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6:44:26 2

本發明涉及瓦楞紙板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
背景技術:
瓦楞紙板因為其製造過程簡單,成本較低,被廣泛用於包裝行業。瓦楞紙板在生產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雙面壓線,以使瓦楞紙板能夠雙面摺疊,目前的技術是先對瓦楞紙板的一面進行壓線,然後再把瓦楞紙板翻轉,對其另一面進行壓線。這加工過程比較麻煩,耗時較多,生產效率低,為了解決這問題,專利名稱為「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專利號為「201120268855.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技術方案,其原理是在模切刀下方加入一條反壓線壓條,在加工的過程中,通過反壓線壓條對瓦楞紙板的反面進行壓線。這技術方案雖然可以解決瓦楞紙板同時雙面壓線的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反壓線壓條是沾合固定的,而且反壓線壓條與模切刀為不同的部件,因此在加工時,很容易會使正面壓線與反面壓線的位置出現偏差,導致壓線質量不好,甚至還可能會損壞瓦楞紙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了一種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其自動化程度高,能提高瓦楞紙板的正面壓線與反面壓線的精準度,提高瓦楞紙雙面壓線的質量。其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公開一種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包括有進料裝置、雙面壓線輪組、輸料裝置、升降裝置、控制模切機工作的控制單元;
進料裝置包括進料傳送帶及設於進料傳送帶下方的出料傳送帶;
雙面壓線輪組包括有壓線輪、設於壓線輪上方的上壓輪及設於壓線輪下方的下壓輪,壓線輪表面設有壓線切刀,壓線輪與下壓輪之間形成第一壓線部,壓線輪與上壓輪之間形成第二壓線部;
輸料裝置設於進料裝置與雙面壓線輪組之間;輸料裝置包括有可正、反轉動的輸料傳送道,輸料傳送道可沿自身上的其中一點旋轉以使輸料傳送道靠近進料裝置的端部可在進料傳送帶的出料端及出料傳送帶的進料端之間移動、並且使輸料傳送道靠近雙面壓線輪組的端部在第一壓線部與第二壓線部之間移動;
升降裝置設於雙面壓線輪組遠離輸料裝置的一側,升降裝置包括有可在第一壓線部與第二壓線部之間移動的升降臺,升降臺遠離雙面壓線輪組的一側設有用於把物料推向雙面壓線輪組的推料單元。
進一步地,輸料裝置還包括有底架,輸料傳送道的其中一點鉸接於底架頂部,且鉸接點處設有用於驅動輸料傳送道繞鉸接點轉動的電機。
進一步地,輸料傳送道包括有齒輪以及套設於齒輪外的鏈帶,鏈帶表面固定連接有傳送皮帶。
進一步地,升降裝置還包括有底座,底座與升降臺之間通過升降氣缸連接;推料單元設於升降臺遠離雙面壓線輪組的一側。
進一步地,推料單元包括推料氣缸及連接在推料氣缸活動端的推板。
進一步地,升降臺遠離雙面壓線輪組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物料的第一感應器,第一感應器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雙面壓線輪組還包括有支架,上壓輪、壓線輪及下壓輪的轉軸均設於支架上;上壓輪及下壓輪的軸端均設有用於在上下方向上調節上壓輪及下壓輪位置的微調裝置。
進一步地,下壓輪與壓線輪之間設有下輸料輔助架,下輸料輔助架靠近輸料傳送道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輸料傳送道的第二感應器;上壓輪與壓線輪之間設有上輸料輔助架,上輸料輔助架靠近輸料傳送道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物料的第三感應器,上輸料輔助架遠離輸料傳送道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物料的第四感應器;第二感應器、第三感應器及第四感應器均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出料傳送帶的進料端設有用於感應物料的第五感應器,第五感應器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本發明提出一種關於上述模切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進料:輸料傳送道處於初始位置時,其兩端分別靠近進料傳送帶的出料端及第一壓線部的進料端,輸料傳送道正向轉動,瓦楞紙板從進料傳送帶輸送到輸料傳送道,再從輸料傳送道輸送到第一壓線部;
s2、換料:瓦楞紙板從第一壓線部傳送到升級臺上,升降氣缸啟動;瓦楞紙板被抬升到第二壓線部附近,推料氣缸啟動,瓦楞紙板被推料氣缸推進第二壓線部進行第二次壓線;同步地,電機啟動,輸料傳送道轉動位置,使輸料傳送道的兩端分別靠近第二壓線部的出料端與出料傳送帶的進料端;
s3、出料:瓦楞紙板從第二壓線部的出料端出來,輸料傳送道反向轉動,使輸料傳送道迴轉到初始位置,電機反向轉動,瓦楞紙板通過輸料傳送道輸送到出料傳送帶上;同步地,升降氣缸復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由上壓輪、壓線輪、下壓輪組成一個具有第一壓線部、第二壓線部的雙面壓線輪組,能通過同一個壓線輪對瓦楞紙板進行雙面壓線,提高的正面壓線與反面壓線的重合精準度,提高壓線質量;在進料裝置與雙面壓線輪組之間加入一個可轉動的輸料傳送道,在雙面壓線輪組遠離輸料傳送道的一側設置一個升降裝置,使得本發明能夠從進料到輸料再到出料的過程能夠實現全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標註:進料裝置100,控制箱101,進料傳送帶102,出料傳送帶103,第五感應器104,輸料傳送道200,底架201,雙面壓線輪組300,壓線輪310,壓線切刀311,上壓輪320,下壓輪330,上輸料輔助架340,第三感應器341,第四感應器342,下輸料輔助架350,第二感應器351,底座410,升降氣缸420,升降臺430,第一感應器431,推料氣缸43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2。
本發明公開一種瓦楞紙板正反面壓線的模切機,括有用於提供待加工的瓦楞紙板以及接收加工完成的瓦楞紙板的進料裝置100、用於壓出正反面壓線的雙面壓線輪組300、輸料裝置、升降裝置;進料裝置100上設有控制箱101,控制箱101內設有用於控制模切機工作的控制單元;
進料裝置100包括用於輸送待加工瓦楞紙板的進料傳送帶102及設於進料傳送帶102下方的用於傳送加工完成的瓦楞紙板的出料傳送帶103;
雙面壓線輪組300包括有壓線輪310、設於壓線輪310上方的上壓輪320及設於壓線輪310下方的下壓輪330,壓線輪310表面設有壓線切刀311311,壓線輪310與下壓輪330之間形成第一壓線部,壓線輪310與上壓輪320之間形成第二壓線部;
輸料裝置設於進料裝置100與雙面壓線輪組300之間;輸料裝置包括有可正、反轉動的輸料傳送道200。輸料傳送道200具有兩個工作位置,如圖1所示,位於第一個工作位置時,輸料傳送道200斜向下,其兩端分別靠近進料傳送帶102的出料端以及第一壓線部的進料端;如圖2所示,位於第二個工作位置時,輸料傳送道200斜向上,其兩端分別靠近第二壓線部的出料端以及出料傳送帶103的進料端。輸料傳送道200可沿自身上的其中一點旋轉,為了提高穩定性,該點優選為中心點,以使輸料傳送道200在兩個工作位置之間移動轉換。
升降裝置設於雙面壓線輪組300遠離輸料裝置的一側,升降裝置有兩個工作位置,如圖1所示,在升降臺430位於第一個工作位置時,升降臺430靠近第一壓線部,如圖2所示,當升降臺430位於第二工作位置時,升降臺430靠近第二壓線部。升降臺430遠離雙面壓線輪組300的一側設有用於把物料推向雙面壓線輪組300的推料單元。
進一步地,輸料裝置還包括有底架201,輸料傳送道200的中心點鉸接於底架201頂部,且鉸接點處設有電機以驅動輸料傳送道200繞鉸接點轉動。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傳送準確度,輸料傳送道200通過齒輪與套設於齒輪外的鏈帶組合來傳動,防止鏈帶劃損瓦楞紙板,鏈帶表面固定連接有傳送皮帶。為了限定瓦楞紙板在傳送過程中的位置,輸料傳送道200兩側也可以加入擋板。
進一步地,升降裝置還包括有底座410,底座410與升降臺430之間設有升降氣缸420,升降氣缸420的固定端連接底座410,升降氣缸420的活動端連接升降臺430。為了方便把瓦楞紙板推向雙面壓線輪組300,推料單元設於升降臺430遠離雙面壓線輪組300的一側。為了限定瓦楞紙板的位置,還可以在升降臺430兩側加入擋板。
進一步地,推料單元包括推料氣缸432及連接在推料氣缸432活動端的推板,通過推板來推送瓦楞紙板。
進一步地,升降臺430遠離雙面壓線輪組300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瓦楞紙板的第一感應器431,第一感應器431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雙面壓線輪組300還包括有一對對稱設置的支架,上壓輪320、壓線輪310及下壓輪330的轉軸兩端均設於支架上。上壓輪320及下壓輪330的軸端均設有用於在上下方向上調節位置的微調裝置。根據加工的瓦楞紙板的厚度,來調節微調裝置,進而調整上壓輪320與壓線輪310之間的距離以及下壓輪330與壓線輪310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地,為了使瓦楞紙板流暢地傳送,下壓輪330與壓線輪310之間設有下輸料輔助架350,下輸料輔助架350靠近輸料傳送道200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輸料傳送道200的第二感應器351;上壓輪320與壓線輪310之間設有上輸料輔助架340,上輸料輔助架340靠近輸料傳送道200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瓦楞紙板的第三感應器341,上輸料輔助架340遠離輸料傳送道200的一側設有用於感應瓦楞紙板的第四感應器342;第二感應器351、第三感應器341及第四感應器342均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出料傳送帶103的進料端設有用於感應瓦楞紙板的第五感應器104,第五感應器104與控制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對上述模切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進料:輸料傳送道200處於初始位置時,其兩端分別靠近進料傳送帶102的出料端及第一壓線部的進料端,此時,第二感應器351感應到輸料傳送道200後,向控制單元發信號,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來自第二感應器351的信號後,控制單元給輸料傳送道200發出正向轉動的信號,輸料傳送道200正向轉動,瓦楞紙板從進料傳送帶102輸送到輸料傳送道200,再通過輸料傳送道200輸送到第一壓線部。瓦楞紙板經過第一壓線部的時候,壓線輪310上的模切刀對瓦楞紙板的上表面進行壓線。
s2、換料:升降臺430位於的初始位置時,升降臺430靠近第一壓線部。瓦楞紙板的上表面被壓線後,瓦楞紙板從第一壓線部傳送到升級臺的升降臺430上。第一感應器431感應到瓦楞紙板後,向控制單元發送信號,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來自第一感應器431的信號後,控制單元給升降氣缸420發生工作信號。升降氣缸420工作,升降臺430把瓦楞紙板抬升到第二壓線部附近。這時,第四感應器342感應到瓦楞紙板後,第四感應器342向控制單元發送信號,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來自第四感應器342的信號後,控制單元分別給推料氣缸432及輸料傳送道200的鉸接點處的電機發出工作信號。推料氣缸432工作,連接推料氣缸432活動端的推板把瓦楞紙板推進第二壓線部,瓦楞紙板的下表面在第二壓線部中被進行壓線。由於瓦楞紙板在升降的過程中位置不變,而且是同一個壓線輪310上的同一把模切刀對瓦楞紙板的下表面進行壓線,所以瓦楞紙板的上表面壓線與下表面壓線是重合且壓痕形狀高度接近的。與第二次壓線過程同步地,輸料傳送道200轉動,變換工作位置,使其兩端分別靠近第二壓線部的出料端與出料傳送帶103的進料端。
s3、出料:瓦楞紙板從第二壓線部的出料端出來,第三感應器341感應到瓦楞紙板後,向控制單元發送信號。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來自第三感應器341的信號後,控制單元給輸料傳送道200的驅動裝置發送工作反向轉動信號以及向升降氣缸420發送復位信號,使輸料傳送道200反向傳輸,並使升降臺430下降回到初始位置。瓦楞紙板從輸料傳送道200輸送到出料傳送帶上。這時,第五感應器104感應到瓦楞紙板後,向控制單元發生信號。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第五感應器104的信號後,控制單元給輸料傳送道200鉸接點處的電機發出反轉信號,使輸料傳送道200迴轉到初始位置。
本發明由上壓輪320、壓線輪310、下壓輪330組成一個具有第一壓線部、第二壓線部的雙面壓線輪組300,能通過同一個壓線輪310對瓦楞紙板進行雙面壓線,提高的正面壓線與反面壓線的重合精準度,提高壓線質量;在進料裝置100與雙面壓線輪組300之間加入一個可轉動的輸料傳送道200,在雙面壓線輪組300遠離輸料傳送道200的一側設置一個升降裝置,使得本發明能夠從進料到輸料再到出料的過程能夠實現全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方式」、「一些實施方式」、「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