L青黴素鈉的混合液中浸泡0.5h,最後在70%酒精浸泡30s,無菌水衝洗4-5次後,放在10%的PEG6000溶液中,不停攪拌1.5-2小時,用蒸餾水衝洗3_5次,浸泡在蒸餾水中30分 鍾,再用蒸餾水衝洗3-5次; (3)種子催芽萌發:將PEG6000處理後的種子均勻播種在已滅菌的鋪有吸水紙的培養皿上,於光照培養箱中催芽萌發,條件為培養溫度25±2°C,光照為12小時/d,強度2000Lx ; (4)幼苗培育:待種子培養25天,然後將萌發後的種子再培養7-15天後將魚腥草種苗從培養皿中取出,移栽至花盆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腥草種子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I)蒴果乾燥的條件為40°C _42°C鼓風乾燥保持48 72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腥草種子的繁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完成後,用噴霧器噴施葉面肥一次,長到4-5片真葉,移栽到地裡,長成成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魚腥草種子繁殖方法,涉及植物繁殖和植物生理領域。取成熟魚腥草的蒴果,置於40℃恆溫鼓風乾燥箱中,直到蒴果乾燥,將脫粒的幹種子經過消毒後放入PEG6000溶液處理,然後將種子播種在培養皿上,在光照培養箱中萌發培養25天(25±2℃,光照強度2000Lx,12小時/d的光照),種子萌發率可達90%以上。本發明用PEG6000處理魚腥草種子,改變種子的生理狀態,促進其萌發,生長形成幼苗。本發明的種子繁殖方法不僅是一種簡單經濟的種子繁殖技術,打破魚腥草種子休眠,加大繁殖係數,完善了其種子快繁體系;同時還可以避免地下根莖無性繁殖容易將母株的病蟲源帶到幼苗中,造成大田病蟲害發生的問題,同時降低種植成本。
文檔編號A01C1/00GK103141185SQ20131009175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1日
發明者鍾軍, 熊興耀, 仇萍, 吳飛馳, 曾維軍, 文迎藝, 李愛華, 龍憲軍, 彭祖仁 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