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機料筒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21: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機,特別涉及一種注塑機料筒。
背景技術: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注塑機通過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公告號為CN20509748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注塑機料筒,它包括,從上到下依次包括料鬥、料筒、連接段、過濾裝置;所述料筒從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外殼、上篩網,所述上篩網設置在外殼的內部,所述上篩網包括篩網一、篩網二,所述篩網一上開口的直徑值大於下開口的直徑值,所述篩網二設於篩網一的下部,所述篩網二設有若干根磁鐵棒一,所述磁鐵棒一垂直貫穿篩網二;所述第二部分下方連接連接段的上端,所述連接段的下端連接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表面設有若干過濾孔,所述過濾裝置設有兩根相互交叉的磁鐵棒二、磁鐵棒三。
上述專利中通過相互交叉的磁鐵棒一、磁鐵棒二和磁鐵棒三用於吸附原料內的金屬雜質,並通過過濾裝置的設置用於清理原料中的其它雜質;由於金屬雜質隨著原料一起下落,導致下落中的金屬雜質會被原料所阻擋,並由於磁鐵棒一、磁鐵棒二和磁鐵棒三均為永磁鐵,使得磁棒的磁性吸附力有限且由於三根磁棒之間的設置關係存在有較大的間隙,導致通過上述的設置方式很難將原料中的金屬雜質進行較好的清除。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注塑機料筒,該料筒能保證對原料內的雜質進行清理的基礎上,能提升對原料內金屬雜質的吸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注塑機料筒,包括料筒體、連通料筒體的連接段以及設置在連接段上的過濾鬥,所述過濾鬥內部的軸線位置設有磁體,所述的磁體上設有圍繞於所述磁體周邊周向且間隔分布的若干磁片。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雜質與原料通過連接段進入到過濾鬥內部,金屬雜質與原料在下落的過程中撞擊在磁體上,使金屬雜質與原料在磁體的阻擋下朝向四周擴散並從相鄰兩磁片之間穿過過濾鬥,從而減少原料對於金屬雜質造成的阻擋;且通過磁片的設置增加磁片與金屬雜質的接觸時間並減少金屬雜質與磁片之間的距離,對原料內的金屬雜質起到較好的吸附的作用。通過過濾鬥的設置用於過濾原料內的其它雜質,使原料穿過過濾鬥進入到後續的加工流程,從而保證料筒的原有清理效果。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磁片相對於所述磁體的另一側牴觸於所述的過濾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該種設置方式進一步增加磁片與下落中原料的接觸面積,對原料內的金屬雜質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過濾鬥內表面設有供所述的磁片嵌設且用於限制所述磁片周向轉動的卡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卡槽的設置用於實現磁體在過濾鬥上的固定,並可實現磁體沿軸向方向的移動,用於實現與過濾鬥之間的分離,對磁體以及磁片上吸附的金屬雜質進行清理,從而提升磁體與磁片的吸附性。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磁體朝向所述過濾鬥尖端的一端面設有用於收集金屬雜質的收集鬥,所述收集鬥的開口朝向所述磁體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雜質在磁性的作用下吸附在磁體和磁片的表面,而吸附在磁片和磁鐵表面上的金屬雜質受到下落原料對其施加的作用力,使得金屬雜質能沿磁片和磁體的表面朝向磁體的下端面移動,使金屬雜質能進入到收集鬥內進行收集存儲,從而防止金屬雜質脫離磁片或磁鐵。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收集鬥的開口面積小於所述磁體的端部面積。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該種設置方式使得下落中的原料能被磁體的端面所阻擋,從而減少原料掉落進收集鬥。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磁體朝向所述收集鬥的端面為向外突出的球形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球形面的設置使得附著在磁體上的金屬雜質能更平穩的順著磁體進行滑動,從而掉落進收集鬥內。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過濾鬥與所述的連接段之間通過卡箍卡接固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卡箍扣合的方式用於實現過濾鬥和連接段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從而可對磁體上吸附的金屬雜質進行清理。
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過濾鬥與所述的連接段上均設有供所述的卡箍卡設的環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箍嵌設進過濾鬥與連接段上的環槽,通過環槽對過濾鬥與連接段之間實現軸向限位,從而能更加穩定的將過濾鬥固定在連接段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磁體的設置使得原料在下落的過程中能被磁體所牴觸並朝向四周從相鄰的兩磁片之間穿過,對原料內的金屬雜質起到更好的吸附效果;通過收集鬥的設置,使得附著在磁片和磁體上的金屬雜質能掉落進收集鬥內,對金屬雜質實現更好的收納;通過環槽的設置對過濾鬥實現軸向限位,使過濾鬥更好的固定在連接段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過濾鬥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磁體與磁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料筒體;2、連接段;3、過濾鬥;4、磁體;5、磁片;6、卡槽;7、收集鬥;8、球形面;9、卡箍;10、環槽;11、料鬥;12、進料管;13、濾孔;14、連接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注塑機料筒,參考圖1、圖2和圖3,包括豎直設置的料筒體1,料筒體1頂部連通有料鬥11,料鬥11上連通有進料管12;原料通過進料管12進入到料鬥11內並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料筒體1內。料筒體1的底部連通有連接段2,連接段2的底部通過卡箍9扣合連接有倒立放置且形狀為圓錐形的過濾鬥3,料筒體1內的原料通過連接段2從過濾鬥3的濾孔13種流出,進入到注塑機內進行注塑加工,而雜質則被過濾鬥3阻擋在過濾鬥3內部。
連接段2外壁靠近自由端的位置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環槽10,過濾鬥3外壁靠近開口的位置開設有水平設置的所述環槽10,卡箍9的截面形狀為匚形且兩端分別嵌設進兩個所述的環槽10內,對過濾鬥3實現軸向限位,對過濾鬥3達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過濾鬥3內部豎直設有磁體4,磁體4與過濾鬥3同軸設置且位於過濾鬥3軸向的中部位置。磁體4的側壁圍繞於磁體4的軸心周向且間隔分布有若干磁片5,磁片5與磁體4一體設置且磁片5的側壁牴觸在過濾鬥3的內側壁,磁片5的數量優選為六個,磁片5與磁體4即為永磁鐵。料筒體1的內側壁固定設有卡槽6,卡槽6牴觸磁片5沿豎直方向的兩側壁,磁片5卡設在卡槽6內用於限制磁片5的周向轉動。磁體4的下端與料筒體1的尖端之間間隔設置且下端面向外突出形成一半球形面8;磁體4位於球形面8的正下方設有倒立放置的收集鬥7,收集鬥7的開口面積小於磁體4端面面積且與球形面8之間間隔設置,收集鬥7通過連接杆14固定連接在球形面8上。附著在磁體4和磁片5表面的金屬雜質順著磁體4表面通過連接杆14進入到收集鬥7內,連接杆14與收集鬥7均由磁鐵製成。
工作過程:
原料通過連接段2進入到過濾鬥3內,一部分的原料與磁體4的上端面牴觸後朝向四周飛濺,飛濺後的原料從相鄰兩磁片5之間的間隙中朝向過濾鬥3的尖端位置移動。原料內的金屬雜質被磁體4和磁片5所吸附,而下落中的原料對附著在磁體4和磁片5上的金屬雜質施加作用力,使金屬雜質順著磁體4和磁片5的表面掉落到收集鬥7內。原料穿過濾孔13進入到注塑機加工,其餘的雜質則滯留在過濾鬥3內;通過卡箍9拆除過濾鬥3與連接段2,對過濾鬥3內部的雜質進行清理。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