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修邊衝孔下模座的廢料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0:56:4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修邊衝孔下模座零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修邊衝孔下模座的廢料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衝壓件作為車身生產的關鍵工藝裝備,由於其結構複雜、類型特徵多、加工困難,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汽車生產的「瓶頸」之一。修邊衝孔模座作為汽車製造模具的一部分,一直扮演著衝壓件製造的角色。
修邊衝孔模座的工作原理:料片放在凸模上,上模座和壓料芯隨著工具機上檯面向下運動,直到壓料芯壓住料片,上模座繼續向下運動,刀塊切去廢料,模具閉合,完成修邊工序。修邊成型後的料片主體由於主體外形固定可以直接取出,而對料片修邊遺留的廢料是通過其自身的重力滑落到滑板上後進行回收、切割、重鑄。由於料片在切邊口和轉折線上的單側受力,自身會產生形變,從而發生凸起、彎折一些不可預知的變形,容易與模具的部件發生幹涉或者鉤掛,變形的廢料可能會堵塞滑落出口,多個廢料堆積或者相互咬住也可能堵塞滑落出口,而位於下模座上的滑落出口狹窄,不利於大塊或者形變後的廢料自然滑落,這時候需要操作人員進行手動維護、清理工作,十分不便。
針對上述問題,專利公告號為CN203508850U的中國專利,提出了一種切邊模具廢料下落輔助裝置,包括動模連接杆,所述動模連接杆固連在所述切邊模具的動模上,所述動模連接杆遠離動模的一端固定有翻轉塊,所述翻轉塊和動模連接杆通過復位翻轉限位機構連接,所述復位翻轉限位機構帶動的翻轉塊可以隨動模下降並通過邊料,動模上升時扣住廢料,將廢料帶起到一定高度上再傾翻掉落,克服了廢料因受廢料滑板卡阻或下落動力不足而落料不暢的問題。
上述專利中的技術方案在實際運用中並不合適,尖銳的廢料邊緣掉落在滑板上會對滑板造成損壞,廢料下落無法控制,可能脫落於滑板範圍外,廢料邊緣的部規則形狀會使得翻轉塊無法抵到廢料邊緣,翻轉塊可能對廢料造成二次無法預知的形變,反而不利於從出口滑落。廢料回收後還需要切割、收集、整理、重鑄等工序,工序的增加,增加了人工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實際運用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可以快速回收汽車模座上廢料的修邊衝孔下模座的廢料回收裝置,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修邊衝孔下模座的廢料回收裝置,包括設置於下模座中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用於排除廢料的排料槽,所述排料槽的底壁上設置有若干切割槽,所述切割槽靠近下模座的一側設置有用於放置刀片的刀座,所述刀座內活動設置有用於切割廢料的刀片,以及驅動刀片伸出或收回到切割槽內部的驅動件,所述刀座與所述下模座之間設置有用於連接二者的底板以及調整所述底板傾斜角度的角度調節組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上模座和壓料芯向下運動,上模座上刀具裁剪料片後,通過刀片進一步將廢料切割,廢料被處理後更加小塊化,容易從下模座上的滑落出口滑出,方便排出排料槽,通過設置角度調節組件,調節排料槽的傾斜角度可以使得位於排料槽中切割後的廢料更加容易從排料槽中滑出,避免排料槽堵塞。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遠離底座的一面上沿底板長度方向設置有滑槽,所述角度調節組件包括動氣缸以及定氣缸,所述動氣缸靠近排料槽出料口一側設置,所述動氣缸的推桿通過滑移設置於滑槽中的第一滑塊與滑槽滑移連接;所述定氣缸遠離排料槽的出料口設置,且推桿通過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二滑塊與底板固定連接,所述定氣缸和動氣缸遠離底板的一端上設置有固定塊。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動氣缸的推桿向上伸長便可以實現排料槽傾斜角度的調節,十分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件為設置於刀片與刀座之間的電動伸縮杆,所述電動伸縮杆的推桿與刀片的底壁固定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主動地將刀片推向切割槽外部,與上模具相配合,將排料槽中的肥料切碎。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遠離排料槽出料口的一端邊緣鉸接設置有側板,所述側板的兩側上設置有安全板,所述底座與側板之間設置有用於防止切割的碎屑落入到底座與下模座縫隙中的活動遮蔽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遮蔽組件包括活動板,所述底座靠近側板的一端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用於推動所述活動板抵緊所述側板的彈性件。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防止切割的碎屑落入到底座與下模座縫隙中。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遠離排料槽出料口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將排料槽中的碎屑吹出到排料槽外部的噴氣裝置。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更加輕鬆地將排料槽中的碎屑排除到排料槽的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與底座之間設置有用於增大底座振動的振動器。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當排料槽中的廢料發生堵塞時,可以通過振動更加輕鬆地將廢料排出。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側剖面呈「匚」字形;所述固定塊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塊通過穿過所述固定孔的固定螺栓和下模座進行固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固定塊與下模座進行有效的固定連接,防止廢料回收裝置的滑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過廢料在廢料回收裝置進行了切割,方便了之後的運輸,同時減少了後續處理的工序,減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過底座的角度調節能夠使得廢料通過自身的重力滑落,如果安裝的位置導致角度調節的達不到廢料的滑落前提,裝置將通過振動器進行輔助滑落,運輸後的廢料回收裝置會通過噴氣裝置對底座表面的殘留廢屑進行吹走,保證裝置的整潔。
附圖說明
圖1為下模座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廢料回收裝置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廢料回收裝置側視圖;
圖5為圖4中B部放大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廢料回收裝置側面剖視圖;
圖7為圖6中C部放大圖;
圖8為圖6中D部放大圖。
附圖標誌:1、底座;2、底板;3、定氣缸;4、動氣缸;5、滑槽;6、固定塊;7、固定螺栓;8、側板;10、振動器;11、第一滑動塊;12、第二滑動塊;13、切割槽;15、噴氣裝置;16、活動板;17、安全板;18、彈性件;19、刀片;20、刀座;21、定位螺栓;22、排料槽;23、電動伸縮杆;24、凹槽;100、廢料回收裝置;101、下模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於此。
如圖1、圖2和圖6所示,一種修邊衝孔下模座101的廢料回收裝置100,包括設置於下模座101中的底座1,底座1呈中空設置,底座1上表面設置有用於排除廢料的排料槽22。排料槽22的底壁上設置有若干切割槽13,切割槽13靠近下模座的一側設置有用於放置刀片19的刀座20,刀座20內活動設置有用於切割廢料的刀片19,以及驅動刀片19伸出或收回到切割槽13內部的驅動件。刀座20及刀片19均設置於底座1的內部,優選的,上述切割槽13沿排料槽22的長度方向均勻設置。如圖8所示,上述驅動件採用電動伸縮杆23,電動伸縮杆23的推桿與刀片19的底壁固定連接,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主動地將刀片19推向切割槽13外部,與上模具相配合,將排料槽22中的肥料切碎。刀座20與下模座之間設置有用於連接二者的底板2以及調整底板2傾斜角度的角度調節組件。
如圖2、圖5和圖6所示,底板2遠離底座1的一面上沿底板2長度方向設置有滑槽5,角度調節組件包括動氣缸4以及定氣缸3,動氣缸4靠近排料槽22出料口一側設置,動氣缸4的推桿通過滑移設置於滑槽5中的第一滑塊與滑槽5滑移連接,如圖6所示,推桿的一端與第一滑塊鉸接設置。定氣缸3遠離排料槽22的出料口設置,且推桿通過固定在底板2上的第二滑塊與底板2固定連接,如圖5所示,推桿與第二滑塊鉸接,第二滑塊通過定位螺栓21與底板2固定連接。所述定氣缸3和動氣缸4遠離底板2的一端上設置有固定塊6。動氣缸4的推桿向上伸長便可以實現排料槽22傾斜角度的調節,十分方便。
為了防止切割的碎屑落入到底座1與下模座縫隙中,底座1遠離排料槽22出料口的一端邊緣鉸接設置有側板8,側板8的兩側上設置有安全板17,底座1與側板8之間設置有活動遮蔽組件。如圖7所示,活動遮蔽組件包括活動板16,底座1靠近側板8的一端上設置有凹槽24,凹槽24內設置有用於推動活動板16抵緊側板8的彈性件18,優選為彈簧。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防止切割的碎屑落入到底座1與下模座縫隙中。
在切割廢料的過程中,後期某些細小的碎屑會吸附在排料槽22的槽壁內部難以清理,為了更加輕鬆地將排料槽22中的碎屑排除到排料槽22的外部,底座1上遠離排料槽22出料口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將排料槽22中的碎屑吹出到排料槽22外部的噴氣裝置15。上述噴氣裝置15的噴嘴朝向排料槽22的出料口處。上述噴氣裝置15與外部的空壓機相連通。
優化的,底板2與底座1之間設置有用於增大底座1振動的振動器10。上述技術方案,當排料槽22中的廢料發生堵塞時,可以通過振動更加輕鬆地將廢料排出。
如圖2所示,固定塊6側剖面呈「匚」字形;固定塊6上設置有固定孔,固定塊6通過穿過固定孔的固定螺栓7和下模座進行固定。上述技術方案,將固定塊6與下模座進行有效的固定連接,防止廢料回收裝置100的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與有益效果在於:上模座和壓料芯向下運動,上模座上刀具裁剪料片後,通過刀片19進一步將廢料切割,廢料被處理後更加小塊化,容易從下模座上的滑落出口滑出,方便排出排料槽22,通過設置角度調節組件,調節排料槽22的傾斜角度可以使得位於排料槽22中切割後的廢料更加容易從排料槽22中滑出,避免排料槽22堵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