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柔性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8:52:12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纜,特別是一種柔性電纜和用作通訊設備與用戶終端之間的電力電纜。
背景技術:
在國際申請WO 97/40504中描述了一種自支承電纜,其具有在絕緣電導體周圍的屏蔽帶,當纜線懸掛於固定點上時屏蔽帶有效地保護著纜線。纜線可配備有在上述區域中的管。國際申請WO 2004/006272描述了一種電纜,其具有部分導電材料的屏蔽條帶,該屏蔽條帶在絕緣電導體與纜線護套之間的區域中沿著纜線而敷設。導電線在條帶中沿著其整個長度而敷設並且形成有效防護以在纜線被導電物體穿透時切斷纜線電壓。而且,管也可布置於這種纜線中。
上述類型的纜線良好地適用於它們的目的,但如果它們配備了用於光纜的管,則會出現問題。當製造或處理纜線時管可能會變形,且這種變形導致不可能安裝光纖。例如當纜線由懸掛設備沿著纜線而懸掛、或者由綑紮裝置在纜線端部處固持時,可能會出現這種變形。埋 入地面的纜線可能會由於石頭而變形,且甚至置於海底的纜線可能會經受使管變形的力。管可被製造得非常強固,使得其耐受變形力。這會具有以下缺點:管會變得非常剛硬且所有纜線將會是有剛性的且難以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電纜,它包括電傳輸單元、依序地包覆在電傳輸單元外圓柱形的隔水層、內護套、鎧裝層、外護套,所述電傳輸單元的數量有N個,彼此獨立且同置於隔水層內,每個電傳輸單元包括有共置於一個柔性套管內的分別包覆有絕緣層的2根輸電導體,所述電傳輸單元為圓柱形,且彼此外切;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固定於隔水層內的N個扇形支撐體,其中N為3-7,所述電傳輸單元分別開設有沿其中心線向扇形支撐體開設的扇形槽,扇形支撐體的圓心角嵌入所述扇形槽中,且所述扇形槽的圓心角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的圓心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柔性套管的彈性模量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的彈性模量。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電傳輸單元外切的位置處設置有位於柔性套管內部的彈性體。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2根輸電導體分別位於其對應的所述扇形槽的圓心角的角平分線兩側。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所述的同置於隔水層內的各個電傳輸單元之間的空域內填充有填充料。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填充料為巖棉繩和聚丙烯纖維中的任意一種。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的柔性套管內填充有填充物。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填充物的彈性模量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的彈性模量。
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1)利用扇形支撐體來緩衝彎曲力,防止電傳輸單元的彼此錯位;
(2)每個電傳輸單元的彈性體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衝來自外界的應力,避免產生對輸電導體的過度扭曲;
(3)套管的扇形槽可以使得套管所受的壓力傳遞至柔性套管,並且使得套管向兩側釋放壓力,避免內部輸電導體受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柔性電纜的橫截面圖;
圖2為本發明的柔性電纜的橫截面的受力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電纜,它包括電傳輸單元6、依序地包覆在電傳輸單元6外圓柱形的隔水層4、內護套3、鎧裝層2、外護套1,所述電傳輸單元6的數量有N個,彼此獨立且同置於隔水層4內,每個電傳輸單元6包括有共置於一個柔性套管內的分別包覆有絕緣層9的2根輸電導體10,所述電傳輸單元6為圓柱形,且彼此外切;還包括固定於隔水層4內的N個扇形支撐體7,其中N為3-7,所述電傳輸單元6分別開設有沿其中心線向扇形支撐體7開設的扇形槽8,扇形支撐體7的圓心角嵌入所述扇形槽8中,且所述扇形槽8的圓心角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7的圓心角。
所述柔性套管的彈性模量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7的彈性模量,這樣使得柔性套管易於變形釋放壓力,而扇形支撐體固定所述柔性套管。所述電傳輸單元6外切的位置處設置有位於柔性套管內部的彈性體11。所述2根輸電導體10分別位於其對應的所述扇形槽8的圓心角的角平分線兩側。
在所述的同置於隔水層4內的各個電傳輸單元6之間的空域內填充有填充料5。所述的填充料為巖棉繩和聚丙烯纖維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的柔性套管內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彈性模量小於所述扇形支撐體7的彈性模量。
圖2的受力圖可以看出,當電傳輸單元6受到向外的外力15或扇形支撐體受到向內的外力時,柔性套管會在所述扇形槽8處向扇形支撐體的兩側方向16分開,以釋放壓力。
此外,其輸電導體還可以替換為光纖,用於傳輸光信號,也能夠起到保護光纖的作用。
最後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