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愛情電影解說(解說章子怡主演的電影茉莉花開)
2023-06-01 18:05:22 3
章子怡愛情電影解說?章子怡曾經主演過一部經典文藝片《茉莉花開》,這是一部關於三位女性命運的悲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女性電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章子怡愛情電影解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章子怡愛情電影解說
章子怡曾經主演過一部經典文藝片《茉莉花開》,這是一部關於三位女性命運的悲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女性電影。
她們分別叫做茉、莉、花,在三個不同的年代,愛上了不同的男人,命運卻如此的相似,都為情所傷所困,最終孑然一人帶著孩子與命運抗爭,有妥協頹靡的,也有心向豔陽的。
生活中情竇初開的姑娘們,對愛情夢幻般的憧憬,如此渴望尋找著那缺失的奢侈的愛,又是怎樣的相似。
第一個女人:茉
主人公「茉」是一位來自舊上海單親家庭的浪漫女孩,長得嫵媚動人,母親開著照相館,過著物質充裕的小資生活。年輕的「茉」特別喜歡看電影,迷戀男明星高佔非,夢想著也能夠成為明星。十八歲的她,不顧母親的勸阻非要當演員,到影棚試鏡演技平平,本來都要淘汰了,卻幸運地被孟導一眼相中,從此成為孟導的女人,如願以償地紅遍了半邊天,成為上海灘的女明星。
然而,正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卻意外地懷上了孩子,孟導帶著她去墮胎,她因為害怕就逃跑了。沒多久日本佔領了上海,電影公司被迫關門,隨著孟導落荒而逃去了香港,酒店又因為合同到期不能續住了,弄得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天真,追悔莫及。
後來,又因資金問題不得不從酒店搬回家裡和母親同住,生下孩子「莉」。因為母女關係不合,經常發生口角相互貶低,再加上母親喜歡的理髮師對「茉」圖謀不軌,種種的衝突和矛盾加劇,最後導致母親難過的留下遺書跳進了黃浦江。
第二個女人:莉
歷史的年輪周而復始,「莉」也和母親「茉」一樣在缺愛的單親家庭裡長大,也是如此地渴望著被愛。十八歲那年,莉愛上了優秀帥氣的共產黨員鄒傑,對他一見傾心,主動示好,並如願和他走在了一起,儘管遭到了母親的反對,但莉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鄒傑。
然而,從小嬌生慣養的「莉」,婚後適應不了工人階級的清苦生活,日子過著一地雞毛,婆媳關係又不合,很快就受不了跑回了娘家。鄒傑捨不得莉,不久就也隨著莉搬到娘家生活。
鄒傑對她體貼入微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做了十足的好丈夫好女婿,然而,好景不長,當莉得知自己輸卵管不通無法懷孕的時候,痛苦的選擇自殺,好在被丈夫及時發現搶救回來。
為了彌補不能生育的痛苦與遺憾,他們領養了一個女孩並取名為「花」。隨著養女的長大,出落的越來越發的漂亮,又和丈夫感情特別好,「莉」就開始變得疑神疑鬼,後來竟懷疑丈夫猥褻養女。丈夫無奈臥軌自殺以死明志,「莉」因此精神失常,變得神神叨叨瘋瘋癲癲,失落地離開了那個家。
第三女人:花
父親臥軌,母親瘋了,「花」就由外婆一手撫養長大。中學的時候愛上了同學阿杜,但沒能和阿杜一起去蘭州讀大學,一個人努力打工賺錢幫阿杜提供學費,拒絕了外婆給自己介紹的相親對象,還偷偷地和阿杜領證結婚了,長期的異地通信,痴痴的等待阿杜學成歸來。
一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開心地告訴外婆這件喜事,沒想到外婆非常不悅,說出阿杜早就移情別戀的真相,勸她去打胎,說「這孩子不能留,孩子不是隨便生的,你外婆就是走錯了一步啊。」,沒幾天外婆突然離世了,但是,臨死前還念念不忘自己的舊情人和明星夢。正在這時,阿杜回來準備和她處理離婚並計劃去日本留學。她因愛生恨,想著要報復阿杜,夜裡開煤氣想要和阿杜同歸於盡,結果沒有成功,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
離婚以後的她,堅強的一個人活了下去,努力地安胎養胎,最後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在去醫院的路途中獨自在風雨裡分娩產下了女兒。
影片的結尾,「花」獨自帶著孩子,搬到了新家,在小區裡看到旁人一家其樂融融的情形,不禁回憶起童年的快樂時光,嘴角泛開來的笑意,預示著她們將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代人如此雷同的經歷,但隨著時代的更新,也喻示著不同時代的不同女性的變化,女性們的獨立性也慢慢彰顯出來,新時代的女性「花」,懂得愛護自己,保護自己,也懂得用知識武裝自己,不向命運低頭。然而在歷史的車輪裡,「花」的女兒會不會因為父愛的缺失也變成一個渴望被愛而變得義無反顧、人生充滿坎坷的女人呢?
影片《茉莉花開》描寫了一家四代單身母親的命運,相似的命運是因為血緣的關係嗎?然而被收養的「花」並不是血緣的延續,而且在童年時期曾被父愛溫暖過,但在感情這件事上,卻一樣如此糊塗,和養母一樣渴望通過愛情獲得拯救。
關於「代際傳遞」的影響力
這部電影放大了「代際傳遞」的影響力,用藝術的手法層層遞進演繹了三代女人的相似命運。
關於「代際傳遞」,簡單的說就是一代人的不幸,總是會一直傳遞下去,直到減弱消失。心理學上的解釋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可通過後天的體驗、觀察、互動、經歷而習得。比如人際關係的質量和互動模式、親密關係模式、婚姻模式、教育子女的方式等等,大多數情況下,是潛移默化地從父母那裡學到的,這就是家庭模式的代際傳遞現象。這也就是這三個女人都會走上同樣一條路的一個原因。
因此,儘管「花」和「茉」「莉」並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從小的生活環境、及其面對的處境也是如此相似,延續了這個家族的不幸,不是來源於血脈的傳承,而是後天在潛移默化中所形成的行為模式。
影片中,女人都做了單親母親,父親都處於缺席的位置。唯一遇到了好男人的「莉」,本可以獲得長久的幸福,但卻一直活在童年陰影當中,活在不安和恐懼之中,最後也失去了愛人。她經歷了外婆自殺,目睹了母親私生活的混亂,看著母親受困在情感之中,為情所傷變得神神叨叨,對男人咬牙切齒。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莉」,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無法信任他人。
這樣的「莉」一方面瞧不起母親,一方面又渴望愛、害怕愛,母女倆互相傷害、互相打擊,成年以後的「莉」幸運的遇到了好男人,不顧一切地和他在一起,獲得了短暫的幸福。終究還是深受內心陰影的影響,愛的太深,太害怕失去,又因不能生育,從而變得愈發自卑多疑,以至於錯怪了自己的丈夫,讓丈夫含冤而死,徹底的失去了愛。
在「茉」的母親選擇跳河自殺以後,就給這個家族籠上了沉重的陰影。自殺這種事,也是會遺傳的,自殺是一種極具影響力的行為,自殺的行為模式會在家族內傳遞。當一個家族中有自殺者,後代在感到絕望時很容易與自殺者認同,重複自殺行為,尤其是命運相仿者,更容易因此走上同樣的路,作為家族中弱小的存在,內心的陰影面積會更大,而這樣的孩子更有可能重複祖輩的不幸,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疏導去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悲劇。
作者:言如幸
圖片:來源網絡
首發在i思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