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22:45:06 1

本發明涉及網絡服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生活越來越緊張,很多居民都通過在郊區租用耕地以用於種植花果植物的方式來排解工作及生活壓力,但是受限制於場地和地理環境,無法將這種農業模式直接應用到畜牧業,即無法圈地養殖諸如犛牛、馬匹或山羊等畜牧動物,也無法獲取相應的畜牧製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前述在現有條件下,無法實現圈地養殖犛牛及無法獲取相應犛牛製品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包括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法務監督管理終端、雲平臺資料庫和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包括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和支付平臺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還通信連接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
優化的,還包括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包括依次通信連接的衛星定位追蹤器、定位衛星和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
進一步優化的,還包括牧場生態保護子系統,其中,所述牧場生態保護子系統包括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所述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
優化的,還包括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包括依次通信相連的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和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所述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進一步優化的,所述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包括微處理器、脈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gprs無線收發模塊;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通信連接所述脈搏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
優化的,還包括公益事業管理終端;所述公益事業管理終端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和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另一方面提供了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信息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1.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在生成犛牛待認養信息後,將所述犛牛待認養信息傳送至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待認養信息包含至少一條待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所述犛牛個體信息包括個體編號和個體認養費用,還包括犛牛品種屬性、犛牛生活地區、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照片和視頻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s102.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登錄訪問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獲取所有未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並以列表形式展示出來;
s103.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生成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後,將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包括請求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總認養費用信息、認養人帳戶信息和配送地址信息;
s104.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完成對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的確認後,生成對應的支付請求信息,並向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發送所述支付請求信息,同時向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和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傳送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
s105.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收到所述支付請求信息後予以展示,並在生成支付信息後,將所述支付信息傳送至支付平臺伺服器;
s106.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在根據所述支付信息完成資金轉帳後,生成對應的支付成功信息,並分別向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反饋所述支付成功信息;
s107.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根據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和所述支付成功信息生成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並將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
s108.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收到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後,將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
優化的,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
s109.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定期地將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包括認養犛牛的照片、音視頻和健康數據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s110.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審核並通過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後,將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存儲在所述雲平臺資料庫中;
s111.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登錄訪問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並從所述雲平臺資料庫中獲取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
優化的,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
s112.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根據所述配送地址信息生成犛牛製品配送信息,並將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製品配送消息包括配送單號、發貨時間和犛牛製品名稱;
s113.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收到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後,將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推送至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
優化的,當所述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還包括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時,在所述步驟s101中的所述犛牛個體信息還包括佩戴在對應犛牛個體上的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唯一標識,同時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
s114.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獲取所述唯一標識後,登錄訪問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查詢與所述唯一標識對應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
s115.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生成針對所述唯一標識而人工設置的電子圍欄信息後,將所述電子圍欄信息傳送至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
s116.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在更新與所述唯一標識對應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後,判斷該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包含的地理位置是否超出由所述電子圍欄信息所圈定的地理範圍,若超出,則分別向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和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發送犛牛放牧預警信息。
綜上,採用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過該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實現對犛牛進行個體化養殖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對於藏川青雲地區的1700萬犛牛,可以實現一家一牛的領養,從而不但可以使認養者體驗到認養樂趣,還可以進行點對點的社會互動扶助,利於產業扶貧;(2)認養用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訪問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在線上選擇需要認養的犛牛,並完成線上認養手續,以及在線上獲取犛牛養護記錄信息,進行認養互動;(3)通過配置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可以實現對犛牛製品進行線上監管且線下配送的目的,使認養用戶在不親自領養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認養犛牛的所有權,獲取相應的犛牛產業製品,例如犛牛奶和犛牛肉等;(4)通過配置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可以實現對認養環節進行法務監督的目的,每一位成功認養者會由律師事務所頒發認養證書,從而避免出現法務糾紛的問題;(5)犛牛認養平臺可通過與銀行支付系統、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的合作,實現資金的安全交易;(6)通過配置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可以實現認養用戶對認養犛牛的遠程監督和互動的目的,體驗養殖樂趣,並可進行電子圍欄越界預警,及時提醒出現意外情況;(7)通過配置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可以根據犛牛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判斷牧場是否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並將判斷結果反饋給犛牛認養基地終端,以便及時轉移牧場,利於牧場的生態平衡;(8)通過配置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還可以即時獲取認養犛牛的健康狀態,以便認養用戶、認養基地和犛牛製品公司在獲取犛牛健康數據後,做出相應的策略;(9)通過配置公益事業管理終端,可以將認養過程中的部分認養費用捐獻給公益事業,特別地,可為藏區發展奉獻愛心,通過犛牛認養形式建立犛牛愛心合作社,認養後獲取的資金部分用於愛心認養公益事業,部分作為犛牛奶回饋給認養者;(10)認養用戶可根據犛牛生活地區選擇相對應的犛牛列表,在犛牛列表選擇時,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地圖定位看到犛牛的詳細信息介紹,而在認養犛牛後,還可獲取定期上傳的犛牛養護記錄信息(例如編號、圖片、視頻),監管認養情況,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每隔一段時間由當地牧民進行拍攝維護,並由網絡科技公司對其內容和格式進行最終審核後生效;(12)通過犛牛產業管理終端上傳犛牛產業加工流程記錄信息,還可以使認養用戶在認養後線上參觀犛牛收奶、運輸、加工、成品的每一個環節,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可以得到由藏區犛牛的回潰,獲得由正規企業生產加工後的有機犛牛奶產品,對愛心事業付出的同時也能得到回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網絡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方式詳細地描述本發明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
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b,同時存在a和b三種情況,本文中術語「/和」是描述另一種關聯對象關係,表示可以存在兩種關係,例如,a/和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a和b兩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關係。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發明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網絡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發明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發明提供的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包括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法務監督管理終端、雲平臺資料庫和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包括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和支付平臺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還通信連接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
如圖1所示,在所述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網絡結構中,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為由認養用戶所持有的電子設備,用於訪問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以便進行犛牛認養的線上認養流程和後續的線上認養監督等,其可以但不限於為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為由犛牛養殖基地所持有的電子設備,用於向線上提供待認養的犛牛個體信息以及犛牛養護記錄信息等,其同樣可以但不限於為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為由犛牛製品公司所持有的電子設備,用於向線上提供犛牛產業加工流程記錄信息以及配送訂單信息,使認養用戶在認養後能夠在線上進行認養犛牛所有權的有效監督,例如線上參觀諸如犛牛收奶、運輸、加工、成品的每一個環節,並最終獲得由正規企業生產加工後的有機犛牛奶產品;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同樣可以但不限於為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為由諸如律師事務所等法務部門所持有的電子設備,用於對認養流程進行有效的法務監督,並為犛牛認養提供法律服務,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同樣可以但不限於為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所述雲平臺資料庫用於對在認養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歷史記錄數據進行雲存儲,以便歷史追溯。所述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用於實現對整個犛牛認養流程進行線上管理,其中,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是由網絡科技公司所持有的核心設備,用於在各終端間中轉相關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線上處理,例如對犛牛個體信息或犛牛養護記錄信息的內容和格式進行審核。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用於對認養費用或其它費用進行轉帳,以便在各終端之間實現安全地資金交易,例如將認養費用按照預定份額分配給犛牛養殖基地、犛牛製品公司和法務部門等;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可以但不限於為銀行支付系統、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的伺服器。
如圖2所示,所述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的信息交互方法,可以但不限於包括步驟如下:
s101.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在生成犛牛待認養信息後,將所述犛牛待認養信息傳送至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待認養信息包含至少一條待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所述犛牛個體信息包括個體編號和個體認養費用,還包括犛牛品種屬性、犛牛生活地區、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照片和視頻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s102.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登錄訪問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獲取所有未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並以列表形式展示出來;
s103.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生成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後,將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包括請求認養犛牛的犛牛個體信息、總認養費用信息、認養人帳戶信息和配送地址信息;
s104.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完成對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的確認後,生成對應的支付請求信息,並向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發送所述支付請求信息,同時向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和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傳送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
s105.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收到所述支付請求信息後予以展示,並在生成支付信息後,將所述支付信息傳送至支付平臺伺服器;
s106.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在根據所述支付信息完成資金轉帳後,生成對應的支付成功信息,並分別向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反饋所述支付成功信息;
s107.所述法務監督管理終端根據所述犛牛認養下單信息和所述支付成功信息生成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並將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
s108.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收到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後,將所述犛牛認養證書電子版文件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
通過前述步驟s101~s108,即可完成整個線上犛牛認養流程,並在犛牛認養流程中實現資金的安全交易和有效法務服務,保障犛牛商業模的可靠和有效。
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
s109.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定期地將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包括認養犛牛的照片、音視頻和健康數據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s110.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審核並通過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後,將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存儲在所述雲平臺資料庫中;
s111.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登錄訪問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並從所述雲平臺資料庫中獲取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
通過前述步驟s109~s110,即可實現犛牛認養後的認養監督,進一步保障犛牛商業模的可靠和有效。
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包括如下步驟:
s112.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根據所述配送地址信息生成犛牛製品配送信息,並將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傳送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其中,所述犛牛製品配送消息包括配送單號、發貨時間和犛牛製品名稱;
s113.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在收到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後,將所述犛牛製品配送信息推送至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
通過前述步驟s112~s113,即可實現對犛牛製品的配送進行線上監督,進一步保障犛牛商業模的可靠和有效。
優化的,還包括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包括依次通信連接的衛星定位追蹤器、定位衛星和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如圖1所示,所述衛星定位追蹤器用於佩戴在犛牛身上,並周期發送衛星定位信標;所述定位衛星用於根據所述衛星定位信標獲取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並將所述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反饋至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用於對各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進行處理,為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和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提供犛牛走失預警服務,同時還可為訪問終端提供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定位跟蹤服務,以便實現認養用戶對認養犛牛的遠程監督和互動的目的,體驗養殖樂趣。所述訪問終端可以但不限於包括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和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
當所述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還包括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時,在所述步驟s101中的所述犛牛個體信息還應當包括佩戴在對應犛牛個體上的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唯一標識,同時在所述步驟s108之後還可包括如下步驟:
s114.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獲取所述唯一標識後,登錄訪問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查詢與所述唯一標識對應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
s115.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在生成針對所述唯一標識而人工設置的電子圍欄信息後,將所述電子圍欄信息傳送至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
s116.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在更新與所述唯一標識對應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後,判斷該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包含的地理位置是否超出由所述電子圍欄信息所圈定的地理範圍,若超出,則分別向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和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發送犛牛放牧預警信息。
通過前述步驟s114~s116,還可進行電子圍欄越界預警,及時提醒出現意外情況。
優化的,還包括牧場生態保護子系統,其中,所述牧場生態保護子系統包括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所述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如圖1所示,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用於獲取來自所述衛星定位監控伺服器的、各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並根據所述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判斷牧場是否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並將判斷結果反饋給犛牛認養基地終端,以便及時轉移牧場,利於牧場的生態平衡。所述判斷牧場是否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的方法可以但不限於為:先統計在牧場區域內衛星定位追蹤器的即時數目,然後比較所述即時數目與所述牧場區域的最大犛牛容納閾值,若所述即時數目超過所述牧場區域的最大犛牛容納閾值,則判定該牧場區域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否則判定該牧場區域未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
優化的,還包括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其中,所述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包括依次通信相連的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和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所述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通過網際網路絡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如圖1所示,所述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用於佩戴在認養犛牛身上,並周期性地將採集而得的健康數據無線上傳至所述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所述犛牛健康數據採集設備可以但不限於包括微處理器、脈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gprs無線收發模塊;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通信連接所述脈搏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其中,所述脈搏傳感器用於測量犛牛的心律,所述溫度傳感器用於測量犛牛的體溫,所述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無線收發模塊用於實現與所述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的無線通信。所述犛牛健康數據處理伺服器用於對諸如心律或體溫等健康數據進行處理,獲取對應犛牛的健康狀態,並將犛牛的健康狀態發送至所述犛牛認養用戶終端、所述犛牛認養基地終端、所述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和所述雲平臺資料庫,以便認養用戶、認養基地和犛牛製品公司在獲取犛牛的健康狀態後,做出相應的策略,例如犛牛製品公司獲知犛牛生病時,停止對該犛牛進行取奶。
優化的,還包括公益事業管理終端;所述公益事業管理終端分別通信連接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和所述支付平臺伺服器。如圖1所示,所述公益事業管理終端為由公益事業部門所持有的電子設備,用於對公益事業費用的收支帳目進行線上管理,並將公益事業費用的收支帳目信息上傳至所述犛牛認養平臺伺服器,以便認養者進行線性追蹤查詢。由此,還可以將認養過程中的部分認養費用捐獻給公益事業,特別地,可為藏區發展奉獻愛心,通過犛牛認養形式建立犛牛愛心合作社,認養後獲取的資金部分用於愛心認養公益事業,部分作為犛牛奶回饋給認養者。
綜上,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過該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可以實現對犛牛進行個體化養殖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對於藏川青雲地區的1700萬犛牛,可以實現一家一牛的領養,從而不但可以使認養者體驗到認養樂趣,還可以進行點對點的社會互動扶助,利於產業扶貧;(2)認養用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訪問犛牛認養管理子系統,在線上選擇需要認養的犛牛,並完成線上認養手續,以及在線上獲取犛牛養護記錄信息,進行認養互動;(3)通過配置犛牛產業管理終端,可以實現對犛牛製品進行線上監管且線下配送的目的,使認養用戶在不親自領養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認養犛牛的所有權,獲取相應的犛牛產業製品,例如犛牛奶和犛牛肉等;(4)通過配置法務監督管理終端,可以實現對認養環節進行法務監督的目的,每一位成功認養者會由律師事務所頒發認養證書,從而避免出現法務糾紛的問題;(5)犛牛認養平臺可通過與銀行支付系統、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的合作,實現資金的安全交易;(6)通過配置犛牛放牧預警子系統,可以實現認養用戶對認養犛牛的遠程監督和互動的目的,體驗養殖樂趣,並可進行電子圍欄越界預警,及時提醒出現意外情況;(7)通過配置牧場生態監控伺服器,可以根據犛牛的即時地理位置信息,判斷牧場是否處於過度放牧的狀態,並將判斷結果反饋給犛牛認養基地終端,以便及時轉移牧場,利於牧場的生態平衡;(8)通過配置犛牛健康監測子系統,還可以即時獲取認養犛牛的健康狀態,以便認養用戶、認養基地和犛牛製品公司在獲取犛牛健康數據後,做出相應的策略;(9)通過配置公益事業管理終端,可以將認養過程中的部分認養費用捐獻給公益事業,特別地,可為藏區發展奉獻愛心,通過犛牛認養形式建立犛牛愛心合作社,認養後獲取的資金部分用於愛心認養公益事業,部分作為犛牛奶回饋給認養者;(10)認養用戶可根據犛牛生活地區選擇相對應的犛牛列表,在犛牛列表選擇時,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地圖定位看到犛牛的詳細信息介紹,而在認養犛牛後,還可獲取定期上傳的犛牛養護記錄信息(例如編號、圖片、視頻),監管認養情況,所述犛牛養護記錄信息每隔一段時間由當地牧民進行拍攝維護,並由網絡科技公司對其內容和格式進行最終審核後生效;(12)通過犛牛產業管理終端上傳犛牛產業加工流程記錄信息,還可以使認養用戶在認養後線上參觀犛牛收奶、運輸、加工、成品的每一個環節,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可以得到由藏區犛牛的回潰,獲得由正規企業生產加工後的有機犛牛奶產品,對愛心事業付出的同時也能得到回報。
如上所述,可較好地實現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設計出不同形式的實現犛牛認養的服務系統及其信息交互方法並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整合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