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鉤及起重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1:21:36
專利名稱:吊鉤及起重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吊鉤。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吊鉤的起重設備。
背景技術:
起重機又稱為吊車,是一種常見的起重設備,起重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垂直提升和水平搬運重物。如圖I所示,起重機的起吊系統通常包括卷揚3、起升鋼絲繩2、吊鉤I等。吊鉤I是起重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吊鉤I是起重機與重物相連的部件;起升鋼絲繩2的一端連接吊鉤1,另一端連接卷揚3,並帶動吊鉤I上、下運動;卷揚3 —般位於起重機的尾部,一般呈圓柱形,其圓周上纏繞起升鋼絲繩2,卷揚3的側面受液壓元件驅動而轉動,轉動將帶動起升鋼絲繩2回收或釋放。 以下對現有技術中吊鉤的結構進行簡單介紹。請參看圖2、圖3,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吊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吊鉤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2、圖3所示,吊鉤I通常包括內立板14、外立板15、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等,鉤頭11用於連接重物。起重機對吊鉤I的自重具有較高的要求,對於噸位不是很大的起重機,起升鋼絲繩2不是很長很重,起重機的吊重量一定時,吊鉤I的自重越輕越好,即吊鉤I越輕,起重機所吊的重物可越多,因此吊鉤I的重量不作額外的增重,只要滿足吊鉤I自身強度的要求即可;對於噸位較大的起重機,隨著起重機噸位的增大,與吊鉤I相連的起升鋼絲繩2的長度不斷加長,起升鋼絲繩2的自重越來越大,為了使得起重機空載時,吊鉤I能夠順利的下落,不至於引起鋼絲繩鬆弛、亂繩的現象,這就要求吊鉤I需要具有一定的重量。現有技術中,為了使得吊鉤I能夠在空載時順利下落,一般採用個別零部件設計的粗壯一些的辦法,通常是將內立板14、外立板15、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中的一個或幾個零件設計的偏重一些。這種方法存在以下缺點為了保證吊鉤I的強度,吊鉤I上的零部件一般採用成本較高的材料,特別是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等,如加粗這些部件,將使得成本較高;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等部件一般都是鍛造而成,這些部件自重越大越難於鍛造、車、統等加工,加工困難;不同噸位的起重機可能使用相同吊重能力的吊鉤I,但對於吊鉤I的自重要求不同,這樣就不能使用相同的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等,特別是鉤頭11,常常是用模具鍛造,需要重新做新模具,大大增加生產費用,通用性較差;同時,也不便於組織生產和售後維修。因此,如何研發出一種可用於大噸位起重機且成本較低、便於加工的吊鉤,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吊鉤,該吊鉤可用於大噸位起重機且成本較低、便於加工。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吊鉤的起重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吊鉤,包括吊鉤本體,所述吊鉤本體上還設有配重件。優選的,所述配重件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上。優選的,所述配重件為配重塊,所述配重塊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的外立板的外側。優選的,所述配重塊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外立板的外側。優選的,所述配重塊的側面通過連接板與所述外立板的側面固定。優選的,所述連接板上設分別用於連接所述外立板、所述配重塊的連接孔,所述連接板通過穿過所述連接孔的銷軸、卡子與所述外立板、所述配重塊連接固定。優選的,所述配重塊焊接在所述外立板的外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吊鉤包括吊鉤本體,所述吊鉤本體上還設有配重件。這種結構的吊鉤可以採用材料費用較低的材料作為單獨的配重件,材料費用較高的鉤頭、鉤頭螺母、橫梁、滑輪軸等部件就可以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儘量設計的輕巧,降低了成本;鉤頭、鉤頭螺母、橫梁、滑輪軸等部件的重量相應減輕,便於製造加工。優選方案中,所述配重件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上。可以根據起重機的噸位大小,選擇相應重量的配重件,使得吊鉤的自重與起重機的噸位大小相匹配,可以使得一個吊鉤適用於不同噸位的起重機,提高了吊鉤的通用性,降低了製造費用,便於組織生產和售後維修、更換。為了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吊鉤的起重設備,由於上述起重設備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吊鉤的起重設備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效果。
圖I為一種典型的起重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吊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吊鉤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鉤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吊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中吊鉤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6中配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6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6中卡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I-圖10中吊鉤I、起升鋼絲繩2、卷揚3 ;鉤頭11、橫梁12、吊鉤螺母13、內立板14、外立板15、配重塊16、連接板17、卡子18。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看圖4-圖6,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吊鉤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 意圖;圖5為圖4中吊鉤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中吊鉤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如圖4-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吊鉤I包括吊鉤本體,所述吊鉤本體上還設有配重件。這種結構的吊鉤I可以採用材料費用較低的材料作為單獨的配重件,材料費用較高的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等部件就可以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儘量設計的輕巧,降低了成本;鉤頭11、吊鉤螺母13、橫梁12、滑輪軸等部件的重量相應減輕,便於製造加工。優選方案中,所述配重件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上。可以根據起重機的噸位大小,選擇相應重量的配重件,使得吊鉤I的自重與起重機的噸位大小相匹配,可以使得一個吊鉤I適用於不同噸位的起重機,提高了吊鉤I的通用性,降低了製造費用,便於組織生產和售後維修、更換。具體的方案中,吊鉤本體可以包括鉤頭11、橫梁12、吊鉤螺母13、內立板14、外立板15等部件。優選方案中,配重件可以為配重塊16,如圖8所示,配重塊16可以呈板狀,配重塊16可安裝於外立板15的外側。具體的方案中,如圖7、圖8所示,所述配重塊16可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外立板15的外側,配重塊16與外立板15之間形成可拆卸連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選擇所需重量的配重塊16,配重塊16與外立板15之間可以通過連接板可拆卸連接,也可以通過螺栓可拆卸連接,使配重塊16與外立板15之間安裝拆卸方便。進一步的方案中,吊鉤I在工作過程中,為了防止配重塊16相對於外立板15發生相對活動,所述配重塊16的側面通過連接板17與所述外立板15的側面固定。配重塊16的厚度方向通過螺栓與外立板15固定,配重塊16的側面通過連接板17與外立板15的側面固定,可防止配重塊16向兩側方向發生活動,提高配重塊16與外立板15連接的可靠性。具體的方案中,如圖9所示,連接板17上設有分別用於連接外立板15、配重塊16的連接孔,所述連接板17通過穿過所述連接孔的銷軸、卡子18與所述外立板15、所述配重塊16連接固定,更具體的方案中,銷軸可依次穿過連接板17上的連接孔、外立板15或配重塊16上的安裝孔,可通過圖10中所示的卡子18將銷軸固定。其中,卡子18隻是固定銷軸的一個方式之一,卡子18還可以用螺栓或銷子代替,只要能固定銷軸,就可以滿足本實用新型的要求。上述實施例中,配重件通過可拆卸的方式與吊鉤本體連接,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此,配重件還可通過焊接等方式與吊鉤本體固定連接,這兩種方案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上述實施例中,配重件連接在外立板15的外側,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此,配重件還可以連接在內立板14等部件上,可以理解,凡在吊鉤本體上設有配重件的吊鉤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吊鉤的起重設備,由於上述起重設備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吊鉤的起重設備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 效果,在此不再做詳細介紹。以上所述僅是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於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吊鉤,包括吊鉤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吊鉤本體上還設有配重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件可拆卸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件為配重塊,所述配重塊安裝於所述吊鉤本體的外立板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外立板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的側面通過連接板與所述外立板的側面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板上設分別用於連接所述外立板、所述配重塊的連接孔,所述連接板通過穿過所述連接孔的銷軸、卡子與所述外立板、所述配重塊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吊鉤,其特徵在於,所述配重塊焊接在所述外立板的外側。
8.—種起重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吊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吊鉤。該吊鉤包括吊鉤本體,所述吊鉤本體上還設有配重件。這種結構的吊鉤可以採用材料費用較低的材料作為單獨的配重件,材料費用較高的鉤頭、鉤頭螺母、橫梁、滑輪軸等部件就可以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儘量設計的輕巧,降低了成本;鉤頭、鉤頭螺母、橫梁、滑輪軸等部件的重量相應減輕,便於製造加工。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吊鉤的起重設備。
文檔編號B66C1/34GK202379598SQ201120515959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佟雪峰, 張正得, 張海燕 申請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