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轎廂扶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4:35: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轎廂扶手。
背景技術:
電梯轎廂內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常見的轎廂內通常為了安全性會加設扶手。
目前,公開號為CN204355914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轎廂扶手,安裝在觀光轎廂內,所述觀光轎廂包括玻璃框、玻璃框立柱和轎廂壁板,所述轎廂扶手包括扶手管、扶手座和固定座,所述扶手座固定於所述觀光轎廂內壁,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扶手管設置於所述扶手座。上述轎廂扶手需要根據轎壁的尺寸和排布方式提前加工出來,一旦提供的數據有誤差或是加工生成誤差,轎廂扶手與轎廂上所開的安裝孔有一定的誤差,就會導致扶手難以安裝在轎廂內,導致轎廂扶手報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於提供一種轎廂扶手,通過連接管的添加,使得連接管能夠適應不同間距的連接管,減小了轎廂扶手難以安裝在轎廂上的可能,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轎廂扶手,包括固定連接在轎廂上的腳座,所述腳座遠離轎廂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扶手管,所述腳座上固定連接有扶手管,相鄰所述扶手管之間套接有連接管。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扶手管通過腳座固定連接在轎廂上,連接管能夠固定連接多個扶手管,安裝時轎廂扶手,無需根據轎廂的尺寸和排布方式提前加工,只需將轎廂扶手固定連接在轎廂上,將連接管套接在相鄰兩個扶手管上,連接管能夠適應不同距離的扶手管,增加了連接管的適應範圍,減小了因數據誤差或是加工誤差,轎廂扶手難以安裝在轎廂上的可能,便於扶手安裝在轎廂內,增加了轎廂扶手的使用範圍,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管螺紋連接在扶手管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紋連接的連接管便於安裝在扶手管上,也增加了連接管與扶手管的穩定性,減小了扶手管與連接管晃動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扶手管的兩端固定連接有螺紋管,所述扶手管通過螺紋管螺紋連接在連接管上,若干個所述螺紋管上的螺紋方向相同。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連接管螺紋連接在一個螺紋管上後,將連接管轉動至端部抵接在扶手管上,另一個扶手管固定連接在轎廂上,並將連接管與另一個螺紋管對齊,直接反向轉動連接管,連接管即可套設在另一個螺紋管上,連接管即可方便地套設在相鄰兩個扶手管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管的半徑與扶手管的半徑相同,所述螺紋管的半徑小於連接管的半徑。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連接管安裝在螺紋管上後,連接管與扶手管半徑相同,整個轎廂扶手外端半徑變化較小,使得乘客扶在扶手上的感覺相同,增加了乘客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固定連接在連接管上的金屬軟管,所述連接管固定連接在金屬軟管的兩端。
轎廂上開設的用於安裝腳座的螺紋孔,當開設螺紋孔時,螺紋孔豎直方向上的高度產生的誤差後,相鄰兩個扶手管的水平高度存在差異,連接管難以固定連接在相鄰兩個扶手管上,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軟管兩端的連接管角度能夠發生輕微變動,使得連接管仍然能夠安裝在相鄰兩個扶手管上,減小了連接管難以安裝在相鄰兩個扶手管上的可能,減小了轎廂扶手報廢的可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腳座螺紋連接在扶手管上,所述腳座遠離扶手管的一端螺紋連接在轎廂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方便了扶手管的安裝,使得操作員無論先將腳座安裝在轎廂上,還是先通過連接管將扶手管固定均可,安裝完成後,便於調節和穩固扶手,便於轎廂扶手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腳座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腳座時,直接轉動腳座,腳座向遠離轎廂的一側移動,扶手管向遠離腳座的一側轉動,使得操作員能夠方便地取出腳座,方便了腳座的取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套設在連接管上的隔離套。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隔離了連接管與空氣的接觸,乘客能夠抓取在隔離套上,也減小了乘客抓取在連接管上的可能,減小了連接管氧化的可能,增加了連接管的使用壽命,減小了冬天乘客抓在連接管上手部受涼的可能,增加了轎廂扶手的舒適程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隔離套的兩端分別套設在連接管兩端的扶手管上。
連接管安裝在螺紋管上後,由於連接管長度固定,相鄰兩個扶手管之間間距不同,連接管與扶手管之間仍有一定的間隙,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隔離套能夠蓋住間隙,減小了乘客抓取在間隙上的可能,減小了乘客抓取在間隙上手部受傷的可能,增加了轎廂扶手的舒適性和美觀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連接管的設置,使得扶手能夠安裝在不同間距的扶手管上,減小了因數據誤差或加工誤差而使得轎廂扶手難以安裝在轎廂上的可能,增加了轎廂扶手的使用範圍,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金屬軟管使得兩端連接管的角度能夠改變,使得連接管能夠適應扶手管的小角度變化,增加了連接管的使用範圍,減小了連接管難以安裝在扶手管上的可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腳座的爆炸圖;
圖3為圖2的A處放大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扶手管和連接管的爆炸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扶手管的立體圖;
圖6為本實施例中金屬軟管和連接管的爆炸圖。
附圖標記:1、轎廂;2、螺紋孔;3、腳座;4、扶手管;5、螺紋管;6、金屬軟管;7、連接管;8、隔離套。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4所示,一種轎廂扶手,後側為轎廂1的內壁,轎廂1的內壁上的左右兩端均開設有一個螺紋孔2,每個螺紋孔2內螺紋連接有一個圓柱狀的腳座3,腳座3的前端均螺紋連接有扶手管4,扶手管4水平設置,且扶手管4的軸心垂直於腳座3的軸心。如圖3所示,腳座3前後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
如圖4和圖5所示,扶手管4左右兩端固定連接有螺紋管5,螺紋管5的半徑小於扶手管4的半徑,扶手管4兩端的螺紋管5上開設有外螺紋,扶手管4兩端的螺紋管5螺紋方向相同,且相鄰兩個扶手管4兩端的螺紋管5螺紋方向也相同。
如圖4和圖6所示,兩個相鄰螺紋管5之間設有金屬軟管6,金屬軟管6的兩端螺紋連接有連接管7,連接管7的半徑與金屬軟管6外端的半徑相等,且金屬軟管6的半徑與扶手管4的半徑相同,連接管7遠離金屬軟管6的一端開設有內螺紋,連接管7能夠螺紋連接在螺紋管5上。
如圖2和圖4所示,還包括套設在連接管7上的隔離套8,隔離套8能夠包裹住金屬軟管6、連接管7、螺紋管5和部分扶手管4。
工作原理:將連接管7螺紋連接在金屬軟管6的兩端,並扶手管4與轎廂1上的螺紋孔2對齊,轉動腳座3,腳座3兩端分別螺紋連接在螺紋孔2內和扶手管4內,轉動扶手管4使得扶手管4呈水平狀態,將金屬軟管6一端的連接管7螺紋連接在左側扶手管4右端的螺紋管5上,並將連接管7轉動至底部,將隔離套8套設在扶手管4、連接管7和金屬軟管6上,使得右端的連接管7端部露出,轉動調節隔離套8右端的連接管7與右側的螺紋管5對齊,轉動連接管7與金屬軟管6,使得右端連接管7能夠螺紋連接在右側腳座3上的螺紋管5上。
左右轉動連接管7,連接管7能夠螺紋連接在螺紋管5上的不同位置,使得連接管7能夠適應不同間距的螺紋孔2,金屬軟管6的設置使得連接管7能夠適應不同高度的螺紋孔2,增大了扶手的使用範圍,減小了轎廂扶手難以裝在轎廂1上的可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