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23:36
專利名稱: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門製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 門。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門有多種多樣,如單元門、客房門、病房門、教室門、車間門、住 宅門、商鋪門、包廂門、員工櫃門、儲物櫃門、更衣櫃門、配電箱門、集成接駁箱門、 寄存箱門、樓宇管網井道門等等,門的主要功能在於隔離或防盜。[0003]廣告、科教等宣傳在當今社會無處不在,而目前的各類門應用中,均無此類宣 傳的功能,造成極大地有效性資源浪費。因為各類門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觸頻 繁,且又極為被關注的裝置。雖然,有些門被張貼一些廣告、科教等宣傳紙籍以利用, 但此類宣傳紙不僅容易被撕毀,影響其宣傳效果,而且對門的外形造成不美觀的視覺效 果,即便是其被撕掉之後,粘接的膠質還是會牢固地附著於門面之上,嚴重影響了門的 潔淨美觀度。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拓展門的功能,取得 了良好的廣告、科教等宣傳效果。[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如下技術方案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 的門,門上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0006]優選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處於門的一側面中上部,門上固定設置數個向上 直角折彎的掛鈎於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背面形成數個掛孔;所述門的掛鈎相對應地鉤 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掛孔,而將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固定於門上。[0007]優選的,門的一側面上形成數個掛孔,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背面固定設置數 個向下直角折彎的掛鈎,掛鈎相對應地鉤入門的掛孔,而將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固定於 門上。[0008]優選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四周邊沿由邊框包覆。[0009]優選的,門的一側面上,固定設置相對應地卡扣件,兩卡扣件的外端相對摺 彎,兩者間卡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0010]優選的,門的一側面嵌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0011]優選的,門的一側面上形成一凹陷,該凹陷固定設置相對應的卡扣件,兩卡扣 件的外端相對摺彎,所述凹陷內嵌入所述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與所述凹陷的形狀及厚度相適配,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由所述的卡扣件固定。[0012]優選的,門的內外側面各設置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0013]優選的,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採用螺紋件、焊鉚件、粘接或焊接與門相連。[0014]優選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呈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或者三角形。[0015]本實用新型的門,在保證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使其可視平面上植入圖文(包 括靜態和動態)展示或展播功能,可簡稱其為「媒介門」。由此,拓展了傳統門的使用 功能。[0016]作為人們日常頻繁接觸且極為關注的門,在其可視平面上展示或展播各類圖文 (包括靜態和動態)宣傳內容,其宣傳效果趨於最佳。而且,其展示或展播的內容可以任意更換,進一步提升了門資源的鮮活性和個性化程度。
[0017]圖1是實施例--門的裝配結構圖。[0018]圖2是實施例--門的局部剖視圖。[0019]圖3是實施例二二門的局部剖視圖。[0020]圖4是實施例三三門的局部剖視圖。[0021]圖5是實施例四門的局部剖視圖。[0022]圖6是實施例五門的局部剖視圖。[0023]圖7是實施例六門的局部剖視圖。[0024]圖8是實施例七門的局部剖視圖。[0025]圖9是實施例八門的局部剖視圖。[0026]圖10是實施例九門的裝配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詳細說明。[0028]實施例一如圖1、2所示,門框1固定安裝於建築,門框1通過兩個合頁件8 轉動連接門2,門2上設有鎖具3、拉手4及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圖文展示板或展播 板5處於門1的一側面中上部,門1上固定設置數個向上直角折彎的掛鈎7。與此相對應 地於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背面形成數個掛孔51。門1的掛鈎7相對應地鉤入圖文展 示板或展播板5的掛孔51而將其固定於門1上,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背面與門面相 貼。兩者間通過鉤接,方便安裝及拆卸。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四周邊沿由邊框6包 邊。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通過導線與控制電源聯接,由控制電源來控制圖文展示板或 展播板5的靜態圖文展示或動態圖文的展播過程,達到極佳的宣傳效果。[0029]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門1的內外兩 側面都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可參考實施例一。[0030]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門2的一側面上形成數個掛孔21,與此相對應地,圖 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背面固定設置數個向下直角折彎的掛鈎7,掛鈎7相對應地鉤入門 2的掛孔21而將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固定於門上,圖文展示或展播板5的背面與門面相 貼。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四周邊沿由邊框6包邊。[0031]實施例四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不同之處在於門2的內外兩側 面都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可參考實施例三。[0032]實施例五如圖6所示,門2的一側面上固定設置上下相對應地卡扣件9,兩卡 扣件9的外端相對摺彎,兩者間卡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便固定於門2之上,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背面與門面相貼。[0033]實施例六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五不同之處在於門2的內外側面 都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可參考實施例五。[0034]實施例七如圖8所示,門2的一側面上形成一凹陷,該凹陷的上下壁固定設置 上下相對應地卡扣件9,兩卡扣件9的外端相對摺彎;凹陷內嵌入一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5,該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與凹陷的形狀及厚度相適配,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的內側 面與凹陷內壁相貼,而其外側面與門的該側面持平,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由卡扣件9固 定。[0035]實施例八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七不同之處在於門2的內外側面 都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5。本實施例的其它內容可參考實施例五。[0036]實施例九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門上設置智能編碼(磁卡等)鎖具3,其 它內容可參考實施例一至六的任一項內容。[0037]當然,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也可以通過其它鉤接或卡扣件與門體相連;也可以 採用螺紋件、焊鉚件、粘貼,或焊接等方式與門體相連,不再詳述。[0038]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可以是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或者是其它 形狀,甚至是不規則的形狀。[0039]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單元門、客房門、病房門、教室門、車間門、住宅門、商鋪 門、包廂門、員工櫃門、儲物櫃門、更衣櫃門、配電箱門、集成接駁箱門、寄存箱門、 樓宇管網井道門等等。[0040]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採用現有技術,不再詳述。[0041]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對應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依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施方式和應用範圍上,均會有 改變之處;這些改變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 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1.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門上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圖文展 示板或展播板處於門的一側面中上部,門上固定設置數個向上直角折彎的掛鈎;於圖文 展示板或展播板的背面形成數個掛孔;所述門的掛鈎相對應地鉤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的掛孔,而將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固定於門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門的一側 面上形成數個掛孔,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背面固定設置數個向下直角折彎的掛鈎,掛 鉤相對應地鉤入門的掛孔,而將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固定於門上。
4.如權利要求1一 3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 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的四周邊沿由邊框包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門的一側 面上,固定設置相對應地卡扣件,兩卡扣件的外端相對摺彎,兩者間卡入圖文展示板或 展播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門的一側 面嵌接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門的一側 面上形成一凹陷,該凹陷固定設置相對應的卡扣件,兩卡扣件的外端相對摺彎,所述凹 陷內嵌入所述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與所述凹陷的形狀及厚度相 適配,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由所述的卡扣件固定。
8.如權利要求1一 3或5 — 7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 於所述門的內外側面各設置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圖文展 示板或展播板採用螺紋件、焊鉚件、粘接或焊接與門相連。
10.如權利要求1一 3或5 — 7、9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其特 徵在於所述的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呈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或者三角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具有圖文展示或展播功能的門,門上設有圖文展示板或展播板。本實用新型的門,在保證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使其可視平面上植入圖文(包括靜態和動態)展示或展播功能,可簡稱其為「媒介門」。由此,拓展了傳統門的使用功能。作為人們日常頻繁接觸且極為關注的門,在其可視平面上展示或展播各類圖文(包括靜態和動態)宣傳內容,其宣傳效果趨於最佳。而且,其展示或展播的內容可以任意更換,進一步提升了門資源的鮮活性和個性化程度。
文檔編號G09F15/00GK201802275SQ201020516480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日
發明者徐偉, 徐靈菲 申請人: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