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19:32:06 2
本發明涉及垃圾收集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隨著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的不斷深入,治理環境汙染也成為一項重點內容。傳統的城市餐廚垃圾處理方式是採用破碎分選、高速攪拌製漿、除渣、沉砂的工藝措施,分出的固體物料與砂送往生活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從多年的實踐經驗看來,這種方法的製漿效果不太理想,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是有機質的損失大;
二是全量破碎會使很多無機物被破碎從而形成大量的細砂,會對後續泵輸送以及螺旋輸送帶來很大的困難,即各種設備的襯板磨損嚴重,維修費用過高且維修困難
三是分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滲濾液,這種含滲濾液的固體物料不易輸送造成車間內部的二次汙染。
這種傳統的接收分選方式處理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二次汙染嚴重,已不能適應現階段快速、高效、環保的垃圾處理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現有技術中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處理效果好、更為高效且設備鏈短的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至少部分的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包括:
對餐廚垃圾進行星型分選以將大於預設尺寸的大塊物料分揀出來,然後對分揀出的大塊物料進行擠壓脫水,並將分揀出的其他物料和液體輸送到儲料箱暫存;然後將儲料箱內的其他物料和液體經過螺旋輸送機構輸送到輸送罐內;當輸送罐內的其他物料和液體達到預設高度時利用空壓機將其輸送到溼解罐;
在溼解罐內對其進行高溫溼解處理後,得到的帶壓物料輸送到緩衝罐;
將緩衝罐內的物料進行粗壓榨,同時進行分揀,分揀出的大於預設尺寸的大塊物料進行擠壓脫水,且其他的細物料輸送到第一儲液槽;
對第一儲液槽內的細物料進行分選以將顆粒直徑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物料分選出來並進行脫水後輸出;然後將小於本機預設尺寸的物料輸送到第二儲液槽;
然後通過三相分離機構對第二儲液槽內的物料進行分離,以將油相、水相、渣相進行分離,然後將分離出的粗油輸出,並將水相和渣相通過厭氧產沼機構發酵生成沼氣。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厭氧產沼機構產生的含有纖維素的有機物料輸送到堆肥機構以進行二次腐熟;
將第一儲液槽內分選出的顆粒直徑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物料進行脫水後通過螺旋輸送機構輸出,並輸送到堆肥機構以進行二次腐熟。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星型分選後分揀出的大塊物料進行擠壓脫水後,轉運至填埋場進行填埋;
對粗壓榨後的物料分揀出的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大塊物料進行擠壓脫水,轉運至填埋場進行填埋。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將緩衝罐內產生的廢氣輸送到其它溼解罐回收利用,將沼氣鍋爐產生的蒸汽輸送到溼解罐進行溼解。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術方案提出了一種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厭氧產生沼氣提供理想的原料,最大化的實現了資源化處理,製成的沼氣成為一種新能源進行發電,投資及佔地面積小,處理車間環境好,處理周期短,運行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包括:
星型分選(將大塊物料分揀出來),擠壓脫水(分揀出的大件經擠壓脫水,轉運至填埋場,其餘物料與滲濾液回到儲料箱);儲料箱(將其餘物料及滲濾液暫存起來);螺旋輸送(將儲料箱內的物料輸送至輸送罐);輸送罐(進入罐內的物料達到液位高度時用空壓機的氣體壓力輸送至溼解罐);溼解罐(對進入的物料進行高溫溼解處理);緩衝罐(溼解罐內的物料帶壓排入此罐體內);粗壓榨(粗渣經壓榨後轉運至填埋場,細物料進入儲液槽1內);儲液槽1;泵輸送;大顆料分選(分選出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物料);儲液槽2;泵輸送;三相分離(分離出粗油脂);厭氧產沼(水、渣混合產生沼氣);堆肥;汙水處理;沼氣發電。
星型分選後的滲濾液與固體小物料一起混合同時進入儲液箱,通過螺旋輸送進入輸送罐並通過採用壓力氣體輸送的方式將物料送至溼解罐。
溼解罐溼解時使用溼解反應釜,反應釜進料後,通入高溫蒸汽使罐體內溫度達到一定壓力和溫度的條件,保溫一段時間,使有機質得到充分降解後帶壓排入緩衝罐中。
大顆粒分選機是採用振動與螺旋擠壓脫水巧妙組合的方式組成的一體機,能快速方便的將溼解後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物料分選出來,並使固體物料達到脫水的目的。
具體的,如圖1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具體包括:
(1)星型分選:將大塊的物料用星型篩分選出來,經過擠壓脫水,固體物料轉運至填埋場,其餘物料及液體輸送至儲料箱;
(2)擠壓脫水:將大塊物料用螺旋擠壓篩網漏水的方式脫去游離水;
(3)儲料箱:儲存星型篩的篩下物料並具備底部輸送的功能;
(4)螺旋輸送;儲料箱內的物料在底部輸送出來用密封螺旋輸送至輸送罐。
(5)輸送罐:輸送罐具備一定的壓力承受能力與液位檢測功能,裝滿罐體的物料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短時間內輸送至溼解罐內。
(6)溼解罐;溼解罐是具備一定壓力承受能力的反應釜,將一定壓力與溫度的蒸汽通入溼解罐內,使物料溫度達到預設溫度並保溫一段時間,對垃圾中的有機質進行充分降解,然後帶壓排出。
(7)緩衝罐;緩衝罐具備一定的壓力承受能力與液位檢測功能,是接收溼解罐物料快速排出並具備破碎有機質的功能。
(8)粗壓榨機;具備撈料濾水與擠壓脫水的功能,接收緩衝罐排出的物料,撈出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含水物料,並將其擠幹輸出至轉運箱。
(9)儲液槽1:具備一定的儲存能力,能將緩衝罐內的物料經粗壓榨機撈出大塊物料後全部儲存下來。
(10)泵輸送:具備輸送具有纏繞性能的短纖維的能力。
(11)大顆粒分選:採用振動與螺旋擠壓脫水巧妙組合的方式組成的一體機,能快速方便的將溼解後的大於本機預設尺寸的固體物料分選出來,並使固體物料達到脫水的目的。
(12)儲液槽2:具備一定的儲存能力,能將儲液槽1內的物料經大顆料分選機分選出固體物料後的其餘物料全部儲存下來。
(13)泵輸送:具備輸送小於本機預設尺寸以下固體顆粒的能力,且磨損較小。
(14)三相分離機:利用比重分選的原理且具備分離油相、水相、渣相的能力,將油、水、渣分離出來。
(15)厭氧產沼:系統具備調溫、除砂、出渣的能力,放入沼氣菌種從而不間斷的產生沼氣。
(16)沼氣發電機:利用脫硫、脫水後的沼氣燃燒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組發電,產生新能源。
(17)汙水處理:針對厭氧後汙水的具體成分選用成熟的汙水處理工藝。
(18)堆肥處理:對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有機質進行二次腐熟。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輸送與處理方法,為厭氧產生沼氣提供理想的原料,實現了資源化處理,製成的沼氣成為一種新能源進行發電,投資及佔地面積小,處理車間環境好,處理周期短,運行成本低。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