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3:02: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肥料加工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有機肥料能夠改良土壤,即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有機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進入土壤後與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間的共生增殖關係,抑制有害菌生長並轉化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起到群體的協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促使有機物的分解轉化,能直接或間接為作物提供多種營養和刺激性物質,促進和調控作物生長。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換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種群。同時,在作物根系形成的優勢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強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
現有有機肥加工設備因設備分散,一步步工序在不同的設備中加工,因此加工效率低,發酵過程緩慢,不能實現連續化生產,同時提高了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以解決現有有機肥加工設備因設備分散,一步步工序在不同的設備中加工,因此加工效率低,發酵過程緩慢,不能實現連續化生產,同時提高了能耗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原料儲存倉、烘乾倉、冷卻倉、熱風爐、烘乾管道及集粉碎、攪拌和發酵功能的一體式裝置,所述一體式裝置頂端設置有連接所述冷卻倉的進料口,底端設置有連接所述熱風爐的出料口;所述一體式裝置包括粉碎攪拌倉和置於所述粉碎攪拌倉下端的發酵倉,所述粉碎攪拌倉內設置有攪拌槳,所述的攪拌槳連接設置於所述粉碎攪拌倉外的電機,所述攪拌槳上設置有攪拌槳葉片,所述攪拌槳葉片間隔均勻布置有切料刀和研磨輪。
具體地,所述發酵倉內壁上設置有碳纖維加熱層,所述發酵倉頂部及中部設置有蒸汽噴頭。
具體地,所述發酵倉包括旋轉發酵臺,所述旋轉發酵臺上環繞設置兩個以上發酵桶桶座,所述發酵桶桶座放置有發酵桶。
具體地,所述粉碎攪拌倉和發酵倉的連接處設置有多個可高速旋轉的漏料口,所述漏料口設置有精篩網,用於將完全粉碎攪拌後的肥料輸送至所述發酵倉。
具體地,所述漏料口與發酵桶的上下位置一一對應。
具體地,所述攪拌槳沿所述粉碎攪拌倉的長度通長設置,並與所述精篩網接觸。
具體地,所述一體式裝置的頂部、中部以及下部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具體地,所述冷卻倉上還設有用於將烘乾冷卻材料傳送至所述一體式裝置的粉碎傳送機。
具體地,所述烘乾管道上還設有若干個支撐架和基座,所述熱風爐上設有風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通過設置一體式裝置實現粉碎、攪拌和發酵三功能,可實現自動化粉碎、攪拌、篩分、發酵工序,可連續化生產肥料,整個設備採用密封工藝,粉碎、攪拌和發酵過程在封閉系統內進行,故障較少,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汙染,同時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產品質量,經濟技術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框圖。
圖2為一體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烘乾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1-原料儲存倉,2-烘乾倉,3-冷卻倉,4-熱風爐,5-烘乾管道,6-粉碎攪拌倉,7-旋轉發酵臺,8-攪拌槳,9-電機,10-攪拌槳葉片,11-切料刀,12-研磨輪,13-碳纖維加熱層,14-蒸汽噴頭,15-發酵桶桶座,16-發酵桶,17-漏料口,18-精篩網,19-溫度傳感器,20-粉碎傳送機,21-支撐架,22-基座,23-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原料儲存倉1、烘乾倉2、冷卻倉3、熱風爐4和烘乾管道5,包括集粉碎、攪拌和發酵功能的一體式裝置,一體式裝置頂端設置有連接冷卻倉3的進料口,底端設置有連接熱風爐4的出料口,一體式裝置包括粉碎攪拌倉6和置於粉碎攪拌倉6下端的發酵倉,粉碎攪拌倉6內設置有攪拌槳8,的攪拌槳8連接設置於粉碎攪拌倉6外的電機9,攪拌槳8上設置有攪拌槳葉片10,攪拌槳葉片10間隔均勻布置有切料刀11和研磨輪12;所述一體式裝置的頂部、中部以及下部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9。
其中,一體式裝置實現粉碎、攪拌和發酵三功能,可實現自動化粉碎、攪拌、篩分、發酵工序,可連續化生產肥料。
其中,發酵倉內壁上設置有碳纖維加熱層13,發酵倉頂部及中部設置有蒸汽噴頭14。碳纖維加熱層13配合溫度傳感器19,可以有效控制發酵倉內的溫度,使肥料能夠在一個恆溫的狀態下快速發酵。
其中,發酵倉包括旋轉發酵臺7,旋轉發酵臺7上環繞設置兩個以上發酵桶桶座15,發酵桶桶座15放置有發酵桶16。旋轉發酵臺7和發酵桶16的設置可實現快速發酵效果。
其中,粉碎攪拌倉6和發酵倉的連接處設置有多個可高速旋轉的漏料口17,漏料口17設置有精篩網18,用於將完全粉碎攪拌後的肥料輸送至發酵倉。可高速旋轉的漏料口17可將置於漏料口17上未完全粉碎的肥料彈起,保證肥料可在攪拌槳8的作用下完全粉碎,後進入精篩網18,落入發酵倉。
其中,漏料口17與發酵桶16的上下位置一一對應,保證了漏料口17內完全粉碎的肥料準確落入發酵桶16。
其中,攪拌槳8沿粉碎攪拌倉6的長度通長設置,並與精篩網18接觸。通長設置的攪拌槳8,再結合其上均勻布置的切料刀11和研磨輪12,可實現烘乾冷卻材料的完全粉碎攪拌。
其中,冷卻倉3上還設有用於將烘乾冷卻材料傳送至一體式裝置的粉碎傳送機20。粉碎傳送機20的設置採用流動式的工藝,實現自動化操作。
其中,烘乾管道5上還設有若干個支撐架21和基座22,熱風爐4上設有風機23。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原料儲存倉1的原料經過烘乾倉2烘乾後進入冷卻倉3中冷卻後,進入一體化裝置在攪拌槳8、切料刀11、研磨輪12的作用下粉碎後計入發酵倉中進行發酵後進入熱風爐4烘乾後進入烘乾通道中存儲;本實用新型中攪拌槳8、切料刀11、研磨輪12相互配合使原料被粉碎的更加細緻,使發酵過程更加順利,發酵時間更加短。
一體化有機肥加工設備通過設置一體式裝置實現粉碎、攪拌和發酵三功能,可實現自動化粉碎、攪拌、篩分、發酵工序,可連續化生產肥料,整個設備採用密封工藝,粉碎、攪拌和發酵過程在封閉系統內進行,故障較少,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汙染,同時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產品質量,經濟技術效益顯著。
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於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