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及製備方法
2023-06-12 08:11:56 1
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及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它是由桑葉、菊花、杏仁、夏枯草、薄荷、桔梗、甘草、蘆根及魚腥草為原料製成。本發明九種中藥原料科學配伍產生了協同作用,用於風熱感冒,清肺,目赤頭痛,咳嗽,口乾,頭暈耳鳴,咽喉腫痛,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疔瘡腫毒,急性肺炎等症。另外,本發明九種藥材均為藥食同源藥材、性質溫和、可長期食用,無副作用、藥食兼備,可製備成涼茶、健康飲料或者製成各種藥品劑型,服用範圍廣。
【專利說明】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清肺止咳的植物性藥物組合物,屬於食品藥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外感風熱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治法以辛涼解表為主。外感風熱屬於中醫學的一種病症,屬於現代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病因是病毒、少數由細菌引起,病毒主要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當遇到抵抗力降低、過度疲勞、受涼、淋雨等誘因,使已存在於上呼吸道或從外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迅速繁殖而引起,外感風熱引起的病症為感冒、咳嗽、咽喉炎、尿路感染等。
[0003]現有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病症的方法很多,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草本植物。中成藥可選用三黃片、銀翹解毒丸(片)、銀翹解毒片+牛黃解毒片、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蘭根衝劑、雙黃連口服液(衝劑)等,這些藥具有清熱解毒作用;但這些中藥效果不一,針對性不強、療效不佳,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0004]以上均只能作為藥品使用,而不能如王老吉等的組合物配方可進行隨意食用,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種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疾病效果好的可藥、食兩用的植物組合物藥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其藥效好,同時可作為藥、食飲品服用,特別適合作為涼茶飲品推廣服用。
[0006]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將上述藥物製成口服藥物製劑及口服飲料的製備方法。
[0007]本發明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桑葉、菊花、杏仁、夏枯草、薄荷、桔梗、甘草、蘆根及魚腥草為原料藥製成。
[0008]本發明經過大量研究、選擇,為了實現更好的藥效,上述九種原料的優選重量份數配比為:桑葉4-15份、菊花2-7份、杏仁5-25份、夏枯草3_18份、薄荷1_4份、桔梗5_25份、甘草1-4份、蘆根5-25份及魚腥草3-20份。
[0009]更進一步優選地,桑葉6份、菊花2.5份、杏仁5份、夏枯草4份、薄荷2份、桔梗5份、甘草2份、蘆根5份及魚腥草11份,以重量份數計。
[0010]將本發明藥物製備成藥物口服製劑的生產方法:
A.杏仁蒸餾液和薄荷油的製備
杏仁壓榨去脂肪油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薄荷提取揮髮油。
[0011]B.(I)上述A步驟所得杏仁、薄荷的藥渣與餘下原料藥材按比例配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I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併;(2)濃縮混合煎液至煎液原體積的1/3後進行冷卻至常溫;再加入95%乙醇並調節醇濃度為70%(以體積百分含量計),靜置2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再加入A步驟所得蒸餾液、揮髮油進行減壓濃縮得稠膏;(3)在稠膏中加入常規輔料,再進行中藥口服製劑的常規後處理;如加入適量糊精和甜菊糖混勻,按常規方法製成顆粒劑;當然也可以將其按常規方法製成片劑、口服液等。
[0012]將本發明組合物製備成口服飲料的方法,以下各原料均以重量份計:
(O蒸餾、提取:5-25份杏仁壓榨去脂肪油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薄荷1-4份提取揮髮油。
[0013](2)煎煮:稱取桑葉4-15份、菊花2-7份、夏枯草3_18份、桔梗5_25份、甘草1_4份、蘆根5-25份、魚腥草3-20份,首次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時,得藥液A ;然後加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藥渣I小時,得藥液B,合併A、B兩次濾液,用200目篩網過濾; (3)調配:將400~500份純化水、20~30份白砂糖或糖醇、(2)步驟所得煎煮藥液的濾液、及(I)步驟所得蒸餾液與揮髮油,充分混勻製得半成品飲料液,所述糖醇為甘露醇、山梨醇、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4)過濾:將配好的半成品飲料液經350目篩網雙聯過濾器過濾;
(5)真空脫氣:進料時飲料液的溫度比飲料液真空脫氣時溫度高3V~5°C,飲料液在65~70°C,76.3~70.2kPa真空條件下脫氣;
(6)灌裝:使用灌裝機進行灌注,封口機封口;
(7)滅菌、冷卻:採用臥式殺菌釜進行高溫加壓蒸汽滅菌,滅菌溫度為114~116°C,滅菌時間為20分鐘,壓力為0.1Mpa,滅菌結束後,使殺菌釜內壓力保持高於殺菌壓力
0.02Mpa~0.028Mpa,緩慢地打開冷卻閥保持壓力穩定,通入壓縮空氣或冷卻水降溫,隨著溫度下降,壓力逐漸降低,冷卻到30°C ;
(8)乾燥:滅菌後用空壓機乾燥,或用毛巾擦去易拉罐表面水分,乾燥後常溫貯藏。
[0014]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九種中藥原料科學配伍產生了協同作用,用於風熱感冒,清肺,目赤頭痛,咳嗽,口乾,頭暈耳鳴,咽喉腫痛,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疔瘡腫毒,急性肺炎等症。另外,本發明九種藥材均為藥食同源藥材、性質溫和、可長期食用,無副作用、藥食兼備,可製備成涼茶、健康飲料或者製成各種藥品劑型,服用範圍廣。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操作性強,產品有效成分含量高、適合工業化生產。
[0015]本發明口服飲料的製備方法很好地保存了飲料液中的營養成分,且達到充分滅菌的目的,並延長保質期、保持口感風味。其甜味劑等輔料的選擇突顯了飲料液帶有中草藥風味的自然口感,還減少了甜味對自然口感風味的掩蓋,但又很好地避免了產生的苦澀味。
[0016]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組合物的藥效,以下為醫療機構為本發明做的臨床研究實驗情況:
1、本發明進行臨床試驗住院病例共425例,均按病例選擇標準選擇。臨床試驗隨機分組,進行非盲對照試驗,其中治療組284例、對照組141例,療程急性咽喉炎患者4天,急性肺炎患者I周,尿路感染患者5周,風熱感冒患者3天,治療方法: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15ml (相當於原藥材量7.2g/15ml);顆粒劑,每天3次,每次I袋(相當於原藥材量7.2g/袋);膠囊劑,每天3次,每次2-3粒(相當於原藥材量2.4g/粒);糖眾劑,每天3次,每次IOml(相當於原藥材量7.2g/10ml)。按照療程評判標準,治療結果表明急性咽喉炎組25例,總有效率和總顯效率分別為98.7%和98.3% ;急性肺炎組30例,總有效率和總顯效率分別為99%和98.5% ;尿路感染組23例,總有效率和總顯效率分別為96.0 %和94.0% ;風熱感冒組63例,總有效率和總顯效率分別為98.7%和98.2%。同時在各疾病的治療期間均未發現不良反應和任何毒副作用,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安全性好。
[0017]以上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用於急性肺炎、清肺、咳嗽、咽喉炎等的藥效顯著,也用作清肺熱、防暑等。同時本發明採用的藥材均為藥食兩用、無毒副作用,可製備成涼茶、健康飲料進行更大範圍推廣,充分發揚本發明藥效價值。
[0018]【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但以下實施例只用於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其保護範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可以根據上述內容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0019]實施例1 中藥口服製劑的製備:
稱取原料(單位:kg)桑葉6、菊花2.5、杏仁5、夏枯草4、薄荷2、桔梗5、甘草2、蘆根5及魚腥草11 ;
A.杏仁蒸餾液和薄荷油的製備
杏仁壓榨去脂肪油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薄荷提取揮髮油。
[0020]B.(I)上述A步驟所得杏仁、薄荷的藥渣與餘下藥材按比例配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I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併;(2)濃縮混合煎液至煎液原體積的1/3後進行冷卻至常溫;再加入95%乙醇並調節醇濃度為70% (以體積百分含量計),靜置2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再加入A步驟所得蒸餾液、揮髮油進行減壓濃縮得稠膏;(3)在稠膏中加入常規輔料,再進行中藥口服製劑的常規後處理;如加入適量糊精和甜菊糖混勻,按常規方法製成顆粒劑;當然也可以將其按常規方法製成片劑、口服液等。
[0021]實施例2-5:通過以下原料配比製備中藥口服製劑,其他工藝與實施例1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清肺止咳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桑葉、菊花、杏仁、夏枯草、薄荷、桔梗、甘草、蘆根及魚腥草為原料製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重量份數配比計的桑葉4-15份、菊花2-7份、杏仁5-25份、夏枯草3-18份、薄荷1_4份、桔梗5_25份、甘草1_4份、蘆根5_25份及魚腥草3-20份為原料製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重量份數配比計的桑葉6份、菊花2.5份、杏仁5份、夏枯草4份、薄荷2份、桔梗5份、甘草2份、蘆根5份及魚腥草11份為原料製成。
4.將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藥物製成口服製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如下步驟進行: A.杏仁蒸餾液和薄荷油的製備 杏仁壓榨去脂肪油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薄荷提取揮髮油; B.(I)上述A步驟所得杏仁、薄荷的藥渣與餘下藥材按比例配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第三次I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併;(2)濃縮混合煎液至煎液原體積的1/3後進行冷卻至常溫;再加入95%乙醇並調節醇濃度為70% (以體積百分含量計),靜置2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再加入A步驟所得蒸餾液、揮髮油進行減壓濃縮得稠膏;(3)在稠膏中加入常規輔料,再進行中藥口服製劑的常規後處理製成藥物口服製劑。
5.將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藥物製備成口服飲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按如下步驟進行,以下各原料均以重量份計: (O蒸餾、提取:杏仁壓榨去脂肪油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薄荷提取揮髮油; (2)煎煮:稱取桑葉、菊花、夏枯草、桔梗、甘草、蘆根、魚腥草,首次加藥材10倍重量的水煎煮2小時,得藥液A ;然後加藥材8倍重量的水煎煮藥渣I小時,得藥液B,合併A、B兩次濾液,用200目篩網過濾; (3)調配:將400~500份純化水、20~30份白砂糖或糖醇、(2)步驟所得煎煮藥液的濾液、及(I)步驟所得蒸餾液與揮髮油,充分混勻製得半成品飲料液,所述糖醇為甘露醇、山梨醇、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4)過濾:將配好的半成品飲料液經350目篩網雙聯過濾器過濾; (5)真空脫氣:進料時飲料液的溫度比飲料液真空脫氣時溫度高3°C~5°C,飲料液在65~70°C,76.3~70.2kPa真空條件下脫氣; (6)灌裝:使用灌裝機進行灌注,封口機封口; (7)滅菌、冷卻:採用臥式殺菌釜進行高溫加壓蒸汽滅菌,滅菌溫度為114~116°C,滅菌時間為20分鐘,壓力為0.1Mpa,滅菌結束後,使殺菌釜內壓力保持高於殺菌壓力0.02Mpa~0.028Mpa,緩慢地打開冷卻閥保持壓力穩定,通入壓縮空氣或冷卻水降溫,隨著溫度下降,壓力逐漸降低,冷卻到30°C ; (8 )乾燥:滅菌後用空壓機乾燥,或用毛巾擦去易拉罐表面水分,乾燥後常溫貯藏。
【文檔編號】A61P11/14GK103463503SQ201310453612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劉群, 楊月梅, 談宗華, 吳統選, 張聰 申請人:天聖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